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四百六十章 冈村的三斧头

抗日保安团 第四百六十章 冈村的三斧头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0:07 来源:笔趣阁

衡水,第二战区敌情分析室。周参谋长拿着一叠最新情报翻来翻去,浓眉紧锁,不时发出焦虑地吸气声。

郑卫国敲了敲门,进来找个椅子坐下,问道:“敌军动了?”

周参谋长点点头,有些恼火地说:“动倒是动了,真实意图却看不出来。”说着,起身走到墙边,指着地图讲解道:“总座请看,日军第27师团一部沿运河南下,第35师团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似乎是想打通这两条通道。”

郑卫国追问道:“那别的部队呢?北宁线和天津港不是有关东军和国内军增援的部队吗?”

正说着,副总司令张文白和参谋处长蔡文治走了进来,打了个招呼,各自找地儿坐下。

周参谋长脸上露出一丝困惑的神情,疑虑地说:“据情报显示,这两条路上来的部队并不多,撑死了也就各一个旅团,物资倒是调了不少。”

张文白哂笑道:“难道冈村认为不用调部队,只靠着这些物资就能打败我们?”

蔡文治处长摇头说:“冈村这个家伙还是很狡猾的,不至于犯这种简单的错误。我看他是想先准备物资,然后突然投入大量兵力与我军决战。”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说:“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可要是这样的话,派第27、35两个师团南下又是何用意呢?探路、诱敌?似乎都不太像。而且以往冈村都会派部队围攻三分区,这回却没有动静。”

蔡文治赞同说:“这里面确实是处处透着诡异。我已经通知各部门加紧调查。日军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一点儿蛛丝马迹都不露,迟早得让咱们查出来。”

周参谋长焦虑地说:“关键是要抢在敌人前头。要是等冈村宁次完成部署,再应对就显得被动了。”

郑卫国随手翻了一下放在桌上的敌情简介: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司令部设在北平,下辖:第一军、第十二军、驻蒙军、第10(石家庄)、21(唐山)、27(天津)、35(北平)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邢台)、7(沧洲)、8(邯郸)、15(保定)旅团。

其中敌第一军驻扎在山西,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参谋长花谷正少将,司令部设太原。下辖第36(朔州)、37(介休)、41师团(临汾)和独立混成第3(太原)、4(阳泉)、9(汾阳)、16(原平)旅团。

敌第十二军驻扎在山东。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参谋长河野悦次郎少将,司令部设在济南,下辖第17(徐州)、32师团(济南),独立混成第5(青岛)、6(临沂)、10(德州)旅团。其中第17师团是从华东第13军紧急抽调北上的。(注:括号里面是驻地)

驻蒙军驻扎在内蒙地区。司令官甘粕重太郎中将。参谋长稻村丰二郎少将。司令部设张家口,下辖第26师团(大同)、独立混成第2旅团(张家口)、骑兵集团(包头)。

周参谋长解释说:“哦,这个还是一个月之前的。我给您找张最近的敌军兵力部署图。”

郑卫国接过一看。发现北平和天津各多了一个步兵旅团,青岛则有一个师团正从华中赶来,番号是第33师团,刚从江西上高前线撤下来的。

蔡文治看了一眼,疑惑道:“难道日军的攻击重点是山东?诸位请看,第12军本来就在山东占据绝对优势。现在又增加了第17师团和第33师团。”

张文白笑了笑,说:“要真是这样,那我们的前期工作算是作对了。”

周参谋长也笑了笑,说:“这倒是!”

第49军和57军已经秘密南下,虽说行踪很有可能被日伪间谍发现,但他们绝对想不到有整整两个军的大部队南下。而且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的军都是三单制,每军都有三个师,加上技术装备和后勤,足有五万人。两个军加起来就有十万人,足以抵消日军增援两个师团的优势。

就在大家感到有些庆幸的时候,程政委突然跌跌撞撞地闯进门来,一脸惨白地说:“出大事了,司令员!”

郑卫国还是第一次见程政委如此失态,赶紧一把扶住,问道:“出什么事了?”

周参谋长帮忙倒了一杯水,安慰道:“哎,老程你别急,坐下慢慢说。这天还能塌下来不成?”

程政委急得跺脚道:“咱们这儿是没塌,可冀东的天却垮了一半!”

蔡处长大吃一惊,忙问道:“这话是怎么说的,冀东的情况不是很好吗?”

冀东的地势狭窄,又三面受敌,本来是不利于建立稳固根据地的。但在郑卫国的建议下,该军区没有贸然出击,而是选择以长期发展为主。在根据地建设上,多采用两面政权、隐蔽发展,形成秘密堡垒户多、武工队多、地下党员多的格局。虽然大部分地方都被日伪军占领,但我军的秘密战线却能畅通无阻。

特别是地下党派遣到清河军校的学员毕业后,大多在冀东的伪军部队里任职。这样一来,白皮红心的力量就更大了。有些地区我军暗中掌握的力量甚至超过了敌军。当地军区多次请求干脆再来一次暴动,但郑卫国考虑到太平洋战争还没爆发,一直压着没有批准。这样的地方能出什么事?难道是有人按捺不住提前起义了!

程政委叹了口气,说:“唉,单德贵叛变了!”

“什么!”屋内几个人都吃惊地站了起来。

单德贵是31年就参加红军的老革命,现任冀东军区第四支队(原三支队。本时空内有所调整)的司令员。冀东军区组建之初,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和坚持冀东西部二十里长山、平谷北部山区、蓟县盘山抗日根据地,铲除土匪武装和日伪政权,积极主动寻找战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冀东四分区。由于能征善战,他这支部队是冀东军区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因此在冀东地区的威望极高。

周参谋长疑惑道:“他怎么可能叛变呢?我记得有前年冀东环境险恶。单德贵差点儿死在山上。日本人派人去招降。他理不都理。那个时候都没叛变投降,现在怎么可能投降?”

程政委从兜里掏出两张纸片,递给众人,解释说:“这是冀东方面递交的情况说明和请罪状。大家看过就知道了。一份是交给战区的。另一份是由晋察冀军区转交的。”

郑卫国担任冀察战区总司令以后。冀东就是名义上的下属,加上冀东条件险恶,也离不开冀中的支援。所以有重大问题都会向战区汇报,升格为二战区之后就更是如此了。不过在实际管辖上,还是由晋察冀方面管理,郑卫国很少插手。

众人接过纸片一看,愣了半晌无语。(注:事情经过比较复杂,牵扯较多,山人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自己百度,你们懂的)

蔡文治一拍桌子,恼火地说:“唉,现在请罪还有什么用!能挽回损失吗?”

周参谋长愤恨地说:“小鬼子这是要切掉我们一条胳膊啊!好一个冈村宁次,果然是阴狠毒辣!”

冀东卡在华北与东北之间,是冀中最好、最大的一道屏障,而且正好顶在日本的腚眼儿上,说是冀中的一臂丝毫不为过。而且冀东还是进入东北最好的跳板,现在还看不到作用,等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略意义就大了。还有就是冀东现在的局面是历经十年(地下党从32年就着手准备)建成的,一旦被破坏,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张文白想了一下,问道:“老程,贵党能否立马派人去稳定大局呢?”

程政委说:“已经派了,不过敌人选择这个时候发动,恐怕不会给我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啊!”

几人都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

郑卫国安慰道:“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言多无益。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不能乱,冀中的根本不能动摇!”

周参谋长赞同道:“对!说到底,这场会战还是敌华北方面军与冀中之间的决斗。只要我们不乱阵脚,事情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冈村准备的杀手锏这不只这一记。俗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没等大家从这个噩耗的打击下回过神来,冀鲁边(即冀中四分区,注意,跟冀东四分区不是一回事)方面又传来一条坏消息。

情报处长张占元和保卫处长张存实联袂赶来,慌乱地报告道:“四分区出事了!”

众人相视一眼,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周参谋长正一肚子的火,不禁批评道:“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说清楚儿点儿!”

张占元忙递来两份电报,一份是四分区司令员张长贵发来的,一份是四分区政委邢仁甫发来的。众人接过一看,只见两人都在电报里指责对方叛变投敌,要求军区派部队除奸。

蔡文治瞪大眼睛,迷惑道:“他们两个怎么可能叛变?”但想到单德贵这样的人都会叛变,又改口道:“就算叛变也不可能两个人一起叛变啊!”

张文白哼了一声,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就算他们两个都当了叛徒,怎么可能还捉对掐呢?依我看肯定是其中某一个人出了问题。”

周参谋长点头说:“副座分析得有道理,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判明谁是真正的叛徒。”

蔡文治想了一下,建议说:“我看得马上跟四分区的主力,第10、11、12团,还有几个支队联系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张占元苦笑道:“这一点我们已经想到了,可惜他们现在也搞不清楚。四分区上上下下现在已经是乱成一团了。”

周参谋长倒吸了一口凉气,皱眉道:“这可就难了!”派人去调查,肯定能找到真相,可是日本人会给你这时间吗?

郑卫国突然用手敲了敲桌面,说:“我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说着,把大家聚拢过来,说了一条计策。众人一听,皆抚掌大笑,连声叫好。

很快。总参直接给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各主力团、各支队、各党政机关发电。要求各电台立即向全国通电,内容为:天皇是大蛆,天皇吃狗屎!

没过多久司令部、各主力团、各支队、各党政机关先后通电,唯有政治部没有回。众人疑惑道:“难道是邢仁甫叛变了?”

可是没过多久。政治部的电台也回电了。内容跟要求的一模一样。这就复杂了。不能因为人家回得慢就认定是叛徒啊。郑卫国冷哼一声,说:“让他们再发一条,良子皇后是色盲。裕仁木有小**!”

众人噗嗤一笑,旋即疑惑道:“总座,这能成吗?”

郑卫国坚持道:“再试试!”

果然,这一回政治部没有再通电。

郑卫国摊手道:“事情很明显了,要么是邢仁甫本人叛变,要么是他身边人叛变,他本人已被挟持!”

程政委点点头,忙命令道:“嗯,马上把司令员的判断发给四分区各部门,让他们服从四分区司令员张占贵的指挥,加紧剿灭叛徒!”想了一下,又补充一句:“如果发现邢仁甫的踪迹,尽量活捉!”

没过多久,四分区司令员张占贵报告,邢仁甫见事情败露之后立即引导日军袭击了第10团和第11团,两个团情况很不妙,他正在率部增援。

蔡文治处长疑惑道:“不是已经告诉他们邢仁甫是叛徒了吗?怎么还会被敌军突袭?”

张存实处长愤怒地说:“叛变的可不光是邢仁甫一人,他的党羽也在借机作乱!”

邢仁甫是冀鲁边区盐山县人。1929年加入gc党,负责地下兵运工作,后又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肖之楚部任参谋。

抗战爆发后,邢仁甫回到家乡旧县镇召开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成立大会”,被推选为救国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统辖和领导抗日救**。之后屡立战功,说是一手打出个冀鲁边也不为过。

在平行空间里,他因为参加革命早(1929年),学历高(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二中学,今沧州市一中。当时的高小毕业就算知识分子了),与日寇有血仇(由于其家离日军据点太近,不足百米,被日伪烧毁,其继母遇害),有正规军经验,作战勇敢,深受八路军信重。曾历任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冀鲁边区司令员。

按55年的授衔标准,八路军旅长、二级军区(注意,比军分区高一个级别)司令员一级的不是大将也是上将。本来前程似锦,邢仁甫却渐渐走上了一条贪污腐化的道路,最终叛变革命,先是投靠了gmt,后来更是当了日寇的走狗,被世人唾弃。

在这个时空里,他被任命为四分区政委,本来跟司令员张长贵相处得很好。两人甚至可以说是情投意合,恨不得斩鸡头、烧黄纸结为异性兄弟。后来因为党有纪律,不允许拉帮结派,才不得已作罢。

遗憾的是,随着地位和声望的提高,邢仁甫开始骄傲自满起来,开始贪图享受和美色,居然偷偷摸摸跟部队宣传队的青年女队员宋魁玲好上了。据张长贵后来交待,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还替邢仁甫打了不少掩护,谁叫他讲义气呢!

没想到事情就坏在这个女人身上。这个宋魁玲并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日本竹机关在天津训练的一名女间谍。其任务就是勾引我党政军高级干部,然后为敌所用。当然,也怪邢仁甫本人意志不坚定,稀里糊涂地就上贼船。

在宋魁玲的威逼利诱之下,邢仁甫终于越陷越深,最后干脆置国仇家恨于不顾,当了一名可耻的汉奸。

按照竹机关的计划,邢仁甫本来是打算将四分区党政军高层一网打尽的。没想到事情突然暴露,让张长贵提前查觉。这才导致了之前的那一幕。

接到总参发来的电报后,电讯员不敢做主,忙跑来向邢仁甫报告。

邢仁甫犹豫了一下,骂道:“操他娘的,发个电报有什么大不了的。发,赶紧发!日本人那里我去解释。”

没想到电报刚发出去,日本人就找上门来,二话不说就一刀将发报的电讯员劈成了两半。邢仁甫硬着头皮上前辩解:“太君,太君,别误会,俺这也是为了迷惑郑胡子!”

“八嘎!再敢辱骂天皇,死啦死啦的有!”特务机关长上前又狠抽了邢仁甫四巴掌,打得两边脸颊都肿了起来。

等郑卫国下令发第二封电报的时候,邢仁甫终于没胆子再发了。日本特务也意识到事情已经败露,立马下令对四分区各部队进行突袭。

邢仁甫这个人虽然可恶,却很有手腕,手下网落了一大批人,像杨静侯、潘特、刘永生、邢朝兴、冯冠奎等人都位居要职,而且很多人都没有暴露出来。结果这些人里应外合,配合来犯日军一齐发动,给第10团、11团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军分区政委叛变投敌,给四分区军民的心理上带来了很沉重地打击。据张长贵报告,根据地现在是人心惶惶,军心民心都是大乱。

周参谋长感慨地说:“看来冀东和冀鲁边一时半会儿是自顾不暇了,接下来的大战我们只能寻求与晋察冀方面的配合了。”

郑卫国和程政委脸色一变,异口同声道:“不好,马上跟聂司令员联系!”

电讯员立马戴上耳机开始发报,过了好一阵才回来。

众人忙问道:“怎么样?”

电讯员惊慌地说:“联系不上,晋察冀总部电台失去联络!”

“什么!”众人面面相觑,情报室内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小小鱼儿11的连续打赏,昨天忘了祝大家五一快乐了,今天补上,祝所有的朋友们劳动节快乐,玩得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