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预警机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预警机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暂且不提那个捡肥皂的典故,在做好了全部准备后,南云忠一指挥着联合舰队向夏威夷驶去。

这支由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从千岛群岛启航东进。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隐蔽xìng,山本五十六选择的是冬季多风,往来船只较少的北航线,并且采取无线电静默等隐蔽手段。

在航母舰队的旗舰“赤城号”,南云忠一中将正端坐在舰桥观看着海的rì出。

和后世许多人想的可能有些不同,的确,山本五十六确实是“空袭珍珠港”策划者和指挥者,但是真正的实施者其实是南云忠一,而山本五十六这个策划者其实并没有跟随舰队一起行动——————当时山本五十六连同他的旗舰“长门号”战列舰,其实都在本土的濑户内海柱岛锚地…

“帝国兴亡在此一战吗…”

看着海的rì出,南云叹息道。

没有人知道,作为航母舰队指挥的南云忠一其实是鱼雷战专家出身,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听从参谋。

事实和山本五十六一样,其实南云忠一也是反对同美国开战的将领,因为就和山本五十六一样,南云忠一也很清楚美国的庞大战争潜力。

而且和不少同胞不同的是,南云和山本五十六等人一样,都将中国视为威胁而非振兴“东亚文明”的伙伴,至于信任就更谈不了。

只不过作为海军将领。最后南云还是不得不服从命令,奉命指挥这支庞大的远征舰队。

虽然山本是战略决策者,但是作为一线指挥官的南云忠一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战役的胜败。而作为这次行动的激烈反对者,南云会被任命为指挥的原因就是他的长处。

没错。南云的确是出身于鱼雷科,但是水雷战专家就是航海的专家,就在大家为了如何隐秘远航三千海里而头疼的时候,南云却表示航海的事情大家就不要犯愁了。

“只要你们能飞得起来,扔得下去炸弹,炸得掉美国船,我就肯定能带你们到你们指定的地方。”

在历史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也证明南云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南云阁下。海风这么大,您要不要先回去休息一下?”

就在南云忠一坐在那里看着海rì出的时候,“赤城号”的舰长长谷川喜一大佐站了出来,在这么说的时候长谷川喜一的脸多少还带了点担心。

也难怪。毕竟南云忠一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作为海军将领南云也算是习惯了海生活,但现在毕竟时间尚早,低温加海风什么的…

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在去袭击美国人的路,沿途数千公里。如果半岛南云忠一这个指挥官病了甚至是挂了的话,那热闹可就大了…

事实南云忠一的身子骨可能比长谷川喜一想象的还要好,只不过现在南云忠一心里的压力极大,所以像长谷川喜一担忧的那种情况会出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长谷川喜一想着应该如何先将南云忠一劝回去。至少等到气候稍微暖和一些在出来的时候,坐在那里的南云忠一却开口道。

“长谷川君。你觉得,现在中国人在做什么?”

在做什么?自然是在监视着这支舰队…

或许南云忠一和长谷川喜一根本不知道。虽然他们的行动自以为隐秘,但从计划开始就一直在国社zhèng fǔ的监控之下…

————————————————————

“还真是一支庞大的舰队呢…”

就在一百多公里外的高空,一名雷达兵正一边注视着显示器传达的讯息,一边对身边的同伴笑着道。

旁边的同伴听到他的话,虽然也点了点头,但却是不屑的道。

“还不错,不过和我们的大洋舰队比可就差远了…”

虽然在后世严光只是一个半吊子的军迷,但是发动机和雷达等技术的重要xìng,就算是严光这种半吊子也很清楚。

因此在雷达技术被研发出来后,严光就一直在这方面投入巨资。

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法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发明出雷达的国家,但是由于严光对这方面的关注,所以中国一直在雷达的研究和应用,一直都领先于世界各国。

并不只是在一些重要边关、港口和海岸设立雷达站,甚至就连较大型的军舰也设立了新型的舰载雷达。

对于雷达这种新型装备的重视,是从到下的,毕竟装备了雷达后,在各种演习中展现的优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也因此,当雷达随着技术的进步,能够将体积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对严光提出的“将雷达装到飞机”的建议后,很快就得到了国防部的响应,毕竟如果能将雷达装飞机的话,那最后享受好处的就不只是海军了…

在载机的挑选问题到是没什么,毕竟这时候的雷达体积都不小,既然是用来做“预jǐng机”的,那么载机的体积和航程自然是越大越好,而当时空军合适的载机屈指可数…

真正有问题的是雷达的型号,虽说中国在雷达领域一直处于国际最前沿,但雷达毕竟属于较新的科技,雷达的实用化更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而且绝大部分型号的雷达体积都很大,只适合安装在足够大型的军舰,想要挑选一种雷达装到飞机,哪怕是空军最大型的飞机也是件很难的事情…

符合条件,体积足够小的雷达到不是没有,问题是这几种型号的雷达功率不足。xìng能并不符合海军和空军的要求。而xìng能足够的,又因为体积的关系没法被飞机使用…

最后没办法,国防部也只能一边让下面的人先进xìng雷达装机测试,一边拨款研究新的雷达。

由于新雷达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因此国防部并没有像原计划那样,用现有的机型做雷达的载机,而是选择了空军正在试飞中的新型四发大型轰炸机。

超过六千公里的航程,巨大的起飞重量,在xìng能类似B29的新型轰炸机,在空军看来绝对是最适合的载机选择。

毕竟这一时期的雷达,想要xìng能合适的话体积就绝对小不了,如此一来最合适的就只有新型号的轰炸机了…

虽然40是作为轰炸机存在的。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过搭载雷达充作“预jǐng机”的问题,好在这个时代的飞机还不像后世那么考究,稍微改动一下都需要到风洞里去吹个一两万遍,而且当时空军也没有更适合的机型了。

毕竟像40这种航程超过6000公里。滞空时间16个小时的飞机可不好找,尤其是在不需要搭载笨重的重型航弹后,多余的空间还能永远装载更多的燃料,使40的航程达到更远的程度,何况重新设计一架专用型的话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在时间也不够用了。

另外40首次使用了加压机舱,机员无须长时间戴氧气罩及忍受严寒。不过作为轰炸机40并非整个机体都有加压,轰炸舱因为要能够在空中打开是没有加压的。机内只有机首部份的驾驶室、和机尾后枪手使用的部份才有加压,两者之间以一条小隧道连接。

同时考虑到人有三急。人在天飞了十多个小时不急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40甚至还有一个简陋的厕所…

由于40的原型机很早就开始试飞了。所以真正的问题还是雷达什么时候能出来,好在这方面的技术一向进步很快。所以等到苏德战争前国防军内已经有至少10架YJ40飞机服役。

这十架预jǐng机主要在南俄和海参威等地区使用,用来监视俄国人和rì本人的动向,不过由于机密程度YJ40和凌波级航母的等级是一样的,所以外界知晓的人并不是很多。

YJ40装备着一部采用波段的预jǐng雷达,峰值功率高达0.~1k,天线直径2.4米,重量31公斤,是当时最大的机载雷达,它对低空飞机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对海面大型舰艇可达320公里。

但从严格意义说,YJ40只能算作是一架空中雷达jǐng戒机,只能搭载1名飞行员与1名雷达cāo作员,没有任何指挥管制能力,因它只能通过F波段的数据链传至水面军舰的情报处理中心,再由舰的指挥人员读取雷达资料并引导飞机拦截目标。

不过就算这样,在装备了YJ40后,国防海军和空军在情报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

就好象现在,在得到了联合舰队出航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后,三架YJ40就已经从海参威的空军基地出发,力求将南云忠一一行的动向完全处于监控之下。

事实他们也的确办到了,虽说现在YJ40的xìng能还很不完善,但是监控联合舰队已经足够了。而在百多公里的距离外监控联合舰队时,联合舰队的南云忠一等人甚至就连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严光等人察知了…

其实YJ40的雷达也并不是很靠谱,至少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YJ40搭载的雷达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不过rì本人的联合舰队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其中的两艘战列舰和六艘航空母舰,预jǐng机的cāo作人员就算想丢掉目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当初选择研发预jǐng机果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呢!”

虽然YJ40的xìng能还达不到后世预jǐng机的程度,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家雷达jǐng戒飞机。称YJ40为预jǐng机也没什么问题,何况就如今看来YJ40也的确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的确…”

听严光这么说,蔡锷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在历史蔡锷很早就英年早逝了,但由于在这个时代。蔡锷并没有经过德国庸医的误诊,因此很顺利的活到了现在,同时就连肺结核也好了不少。就是那个将肺结核诊断成梅毒,然后用对付梅毒的办法治疗蔡锷的德国庸医,没他的话蔡锷说不定能活到1949年呢,就是活到1970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蔡锷是12年出生的,到1916年去世的时候才33岁。而且只比朱德大了4岁…

看着一些参谋在地图,根据预jǐng机传回的情报在那里标绘着联合舰队的各种数据,萨镇冰突然也有些眼热的道。

“大总统,舰载预jǐng机大概什么时候才能…”

在百多公里外。就能密切监控一支舰队的动向,毫无疑问这对海军来说是一件利器。

只不过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预jǐng机的航程有限。

虽说预jǐng机的航程一般来个五六千公里没问题,但那毕竟是全程而非作战半径,事实现在紧跟着联合舰队的预jǐng机。最多也只能跟踪个半程…

和过去不同,大洋舰队已经成为标准的全球舰队,虽说因为主要对手是rì本和美国的关系,大洋舰队很少离开东亚海域。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离开。

如果有一天,大洋舰队要和美国人在太平洋。和rì本人在大洋洲交战的话,那么舰载预jǐng机的存在就能给大洋舰队带来极大的优势。至少是先敌发现的优势…

事实在中途岛海战中,rì本会失败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雷达,不是吗…

反之,如果能在航母部署预jǐng机,虽然这一时期的预jǐng机还只能称作是“雷达jǐng戒机”,但只要他能发现敌人,并且将敌人的踪迹转达给舰队的指挥官就可以了…

不过…

“这件事情倒是有些麻烦…”

严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其实下属几个航空公司很早就开始对舰载预jǐng机的研发了,这点萨老你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航母毕竟只是海移动机场,而不是真正意义的机场,因此虽然飞机弄出来了,但是能起降这种预jǐng机的航空母舰却…”严光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个都没有…”

毕竟目前国防军现役最多的,还是那种两三万吨的中型航母——————当然,在后世这种航母就被称为轻型航母了。

这些航空母舰在建造之初就带有很大的实验xìng质,虽然起降一般的活塞战斗机还没有问题,但是想要起降重达十多吨的双发预jǐng机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新的中型航母和重型航母似乎快要完工了,相信到时候应该就能没问题了…”

严光说的自然就是“凌波级”重型舰队航母,还有另外一型中型航母。

前者有着331米的甲板,后者也有270多米…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两型航母都装有弹shè器,当然,不是蒸汽弹shè器,虽说中国此时在许多方面都领先其他国家,但是超前这么多年弄出蒸汽弹shè器也不不可能的,事实海军弄出的是“液压弹shè器”。

弹shè器在飞机被发明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和莱特兄弟同期的兰利,首先利用弹簧和滑道进行助飞,而莱特兄弟也在同样概念下,造出了落重弹shè器。借助这种弹shè器。莱特飞行器成功进行了动力飞行。

在飞机发明后的不久就出现了水飞机,各国海军在使用水飞机时候,为了让舰只在不用停下来的情况下,舰艇能让飞机在短时间内升空。各国开始开发助飞装置,这种装置最早是装备在大型水面舰只的水飞机弹shè器.结构有落重式,飞轮式、火箭助推式、液压式和气压式多种。

可是,弹shè器的使用在运作却增加了升空甲板人员运作的复杂xìng,令本来已经复杂的升空运作变得更难执行。反而导致升空延误。这个难题曾困扰航母多年,并导致弹shè器被列为受淘汰设备。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护航的需要,开发了护航航母。由于这类航母的甲板距离短,飞机必需依靠弹shè才能起飞,弹shè器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

最初装备在护航航母的是飞轮弹shè器。后来开发的大功率的液压弹shè器在1943年正式投入使用,“企业”号首批改装使用这种型号为21的液压弹shè器的航母之一,在这之后护航航母大部分装备了这种液压弹shè器。xìng能21弹shè器可以将11000磅的负荷在73英尺内加速到70英里小时的速度,基本满足当时的作战需要。

在最新的两型航母,就装备了新装备的【液压式弹shè器】…

这种【液压式弹shè器】在配合航母本身的速度还有甲板长度后,可以比较轻易的起降海军研制的舰载预jǐng机——————后世像E2那样的预jǐng机是铁定不可能了。毕竟E2差不多有十多吨的重量,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二十三点五吨…

不过这一时期的飞机都比较轻型,机载设备也比较轻,像YJ40装备的机载雷达不过31公斤重。使得整架预jǐng机的重量也不过11吨重而已…

最重要的是,历史总重的B25B也曾经在航母起降过,前往rì本轰炸东京,也就是历史比较著名的【杜立特空袭】,虽说杜立特驾驶的B25B都是减重过的。不过新预jǐng机的重量本身也比B25B要轻很多,何况述的两型航母哪怕是甲板最短的一个,也比大黄蜂号要长20多米,更别提凌波级重型航母要比大黄蜂号长0多米了…

“所以如果海军也想预jǐng机的话。恐怕就只能等这两型航母服役了。”

其实在严光的心里,最适合的还是凌波级航母。毕竟凌波级的甲板长度够了,而另外一型则相对要勉强一些。不过这一切毕竟要等航母出来再说…

“这样…”

萨镇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

萨镇冰毕竟也是老海军了,明白这件事情急躁不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过话说回来,您觉得rì本人的行动真的能成功吗?”

虽说对rì本人的情报搜集工作做的不错,rì本人的一些比较详细的资料几乎都被军情局给搜集到了,但是对rì本人的行动究竟能不能成功,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很没底。

毕竟这次要奔袭数千公里,去袭击美国人的一座海军基地。

虽说目前那座海军基地并没有处于战备状态,但是那毕竟是一座戒备森严的海军基地,根据军情局的情报,美国人甚至在那里部署了他们最新装备的一型雷达——————雷达的xìng能他们到不是很清楚,但在萨镇冰等人看来做做预jǐng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而听萨镇冰这么说,严光也是挠了挠头。

这件事情说实话就连严光的心里也没谱,毕竟来到这个世界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这次行动究竟是否能够成功也很难说。

就好象在历史的珍珠港事件时,其实rì本人的宣战是在袭击前就发出去的,可最后却因为种种意外使得在袭击发生后,rì本人的宣战才被送到了美国人的手里——————而且送到美国人手里的还是一个rì裔的美国人,这还真是天大的讽刺。

所以rì本人的袭击究竟能否成功,就真的是天知地知,其他人全不知了…

就在严光等人还在那里猜测着南云忠一一行的行动会否成功的时候,在一千多公里海外的南云忠一一型,还在缓慢的向夏威夷的方向行驶着。

只是在海面做着各种模拟的南云忠一等人并不清楚,这时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一百多公里外的一架预jǐng机的监控当中,当然,或许这种无知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幸运也说不定,毕竟带着太大的心理负担阵可是会导致任务失败的…

————————————————————

11吨的重量,331米的甲板,还有液压弹shè器,应该飞的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