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本草王 > 第105章 一年为期

本草王 第105章 一年为期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8:11 来源:笔趣阁

林亿道!”国舅爷早已经指出小公主的病是温病而不是伤寒。

而他一再强调的,温病不同于伤寒,不能按伤寒医治,现在小公主的病案就证明了这一点,孙老太医按伤寒治,结果出现了坏证,微臣按伤寒继续治,没有治好,反而病情越来越重,最终生命垂危,而国舅爷告诉微臣一个新方,结果就治好了小公主,这几日微臣一直琢磨这个方子,还真的就是转枢泄热的法子,跟他对病症分析一样。加上先前他替微臣治疗的几个病案,合在一起分析,觉得还是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官家谙熟医道,微臣细说这三个病案,官家或许能从中有所感悟。”仁宗本来不想听,可是都已经说了要听shì御医的意见,自然是要听个明白的,便耐着xìng子道:“那好,就说来听听吧。”于是,林亿将叶知秋帮他诊治的三个温病病案一一说了,详细分析了叶知秋的用方,的确不同于伤寒,有的用的虽然是伤寒方,但是也说了,有的伤寒方是可以用来治温病的,说的只是不能用治伤寒的思路治温病,而不是完全不能用伤寒论上的方子。

林亿解说完毕,最后道:“按照国舅爷的说法,二皇子的病,其实是温病,只是我们都不知道,按照伤寒治了,结果出现了坏证,对于这个类似阳明腑实证的坏证,大家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孙老太医用了自己的经验方,国舅爷说那也是可行的,只是后来因为误服了人参燕窝加附子的滋补汤,留住了温邪,闭门留寇了,加上附子炮制不好中毒,这才导致二皇子病逝。”“这些话那日那小子都说过了,这些如何能证明案件存疑呢?”“温病是不是真的不同于伤寒,是不是真的不能按伤寒医治,如果是真的,那孙老太医我们大家都错了,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这一点,都是按照伤寒去医治的,不知者不为罪,那孙老太医就不应该被追究罪责,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一点。自然怪不到他。所以,这件案子说到底,应该查清楚究竟温病是不是真的不同于伤寒,真的不能按伤寒治,这一点必须查清楚。

如果查清了的确是这样,那就无罪,反之,则可以定罪。当然,

也应当考虑当时情况紧急这一点。酌情从轻处罚。”仁宗yīn着脸瞧着他,半晌,才扭头望向苏颂:“你的,怎么个看法?”苏颂道:“这个案子微臣没有参与听审,只是道听途说这么听说了,这几日,林太医也跟微臣讨论过,说过这个问题,微臣细细思索,也觉得这件事关系重大,不仅关系到孙家是否定罪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辨证论治的问题,如果能证明温病的确不同于伤寒,不能按伤寒治,那将引起整个杏林医界的一场巨大风暴,因为,那就说明我们以前所学,圣贤留下来的关于这方面的论述,都是错的!而以后我们如果按照新方法给那些温病患者医治,便可以拯救千千万万的病患,那就关系到千千万万的xìng命了!所以,微臣以为,这件事必须继续观察,就让国舅爷按照这法子来医治,看能否在真正治病上起到作用。最终回头再来解决孙家的案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仁宗沉吟不语,苏颂后面一番话倒是说到了他的心里,也点醒了他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宋朝皇帝非常注重医术,这才引得医术在宋朝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听说又一场可能到来的医学变革,怎么不让他精神为之一振,官家差不多都是想励精图治干一番事业的,仁宗也是如此,当年他让范仲淹搞变法,也是为此目的,现在如果能领导医学〖革〗命,那也是一件造福千家万户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仁宗缓缓点头,背着手转了几个圈,终于站住了,道:“好!既然两位都说这件案子存疑,那朕就信了你们,上次给了孙家一个月证明这个问题,觉着不够,那朕就多给一些时日,限时一年!就让你们两个负责,加上那小子,一年后,来禀报于朕,须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就算还不能完全证明温病不同于伤寒,只要能拿出东西证明这种可能xìng很大,朕还可以再给你们延长时间继续探究。但是,如果一年之后,你们拿不出像样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朕便要依律处决孙家案子了。

两位意下如何啊?”林亿和苏颂忙躬身道:“谨遵圣谕。”官家随后下旨,以大不恭罪判株连孙家成年男丁斩监候,第二年秋后行刑。本来,大不恭罪是十恶重罪,应当斩立决的,不需要等到秋后问斩,但官家圣旨延后一年库刑,便是给叶知秋他们时间证明。

消息传到监牢,孙家人得知还能多活一年,又喜又悲,哭成一团。好在有了皇后娘娘照应,徐牢头严加看守,再也没有发生sāo扰女眷的事情。而赵夫人等太太、奶奶的娘家huā钱活动了,却也没有任何效果,只能整日里哭泣。

叶知秋多次跟吴王曹妃和王妃说想去监牢探监,可是王妃很为难地告诉他,按照大宋刑律,钦犯没有官家许可,是不准探监的,在行刑之前的晚上,才能见家人。同时,王妃还告诉他,皇后娘娘为了避人口舌,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不准依仗皇后娘娘的威仪,就做一些违背纲纪国法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强令要求探监,连通信都不准。不过宽慰他皇后娘娘已经下旨让善待孙家,应该不会有事的。

叶知秋明白了,看来,当曹皇后的亲戚,也不是什么都好,有时候可能会比旁人受到更多的限制。他也是无法,只能遥祝伯父他们在大狱平安。

林亿和苏颂两人领旨之后,登门拜访叶知秋。

叶知秋听到他们来访,赶紧吩咐请进来,在客厅里见面。

眼下的身份地位已经不同,林亿和苏颂只不过是shì御医,而叶知秋,已经是国舅爷,属于皇亲国戚了,两人对这半大的孩子都是执礼十分恭敬的。

林亿把经过说了一遍,把官家的要求说了,然后拱手问道:“官家现在需要温病不同于伤寒的证据,国舅爷准备如何证明呢?”

叶知秋道:“事实甚于雄辩,必须用大量的医案才能证明这一点,不过,我们孙家医馆已经被查封抄没,我没地方行医了,林太医,能否让我在你们医馆坐堂问诊?”

林亿忙拱手道:“国舅爷能到鄙处诊医,那是卑职的荣幸,焉有不准之理,只是,时间只有一年,国舅爷有信心在这一年里达到目的吗?”叶知秋心中很明白,当初温病学从开创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用了两三百年时间,而且是很多医者同时开创的局面,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要想用一年就达到目的,无异于痴人说梦。他沮丧地说道:“也只能竭尽所能了。”

林亿跟苏颂交换了一下眼神,道:“卑职与苏大人商议之后,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两位有话请讲。”

林亿道:“国舅爷提出的说法很是新颖,要想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必须让每一个医案都有重大的影响才行。如果屈居鄙医馆诊病,毕竟影响很小,知道的人很少。”

叶知秋忙道:“那如何才能让每个病案都能有委大影响?”

“进入太医鼻学医!”

“太医局?”

叶知秋当然知道,宋朝的太医局是国家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各地方医学毕业生经过考试,择优录取进入这里学习,是皇家太医的储备选拔培养基地。

林亿点点头,道:“太医局里集中了全国各地选拔录取的优秀医者就学,你可以通过影响他们而在全国扩散影响力,传播你的学说,同时,太医局有自己的医馆,对外行医,可要轮流为太学、律学、武学的学生以及御林军军营将士诊病,遇到大面积瘟疫发生,翰林医官院忙不过来时,还要抽调学生前往参与救治。既有传播学说的机会,又有坐堂行医积累病案的机会。双管齐下,那影响远比在普通医馆坐堂问诊大得多。”

叶知秋听得频频点头。

苏颂也捋着胡须道:“在太医局学习还有一个好处,三年学成,成绩优异者,便可以升入翰林医官院成为太医。当然,成绩特别优异者,也可以进入尚药局或者御药院。而成为太医之后,就有资格给文武百官甚至后宫嫔妃皇子王子公主们诊病了。你想想,你是在林家医馆里给人治病的影响,能跟给王公大臣嫔妃王子公主们治病相比吗?那些都是能直接影响官家的人,给他们看病,看病的效果就会直接让官家知道,那证明你的学说的机会不就大得多了吗?”

叶知秋大喜,站起身长揖一礼:“多谢再位大人指点,娄感jī不尽!”二人忙起身还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