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一九一章 献俘阅兵(下)

龙啸大明 第一九一章 献俘阅兵(下)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9:27 来源:笔趣阁

在大明门前的空地上,全是用清石铺成的大片广场,坚硬而平实,脚步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踏——踏——踏——”声音。

穆陵军的士兵以两排为单位,列成一个横竖均为十人的百人方阵,各排的两各排长站在队列的一侧,从大明门前的城楼上走过。

首先通过的是一个长枪兵连,只见两个方阵排列得整整齐齐,而每一名士兵都一身擦得光亮的铁甲,长枪竖直指向天空,长枪林立、盔甲鲜明,威武雄壮,大踏步地走过门楼。

人数虽然不多,但气势却颇为逼人。而在到达门楼的时候,方阵突然停了下来,一起转向城楼的一面,转向的动作都是崇祯君臣从未见过的,然后全体士兵都单膝点地,对着门楼上三呼万岁。而士兵就是跪在地上,但长枪依然竖直挺立,沒有一支歪斜。

崇祯看得眉飞色舞,道:“果然是威风凛凛。”

其他大臣也都纷纷点头,小声称赞。只有吴三桂不动声色,心里再想着,要是换了自己的部队,也能做到不比他们差。

而接下来是火枪兵连和两个侦察排通过。只见这三个方阵的士兵,以一种崇祯君臣从来没有见过的姿势行走过来,每一名士兵一率都是用右手托着火枪底部,一头扛右肩上,每一支火枪的枪管处,都插着雪亮的刺刀,闪烁着令人心寒的光芒;而士兵左手随着前进的步子,来回摇摆。但无论是步调还是动作,几乎全都统一无二,一百个人的方阵,竟仿佛是一个人一样。

由其是在通过城楼的时候,士兵们忽然将靠在肩膀上的火枪取下,用几个干淸利落的动作,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双手执枪,右手握枪托,左手握枪中端,水平向前,呈四十五度角斜指向上的姿态。同时步伐也从齐步走变成了正步走。脚步落在青石地面“咵——咵——咵——”的声音,也陡然增大起来,沉重而响亮。

而且步伐和执枪的动作变化是在同时完成,只发出整齐“咔——咔——咔——”的声音,整个动作连惯一致、简洁利落,而又协调统一。毎个方队的所有士兵都完全一致。在通过门楼正中的时候,同样也停下转向,向崇祯跪地行礼,三呼万岁,然后才又重新起立前进。

这自然是商毅完全山寨了后世中国的现代军队阅兵样式,只是在一些小细节上稍做了一点改动而己,但这却是当时军队所从没有过的。崇祯和众大臣当然没有见过,只觉得既新鲜又怪异,从在方阵通过的时候,无论怎样横看竖看斜看,举手投足,甚致是甩臂执枪,都是一条线。仅仅这种阵势,就让人生出无比的震撼来。

祟祯固然是看得目瞪口呆,而在场的众大臣也无不惊骇,他们原以为所谓阅兵,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只不过是一支五百多人的军队,能够玩得出什么花样来。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让商毅弄出这么震撼的效果来。在方阵通过的时候,有不少大臣的心跳都随着士兵的步点跳动不己,甚致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就连吴三桂也不禁为之动容,对他来说,阵列的样式动作都是其次的,但随着方阵的通过,也明显感觉得到,方阵带出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杀气。吴三桂虽然年轻,但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知道只有训练有素、屡经战阵而且战功无数的军队,才会具有这样的气势和杀气。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就是自己的关宁铁骑,也确实要逊色一筹。

等全部的方阵都通过了之后,五个方阵又排成一队横列,一齐返回到城楼前,在城楼前先从一字阵变成十字阵,又变成一个五方阵才算停住了阵列的变化。随后全体士兵都跪在地上,对着城楼上的崇桢再次三呼万岁。而且随着呼喊声,手中的长枪、火枪也是一倒一竖,仿佛也再向崇祯施礼一样。

等三声呼喊完毕之后,士兵们仍然跪地不动,而商毅带着周少桓、童大勇、成进、成刚、段鹏等几员主将,来到队伍前列,也跪在地上,向崇祯施礼。

而在这一瞬间,崇祯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觉得依靠这一支军队,仿佛真的可以为自己剿灭流寇,扫平满淸一样,于是在城楼上踏进了一步,伸出双手,在虚空中一托,哈哈大笑,道:“诸位将士平身,朕有如此虎狼雄师,又何愁江山不定呢?”

―――――――――分割线―――――――――分割线―――――――――

商毅再次回到建极殿的时候,众大臣都以经散去,只剩下陈演、吴甡、魏藻德三名内阁大臣和曾化龙在列。

见礼之后,崇祯一脸喜形于色,道:“商毅,想不到你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也如此善于练兵,有如此才能,朕心甚喜。”转头又对曾化龙道:“曾爱卿,朕真要感谢你,为朝廷选拔了如此将材。”

曾化龙和商毅慌忙又自谦了几句。而陈演、魏藻德的眼中都露出了嫉妒的神色,只有吴甡不动声色,等崇祯稍稍恢复了常态之后,才出列对崇祯施礼道:“皇上,臣欲请旨湖广督师,荡平流寇,但需精锐勇武之兵,能征敢战之将。商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部下军马又训练有素,因此臣请调商毅部人马随臣前进,必可一举荡平贼寇,以图恢复。”

商毅一听,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崇桢十六年(1163年)初的明朝,算得上是内外交困。清军纵横河北山东之地,抢劫虏掠。而中原一带以为李自成所占,正挥师南下,攻取了襄阳,而张献忠也从安徽杀出,连克黄梅、广济、蕲州等地。明末的两大农民军势力,同时汇集在湖北之地。

这时留守湖北的明军是左良玉部,但在两大农民军势力的夹击之下,左良玉也只能一退再退,岌岌可危。而到了三月底,淸军逐渐北撤,首辅周延儒也自请外出督师,去了通州。而对內剿灭农民军的重任,崇祯就把希望寄托在吴甡的身上。

本来崇祯希望吴甡能够像周延儒那样,自告奋勇,主动请命。但吴甡早以在官场混得成精,深知流寇不同于清军。因为一般来说,淸军虽然凶悍,但在抢劫一通之后,是会自动退出关外,至少前几次都是这样。但流寇却永远都在大明的土地上,除非是全部缴灭,否则难以平息。因此也一直揣着明白装糊图。

但在崇祯的一再暗示之下,吴甡终于推托不了,只能同意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湖广督师,并以大理寺评事万元吉出任职方朗中,赞画军情。

但吴甡毕竟是老于世故,深知自己手上要兵沒兵,要将没将,湖广虽然有个左良玉,手下到是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一来左良玉部军纪败坏,而且还是出了名的不听调度,我行我素,当初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都吃过不少亏,如果就这么督师湖广,和送死其实没什么两样。因此向崇祯提出,请调精兵三万,以能战之将统领,自己方能南下督师。

但这时明朝的军队除了左良玉部和孙传庭部之外,大多都在抵御清军,而孙传庭坐守关中,有保护京师的重任,也不能轻易调动。因此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供吴甡统带,更不要说能战之将了。而吴甡也下定决心,手里无兵,决不督师,就在京师干等着,无论崇祯怎样催促,也不赴任。结果两人就这样耗了起来。

崇祯固然对吴甡越来越不满,而吴甡心里也是左右为难,深知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皇帝的忍耐终究是有极限的。但自己如果不带兵南下,将肯定一事无成,而以皇帝的性格,到了那时可不会理自己什么有兵无兵的原因,一定也不会侥了自己,可以说是前后都走不通。

但就在这时,商毅如横空出世一般,出现在崇祯君臣的面前,而且为了分辩商毅战功的真假,一时把吴甡督师的事情也忘了。而吴甡心里也暗暗高兴,一来转移了崇祯的视线,也为自己多赢得了不少时间,二来假如商毅的战功是真的,则说明这个人确实有些本事,那么就带他南下督师,总胜过自己一兵不带得好。

而确实了商毅的战功属实,又亲眼看到了商毅部队的军容之后,吴甡心里也不由庆幸,这商毅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为自己解困的人,因此一回到建极殿上,吴甡立刻就向崇祯提出建议,调商毅部随自己南下督师。

其实崇祯也不是不知道吴甡的难处,只是现在朝廷确实无兵可派了。而湖北好歹还有左良玉在撑着,怎么样也能顶一阵,因此对吴甡迟迟不动也颇为不满。但现在吴甡提出,调商毅一起南下督师,这到未常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于是转头问曾化龙,道:“曾爱卿,你以为如何呢?”

因为现在商毅是山东的驻防参将,是曾化龙的部下,因此要调商毅,还是要征求一下曾化龙的意见,就是过场,也要走一下。

曾化龙对此到没有意见,见皇帝问自己,忙道:“为国出力,理所应当,臣无有异意。”

崇祯十分满意,又转向商毅道:“商爱卿,你又意下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