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本草王 > 第109章 三个室友

本草王 第109章 三个室友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8:11 来源:笔趣阁

许希问的这一段,是《黄帝内经》里的经典段落之一,是学内经必背的篇目,相对比较浅显,这许希不敢问得太深,生怕叶知秋答不上来,在王妃面前这面子不好看。所以选了个简单的问了。

叶知秋笑了笑,站在当场,两手一背,朗声道:“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当当一口气把这一段全都背了下来。中间都不带停顿的。

许希听的频频点头,对王妃lù出一个赞许的微笑:“国舅爷天资聪慧,背得相当的好!”

王妃很是高兴,一张胖胖的白净脸蛋笑开了花。欣喜地望着叶知秋点头:“是,这孩子很聪明,前不久,还给我治好了烦躁不寐的毛病呢!这病连太医都没治好,对了,他还治好了小公主的病,也是林亿那些太医都束手无策的。官家可高兴了。”

古代信息鼻塞,没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传播消息除了正式公文官衙邸报和民间书信往来之外,就是口口相传了,这件事看着很轰动,但是却还没有传到这许希的耳朵里,一般的平民百姓知道者就更少了。

所以许希哦了一声,十分惊讶地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叶知秋,心想这话从王妃嘴里说出来,绝对不会子虚乌有,因为涉及小公主,王妃~也不敢拿小公主的病来信口雌黄夸赞自己儿子的。如此看来,这件事倒是真的了,一才十五六岁的一个半大孩子,竟然治好了太医都治不好的病,当真是匪夷所思。许希也是个嗜医如命者,听到人家很新奇的病案,那是要问个明白的。当下换了一副真诚的笑脸,甚至还把两手拱了拱,道:“国舅爷,老朽想讨教讨教你这两个病案,不知可否?”

旁边王妃笑道:“许大人不用如此称呼,就叫他知秋就行了,这是他的字。”

“也好!知秋,可否赐教呢?”说着,又把手拱了拱。

叶知秋很是感动,一个白胡子白头发誉满天下的老名医,堂堂的最高医学教育机构的校长,竟然当着别人的面向自己一个半大孩子请教医案,这种不耻下问又比上次太医林亿的请教更为难能可贵了,叶知秋也就明白了,宋朝为什么医学突飞猛进,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医者精诚治学的作风,为了提高医术不耻下问的精神。

叶知秋忙躬身还礼,便将这两个医案样细说了一遍。

他说的很细,主要目的也是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这位太医局的校长灌输自己关于温病的崭

只不过,许希还是第一次听说温病不同于伤寒,不能按伤寒的方子医治,不禁捻着胡须笑了,当着王妃的面,他没有反驳,只是暗自摇头,心想这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得了几个偏方,治好了小公主和王妃的病,读书读傻了,想着一些古怪的念头,当成学说来宣扬。

等他说完了,许希笑着对旁边王妃道:“知秋当真聪明,能想出这一套一套的东西来,而且还言之成理,实属难得,在太医局里,能与他比肩的,只怕没几个了。”

他这话明显是过誉之词,王妃如何听不出来,却也笑得合不拢嘴,道:“许大人还得好生教训丨,孩子能否成才,还得靠你多加教导呢!”

“那是应当的。”许希忙欠身拱手道。

不管许希对叶知秋治好小公主的病案如何看待,到底有这么两个成功的病案在先,也说明这孩子医术是还是有造诣的。许希也不像再考问下去,免得答不出来,丢了王妃的面子。便起身道:“咱们这就带孩子去看看住处吧。”

按照规矩,王妃莅临,那是要净街回避的,不过王妃特意说了不必如此,她老于世故,知道如果太过张扬,孩子在这里会被多数人孤立,而那些趋炎附势者则会巴结讨好,她知道让孩子结交这样的人不好,所以,她想尽可能让孩子平静地成为一个太医局的学生。

提举许希陪着王妃,带着叶知秋往校园里走。身后跟着王府的一大帮仆从,扛铺盖的,抬箱子的,拎东西的,浩浩dàngdàng进了校园。

这太医局是最高皇家医学府,朝廷直接投资建设,所以建设规模自然是十分宏大的,校园里不时能看见学生在草地树下背书,这跟现代大学倒是很像,只是有一点不太相同的,就是太医局里女学生非常少,可谓凤毛靡角,而宋朝虽然受唐朝影响,男女之防还远没有明清那么变态,但是毕竟是封建礼教下的朝代,所以男女学生手拉手的在校园里走的风景就看不见了,旁若无人地抱在一起卿卿我我的就更别指望看到了。

叶知秋很是好奇地东张西望瞧着,突然,远处一棵树下有人叫了声!“知秋?知秋是你吗?”

这里居然有人认识自己,叶知秋又惊又喜,扭头循声望去,只见一棵树下跑出一人,一袭青衫,手里握着一卷书,正是中医历史温病学开拓人之一的庞安时。

叶知秋高兴地迎上去,道:“庞兄!你怎么在这?”

庞安时跑了过来,先毕恭毕敬给旁边的许希施礼:“拜见提举老先生!”然后笑嘻嘻对叶知秋道:“我在这读书啊。你怎么来了?来找人吗?”

“不是,我也是来读书的。”

庞安时很是奇怪,瞧了他身后跟着的仆从们的铺盖包裹箱子,到的确像新生入学的样子,奇道:“招考新生早过了啊,你怎么……。”

跟着叶知秋的文砚道:“我们少爷是官家特旨,免试入学,直接升入上舍学习的!”

庞安时又惊又喜,道:“原来如此,那可真是大好了,我也在上舍呢!正好我们宿舍空了一张chuáng,你就住我们宿舍得了!”

“好啊!”叶知秋望向提举许希。

许希望向王妃,王妃笑道:“全凭提举做主,在这就遵从这的规矩,不必多虑。”

许希捻着胡须点点头:“行啊。”

庞安时见此情景,猜到了几分,望着王妃道:“这位是……?”

叶知秋忙道:“这是我母亲!”

叶知秋过继王府的事情庞安时己经听说了,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贵fù原来是王妃,惊骇之下,赶紧liáo衣袍跪倒磕头:“草民庞安时,叩见王妃娘娘!”

王妃微笑说了声免礼,温言道:“你跟知秋是好友,现在又成了室友,须得相互关照,相互勉励啊,知秋年纪小,你这位大哥得多帮帮他。”

庞安时忙恭恭敬敬说了声“是!”

当下,又庞安时领路,一行人到了上舍宿舍区。这是一个四合院的小院子,四面都是平房,中间一个天井,有长凳,种着花草。还有仆从专门打扫院落。

太医局实行住宿制,学生都要住校,学五天休息一天,休息日可以回家。

庞安时领他到了宿舍门口,抢先推开门进去,嚷嚷道:“咱们来了新室友!曹永泽曹知秋!都来见见吧!”

屋里有两个人,一个正蹲在地上,在一个木盆里洗衣服,听这话忙站起来,甩甩手,笑嘻嘻走过来。另一个大胖子,则歪在chuáng上看书,听这话,放下了,也不动,躺在chuáng上打量叶知秋:“新室友?这还没到新学年啊!”

庞安时故作神秘状,低声道:“猜猜,人家是怎么进来的?”

“怎么进来的?”歪在chuáng上那胖子嗤的一声笑,“难不成还是奉旨来的?”

“答对了!还真是奉旨来插班读书的!人家是堂堂国舅爷,他母亲就是皇后娘娘的母亲,是吴王王妃!—一快起来!王妃就在外面呢!许提举也来了!还不起来,你这死胖子!”

一听这话,那胖子赶紧以咕噜爬了起来,震得木chuáng咯吱乱响,忙不迭在chuáng下面找鞋子,嘴里埋怨道:“你这死小子,怎么不早说!”

旁边那洗衣服的男子一听王妃来了,立即紧张得涨红了脸,原地转了个圈,两手不停在屁股上乱擦着,然后又赶紧侧身站在门边,本是垂首而立的,忽然又觉不妥,赶紧又跪在地上。

那胖子的一只鞋子却不知道哪里去了,急得满头大汗,眼见门口款款走进一个贵fù,想必就是王妃,赶紧耷拉着一只鞋子在chuáng边跪倒。

王妃迈步进来,让两人平身,然后端详屋里。见这屋子并不大,两边各摆着两场chuáng,靠门的一张还空着。屋子正中有个窗户,窗扇开着,能瞧见院子后面的树木山石。屋中间有一张大桌子,两侧两张chuáng中间靠墙的地方,是两个大立柜。

王妃微笑打量了一下垂首而立的两人,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呀?”

那胖子瓮声瓮气道:“草民朱脑。”洗衣服的也道:“草民唐慎微。,、

叶知秋又惊又喜,抢步上前道:“你们,你们果真是朱脑和唐慎微?”

朱脑,北宋名医,伤寒大家,著作《南阳活人书》,第一个用足三yīn三阳经络分析解释张仲景六经辨证者,同时,和庞安时一样,也是北宋温病学的开拓者之一,对温病有开拓xìng的见解。

唐慎微,北宋名医,以一己之力著成本草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对后世中药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这两位北宋名医,叶知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想不到穿越过来,竟然能见到,而且还成了室友,真是冥冥中自有造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