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汉战役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汉战役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9:24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四十二章武汉战役

对蔡锷?国社军内的将校军官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在印象中这顶多就是个曾经挑衅过国社军的家伙,至于后来国社军同滇军的和解?现如今除了北洋外,还有哪家军阀没有主动同国社军接触吗?

所以当蔡锷同严光走在一起的时候,国社军的将校军官们并没有感到多么惊奇,而那些文职官员们更是乐于见到这样的事情,毕竟如果云南能纳入国社军的势力范围,那至少在地里上国社军已经是无后顾之忧了。

只不过让蔡锷做国社军的总参谋长?要知道总参谋长虽然并不带兵,但在理论上却属上将军衔,而统兵一个军的军长也只不过是中将罢了,这么高的军衔给一个外人却没有给他们?严光的决定在国社军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应——————要知道,在国社军内对总参谋长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的人可不乏其人。

所以对严光的决定,除了王耀武和杨荩诚等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几乎都找上了严光,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不过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毕竟是由严光一手成立的,川军和国社军更是如此,最后将校们的意见还是被严光给弹压下去了。

对严光,这些将校们当然不敢有意见,毕竟他们都是严光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对蔡锷——————原本在国社军内,嫡系同非嫡系多少都有些摩擦,不过在滇军也加入国社军后,这种排挤的态度却几乎都转移到了滇军身上…

对此严光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也无法改变他人的态度,好在将来国社军还会有湘军、赣军、浙军等等各地军队的加入,只要成分一杂,到那时相信这群人也没那么多的闲心了…

——————————

武昌城内,一队队穿着灰色军服的北洋士兵挎枪走过,而在大街上却并没有多少行人。

这也难怪,毕竟国社军已经抵达了距离汉阳不远的仙桃县。

要知道当年的阳夏保卫战距离此时仅过了2年的时间,武汉三镇的不少百姓都对当年的那场战事记忆犹新。如今战乱将近,国社军在潜江击败北洋军后如今更是兵临武汉城下,城内的百姓自然是逃的逃、躲的躲,商铺什么的更是关门的关门、停业的停业,只剩下那些无法逃避的百姓还留在城内。

因此除了作为重要码头的汉口外,剩下的汉阳和武昌地区几乎都荒凉了下来。(民国时期,汉口的人口相当于汉阳和武昌相加…)

而驻守城内的北洋军士兵,走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也是一副没有干劲的样子。会这样,一是因为整个城市都荒凉了下来,那某些“娱乐场所”和娱乐场所里的“技术工作者”自然也跟着离开了这座城市,而如今武汉三镇的守军全部相加差不多有十多万人,没有了娱乐的地方自然也跟着有气无力了起来。再来就是对前途未知的恐惧,要知道自潜江战役失败后,北洋军内可没多少人还对接下来的战役保佑期望,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想,如果北洋失败了的话,那自已究竟该何去何从…

对这种弥漫于整个北洋军中的消极情绪,就算上面的军官们知道也没办法,一是因为他们自已也是如此,再来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提起士兵们的士气,要是过去的话?或许还能放两天假,让他们到“某些技术工作者”那里去寻找一些安慰,可如今呢?

“技术工作者们”已经跟着成功的百姓一起躲避战乱去了,目前还开张的“娱乐场所”屈指可数,还不够他们这些军官分的呢?可如果让这些士兵自行取乐?暂且不提武汉三镇的百姓还剩下多少?恐怕驻留在武汉的三个鄂军师也要和他们拼命了,毕竟不管怎么说那三个师的鄂军也都是湖北人,不可能放任他们在湖北胡闹,何况眼下也不是胡闹的时候…

“大人”

就在那些将校军官们不知道应该对眼下的士气如何是好的时候,在鄂军都督府的大门前,一队卫兵双腿一并朝着一辆马车敬礼道。

“嗯,辛苦了…”

坐在马车里的段祺瑞也不摆架子,在对大门的卫兵们点头示意后就走进了都督府内。

因为战局将近,而在武昌城内也没有别的好地方的缘故,所以如今北洋军的指挥所就被设置在鄂军都督府内。所以虽然外面还看不出来什么,但鄂军都督府的大堂内却已是相当的热闹。

讨论时局、讨论战术、不少军官甚至站在沙盘的面前为防线上的一个据点应该部署在哪个位置而争执了起来。

不过即使如此,在看到段祺瑞从外面走进来的时候,大堂内的北洋系军官还是纷纷站直了身体。

“大人”

“嗯,辛苦了…”

说着和刚才对门外卫兵说的一样的话,在朝这些军官们点了一下头后,段祺瑞就向着二楼的方向走去。

原本因为段祺瑞的到来而陷入平静的大堂,在段祺瑞消失在二楼后再次陷入了菜市场的气氛当中。

虽说身影消失在了二楼,楼下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段祺瑞的耳中,对此段祺瑞到是没什么表示,毕竟在他看来军官在讨论事情的时候本来就该是这样的气氛。

没多久,段祺瑞走到了一处房间的门前敲了敲。

“四哥,我进来了”

冯国璋比段祺瑞大了6岁,所以段祺瑞一直称冯国璋为兄长,再加上冯国璋在家中排行老四,这就是为什么段祺瑞会叫冯国璋四哥的缘故。

而在听到段祺瑞的那声四哥后,还在房间里的冯国璋连忙回答道。

“门没锁,进来吧。”

等到段祺瑞走进屋去后,发现黎元洪正和冯国璋一同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刚刚走过的一队北洋军士兵。

“唉,军心不振啊,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对军中眼下的情况冯国璋自然不会不知,但除了用重金鼓舞士气外,冯国璋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再加上袁世凯送下来的重金如今都还在路上,所以冯国璋等人也只能看着着急。

看着冯国璋和黎元洪的样子段祺瑞也是苦笑了一声,不过随后就拿出一份电报走到了两人的面前。

“四哥,好消息,宫保那里刚刚发过来的电报,说是谭延闿的湘军移师湘赣了。”

“哦?这到是一个好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一旁跟着一起愁眉苦脸的黎元洪到是高兴了一下。毕竟湘军是出了名的善战,再加上谭延闿本身也不是个善茬,如果那一个师的湘军能移到别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到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在也不用担心侧翼的安全,也不需要浪费太多的兵力去戒备湘军。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后,冯国璋的眉头虽然稍稍的舒展了一下,但随后却再次紧皱了起来。

“只是一个师,并不算是太大的好消息…”

毕竟如今在仙桃那里已经集结了国社军的十个步兵师,相对而言湘军虽然也算是善战之师,但同十余万国社军所造成的威胁却是无法比较的。

而在看了冯国璋的面色后,段祺瑞却是在一旁劝慰道。

“四哥,不管怎么总算是不用浪费一个旅的兵力到湘鄂边境去了,你就稍微的放松一下吧…”现在袁世凯还活着,黎元洪和冯国璋也还没有那么大的利益冲突,所以两人的私交倒是很好。

而听了黎元洪的话后冯国璋也轻轻的点了一下头,不管怎么说冯国璋也已经有50多岁了,虽然身体依然是老当益壮,但在精力上却是大不如前…

然而就在段祺瑞和黎元洪还在那里劝着冯国璋要多注意自已的身体的时候,外面突然不敲门就跑进来了一个北洋军官。

“什么事?”

看着一脸慌乱的军官,段祺瑞有些不悦的道。

而那个军官在喘了两口气后却是大声的回答道。

“三位大人,汉阳那边刚刚传过来的消息,说是在汉阳外围的警戒哨上发现了国社军的骑兵。”

“什么?”

听到军官的话,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的心中俱是一惊。

“昨日探子不是还说国社军尚在仙桃休整吗?怎么今天就在汉阳发现了国社军的踪影”

看着声色俱厉的冯国璋,那个军官吓的缩了缩肩膀。

他只不过是个过来传信的,那些事情他怎么可能知道。

只不过就在冯国璋准备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身上的时候,外面突然又再次跑进来了一个军官。

“三位大人,在仙桃的探子刚刚回报,说国社军已经朝着汉阳的方向开拔…”

听到军官这么说,原本准备朝着那个军官开火的冯国璋等人纷纷转头看向了另一名军官。

“你说什么?国社军有动作了。”

“没错。”还不知道刚刚这里出了什么事的那名军官点头道。

“那有动静的是国社军的哪几个师?”

“这个还不清楚,不过在仙桃的人正在打探…”

“这样…”冯国璋和段祺瑞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段祺瑞开口道。“四哥,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是啊…”听了段祺瑞的话,冯国璋长叹了一声。“北洋的命运就看此战了啊,如果能胜自然最好,如果不胜的话…”

听到冯国璋的话,段祺瑞和黎元洪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能胜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胜的话,那么最好的结果也是半个中国从此不归北洋所有。

对此段祺瑞自然是不胜忧心,毕竟作为北洋的核心人物,段祺瑞同北洋的命运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如果北洋最终的命运真的是烟消云散,那他的命运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黎元洪?他到是没怎么担心,毕竟认真的将黎元洪并不是北洋的核心人物,至少在袁世凯的眼里,他曾经也是需要警惕的人物之一,所以就算北洋最终倒台了,对黎元洪来说也不过是再找个东主罢了,当然,当时候他这个湖北都督能不能保住就是件难说的事情了,这也算是眼下黎元洪最忧心的事情了。

对黎元洪的小心思,冯国璋和段祺瑞自然是清楚的很,不过他们也不想说什么,毕竟黎元洪同他们并不是一路人,就算他们说什么也不可能让黎元洪同他们一条心…

“唉…”

看着外面依旧是人流稀疏的街道,冯国璋再次长长的叹了口气。

——————————

就在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还在为北洋和自身的命运而忧心时,第三师骑兵第三团的团长周子宁正带着自已的部下看着远处的北洋哨所。

“看来距离汉阳已经没多远了啊…”

说着周子宁看向了自已手下的一个骑兵营长。

“去,把那个哨所给我拔了。”

“是”

跟在周子宁身旁的那个骑兵营长大声回答道。

只不过一个骑兵有大概有300多人,而远处的那个哨所怎么看也只能装下10多个人,再加上哨所里又没有重机枪一类的武器,所以那个骑兵营长在领下命令后,就让手下的一个骑兵连长带着人上去了。清末编制,步兵营是659人,炮兵营是576人,骑兵营则是363人,而骑兵连则是78人。用363人去对付一个只有10余人的哨所绝对是大材小用,可如果是78人的话,那到是正好…

而就在周子宁让部下去拔掉眼前的哨所同时,哨所里的士兵也已经向周围的其他哨所发好了警报。

“头,我们投降吧…”

虽说哨所是建在一个山坡上的,但是并不陡峭,哨所里的士兵满打满算更是只有14个人,恰好一个班的编制。再加上分配任务的时候也没给这群人分配什么重武器,而下面的那些国社军骑兵却怎么看都是一个骑兵团的编制,既然拼肯定拼不过了,自已的职责也已经完成,他们自然也就不用在去送死了。

而在听到副班长的话后,那个班长在看了看手下后,也觉得确实没有必要和下面的国社军硬拼。

只不过就在他准备下令投降的时候,却发现下面已经有近百名骑兵朝着山坡冲了上来。

“头,快投降吧”

看到下面正扑上来的70多个骑兵,那个喊着让班长投降的副班长双腿都打起了哆嗦。

副班长如此,下面的士兵就更是如此了。

毕竟做这种几近送死的任务,本身就已经很说明他们在北洋中的地位了,既然地位这么低,那更没有替北洋卖命的理由。

不过就在那个班长鼓起勇气,准备走出哨所喊投降的时候,一片子弹却迎面飞来,将那个刚刚将门拉开的班长给打成了塞子。

“头”

看到班长如此,哨所里的副班长和其他十多个士兵都惊叫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几声细微的声音突然传来,就在哨所里的士兵们还在不明所以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不少黑乎乎的东西飞了过来,虽然很多都飞偏了,但还是有几个飞入了哨所内…

“轰”

没等那些个士兵想明白这是什么,那几个黑乎乎的东西已经掀起了一阵爆炸,爆炸的威力虽然仅仅同手榴弹相当,但却已经足以将哨所炸成废墟…

“团长,那个哨所已经拔掉了。”

“看到了。”周子宁点了点头。“没想到都督发下来的那个什么榴弹发射器还真是好用啊…”

在转轮式榴弹发射器正式定型后,兵工厂就开始批量生产这种结构简单的单兵武器。当然,因为产能和时间的关系,这种武器的生产数量还不是很多,不过为了在实战中测试这种武器的性能,在生产出了一批榴弹发射器后,严光还是将这些发射器送到了第三师。

毕竟在国社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原来属于暂编第十七镇的国社陆军第三师了。也因此,周子宁的骑兵团也被分配了不少的榴弹发射器。

“不过真是没想到,最后我还是靠了那个赌友的帮助才能当上骑兵团团长的位置啊…”

端坐在马背上,看着远处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哨所,已经成为第三骑兵团团长的周子宁却是一阵苦笑。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在客轮上碰到的那个运气奇好的男人,最后却会成为四川军政府的都督,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的党魁——————还有自已的顶头上司。

而作为严光曾经的赌友,如今除了周子宁成了骑兵团的团长外,陈羽国和赵文屏两人也分别担任了步兵团团长的职务,只不过这两个人一个是在第五师,一个是在第六师罢了…

也因为职务的关系,原本时常聚在一起的同伴,如今也不总是能碰到了。

“唉,真是世事难预料啊…”

就在周子宁还在那里长叹的时候,身后突然有一名军官骑着马走了上来。

“团长,师长刚刚发过来的消息,要您将沿途所有的北洋军哨所全部拔掉。”

“师长的命令?”

周子宁点了点头。

“你去回复师长,就说子宁将会在师长他们赶到之前,将汉阳外围的北洋哨所全部清楚…”

“是”

等到那个军官回复命令后,周子宁看向了其他三个营长。

“师长的命令你们已经听到了。”

“听到了”

“好,那就快去做吧”

“明白”

不多时,周子宁的骑兵团就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分别朝着三个方向前进,只留下周子宁的团部同一队骑兵尚留在团部。

武汉战役,正式开始…

——————————

赌友三人组也是该登场的时候了

ps:本人的亲友家中没有喜欢赌博的,麻将什么的也只有过年亲友团聚的时候才玩,所以虽然一生中杯具无数,但是却都和赌博没什么关系呢^o^

第二百四十二章武汉战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