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九十一章 合围(二)

龙啸大明 第九十一章 合围(二)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1:1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卷野望篇]第九十一章合围(二)

------------

?阿济格正在考虑先打南岸还是先打北岸时候,正蓝旗méng古梅勒额真库尔阐则认为现在天黑地暗,根本就看不清中华军的虚实,不如等到天亮了以后,打探淸楚了中华军的虚实以后再说,也许中华军在北岸的进攻就是虚张声势,目地是把清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北方来,然后中华军趁机在南岸发动进攻,将清军bī回淮河北岸来。《》.

库尔阐所说的也不无道理,从昨天的双方的战斗来看,中华军也确实有将南岸的清军击退的势头,至少把中华军的虚实mō清楚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这一点到也并没有错。反正现在离天亮也不到一个更次了,因此先全力守好阵地再说。

但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亲兵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向阿济格报告,清军的左翼也遭到了中华军的袭击,这时人马已经败退到了息县西侧,现在息县西侧的守军正在全力抵抗中华军的进攻。请阿济格速发兵支援。

进攻清军的左翼阵地的,正是湖军区的第六、十三军,其实他们发动进攻的时间比东路的中华军还要早一点,但因为这一路的中华军只有两个军的兵力,因此攻破清军的左翼阵地,huā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结果比东路进攻的中华军要略晚一点,不过到了这时也成功的击败了左翼的清军,杀到了息县。

这一下阿济格也不禁大吃了一惊,不过中华军竞然同时在淮河北岸的东西两侧对清军发动进攻,这也说明中华军确实己经将主力人马都调到了淮河北岸,因此阿济格一面下令,让阿山带领本部的人马,去守住息县西面的阵地,也一面又开始重新考虑,是先打南岸还是先打北岸。

但阿山的前脚刚刚离开,马上又有人来向阿济格报告,在淮河南岸,中华军也向清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

虽然这时战场被淮河一分为二,但中华军从东西两面对清军的进攻都是沿着淮河的北岸进行的,淮河本来就不宽,因此北岸的枪击炮轰,南岸也听得清清楚楚。成进也知道,这是潜伏的中华军部队终于到达了战场,而为了吸引清军的注意力,为北岸的合围创造有利的条件,成进也下令南岸的中华军第一军连夜出击,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牵制清军的兵力。同时也下令,与清军的左右翼对持的中华军立刻赶到中路来,参加在淮河南岸对清军的合围。

因为这时双方在淮河南岸都己经布置好了防御的阵地,而且相隔极近,不足千步,因此中华军几乎可以随时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当然对清军来说,也是一样的。

不过也正因为是如此,在淮河南岸的清军的警惕xìng也明显比北岸的清军高得多,不少清军就睡在战壕里,以更随时战斗。因此中华军一动,清军就已经发现,并且马上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经果在淮河南岸的阵地上,双方也展开了jī烈的战斗。

三个方向都遭到了中华军的攻击,而且似乎都打得很凶,因此阿济格这时也有些犯昏了,nòng不清楚到底那一边才是中华军的主力人马,也只好下令各战线,全力稳固防守,等天亮了以后再说。

而就在等待天亮的这不到一个更次的时间里,中华军在淮河北岸的各路部队也完成了布置,终于布好了初步的包围圈。

等天亮之后,阿济格派人四下打探,中华军分别在淮河两岸,已经将自己的人马围困住了。

终于完成了对阿济格部的全面包围,这也是豫南战役的关建一步,同时整个中原战场,也进入到了关建的时刻,成进和李定国既高兴也相当紧张,因为包围了阿济格部,并不等于就是大功告成,阿济格部本身就在相当的实力,虽然双方己经打了好几战,但阿济格部的总兵力损失并不大,现在还有兵力十四万左右,而且火枪部队和火炮部队基本都没有什么损失。而且刚刚徉到了补给,弹yào、粮食都十分充足,因此这虽然是一块上好的féi内,但也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别到时候ròu没吃着还崩坏了牙。

而中华军现在是集中了八个军,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在包围战中,包围的一方斦需要的兵力,绝对要比被包围的一方多,而且在阿济格部的身后,还有尼堪、韩岱部的五万人马,因此清军实际的总兵力并不比中华军少。

另外开封离息县也不过六七百里地的路程,最多十天,清军还可以从开封再发来五万左右的援军,现在也不知道豫北战场进行的怎么样了,攻克了大名府没有,能不能牵制住开封的清军,而且就算中华军在豫北战场攻克了大名府,也并不一定就会把清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北方,也许多尔衮会先出兵解救阿济格,然后再向北方进军。如果真的让开封再派来援军,对豫南战场来说,压力可就相当大了。nòng不好还有可能被清军打一个反扑。

因此现在中华军不仅要包围阿济格部,还要至少留出一个军来付责阻击清军的援军,虽然包围了阿济格部,但想要将其围歼,难度还不小。成进和李定国背付的压力和面临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

而在包围的前一二天时间最为关建,因为中华军对清军的包围刚刚形成,而且又是在晚上完成的,不仅在兵力布置上有很多问题,并不十分合理,而且各路部队都沒有建立起阻击清军突围的阵地,因此如果清军在这个时候选择不顾一切,全力突围,确实很有可能立刻突围成功,虽然说清军有可能会损失一部兵力,但也总比全军覆没要好很多,而对中华军来说,这一次围歼战就成了虎头蛇尾。达不到最终的战略目地。

于是成进和李定国两人一面将战报发回南京,一面也立刻开始布置起来,首先由李定国带领一个师和骑兵师立刻赶到淮河北岸去,尽快将淮河北岸的包围圈布置合理,并且修建好阻击阵地,同时也加强淮河北岸的兵力。而成进在淮河南岸继续对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牵制清军的兵万,另外成进又命令工兵立刻开始在淮河上架设浮桥,在今天以内,一定要在息县的上下游各架一座浮桥,以保障中华军在淮河两岸的连通。

分派完毕之后,两人也马上分头行动起来。成进立刻下令,向清军的南岸阵地发动进攻。

――――――――分割线―――――――――分割线――――――――

果然,就在李定国率军刚刚到达淮河北岸的时候,清军就展开了突围。

原来天亮之后,阿济格也知道自己被中华军包围,因此也招集众将商议对策。

有人马上就提出,就在原地设守,然后立刻派人去通告尼堪、韩岱,让他们赶到救援,等援军到达之后,里应外合,一举突围成功。

大部份将领都反对原地待援,而是主张立刻突围,因为尼堪、韩岱的援军赶来,至少也要二三天时间,而现在中华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立足未稳,也沒有建好防守阵地,正是清军突围的大好时机,如果缓个一二天,等中华军准备好了这些事情之后,就算是尼堪、韩岱的援军赶到,也未心能够轻易突围。因此现在就突围,同时也派人给尼堪、韩岱送信,让他们尽快来增援,那怕不能突围成功,也能削弱中华军的防守,等尼堪、韩岱的援军赶到以后,里应外合,也就能够一举突围成功了。

阿济格显然是倾向于这个主张,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显然是阿济格不能接授的。

但这时阿山认为,应该放弃淮河南岸的阵地,将南岸的部队都调到淮河北岸来,集中兵力突围。

但这个建议遭到了阿哈尼堪的反对。他认为首先清在南岸还有大批的物资和红衣大炮,如果将南岸的兵力全部调到北岸来,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而现在多拖一分钟,中华军的防线也就能稳固一分,淸军绝对拖不起,而从现在情况来看,中华军是分南北两线,同时对清军进行包围,因此中华军在南岸同样也保留着相当的兵力。如果清军放弃南岸,将兵力都调到北岸来,那么中华军也同样可以把兵力都调到北岸来堵截清军,这么看来放弃淮河南岸的阵地,未必就是上策。相反清军在淮河南岸已经修筑好了坚固的阵地,完全可以留下一部份兵力守住南岸的阵地,拖住中华军的南岸兵力,并逐步开始搬运南岸的物资,等北岸突破成功之后,正好可以一起运走,同时南岸的士兵还可以付责断后。远比马上就放弃南岸阵地好。

阿济格考虑了一会儿之后,也终于同时了阿哈尼堪的意见,先保留南岸的阵地,并立刻在北岸实施突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