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一九五章 整编军队(下)

龙啸大明 第一九五章 整编军队(下)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1:18 来源:笔趣阁

军队的整编就这样决定下来。15(.pAos_泡&)而为了加强军队的独立xìng和荣誉感,商毅决定将军队的官职体系从传统的九品分级中剥离出来,参照后世的军衔,建立一个全新在军衔制度。

军衔的名称,主要还是以后世的军衔,但商毅也作了一些修改,军衔分为“兵士尉校将”四个大级,各级之中又分三到五个小等级,兵分初等兵、中等兵、上等兵;士分下士、中士、上士;尉分准尉、少尉、中尉、上尉;校分准校、少校、中校、上校;将分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最后是元帅。共计是二十级。所有军队系统的战斗人员、非战斗人员、军事文职人员全部都纳入这个体系。

而在目前阶段,各军区部队的定衔是各军区司令部、司令、副司令、参谋长、副参谋长定为中将。军长级定为少将;师长级定为准将;旅长级定为上校;团长级定为中校;营长级定为少校或准校;连长级定为上尉;排长级定为中尉或少尉;班长定为准尉或上士。

士兵入伍之后,即为列兵,然后依据战功,成绩,可获得逐级军衔;其他非战斗人员、文职人员则按各自的入伍的时间、资励、功劳、官职,也都被授于相应的军衔。

当然总体来看,军衔定得都不算高,最高的也就是中将;这是因为商毅考虑到,以后还有大战要打,各人的晋级机会都还很大,因此也要留出一定的余地来。

军衔是只有军队人员才会被授于的级别制度,与品级并没有直接的对应的品级,另外每一级的军衔都有相应的标志,主要还是表现在肩章和xiōng章上。在任何重大仪式之外,军人可以以行军礼来取代其他的礼节,包括跪拜的大礼。这也是商毅为了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而做出的明确规定。

而军人还有另外一向荣誉,就是佩戴郧章。商毅很早在军队中颁发郧章,不过那时的郧章比较随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在也正式确定下来,郧章分为三等,甴低到高,依次为青龙勋章、赤龙勋章、黄龙勋章、每一种又分单龙、双龙、双龙宝星三种。一共是九种勋章,按功劳大小,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当然勋章并不仅仅只是奖励给军人,其他官员,甚致是普通百姓,也都可被授于勋章。但只有军人才能被授于黄龙勋章。

不过在军队编制,以及军衔的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就有人向商毅进言,现在南京政fǔ的军队分为五个军区,其中有四个军区都分驻各地,各自拥兵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余万,而南京军区却只有五万人马,正是强枝弱杆,要防备各地军区割据一方,不听调令,因此建议商毅向各地军区派遣亲信,出任监军,以监视各个军区的动静。

其实在军队里派遣监军,是历代以来皇帝控制军队的必用手段之一,而且监军基本上都是由宦官太监出任,因为以皇帝的心态来说,正常的人都是不可靠,唯有不是正常人的宦官,对皇权才沒有实质xìng的威胁,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都对太监干政深恶痛绝,但皇帝却偏偏使用太监的原因。

但现在商毅身边没有太监,而且在将来商毅也不打算用太监,另外商毅也不准备使用监军制度,因为监军制度虽然可以帮助皇帝更好的控制军队,但却是以牺牲军队的战斗力为代价的。在主将和监军之间,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而且双方的责权难以分清,因此往往是很难相处得得好。上层不和的军队,当然无法全心打仗了。

不过商毅到也并不太但心,在自己内部会出现军阀割据的情况。这到不是说商毅完全相信部下各将对自己的忠诚度,当然到目前而言,各军区对商毅的忠诚度都很高,还没有出现过或明或暗违返商毅的命令的情况,但这仅仅也只是遐免军阀割据的一个条件,重要的是因为中华军的组建情况和历代都不相同。

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存在两种组军方式,一是以由朝廷出面,进行组军,但这一般都是在一个王朝的前期,国力较为雄厚,而且政治上也比较清明,能够充份发军全国的力量,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汉、唐、宋、明的前期都是如此。

而到了王朝的中后期,由于国力下降,政治**,朝廷原有的军队己经腐化,而且朝廷的执行力也大大下降,无力再重新组军,就出现了个人能力比较强的将才自已组军的行为。其中又是以戚家军组军方式最好,也为后世的经代所推崇,不过在戚家军之间,南宋的岳家军其实也是这种模式,还包括明末的辽东军、清末的湘军、淮军都是釆用这种方式组军。

但这种组军的方式,是以同乡亲情为纽带,以对主将的个人忠诚为保障,并且带有很强的个人sè彩,军队的实力大半取决于主将的个人能力,在短期内确定可以形成相当的战斗力,但不能维持长久,另外也容易成为某一人的sī军。像清末的湘军、淮军,刚成军时确实战斗力不错,但十几年后就跨得十分历害。包括岳家军、戚家军也是一样,在岳飞、戚继光死后,军队的战斗力也在下降。

商毅从山东起事时,其实也是釆用的这种模式,包括在很长一段都被叫做商家军。但他毕竟是来自未来的人,当然知道这种组军模式的优劣,因此在占领浙江之后,就立刻开办军校,系统的培养军队骨干,实际是采用近代国家建军方式。当然在军校中也会重点强调对商毅的忠心。

尽管不是每一名士兵都是从军校毕业出来,但绝大多数的军官都经历过了中短期的军校培训,因此士兵军官的自身素质不仅可以得保障,加强了他们对商毅的忠诚度,也减少了对各军主将的心理依附力。

另外除了山东战区之外,士兵的钱粮军饷全部都是由统战部直接供应,并派人下发到各军中,这样不仅降低了吃空饷,苛扣军饷的事情发生,而且也断绝了各军的主将chā手军饷发放的事务,没有财政权,自然也就无法派脫受统战部控制。当然在战事紧息的时候可以由各军主将暂时代理,一但战事结束,这项权利就会被统战部马上收回。军区不chā有地方财政.

还有一点,中华军是一支以火器为主的部队,枪炮火yào的生产也都被牢牢控制在统战部的手里,这样一来,各地的军队也就无法摆脫对统战部的控制,也就无从独立。

当然只有山东军区是一个例外,在商毅占领浙江之后,山东地区实际是由周少桓在管理,周少桓不仅是商毅十分看重培养的年轻将领,同时也是周氏一系的重要人物,山东地区的其他将领,如唐镇、童大勇、蒋义渠、鲍铜钢等人,也都是山东系的主要人物。由于商毅鞭长莫及,因此山东地区一直都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现在的山东地区管辖的地方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三百万左右的人口。已经在山东地区建立了军校、兵工厂、服装厂、车辆厂等一糸列相关工厂,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周少桓等人也是功不可没。当然这也和商毅的充份信任和放权分不开。

不过商毅也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山东军区的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并非是安chā什么督军,而是靠完善制度和长期坚持严格管理。

首先是商毅在山东安排孟宏恭处理民政、行政事务;孟宏恭并不属于周家的派糸,尽管他仍然要听命于山东军区,但至少可以让军区不能直接chā手民政工作。其次是加强对山东的财政管理,每月、毎季、毎年的财政报表都必须准时送到统战部来,好让商毅清楚,山东军区的财政状况和毎一笔开支的用途,也让山东军区的各级官员们不能轻易藏sī舞弊。

而在山东军校也被商毅定位于凤凰军事学院山东分院,教官师资主要都是由浙江这边派遣过去,由于山东战区的战事并不多,因此山东分院还定期派遣学员到杭州来学习,从军事教育这一环就开始加强对山东军队的控制。

另外山东兵工厂只能生产一般的火枪火炮,手榴弹等武器,重点的雷汞技术、线膛枪、重型火炮等高尖武器,依然控制在杭州兵工厂里。

最后还有一点,周少桓的父亲周世奇和兄长周少卿这时全部都在江南任职,虽然都是位高权重,也很受商毅的信任,但从另一角度看,说他们是商毅留在南方的人质,也不算错。

因此综合这么多因素来看,在南京政fǔ内部,最后可能发展成为独立势力的山东军区,实际独立的可能xìng也并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