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法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法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 ∷书哈小說罓:小說罓∷

第二百五十七章军法

出于对南方人的空军,武昌的北洋军在防线上也是拼了命。首.发整整五天的时间,国社军在滩头上伤亡了万余人,却连北洋军部署的第一道防线都没能突破。

要知道,虽然在个人素质上国社军还比不上北洋军,但在单兵火力上却至少要高出北洋军几倍,何况还有后面炮兵阵地的上百mén重型火炮支援。(120mm口径以下的火炮是没资格称作重型火炮的,如105mm榴弹炮,很多时候都被称作105mm轻型榴弹炮,日本的105mm加农炮更是干脆被称作了野炮,而在国社军中,120mm以下口径的火炮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

五天的时间伤亡了万余人,这种水平当然没法跟索姆河的英国人比,人家一天就能伤亡近六万,严光这里五天的时间还不到人家一天的五分之一。但这里是中国,不是欧洲那种双方可以拿出上百个师进行会战的地方。在武昌,这种国社军同北洋近五十万人的大型会战,已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场面了。

不过在第一道防线就被挡住了五天的时间,而且还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王耀武他们虽然有信心北洋军的伤亡绝对不会低于他们,但也知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武昌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在攻坚的过程中就是在损失五万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意外确实存在…

虽然北洋军在第一道防线挡住国社军五天的时间,而且看他们的情况似乎在挡几天也没问题,不过连日ji战北洋军的注意力也多被集中到了前线上,如果王占元部、杨善德部和靳云鹏部等更是直接被部署在了前线上,在王占元和靳云鹏等人的督阵下哪怕付出了再大的伤亡也不后退。

当然,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北洋军的伤亡相当的大,不过不说段祺瑞,就连王占元等人也清楚,丢失武昌的后果究竟是什么,所以在同国社军ji战的时候他们到是没计较过什么得失。

只不过就在占据问题,按照段祺瑞等人的预计第一道防线至少还能支撑个三五天的时候,他们的大后方却突然luàn了起来。

前面有攻的正凶的敌军,后面却sāoluàn四起,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糟糕的话,恐怕就只有后面发生的不是sāoluàn而是叛luàn这件事情了…

“李纯、张绍曾、孟远恩他们吗…”

在得知这些人全部都叛变后,段祺瑞和冯国璋相视苦笑。

如果说只是鄂军的那个师叛luàn到没什么,对段祺瑞他们来说,鄂军的部队只能算是杂牌部队,不说部队里的装备,只要人数能满编就已经是件很不错的事情了。至于直隶hun成旅和奉天hun成旅?这两支部队虽然也算是老牌部队,但并不是北洋的核心,何况hun成旅在编制上虽然也有两个步兵团之多,但是炮兵、骑兵和工兵却都被缩编过,如果说一个步兵师拥有的是炮兵团,那hun成旅拥有的就是炮兵营,炮兵如此,骑兵也是如此,所以别看两个hun成旅的人数上和正规步兵师差不了多少,但是真论战斗力的话,两个hun成旅也未必是一个步兵师的对手。

至于张绍曾和孟恩远的那两个师?稍有麻烦,作为前清时编练的新军,张绍曾部和孟恩远部的战斗力并不会逊于北洋军多少,但也仅仅如此…

真正对军心造成沉重打击的,是北洋六镇第六镇的李纯部啊…

在北洋六镇当中,李纯的第六镇虽然无论是士兵的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不算出sè,甚至可以说在北洋六镇中都排不上名号,但作为北洋最核心的力量,北洋六镇已经成为了北洋的代名词。提起北洋的军队,人们最先提起的都是北洋六镇,而不是那些张绍曾、孟恩远这样的非嫡系部队…

作为北洋核心六镇中的第六镇,当其他北洋军得知李纯率部叛luàn时,可想而知这件事情对武昌的北洋军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何况北洋军在武昌的防线都是对外而不是对内的,而被严光收编的四个师和两个旅,除了那两个hun成旅还有鄂军的一个师外,剩下的三个都是在后方的位置…

他们在向前方进攻时,前面的北洋军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而当前面的北洋军想要夺回后方丢失的阵地时,却不得不面对那些坚固的工事,何况李纯等部叛luàn,他们也根本没心思向回攻。不少北洋官兵在李纯等部攻下防线、阵地时,更是直接器械投降,显然李纯等部背叛的情况下,对抵抗南军已经没有任何信心…

至于还在滩头的四个步兵师?原本还拿防线上的北洋军毫无办法的他们,趁着这个机会硬是拿下了头两道防线,和后面的李纯等部对中央的段祺瑞等部形成了夹击之势。

而在纠集部队抵抗无效后,摆在段祺瑞等人面前的仅有三条道路。

一条就是抛下部队,带着少量的卫队突围到江边去,然后搭乘刘冠雄的海军舰艇逃往上海。

这么一来段祺瑞他们的命绝对能保住,不过在武昌的十多万军队却…

第二条就是就地抵抗,不过因为李纯等人叛变的缘故,现在北洋军战心全无、士气大跌,就算就地抵抗恐怕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至于最后一条路?带着还能走的掉的部队,向华容道的方向退去,然后向办法退到安徽,然后让还留在江苏的雷振chun部进行接应…

这么做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逃出一些部队来,不多,但至少总比全军覆没要强。而作为全军的统帅,段祺瑞选择的就是第三条。

——————————

在听到段祺瑞说要向华容道退去的时候,冯国璋和王占元他们已经明白了段祺瑞的想法。

“这样…”王占元点点头。“既然这样,我这就下部队去,看看还能拉出多少部队来。”

杨善德和靳云鹏等人也都点了点头,他们都是聪明人,清楚就算自己乘着军舰跑掉了,没了部队北洋也绝对是败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席卷细软然后跑到天津或上海的租借去当富家翁而已。

不过如果能够带着部队逃脱北洋军的追击,那么至少还能有一搏之力——————而且手里有兵的话,也能学下李纯,坐镇南京待价而沽…

段祺瑞并不知道此刻杨善德他们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或者说他知道,但是却没时间管那些,对他来说,现在把部队撤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段祺瑞的命令下,王占元等人很快就离开了司令部,到已经是luàn成一片的各自部队中纠集那些还能指挥的部队向着华容道的方向突围。

看到段祺瑞他们想要突围,无论是前面的国社军还是后面的李纯等部都不可能放过他们,所以在留下了几个师的部队清理那些残余的北洋军后,就派出了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和第五师这四个国社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进行追击。

不过虽然整个北洋军都因为李纯等人的叛变而hunluàn了起来,但最终被段祺瑞带出来的还是有五六万人,这个数量不多但也不少,再加上段祺瑞不时的会留下一两支部队进行阻击,另外还有刘冠雄的北洋海军沿着江边进行支援,所以后面的国社军追的很辛苦。

好在很快四川水师就赶了上来,和正在江边进行支援的北洋海军战在一起,使刘冠雄根本无法chou身照顾段祺瑞的败军。

——————————

“多亏了李师长的深明大义,我们才能用这么小的代价拿下武昌啊…”

在派出了第二、三、四、五等四个步兵师追击逃窜的段祺瑞后,留下来的王耀武和朱庆澜等人再让剩下的部队打扫战场的同时,也在一众卫队的护卫下走到了李纯等人面前。

见到王耀武,李纯等人到是不敢托大,听到王耀武这么说后更是连道不敢。

不过和李延年一样,王耀武多少也有些看不起李纯,所以只是客气了一下后,王耀武就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武昌城。

在武昌城内,还有一个让王耀武相当感兴趣的人在。

“黎元洪…”

因为李纯等人起事突然,所以当冯国璋在卫队保护下突围出武昌城时,黎元洪和冯国璋并没有在一个地方。所以在冯国璋突围的时候,也没能带着黎元洪一起走,而等到黎元洪反应过来也准备离开武昌的时候,那个原本是黎元洪部的鄂军却已经在城中找到了黎元洪,并且在黎元洪的大骂声中将他关了起来…

“宋卿兄,久仰久仰…”

走进关押着黎元洪的鄂军都督府后,王耀武对着正被十多个鄂军士兵看押的黎元洪道。

黎元洪是1864年生,到今年也有50岁了,再加上黎元洪曾经是第二十一hun成协的统领,而后又在**党人的簇拥下担任了湖北都督,中华民国副总统的职位,无论是声望还是地位都要远远超于和严光一样都只有20多岁的王耀武。

王耀武就算不称呼黎元洪一声副总统,好歹也要称呼一声黎先生,不过既然是成王败寇…

作为胜利者,称呼黎元洪一声“宋卿兄”已经是很给面子的事情了。

而被王耀武这么称呼,黎元洪到也不动气,或者说他也不敢动气,所以在面对王耀武的时候,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可是王耀武王部长?”

王耀武点点头,在坐到黎元洪身边的座位后直截了当的道。

“兄弟有件事情要麻烦宋卿兄,希望宋卿兄能帮兄弟这个忙…”

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看着只有20多岁,恐怕比自己儿子还要小上不少的王耀武居然大咧咧的和自己称兄道弟,黎元洪的心里除了苦笑也没有其他。

不过眼下自己的家眷亲人都在武昌城内,黎元洪也不敢违背王耀武的意思,要知道虽然国社军在这些方面的声誉一向很好,但也未必就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尝个鲜,所以在听到王耀武让自己帮忙后,黎元洪马上就点头道。

“王部长有什么让兄弟帮忙的请讲,只要是兄弟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那就好。”

王耀武需要黎元洪帮忙的也不是别的事情,而是让他用他还没过期的鄂军都督身份让战场上还没有停止抵抗的少部分鄂军士兵停止抵抗,弃械投降。

当然,黎元洪这个鄂军都督的身份说到底也只能在用这么一次了。

虽说严光一向善待投降的人,如巴东和荆州等地的县长,显然就依然呆在原位上。不过像湖北都督这样重要的位置,严光却不可能再让黎元洪继续担任的,毕竟黎元洪和其他人不同,不但在湖北有着极大的声望,而且也是驻留此地多年的地头蛇…

而这个时候能留住自己和亲人的xing命就很不错了,黎元洪也不敢强求其他什么,所以在听了王耀武的话后,二话不说就将在都督府内同样被羁押着的几个亲信叫到身边,接着看向王耀武道。

“王部长,这几个都是我身边的亲信,只要让他们过去说一声,战场上绝对不会再有人进行抵抗…”

王耀武点了点头,然后派了些人跟着黎元洪的亲信——————他到不是怕黎元洪会耍huā样,只不过现在武昌城外依然是枪声一片,这个时候黎元洪的亲信要是穿着一身军服跑了出去,百分之八百的几率绝对会被外面的国社军给拦住,所以派过去跟着的那几个人也算是通行证了。

只不过就在黎元洪的亲信刚刚离开时,一名军官却突然急步走了进来。

“王部长,出了一些事情…”

说着,那名军官还似有似无的看了李纯等人一眼。

——————————

武昌城内的一户民居里,十多个宪兵正将五六个穿着北洋军服,只是在胳膊上帮了个白sè布条的家伙拖出来,跟着他们走出来的则是几个惊魂未定的百姓。

而在外面,几十个同样是胳膊上帮着布条的北洋士兵正想冲破另一群数量不相上下的国社军的阻拦,将那些被宪兵给拖出来的北洋士兵救下来…

只不过…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北洋士兵只是想将人救下来,而周围的国社军士兵则只是想着将他们拦下来。然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双方已经也多了一些口舌之争,这个时候再加上一些肢体上的摩擦,很快双方一百多号人就要擦枪走火了。

而且渐渐的,聚集到这里的双方士兵也越来越多…

国社军或许没看低过这些胳膊上帮着白sè布条的北洋军,然而作为北洋“叛军”这些北洋士兵却在自己看低着自己,在和国社军冲突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比人家低了一头。

只不过看着那几个还在挣扎的同伴,再加上自己一方的人也越来越多,更何况莫名其妙就成了“叛军”的缘故,这些北洋士兵心底也满是火气,所以没多久这股火气就爆发了出来…

等到王耀武他们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聚集了三百多个双方士兵,不少士兵也都掏出了枪来,而且随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擦枪走火的可能xing也在不断增多着…

看到这么副场面,王耀武也知道用嗓mén喊肯定是不顶用,所以直接掏出手枪朝着天上鸣了三枪。

“都给我把枪放下”

国社军的人都认得出王耀武这个司令,那些北洋军的人也认得出跟在王耀武后面的李纯等人,所以虽然刚刚王耀武的鸣枪差点让不少士兵走了火,但现场的士兵还是赶紧将枪放了下来。

看到现场的人都将枪放下,王耀武在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不过随后还是厉声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需要王耀武问,很快就已经有人将事情的缘由告知了王耀武。

原来在进城后,因为国社军已经三令五申绝对不许扰民,更不许做出违反军纪的事情。所以在进城后,国社军的士兵到是很安静。再加上军法严厉,不少一身疲惫的士兵甚至就连旁边的民居都不敢进,仅仅只是在民居的屋檐下靠着墙脚坐了下来。

然而李纯等部的北洋军…

那个原来黎元洪的鄂军到还好说,都是湖北人,祸害谁也不可能祸害自己的乡亲吧?但是李纯他们的北洋军却没这个顾虑,再加上冯国璋他们在的时候为了避免北洋军和鄂军发生矛盾,一直都在限制着他们,所以等到进城后,憋了很久的北洋军就难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李纯等部只是起事部队,李延年他们又只忙着起事的事情,压根就没有人想过要告诉李纯他们国社军的军纪。

而在看到北洋军有人擅闯民居,掳劫财务甚至是想要强x民nv时,国社军的士兵很自觉的站出来阻止北洋军的行径,甚至有不少人还跑去通知宪兵的人,因为处理违反军纪的士兵是宪兵队和军法处的事情…

当然,国社军的人会出面阻止北洋军,并不是因为国社军士兵的素质已经高到了一个地步,仅仅只出于“自己都在墙脚下面坐着,凭什么你们就能找大姑娘睡觉…”的心理,不过不管怎么说,国社军阻止多起抢劫、**的行径还是让他们在武昌百姓的心里增添了不少好感。

不过此时摆在王耀武面前的难题,却是应该怎么处理那些闹事的北洋士兵。

没错,根据国社军的军法,敢于犯下抢劫和**罪行的人,都要有掉脑袋的觉悟,但是这些未遂的家伙去并不知道国社军的军法,何况他们还只是刚刚起事的部队…

而就在王耀武还在头疼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犯事的北洋士兵时,远在北京卧chuáng不起的袁世凯,在得知李纯等人叛变,冯国璋、段祺瑞武昌大败这件事情后,也是眼瞅着就要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