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四十四章 输血

抗日保安团 第四十四章 输血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大壮走后,三溜子接着汇报,把今天的战斗经过全讲了一遍。郑卫国听了之后,没有做出评价,只是点了点头。这一仗值得思考和反思的地方太多,他不能草率地做出结论。

这时,院子里一阵嘈杂,传来了几声女人着急惊惶地声音。郑卫国和三溜子出来一看,只见院子来了不少女兵。

郑卫国忙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一名女兵哭道:“呜呜,听说陈村还有鬼子,队长就带着俺们过来,没想到刚进村她就突然晕倒了。”

刚才在战场上,陈婉chūn胳膊被弹片划伤。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她坚持到部队发动攻击时才包扎伤口,导致大量失血。之后,她又一直在坚持战斗,加重了身体的负荷。战斗结束后听说陈村还有鬼子,报仇心切的陈婉chūn不顾体力不支,又带着姐妹们赶了过来。一进村,得知鬼子已经被全部消灭,绷在心头的那根弦儿一松,当场就晕了过去。

郑卫国见卫生员一时忙不过来,上前检查一下,说:“看症状似乎是失血过多,可她身上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伤口。”他会些简单的外科知识,不过医术很一般,所以在这个方面不太自信。

女兵哭着把陈婉chūn负伤之后不肯包抄的事情说了出来。众人一听都很吃惊,东路游击大队的指战员们更是感到羞愧,因为他们甚至不如一个女人坚强。

卫生员刚好忙完一台小手术,过来瞅了一眼,说:“哎呀,失血这么严重!怎么才送过来?”说着,他看了看陈婉chūn的领子,见写着AB两个字母。这表明婉chūn的血型是AB型,他忙冲护士喊道:“快拿AB型血浆来,病人得马上输血!”

为了方便战场救护,保安团于一周前完成了全员的血型检测。由于现在的制服上没有肩章,血型都写在衣领上。

一名护士忙拿过来一袋血浆,说:“队长,俺们带的AB型血浆都用完了,这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您看能用吗?”

卫生员说:“只是AB型就行!鬼子的血跟我们的血没什么区别。”

这些血浆是鬼子带来的没错,可大部分血都是抽得中国人的。历史上鬼子经常抓捕无辜百姓抽血,战事紧急的时候甚至会残忍地把一个人的血抽光。保安团现在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是鬼子自个儿的,心理上都有些抵触。

陈婉chūn不知什么醒了,只是还很虚弱,一听是鬼子的血,忙道:“俺不输鬼子的血!”说着便挣扎着要起来,但体力不支,很快又重重倒下。

卫生员劝道:“姑娘,你现在失血过多,输血之后有利于身体迅速恢复。”

婉chūn脸sè苍白,却倔强地摇了摇头。

卫生员没有办法,只好问道:“还有O型血浆没有?”

护士去看了一下,说:“还有,不过也是从鬼子那儿缴获的。”

卫生员只好再劝道:“姑娘你何必这么固执呢?管他是谁的血,能用就行了呗!”

婉chūn说:“俺宁愿死,也不会让身上流着鬼子的血!”

郑卫国圈起袖子,把胳膊伸了过来,说:“抽我的好了,我是AB型血!”

卫生员有些犹豫,说:“呃,团座,这……”

郑卫国说:“别磨蹭了!”

四百CC的血很快从郑卫国的身体抽了出来,又输到了婉chūn的血管里。她没有说话,只有两行清泪顺着苍白的脸颊流了下来。

见团座带头献血,指战员们也不甘落后,纷纷撩起了袖管。有些战士不管自己的血有没有用,非要卫生员拔一管子出来,弄得卫生员哭笑不得。

伤员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都被送到县城去了,之后还会向八区的七里坝转移。虽说郑卫国判断鬼子近期应该不会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可这种事情并不绝对。万一鬼子的指挥官脑抽了,派大队人马前来报复,伤员们来不及转移可就糟了。

郑卫国亲自护送着伤员回来了,没有在陈村多做停留。其实,陈村一战,东路游击大队伤亡惨重,正需要他坐镇安抚人心,但他却把这一摊子事儿全交给了三溜子和县长李震安。在战场上,他无所畏惧。可战罢归来,他却不敢面对那些失去亲人的乡亲们,不敢看那些充满伤痛的眼睛。

大家可能有疑议,特种兵就这点儿心理素质?实际上特种兵也是血肉之躯,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坚强。特战队员每次完成任务归来,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创伤,需要心理医生为之jīng心调理,否则时间一长,很容易出问题。

郑卫国需要时间来适应抗战的残酷,不过抗战才刚刚开始,以后只会更加残酷,更加惨烈。也许有一天,他会变得心如铁石,冲电话那头喊道:“不要跟我说伤亡,我要的是阵地!”

呃,扯得有些远了,言归正传。郑卫国他们沿着官道一路西行,沿途的百姓们依旧夹道欢迎。一些大娘、大嫂看见伤员就直抹眼泪,搞得战士们都伤感起来。郑卫国心想要不要把伤员都安排到老乡家里,让他们感受一下家的温暖?不过,他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不能给乡亲们增加负担。

还没到县城,冯锟突然骑马迎了上来,说城里来客人了,请他尽快赶回去。

冯锟说:“团座,老根儿叔说请您尽快回去!”

郑卫国奇道:“是什么客人?这么急!”

冯锟附耳小声说道:“八路!”

郑卫国吃惊道:“八路!你确定?”他一直希望能找到组织,可组织真的派人来了,他心里却又莫名的忐忑起来。

离县城还有好几里地,远远就听到城中百姓在放鞭炮庆祝。大家进城一看,发现城里比他们想像的还要热闹。不知是谁请了一个戏班子在十字街头搭台表演,又有一批玩杂耍的踩着高跷沿街献艺。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都涌上街头狂欢,搞得跟过年一样。

郑卫国他们到了之后,老百姓们更加激动。眼尖的百姓见到郑卫国立马喊道:“保安团万岁!郑团长万岁!”不少老百姓也跟着喊了起来。这阵势搞得郑卫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觉得自己还远够不上万岁的标准。

这个时候大概还不流行给领导送花之类的。乡亲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很纯朴,跟上次打鬼子回来一样,不少人都往指战员的手里或蔸里塞个鸡蛋啥的,要是伤员的话送的东西更多。从陈村到县城,一路上乡亲们可塞了不老少,到最后郑卫国不得不一手提着一个大篮子。

他觉得这个样子不好见八路的同志,就说:“咱们先把鸡蛋送到医院去,给伤员们好好补补!”

冯锟挪揄道:“团座,您可是说过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咋还要乡亲们两篮鸡蛋呢?”

郑卫国哭笑不得,说:“我推得掉么我!”

上次乡亲们送了一大堆东西之后,郑卫国就感到不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乡亲们舍不得吃,积攒下来过节或者换钱用的。都给了保安团,他们以后的rì子咋过?所以郑卫国就依照三八纪律八项注意制定了军规,要求指战员不能白拿老乡们的东西。作战时需要征用的物资,也得给乡亲们相应的补偿。总的原则是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乡亲们吃亏。

一到医院,他们发现这里的百姓更多,都是来看望伤员的。有来送药的,送营养品的,还有的献上了祖传治伤的偏方,有的老乡甚至把家里下蛋的母鸡都拎来了。一些大姑娘小媳妇也不害羞了,麻利地替伤员们洗伤口,换药。

郑卫国非常感动,正准备说两句,却见于老根走了过来,说:“团座,您来得真快!俺和八路的同志刚刚才到。”

冯锟嘴快,笑道:“老根儿叔,我们是来送鸡蛋的。”

郑卫国也笑了,问道:“你们也是来劳军的吗?八路的同志在哪儿?快引见一下吧!”

于老根儿伸手想去摸烟袋,想起这里不能吸烟,只好又把手缩了回来。他指了指里面,说:“在里面献血呢!那个李队长也真是的,说这八路同志的血好,非要用他的不可!这八路同志也是条汉子,二话不说就把胳膊伸了过去。”

段双虎突然冒了出来,说:“你们不知道,这八路就是以前的红军,听说骨头都是红的,血当然亮堂!”

郑卫国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敢情李队长白教你们医疗常识了。走吧,我们一起去见见这位八路同志!”

屋里也有一人大笑,说:“骨头是不是红的我还真没看过。不过,这颗心肯定是红的。”听口音是南方人,估计就是于老根口中的八路同志了。

果然,话音刚落,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掀开门帘走了出来,冲众人拱拱手,笑道:“敝人王达,八路军一二九师联络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