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移

1908之钢铁雄心 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移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神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站在一处废墟旁看着周围那些还在救火的人们在附近一家学校里担任教师的山村看着已经被大火烧成红sè的天空凄声道。

一百五十多架H40轰炸机携带的一千多吨凝固汽油弹将东京烧成了一片火海然而面对这次轰炸rì本人却是毫无差距。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rì本本土还从未遭到过一次袭击在这种情况下rì本虽然很早就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本土的国民对战争其实并没有很大的jǐng惕xìng。

至于空袭和轰炸什么的?

如果是H3的话想要轰炸rì本本土或许还没什么可是想要轰炸东京就实在是太勉强了再加过去的时间里国防空军的轰炸机别说是东京甚至就连长崎也没有轰炸过一次在这种情况下rì本人自然也就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再加此时的rì本尚没有雷达这样的装备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预jǐng于是这一次的事情生了…

面对H40机群的轰炸rì本人就好象被人用木棍敲到了一样只是一阵头晕目眩却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另一方面面对着在空袭当中遭受的损失无论是东条英机还是其他的内阁成员也都是yù哭无泪。毕竟这一时期的rì本也不过才八千多万国民一下子就伤亡了十多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绝不算小。

事实在历史美国对rì本的空袭当中常规的燃烧弹所带来的损失甚至比原子弹还要大。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rì本方面还没有将空袭的损失统计出来但是看着东京现在的样子其他几个交战当中的强国也都在为战略轰炸机和燃烧弹的威力吃惊着。

甚至就连已经研B29并且开始准备对B29进行试飞的美国人也没有想到战略轰炸机的威力竟然能大到这个地步。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过去美国装备的B17轰炸机无论是在航程还是在载弹量都不如B29不过更重要的却是在B17研出来的这些年里。世界尤其是美国的临近地区一直都没有爆过规模较大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自然也就没有实战测试一下的机会。

当然H40机群能够挥出这么大的威力。和东京的建筑群都是木制的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木制建筑和凝固汽油弹结合起来完全能够配合出火浇油的程度来。

不过让人比较吃惊的却是rì本人的建筑模式居然一直都没有生过改变。

要知道生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可是曾经引起过十多万人的死亡。当时地震生在中午。许多人正在用火煮饭导致地震生后许多地方都生大火增加损伤和死亡人数。另外rì本北部能登半岛附近沿海的台风带来的强风导致大火迅蔓延一些大火逐渐席卷整个城市。许多人因为他们的脚陷在熔化的柏油路里而遇难而最大单一伤亡灾难生在陆军本所被服厂迹地(现在的横网町公园)当时大约3000人挤进东京市中心这一个空旷的空地被后来引起的火灾旋风烧死。由于地震造成水管破裂。直到9月3rì午。在将近整整两天之后才扑灭大火许多逃到避难所或防空洞的市民在大火中丧生。

另外除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外地震也造成多位皇室成员死亡时年17岁的闲院宫载仁亲王第四个女儿宽子女王、身在藤泽市的东久迩宫稔彦王第二个儿子师正王与镰仓的贺阳宫邦宪王第二个女儿佐纪子女王都因房屋倒塌而身亡。

至于大正天皇和贞明皇后因为当时这两个人都在rì光所以反而没有遭到任何的危险。

本来严光以为rì本人会吸取大地震中学习到的教训的。至少是将大火烧过后的地区的那些木制建筑重新建成其他结构的。然而在地震后rì本人在东京却依然使用者木制结构的建筑。

或许是因为rì本人觉得像关东大地震那样的地震。不可能再来第二次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导致了后来的东京大轰炸…

至于严光…

既然rì本人自己都不吸取教训那严光也只能毫不客气的让空军的人准备燃烧弹了。

————————————————————

对东京的空袭对rì本军民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为这是rì本本土半个世纪所遭受的第一次袭击而且还是这么惨重的袭击不少rì本人甚至已经开始怀疑rì本究竟能否获胜了。

另外也有大量的rì本军民强烈要求东条zhèng fǔ对中国展开报复行动只可惜此时rì本并没有像H40这样的轰炸机存在就连H3这种B17一级的战略轰炸机也没有自然也就谈不什么报复了。

至于用海军的舰载轰炸机派出联合舰队对中国的沿海城市进行轰炸…

在中国的海岸线有着大量的巡逻机在进行着巡逻想要不被他们现就驶入中国领海实在是件难如登天的事情而如果被中国人现的话中国国防空军的陆基空军就是将联合舰队全部击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就算报复行动成功了人家只要尾随着进行报复的舰载机回去就能现联合舰队在什么位置到时候…

估计联合舰队也就成为历史了。

虽说联合舰队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第一流的舰队但是舰载机毕竟是干不过陆基战机的就好象F35干不过F22一样(1对1的情况下)而冒着让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的风险就为了进行一次报复?

在历史东条英机的评价的确不高但是至少他还没有脑残到这个地步。

不过东条英机没有许可报复行动不代表轰炸就不会继续。

在稍后的数rì里不但H40组成的轰炸机群再次光临了东京一次——————当然由于这次rì本人有了准备而且该烧的也烧的差不多了。所以损失并没有一次那么大而且在空袭的过程中还击落了多架H40轰炸机。

除了H40机群光顾了东京一次外由H3组成的轰炸机群也光临了长崎等城市。虽说这些轰炸机想要轰炸东京的话。多少有那么一点勉强但是如果只是轰炸长崎什么的话到是没有问题。

不过由于H3的xìng能不如H40因此在空袭的过程中。H3付出的损失比较多不过这些损失和rì本人的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大规模的轰炸使得rì本原本就不怎么达的工业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虽然这个时候从南洋和澳大利亚抢掠的物资还在源源不断的运往rì本本土。但是rì本将这些物资转换成成品的能力却严重受损。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轰炸的关系使得rì本开始向德国索要防空方面的技术。

当然用索要来形容或许并不正确正确的讲应该是交换。

不过并不是用技术来交换虽说rì本在这个时代而言技术也算是不错了可是和德国相比还是差距相当的大。所以rì本和德国交换的主要是资源。也就是说是用资源交换技术。

另外rì本在战场俘获的一些新装备通常也都会通过潜艇等方式交换到德国人的手中比如说一次的自动步枪…

一杆自动步枪就想交换到雷达方面的技术这多少有那么一点异想天开。不过考虑到rì本盟友的身份再加rì本提供的那些资源。似乎分量也就足够了。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在rì本同德国正在进行磋商的时候。rì本本土几乎每隔两天都要遭到一次轰炸。

另一方面轰炸机的指挥官也改良了轰炸的方式。

最初H40轰炸rì本的目标以军事及工业设施为主。H40多数在rì间从9000多米左右的高空进入。使用仪器进行jīng确投弹。但是rì本本土空经常有强烈的气流令到这种空袭难以挥成效。事实如果不是轰炸机使用的是燃烧弹的话恐怕较大规模的破坏都不会有。

而新的指挥官却改变了这种空袭方式让H40在晚间从1500至1800米的低空进入rì本。新的指挥官认为在夜间rì本战机并不足为惧…

事实证明他是对了。

同时由于H40等战略轰炸机挥的巨大作用国防空军对采用喷气式航空动机的战略轰炸机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竟喷气式飞机无论是在度还是在高度等方面都远远过采用活塞动机的H40。

不过大型轰炸机的难度和复杂度毕竟要高于战斗机再加项目也是刚刚才马所以段时间内恐怕是无法见到这种轰炸机的面世了…

————————————————————

国防空军对rì本本土的狂轰滥炸使得rì本人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好在很久以前rì本人就已经对中国空军尤其是空军所装备的大型轰炸机有了很大的戒备心理为此甚至提前研制了四式战斗机等能够截击H40的新式战斗机和截击机。

因此在空袭的过程中国防空军也损失了不少的轰炸机。

再加H3的xìng能还不如H40而在rì本陆航当中有不少的战斗机都能对这种轰炸机进行截击因此H3的损失还要比H40多出十多倍当然很明显的是H3的数量也要比H40多出十倍而且就算轰炸机部队的损失再多也不可能比rì本人的损失更多。

另一方面在本土饱受轰炸的同时rì本人也开始考虑将工业转移的想法。

当然并不是说将工业转移到东京以外的地区什么的毕竟那么点距离根本算不转移也根本无法对国防空军的轰炸机造成什么威胁。

rì本人所谓的转世是指将工业转移到澳大利亚等新占领地区去…

H40轰炸机的面世及xìng能都让rì本人大吃一惊但是如果说H40轰炸机能够飞到澳大利亚去的话rì本人却是一点都不相信。

如今rì本本土几乎每天都在遭受轰炸与其将资源浪费在不断的修补当中。到不如果断的将工业转移到澳大利亚去这样一来相信国防空军也没有办法了何况澳大利亚本身也有相当程度的工业基础。

何况rì本zhèng fǔ本来的打算。不就是巩固在南洋和澳大利亚的统治并且凭着着这些地区的资源和纵深同中美对抗吗?

当然这么做的话肯定是会有很大争议的。不过在争议的同时少部分的工业却已经开始向澳大利亚转移了。另一方面rì本人在占领了澳大利亚后也没有闲着在占领澳大利亚的同时对澳大利亚工业进行恢复和扩建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到了如今澳大利亚的工业已经恢复到了原有的水平。

而凭着澳大利亚自身的资源优势如果rì本本土真的投入人力物力来扩充澳大利亚的工业实力的话那么澳大利亚到真的可能在现有的基础提高许多。

————————————————————

对rì本人打算将工业转移到澳大利亚去然后将澳大利亚作为背后支柱的想法和行动严光等人也很清楚不过清楚是清楚可是严光等人却没有一点动作。

或者说就算是想有动作。也是没法做。

原因很简单。澳大利亚实在是太远了。

而且澳大利亚本身地广人稀700万的人口在战后只剩下五六百万这五六百万都集中在有限的城镇当中所谓的抵抗组织简直少的可怜而且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威胁。

因此就算明知道rì本人打算做什么。严光他们也只能坐在那里看着除非H40的航程能够在中国同澳大利亚之间来一个往返…

不要过事实。不要说是从本土出了就算是从越南出H40的航程也不够。要知道越南距离澳大利亚最北端的达尔可是有三千七百多公里一个往返就是七千多公里而H40的作战航程却差了不少。

何况澳大利亚的工业和人口几乎都集中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两个城市而越南距离澳大利亚第三大的城市布里斯班也有六千六百公里的距离距离悉尼更是有六千八百公里的距离至于墨尔本?

咳墨尔本的话反到是距离近了一些差不多有六千七百公里的距离。

虽说如此但这么长的距离对H40来说依然是太长了事实H40的运输航程也不过才9000公里而已飞到澳大利亚的话到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想再飞回来的话就实在是不太可能了。

虽然rì本将一部分工业开始转移到澳大利亚去多少有些麻烦至少将来就算再怎么轰炸rì本本土也只能对rì本的老百姓造成伤亡了。

而且如今rì本的战线几乎都转移到了东南亚从澳大利亚进行支持的话或许还会更方便一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此时国防军的先期部队已经进入印度了。

“不过这些英国人还真是不识相啊…”

坐在一张太师椅蒋百里如此道。

“是啊rì本人都已经打到印度中部了他们居然还不愿意让我们进入印度…”

蔡锷也点点头道。

“提防心理的确是太重了一些。”

“这也难怪毕竟如果换作是我们的话我们也不会将一群未来的敌人放进自己的家里的…”

“问题是…”蒋百里呵呵一笑。“他们不放难道我们就进不去了吗?”

他们说的并不是缅甸的事而是另一边的…

和后世不同这时的中国已经将领土扩张到了中亚在后世中亚一共有五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而塔吉克斯坦同印度的距离却是很近的虽然两个地方的中间还有一个阿富汗存在但是阿富汗的这块土地却只是如一块薄片一样因此如果需要的话国防军完全可以十分轻易的越过这片土地南下到印度。

事实国社zhèng fǔ也是这么提出的。

在位于泰国的国防军开始陆续开进缅甸后国社zhèng fǔ也向英国zhèng fǔ提出了求希望英国zhèng fǔ能够允许国防军南下进入印度协助英国zhèng fǔ进行防御。

不过可惜的是英国zhèng fǔ对国社zhèng fǔ的“好意”却丝毫没有要领情的样子在接到了国社zhèng fǔ的求后不但直接回绝甚至还从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兵力中抽调了一些出来在印阿边境布防…

当然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rì本人的步伐又推进了不少…(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