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时间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时间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3:09 来源:笔趣阁

綦江铁厂、重庆兵工厂,这两者可以说是严光眼下最关心的。

“铁厂吗?”铁厂需要的冶炼设备都是德国造的,所以问题也就由巴赛尔来回答了。“虽然有些复杂,不过只要人力问题能及时解决,1年的时间应该就可以完工了。”(历史上汉阳铁厂用了3年时间,不过我们都知道,满清的行动效率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1年时间吗…”

“没错。”看到严光似乎对这个时间还是有些不满意,巴赛尔连忙解释道。“铁厂不比其他,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1年时间已经是极限速度了。”

“难道就不能在缩短一些了吗?”如果可能的话严光还是希望能在短一点,毕竟一年的时间对他来说太长了。

“确实已经是极限了。”巴赛尔苦笑了一下。“将军,建铁厂毕竟不是搭积木,1年的时间其实已经很紧张了…”

这时一旁的乔里斯也搭腔道。“巴赛尔先生说的没错,将军,1年时间真的已经很短了,如果还想在短的话恐怕就只有将上帝请来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厂房已经预先盖好了一部分,恐怕时间还要延长不少…”铁厂负责的冶炼设备都是德制的,为了补偿,铁矿和煤矿需要的开采设备就是英制的了,所以英国人的乔里斯也就负责开采方面的问题,不过虽然如此,两者在专业上毕竟还是有所交接的,所以乔里斯对这方面的问题也就知道一些。

其实除了预先盖好的厂房节省了一点时间外,最节省时间的还是严光充裕的资金。在清末民初,兴办实业最耗费时间的并不是建设,而是筹备资金。

就比如汉阳,说到“汉阳”这两个字,在国人当中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无论是汉阳兵工厂,还是汉阳铁厂,又或者是用了几十年的汉阳造,都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尤其是湖北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在不少国人的心中恐怕就是近代钢铁企业的代名词。但实际上,中国的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并不是汉阳铁厂,而是贵州的青溪铁厂。

贵州的青溪铁厂是贵州巡抚潘霨在1885年开始筹办的,随后潘霨用了整整4年多的时间来申请批示、筹备资金和购买设备,而最终的设备安装调试却仅仅只用了几个月,当然这也和青溪铁厂的规模有关。

青溪铁厂建成后不但是一家年产钢17500吨、生铁10000吨的大型铁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铁厂,在时间上要比湖北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早3年(1890年动工、1993年投产)。

当然,青溪铁厂的最终结果就和满清时发生的无数事迹一样都是充满悲情的。如铁厂的主事人潘露(潘霨的兄弟),因为资金匮乏,在铁厂开工后就不得不到处奔波,并且因此导致其心力憔悴、积劳成疾,最后于当年的7月去世…

潘露是当时极少数具有高级管理水平、同时又精通西学和洋务的人才,他的去世对本来就前景黯淡的青溪铁厂来说可以说是致命一击,这时再加上各种其他大小问题,最终导致青溪这座用时5年,耗资数十万的近代化铁厂,在开工仅3个月后就不得不关闭了…

到了如今,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还知道,在贵州的青溪曾经诞生过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钢铁企业这件事情了…

——————————

“这样啊…”严光也觉得几个月时间就建成一座铁厂,这种事情确实不太现实,因此也只得作罢。

“那,乔里斯先生,铁矿和煤矿的开采没有什么问题吧?”

这个也是严光比较关心的,毕竟如果没有铁矿和煤矿的原料供应,光是靠对外进口的话,在成本和效率上也是很大的问题…

听严光提起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乔里斯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思路。

“和巴赛尔先生不同,因为很久以前綦江就已经有人开采铁矿、煤矿的关系,所以我这里的进度很顺利。”在巴赛尔有些羡慕的目光中,乔里斯有些骄傲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如綦江的铁矿,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开采,随后的几百年里綦江的百姓又陆续发现了大罗、土台、平硐、麻柳滩和白石等5个矿区。因为现有的5个矿区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这里的进度非常顺利,只要在重庆的设备可以尽早运到,相信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开采了。”

说到这里乔里斯还朝巴赛尔和严光笑了一下。“1个月后,两位需要烦心的就只有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安置铁矿石这一件事情了…”

听乔里斯这么说,严光有些无所谓的道。“这个到没关系,大不了就先囤着,等铁厂开工了以后在用。”

“既然将军能这么想,那就很好了。”

然而就在严光和乔里斯相视一笑的时候,一旁的巴赛尔却犹豫了一下。“其实如果只是先小批量的进行安装,或许半年的时间就可以…”

“真的?”

“应该没问题。”巴赛尔想了想。“如果仅仅只是对一小部分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将军您对铁厂的要求是年产10万,如果这么做的话,顶多也只能年产2万吨,而且还会耽误铁厂的整体完工进度…”人力资源对有5000万人口的四川来说是无限的,但是技术人才资源呢?如果把工程师都调出来抢先完工一部分,那么铁厂的整体完工时间就必然会被拖后,这也是巴赛尔为什么会犹豫的原因…

然而在看出巴赛尔的犹豫后,已经欣喜若狂的严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只要能在半年内给我把这一小部分弄出来,我保证你和你同伴们的奖金一分都不会少。”

听到严光保证自己的奖金不会少,巴赛尔也高兴的点头道。“那就多谢将军了…”飘扬过海来到中国,不就是为了在这个东方古国淘金吗?不是为了这个,谁会抛下在德国的一切跑到这个落后的国家来?要知道巴赛尔虽然是德国人,但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可一点兴趣都没有。

——————————

关于铁厂的建设,因为对这方面不懂,所以我参考的是青溪铁厂的建厂史,虽然青溪铁厂的筹备时间整整用了4年多,但是设备的调试安装却只用了几个月(到底几个月资料没写…),比较符合本书的要求。

至于汉阳铁厂?考虑到满清时期那些官僚的一贯作风,真的是不具备任何借鉴意义…

PS:求收藏和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