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战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战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四十六章炮战

“因周子宁立此功勋,特授二等应龙勋章一枚,另晋升周子宁为准将…”

在距离北洋军防线不远的国社军阵地内,朱庆澜正将一枚银质的应龙勋章悬挂在周子宁的胸前。(应龙,有翅膀的龙。)

在周子宁的胸前,那枚应龙勋章正做出振翅翔飞、昂头欲啸的姿态。

等到朱庆澜将勋章挂好后,才笑着用拳头捶了一下周子宁的胸口。

“居然要让我来替你授勋,你小子比你们师长还牛啊”

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作为军长朱庆澜的军衔是中将,而周子宁却仅是一个上校团长,算起来朱庆澜至少要比周子宁大三极,也难怪朱庆澜会笑着这么说。

而听到朱庆澜这么说,周子宁却仅是被一群羡慕的人围在中间乐个不停…

(清末新军军衔制度是二等兵、一等兵、正兵、下士、中士、上士、军士长、少尉、中尉、上尉、少将、中将、上将。并没有大校或者是准将这两个军衔,也因此除了上校为团长外,少将是旅长,中将是师长,而上将则仅是军长而已。很明显,满清并没有考虑过集团军这个编制…)

在阵前击败北洋两个团的骑军虽然仅具有战术上的意义,但他起到的效果却是战略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周子宁会被授予准将军衔,要知道在国社军的编制中准将已经可以担任旅长一职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得知要被授衔时,周子宁会问都督是不是准备建个骑兵旅的缘故。

当然,严光也有自已的私心。在他看来周子宁等三人同自已相熟甚早,甚至比宋鼎寒和王二他们认识的更早,所以如果发展发展的话,让他们三人坐自已的嫡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然的话,周子宁也不可能会被授予准将军衔,要知道准将虽然只是将官中最低的衔位,但已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的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上校和准将(少将)虽然仅有一线之隔,但却不知有多少军人穷极一生也无法跨越这道障碍…

至于勋章?应龙勋章被分三等,金质、银质、铜质,这个却是不必细说的。

再被授予准将军衔后,周子宁虽然已经够格成为旅长,但因为目前,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骑兵旅的编制,所以周子宁只能暂时先担任他的骑兵团长。等到什么时候骑兵旅也被建成了,在升任为骑兵旅旅长。

而且因为阵前一役,周子宁的第三骑兵团伤亡过大的缘故,所以在被授衔后,周子宁的骑兵团将会被调到后方进行休整和补充。好在当初购马时严光买了不少阿拉伯马,所以到也不需要担心战马不够,或必须用退还下来的蒙古马进行补充。

“不过真没想到,最后居然是你小子第一个当上将军了”

等到朱庆澜同其他人都退下后,赵文屏就已经笑着道,一旁的陈羽国在凑上来后也跟着道。“是啊,没想到我们三个人里最先当上将军的居然会是你,等这次的仗打完了,回成都后你可要好好请客啊”

作为对熟人的照顾,除了周子宁在三师担任骑兵团长外,赵文屏和陈羽国也分别在三师担任炮兵团长和步兵团长。好在三人都是正规的日本军事学院毕业,所以做的到是都很称职。

作为同乡,又曾一同在日本留学,三人虽非总角之交,但也是相知甚深的至交好友。只不过好友之间也是会有竞争的,如三人就一直在为谁会成为第一个将军而竞争着,如今显而易见的是,周子宁已经成为了这次竞争中的胜利者,所以陈羽国和赵文屏想继续竞争的话,也只能去竞争那第二的位置了…

而在自已的好友面前,周子宁也摆出了一副得意的姿态,弄的三个人笑闹个不停。

而看着笑闹的三人,朱庆澜同指挥部内的其他人也是抱着双臂在一旁看起热闹。

对于年轻人,朱庆澜一向十分宽容。何况周子宁才刚刚拿下一阵,让全军士气大振,在这个关头朱庆澜更不会去说什么了,至于其他人?——————除了朱庆澜外,全军就剩下三个少将师长的职衔比周子宁高,而这三个人如今全都在各自的部队里忙碌着,剩下的不是和周子宁同级就是比他还低,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站出来说什么了。

等到三个人闹够了,朱庆澜才走出来拍了拍手道。

“好了好了,都别闹了,先去布置一下作战任务吧”

听职位最高的朱庆澜这么说,包括周子宁和其他几个师的参谋长在内纷纷双腿一并敬礼道。

“是”

同指挥部的气氛一样,国社军阵地上的气氛也是一片轻松。

毕竟就在不久前,己方的骑军才狠狠的教训了一下对方的骑军,而且还是在2:1的情况下击败了对方。再加上潜江战役的胜利,虽然对面集结了十多万北洋军对,但阵地上的国社军将士还是显得很轻松,不少的士兵在挖完了工事后,甚至还叼着根“云烟”在那里同其他士兵聊起了天。

不过同国社军相比,对面的北洋军就显得要沉重的多了。

无他,己方两个团的骑兵被人家一个团杀的人仰马翻,不沉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阵地后方的指挥部内,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也是一脸沉重的围着桌子上的武器。而站在圆桌旁,明显已经从上校变成中校的孟效曾和南元超则指着桌子上的武器道。

“两位大人,这些就是交战时国社军骑兵所使用的武器了…”

不过虽然军衔已经从上校变成了中校,但两人的脸色却并没有多少变化,显然在他们看来能保住一条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过冯国璋并没有管两个人的事情,他只是眯着眼看着桌上麦德森轻机枪和转轮式榴弹发射器道。

“这些都是什么兵器?”

听到冯国璋的问话,不用孟效曾和南元超回答一旁已经有人解答道。

“这个应该是北欧丹麦产的轻机快炮,八米里口径,二千密达率速,每(秒)钟能放12响,携带尤极灵便…”出言的是北洋军内的一名参谋,曾留洋国外对各**械十分精通。不过在解说过麦德森轻机枪后,看着那个榴弹发射器这名参谋却是一阵挠头。“不过这项武器,卑职就不是很清楚了,至少据卑职所知,在欧洲尚没有这种武器的出现。”

点点头,听到那名参谋并不知道榴弹发射器他也不在意,毕竟在战场上的表现,不管怎么看麦德森轻机枪都要强于榴弹发射器甚多,所以冯国璋只是看着桌子上的麦德森轻机枪缓缓的道。

“没想到国社军居然还有这种利器。”

而在听到冯国璋的话后,那名参谋却在一旁插口道。

“这种武器其实不止是国社军有的。”

“哦?”

听到参谋的话,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转头看向了他。

那名参谋到也不紧张,只是越过众人走到桌前轻声介绍道。

“据卑职所知,这种武器除了叫轻机快炮外,还被叫做丹麦1904式轻机枪。在1908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时广东制造军械总厂的技师曾用手工制作,作出的成品与外洋无异。当时手工制作每月的产量为2到3挺。后广东制造军械总厂曾电询德国克虏伯炮厂,得知日造10挺的机器,约需银30万两。此案未获批准,该厂由此继续以手工生产八米里轻机快炮。不过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后来该厂曾购买过制造轻机枪用的机器,并在辛亥**前夕送抵,到国民成立后,该厂的名称也由广东军械制造总厂改为广东兵工厂,这种丹麦八米厘轻机快炮也由每月的2、3挺变成了20挺…”说着那名参谋将轻机枪上的弹匣拆下。“不过………卑职记得轻机快炮的弹匣应该只有30发的容弹量,而眼前的弹匣却至少有100发的容弹量,这也使得这种丹麦轻机快炮的威力大增,不过为何会这样卑职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武器都是北洋士兵在周子宁部的骑军撤离后,在战场上收集回来的。

当时战场上一片混乱,国社军和北洋军的士兵尸体都混杂在一起,再加上北洋随时都可能会派援军出来。所以虽然有不少的武器掉在了地上,不过周子宁还是果断的选择了撤离。

在周子宁部撤离后,冯国璋先是铁青着脸沉默了一会。随后就让一个营的步兵到战场上将那里的时候处理一下。毕竟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大的变故出来。

也就是在处理尸体的时候,这些北洋步军发现了不少散落在战场上的武器。如毛瑟g98步枪、勃朗宁手枪、麦德森轻机枪和转轮式榴弹发射器等等。因为很清楚这些武器的重要性,所以在阻止了下属继续搜刮战死士兵随身的财务后,那个营长带着这些武器向冯国璋汇报了此事。

——————————

“快,好,慢慢来”

在国社军的阵地上,隶属于炮军的炮兵正将一门门的战争之神推入预设的炮兵阵地内。这次因为没有该死的河流阻道,国社军的120mm和150mm口径的重型加农炮到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而在炮兵阵地上上方,几颗炮兵侦查气球也漂浮在空中,一边观察着北洋阵地的布局,一边寻觅着北洋炮兵的踪迹。

“不过他们到是藏的很好啊,侦察兵已经在气球上探查了至少一个小时,但到现在还是没有察觉到蛛丝马迹…”

在总指挥部内,朱庆澜一边用木棍敲打着军情局刚送来没多久的汉阳地形沙盘,一边对着一旁的杨山和彭修等人开口道。

沙盘上,从湖泊到丘陵一应俱全,而且根据热气球上侦察兵们的汇报,一群参谋还在不断的调整着沙盘上的地形。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北洋军阵地上的点点滴滴就都会显现在这座沙盘之上。

而在听到朱庆澜的话后,杨山和彭修也笑着道。

“你这家伙,莫不是在潜江赢了一场后就小瞧了北洋军?要知道北洋的那群家伙可比我们要老练的多,在潜江的时候他们吃了炮军的亏,现在怎么可能会不长记性呢?”

就如杨山和彭修所言,在潜江的时候北洋军已经被炮弹洗礼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在汉阳怎么可能不针对着做出一些改动?

只不过国社军的重炮射程要远于北洋炮军,所以除了尽可能的隐蔽火炮位置外,冯国璋和段祺瑞也是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可想。毕竟在北洋军内口径最大的火炮也不过是75mm口径而已,而在国社军内部口径最大的火炮却达到了210mm。更何况在汉阳还没有像东荆河那样的天险,想依仗汉江的话更是只能退到汉口才行。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汉阳的影响太过重大,冯国璋和段祺瑞还真想退守汉口或武昌,将已经空无一物的汉口留给严光。

好在清楚国社军炮兵的厉害后,北洋炮兵将己方的阵地和火炮用伪装物掩盖的严严实实的,只等国社军的炮兵阵地暴露位置后争取一次就让国社军的炮兵损失惨重——————北洋军内的火炮来源很杂,有国造(仿制品)、德造、日造和法造。其中以德造和日造的数量最多,而在1913年时,袁世凯曾东渡日本用善后大借款购得不少日式军械,其中的

明治38年式75mm野炮射程极为惊人,达到了8350米,而同类型的德国75mm野炮的射程则只有8000米。

同时在大口径火炮方面,国社军也更注重榴弹炮而非加农炮,毕竟在中国即使是北洋也仅装备了75mm口径的火炮。而最新式的150mm德制重型榴弹炮的射程也不过是8500米,仅仅只能压过明治38年式75mm野炮一线罢了…

好在210mm重型榴弹炮的射程有9400米远,120mm和150mm加农炮的射程也要压过日本75mm野炮不少,再加上终于没有河流进行阻扰,所以在进行炮战时到是不需要过于担心。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毕竟对工事内步兵进行杀伤的主力是榴弹炮群,而75mm山炮和105mm轻型榴弹炮都在日本75mm野炮的打击范围之内,毕竟75mm山炮的射程只有5750米,105mm轻型榴弹炮的射程也只有6300米。稍不小心的话,即使北洋军的炮兵会遭到灭顶之灾,国社军的75mm和105mm也不会感到好过的…

“三位军长,侦察兵已经将最新的侦察结果传过来了。”

说着一名参谋拿着最新的情报,同其他几名参谋在沙盘上仔细的进行着勾划,不多时,在北洋军的阵地上就出现了几道过去并没有出现过的壕沟。

“这些都是最新被发现的,应该是步兵的防御工事…”

“很好…”

而就在这几名参谋在那里勾划的同时,在得到最新的情报后,国社军的炮兵们也在根据情报上显示的位置,对所属的各口径火炮进行着校正。

——————————

一天过后,在经过了一连串的准备工作后。不但朱庆澜等人所属用的沙盘已经详细的描绘出了北洋军防线和各阵地的部署,就连炮兵部队也分配好了各自所属的任务目标,只能朱庆澜等人一声令下,就再次让北洋军领教一下战争之神的威力。

在将所需的基数弹药和备用炮管都准备好后,几个国社军的炮兵躲在专门开辟出来的吸烟区内叼着刚发下来不久的“云南”放松着神经。炮兵不同其他部队,到处都是会引起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万一出现了殉爆,很可能整支部队都会被殉爆的弹药给送上天,所以炮兵如果想吸烟的话,就只能到专门开辟出来的吸烟区来。

“老李,你说这场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打完…”背靠着土坑,一个看起来不过20多岁的年轻士兵朝天吐了个烟圈后,对着一旁一个至少30岁的老兵问道。

“不清楚。”听到同伴的问题,那个30岁的老兵摇了摇头。“对面至少有十多万人,赢我们是肯定能赢,但是什么时候赢却是件不一定的事情。说着老兵将脚下的军靴给脱了下来,让已经憋了很长时间的脚气外泄一下…

周围的几个士兵看到老李将军靴脱了下来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的吸着烟,然后让坑道内的烟味盖过老李的脚气。

看到几个同伴的样子,老李憨厚的笑了笑,然后又用手抠起了脚丫子…

看到这一幕,周围的几个战友也不吸烟了,直接跑出坑道,只留下老李一个人还在里面继续…

国社军原本使用的都是普通的胶鞋,属于后世非常经典的解放鞋样式。毕竟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当的差,道路水平更是落后的可以,所以士兵们经常要用双脚来行军,在这个时候轻便的胶鞋就非常合士兵们的心意了。

所以虽然士兵们使用的是毛瑟g98式步枪,身穿纳粹m32式军服,头戴德国m35式钢盔,但脚上穿的确实灰色的解放军鞋。

不过在潜江战役后,国社军内的军官和士兵们突然发现,虽然解放鞋非常适合行军,但是却并不适合在战壕中作战。要知道战壕是非常阴冷和潮湿的,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细心的话,很容易就会患上非常难缠的“战壕足”,对部队的战斗力会有很大的损害。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严光想起了后世困扰了欧战军人的战壕战。

战壕战中,虽然铁丝网、地雷和马克沁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但同样惹人憎恨的还有战壕中阴冷的环境。何况南方地区是出了名的潮湿,1月份的阴冷天气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所以为了保障士兵们的战斗力,严光很快就向四川内的几家工厂下了订单,订购了二十万双军靴用以保障战斗力——————顺便促进一下四川的就业问题。

到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工厂就算是日夜赶工也不可能生产出二十万双军靴来,不过如果只是区区一两万双的话到是还可以。当然作为赶工品,这些军靴的质量肯定是差强人意,不过即使如此这些牛皮制的军靴还是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

毕竟相较于胶质而且单薄的解放军鞋,还是牛皮制的军靴更适应战壕中的恶劣环境,而且相较于解放军鞋,牛皮靴也同m32式制服也更搭配一些。

所以自牛皮军靴被分发下来后,士兵们就纷纷带上了两套鞋子,一套是行军时使用的解放军械,另一套是战壕里使用的牛皮军靴。

而和国社军相比,对面的北洋军就可怜的多了,毕竟作为防守的一方北洋军需要挖掘很深的战壕,而且北洋军穿的既不是胶鞋也不是军靴,而是很普通的布鞋,结果战壕里的环境不但弄的那些北洋军苦不堪言,就连战斗力和士气也下降了不少。

就在老李还在坑道里抠着脚丫子,而那几个士兵则是蹲在坑道外面继续“放松”的时候,一名军官突然从一旁跑了过来。

“紧急集合,你们几个先别抽了。”

说着那个军官也不理几人,继续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没多久,从坑道走出来的老李就看到不少人同他们一样纷纷从休闲区走了出来。

“紧急集合…”

“是啊”

门外的几个士兵回答道。

“看来是要开打了啊…”

说着其中一个年轻的士兵开口道。“希望这场战争能早一些结束,我已经和村里的阿花说好了,等战争结束后就会老家和她结婚…”

听到年轻士兵这么说,周围的几个人都纷纷善意的笑了起来…

第二百四十六章炮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