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零七章 外围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零七章 外围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零七章外围

马背上,第二军的军长朱庆澜正在和自己的参谋长商量着如何对巴东县发动攻势。

托那条完成了一半的川汉铁路的福,杨山的第一军和朱庆澜的第二军可以乘坐火车抵达开县,然后再由开县行军到巫溪即可。

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行军后,朱庆澜的第三和第七、第八步兵师终于抵达了巫溪县,在稍作休整后,作为先头部队的第二军便朝着巴东县的位置前进。

“巴东的位置很关键,只要我们能够拿下那里,那么后续的增援部队和弹药补给就都可以通过水路来运输了…”如今杨山的第二师还在巫溪县进行休整,朱庆澜自然希望自己可以独享拿下巴东的功绩。

看着朱庆澜的样子,王一仙连忙在一旁提醒道。“不过军长,我们也要小心汤芗铭的舰队。听说汤芗铭的舰队在湖口战役时大出风头,对他们我们可要小心提防…”

听到王一仙的提醒,朱庆澜也点头道。“可惜我们国社党新购的那十几艘浅水炮舰都督一向宝贝的要紧,这次战役根本不愿拿出来,不然的话也不需要提防他汤芗铭的小舰队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当初汤芗铭的那支小舰队能大出风头,完全是因为他李烈钧压根没基本炮,所以才会被汤芗铭的那几支小舰给压制住了,而我们第二军呢?不但兵强马壮,光是三个炮兵团就有200多门各口径的火炮,单是120口径的就有36门,他汤芗铭的舰队不来找茬也就罢了,只要敢来,我就敢让他沉到水底去喂王八。”虽然在钢铁方面四川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一些比较基础的机床设备也可以自行生产,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原料要通过外界输入,所以为了保障长江流域的通畅和安全,严光通过里德尔向德国人订购了十五艘浅水炮舰。

说是浅水炮舰,其实这十五艘军舰的排水量都达到了800吨,根本就是严光让德国人按照驱逐舰的标准建造的,区别只是这十五艘浅水炮舰无法使用鱼雷罢了,不过即使如此在满载时这十五艘浅水炮舰的排水量也超过汤芗铭舰队旗舰飞鹰号的排水量。同时每艘炮舰都配有前后各4门120口径炮,两侧为8门75口径炮,12门37口径速射炮以及数量不等的德造马克沁机枪。

简而言之,“刺猬”两个字就是这些浅水炮舰的最佳形容词。

虽说这么直接塞了一大堆的武器上去,对这些满载不过1000吨的炮舰肯定有些不妥,不过它们的主要任务只是负责长江流域的安全,活动范围也仅限于长江,严光更是压根没想过让它们到外海去和日本人的舰队碰面,所以到也不必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而在得知严光打算订购十五艘浅水炮舰后,除了德国人外,日本人也曾经找过严光,希望可以拿下这十五艘炮舰的订单。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在承建同等级炮舰时日本人的价格要比德国人便宜不少(550吨的江利号炮舰不过30万日元,也就是30万银元,1909年价位),不过严光很清楚德造军舰的质量如何,毕竟后来的日德兰海战证明了一切,所以虽然日本给出的价格要便宜不少,但最终严光还是在德国订购了这十五艘浅水炮舰。

冒然订购这么多的炮舰肯定会有些麻烦,好在过去四川也曾经有过重庆水师,在水师内也有过不少的蒸汽铁壳炮舰,所以到也不需要担心没有人会开这些船只。

订购了这些浅水炮舰后,严光本来还打算送一些学生到德国去留学的,毕竟德国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的素质都非常出色(日德兰证明一切,可惜德国海军实力弱英国太多),但是考虑到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到那个时候学生们就是想从欧洲回来也不容易,所以也就只能放弃了。不过即使如此严光还是在重庆成立了海军学校,并且让里德尔帮忙聘请了不少的德国海军退役军官前来任教。

除了订购浅水炮舰和成立海军学校外,严光还在里德尔那里购买了不少的造船设备,准备在重庆也开办一家造船厂,不但如此,严光还让里德尔帮忙聘请了一些德国设计师,用来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如今这些设计师正在德国设计师的帮助下,设计一艘排水量1000吨的新式驱逐舰和一艘排水量3000吨的新式轻型巡洋舰,只等在重庆动工的造船厂完工后就进行建造。

至于为什么严光没有派舰队过来助战?

第一,虽然国社军部队的装备在亚洲范围内绝对是最好的,但是实战经验太少,平日里对付的也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山贼土匪。如今在巴东县仅有北洋的两个团和鄂军的一个师,距离最近的北洋援军也远在武汉,相隔数百公里,趁这个机会严光自然希望自己手下的部队能多一些实战经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动用四川水军助阵?赢得太轻松可是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的。

第二,汤芗铭的那支舰队虽然还无法和四川水军相提并论,但好歹也有飞鹰号和江利、江元这样稍具实力的舰艇,还有湖隼、湖鹰这样的鱼雷艇,如果两者发生交战,最后胜利的必然会是己方,可损失什么的…

在严光看来,自己和袁世凯的第一场决战将会在武汉发生,四川水军的主战场也将会是在武汉三镇,在那之前无必要的损伤自然是能免则免…

——————————

听朱庆澜这么说,王一仙到是不置可否。

毕竟湖口战役他们已经通过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暂且不提当时北洋军和赣军之间装备和单兵素质上的差距。能让汤芗铭的舰队在湖口滥发yin威,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李烈钧手中没有足够的反制力量。

如果说李烈钧的手中能够有一个团,不,哪怕是一个营的炮兵部队,恐怕他汤芗铭也不敢在湖口这么肆无忌惮。

不过话说回来,汤芗铭能对自己的前任东主这么狠心下手,在国社党内部到也是一时谈笑的话题。

就在朱庆澜和王一仙讨论着应该如何对付汤芗铭的舰队时,远处一队骑兵突然跑了过来。

等到跑到朱庆澜和王一仙的近前时,为首的一个骑兵就翻身下马朝着朱庆澜行礼道。

“军长,参谋长。”

朱庆澜认出这是侦察营的一个连长,于是连忙开口问道。

“侦查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已经妥当了,不过因为北洋军在外围布置了不少的机枪,所以我们无法太过靠近观察…”

“机枪?”听连长这么说,朱庆澜和王一仙都皱了一下眉。“北洋军有多少挺机枪?”

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国社军经常会在内部举行演习,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哪次演习马克沁和麦德森机枪都起到过绝大的作用。参谋部的参谋们曾经根据演习中机枪的表现进行推算,认为一挺马克沁机枪在防御时可以抵得上一个营的兵力。

作为全亚洲,甚至很可能是全世界装备机枪最多的军队,在严光的提点下国社军对机枪认知之深恐怕无人能及,这一点哪怕是现在的德国人也多有不如,毕竟虽说在日俄战争时机枪也曾出过风头,但是真的一逞凶风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

也正是因为对机枪有着正确的认知,所以朱庆澜和王一仙才会如临大敌。

“因为马克沁机枪的关系,我们在侦查时不敢太过靠近,不过从肉眼可见的数量上看,北洋军布置的马克沁机枪似乎并不是很多,估计只有十几二十挺…”

“二十挺吗?”

听到这个数目朱庆澜和王一仙到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当初索姆河上德国人只不过布置了200多挺马克沁机枪,就在战役的第一天让英法联军付出了近六万人的伤亡,正常战役下来更是横尸无数。他们只知道重机枪的数目超过十挺,就能发挥相当大的威力。

二十挺重机枪,对这个时代来讲已经是相当强悍的威慑了。

“二十挺马克沁…”

朱庆澜和王一仙互相看了一眼,在国社军内部每个师都装备48挺马克沁机枪,如今三个师的兵力就是144挺,纯比火力的话北洋军自然是比不过他们。不过如今他们是进攻方,而北洋军却是防守方,事情也就不能单纯的用数值来计算了。

“看来只能先把北洋的火力点找出来,然后用炮兵敲掉了。”

“也只能这样了…”

听了王一仙的话,朱庆澜也点头道。

不多时,朱庆澜就已经带着第二师来到了巴东县的外围。

来到巴东县的外围后,看着县城外北洋军和鄂军组成的工事阵地,朱庆澜也知道巴东县不可能一天就打下来,于是就让手下的士兵开始修筑己方的阵地,同时也让炮兵团的炮兵开始就位…

“通知侦察营,让他们把校正气球升上天,等到炮兵团准备好了,我就用炮弹来做见面礼…”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