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田园大唐 > 第四百三十章 斯人仍在心已远

田园大唐 第四百三十章 斯人仍在心已远

作者:田园如梦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6:05 来源:笔趣阁

未曾出现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单独照在张小宝身上的情景,只是站的高,风稍微有点大。

可就是这样,山下的人还是需要重新给张小宝定位,连带着露出笑眯眯表情的王鹃也使众人有了其他的猜测。

跟随默棘连而来的人,只觉得张小宝爬的很快,却怎么也想不通,一千来人闲着爬山能有什么用,不解地求教“主子,他们爬山能威胁到我们?”

“威胁不到,威胁的是吐蕃与河北道北部的地区,尤其是河北道北部,凭这种度,两方于山谷间相遇,大唐的就能不急着布阵,而去爬山,等其他人冲过来,迎接他们的便是一阵居高临下的箭雨,不,是弹雨。”

默棘连估算过时间,给身边人解释了一番,看向左近的赤德祖赞时眼中带着些许怜悯。

赤德祖赞沉默以对,他还在琢磨‘啪啪’响动之后就能在峭壁上钉上绳子的东西是什么。

“工兵二营,上。”王鹃没空跟别人介绍使用了何种工具,见峭壁上攀爬最快的人已经接近山顶,手中战刀又一挥,鼓声变动。

二营的一千士兵大喊一声,沿着一营给趟出来的‘路’扑了上去,有绳子在,攀登的度比一营快上许多。

每攀登上一段距离,就开始横向抛出绳子,让旁边的人接住,在关键的地方用那啪啪响的东西再次固定。

“三营,上。”王鹃的命令继续变动,三营的人冲上去,却不攀登,只在下面等待。

王鹃则来到李隆基的龙辇近前,开言道:“陛下,请上山。”

“恩~!力士。”李隆基高兴地应过一声,吩咐起高力士来,高力士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一道道命令传递出去,队伍缓缓朝着峭壁移动,待来到峭壁下,工兵三营的人抛出勾索,挂住所有的车辇,使劲地朝上拉动。

随着众人的身体逐渐离开地面,很多刚才想不出来怎么上山的人终于明白了,竟然是吊上去,有点担心,又有点期待,从来没这么玩过,亏张小宝和王鹃是怎么想出来的。

“早知道我就把房子带来。”小贝丝毫不怕,使劲地往外探着头。

一路平稳地升上来,除了胆子大的人,其他剩余的人全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

李隆基随意地在众人脸上扫过几眼,嘴角微微上翘,与高力士低声嘀咕“看样子胆子小的人还是很多。”

“陛下所言极是,这才哪到哪,等一会儿其他的安排摆出来,臣估计能吓死他们。”高力士的眼睛四下里寻找,想找张小宝问问怎么才能在攀登的时候跟飞一样,看上去很轻松嘛,一点也不难。

周边各个地区的人上来之后,看向李隆基的所在等待,心中猜测该是怎么个论剑,会不会如三国时那般,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论法。

这时高力士站起来,朝四周高声问道:“各方使臣,可还记得与华山论剑帖子一同送到的那柄无锋之剑?但请拿出。”

众人心道这不是废话么,没剑行吗?一个个吩咐帮自己守着剑的人把宝剑拿出来,脱于手上,予圣示。

高力士满意地点点头,又道:“帝曾言,剑有双锋,伤人须顾己,诸臣且记,华山之行中,可凭心而论,开锋何处。”

高力士说完便不在出声,众人看看手上的宝剑,又看看沉寂下来的李隆基所在的地方,一时没懂。

更不知华山之行还有什么事情要出现。

就在他们纷纷猜测时,王鹃再次接过了统军大权。

“信号,呼叫空军。”

一声令下,五彩的烟花在空中相继炸响,绚丽耀目时也让等待的人稍微安心,多亏是在华山这边,雪不多,否则很容易被雪给埋了,其中赤德祖赞感触最深,谁让他在的地方就是雪山多呢。

接着周边国家所来的人又开始疑惑‘空军,啥叫空军,能有什么用?’

在大家疑惑时,在李隆基期待中,天空的远方出现了无数的黑点,朝着华山这里接近。

赤德祖赞看到那么多的黑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唐鹰阵,不由得一哆嗦,虽说事情早已过去,可没当梦回时,总是忘不了那曾经飞在金川一线的无数雄鹰,给大唐的军队随时提供情报,也压制得自己这边的鹰飞不起来。

尤其是有一只叫水云的鹰,几近通灵,可与人配合默契,懂人语,千里传信,更可气的是那水云没有丝毫作为鹰的骄傲,别的鹰是逾战逾勇,不管什么对手,哪怕战死也不肯服输。

水云是有危险就撤,有便宜就占,做鹰做到这份上也算希奇。

其他也有不少人以为是鹰飞来。

伴随黑点的逐渐接近,用千里眼能看到时,众人这才现,根本不是什么鹰,飞来事物有两种,一种为上面有个大球子,球子下面吊了大筐,不知道做何用。

而另一种就吓人了,观看的人一个个张大嘴,满眼不敢相信的模样,那飞的居然是人,后背有个特殊的翅膀,人在下面,不知怎样操控的,在天上来回飞舞。

红色的烟花升空,众人就看到那长了翅膀的人调整几下之后,排成了横向的一字长蛇阵形。

烟花再起,长蛇阵前后拉开,有一排变成两排,两排变四排,四排变八排,这才停止变动,层次分明,高低起伏,如风吹水面,又如鱼鳞重叠,正是鱼鳞阵。

如此的变阵表演,给众人的第一个感觉是惊艳,这个感觉还没有完全体会到,第二个感觉就来了。

那就是恐惧。

即便再不懂军事的人,瞧见翅膀下面的人身穿大唐军装也能明白那是军人,军人自然是用来打仗的。

在天上飞的敌人怎么打?多快的马能用度躲开飞着的人的追击?多高的城墙能阻拦敌人入城?

默棘连口中苦,刚才大唐人攀登峭壁的时候还兴起了幸灾乐祸的想法,如今就轮到自己了,草原上纵马奔驰,是否能够跑过飞在天上的人?

不用说居高临下射箭,就是没事儿往自己营地扔个火把什么的,自己也承受不了,大唐究竟从哪弄到这么多的翅膀?

众人的脸色都变了,大唐没见过此番情景的人脸色潮红,心中涌起了莫名的自豪,天上所飞的便是我大唐的军队,试问天下,谁人可敌?

周边地方的人脸色有的铁青,有的苍白,为什么会这样?大唐何时出现能飞的军队了?

李隆基的眼睛眯眯着,不停地打量其他人的脸色,心中要多痛快就有多痛快‘让你们闹,没事儿就来寇个边什么的,把小宝鹃鹃他们家逼及了吧,哼哼,一会儿还有呢。’

可突于用手抚摩着没开锋的剑,一时间悟了,喃喃道:“原来如此,陛下是在问我等要不要大唐的剑开锋,我等的剑是无锋还是双锋,锋指何处。”

其身边的人听闻他的话,恍然,也跟着悟了,大唐的李隆基在红果果的示威。

王鹃也故意大声地问小贝“你说我大唐的宝剑用不用开锋?”

小贝摇摇头,也大声地回道:“不用,哥哥讲的故事中不是说过么,重剑无锋,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听到王鹃与小贝的一问一答,山顶上更静了,只有呼呼的风声响在耳边。

没给众人太多沉寂的时间,天上长翅膀的人已经飞过头顶,不时变换下动作,下面有着筐的圆球也相继靠近。

等所有的圆球飘浮在头上时,一个圆球先下来,众人仔细观瞧,还真看出点门道,上面有火,这不是和孔明灯差不多么。

“帝有令,诸臣换乘。”高力士招呼一声,先给李隆基身上套了个背包,默棘连等人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很快,背包整理好,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服侍下蹬上了先落下来的大个孔明灯,另有两人相陪。

众人也同样被人给套上背包,每人身边都有一个大唐的士兵跟随,看样子是保护,在心惊胆战的情况下进到筐中,手紧紧抓住筐沿,似乎这样做能够在有危险的时候保住命。

当所有的大号孔明灯上都乘好人,一只只排列成三条线,朝北面飞去。

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挨在一起,紧张又好奇地探出头向下观看,看到的是云雾渺渺,山峦叠嶂,等看到山顶上留下来未曾跟随的人变成一个个小黑点,头昏眼花地坐回去,感叹道:“我滴个娘啊,掉下去直接成肉饼,疯了,大唐人都疯了。”

金城公主根本没向下看,她一直怕高,眼睛四下里寻摸,筐中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摇动手柄,每摇动一圈,筐外面的大唐人弄出来的叫螺旋桨的东西就转上很多圈。

筐中间有两个人,一个手上拿有千里眼,负责了望,另一人不时地从脚下的桶中舀上一勺子黑糊糊的东西,琢磨琢磨,认识,石脂水,可以燃烧,大的孔明灯就是用石脂水来烧上天的。

在燃烧的那个地方旁边还有一套中间空的铁圈,大小相罗,每当升的太高,负责添石脂水水的人就用一个圈罩下,让高度降低,一个不够便用两个,如此相加相减。

缓过劲来的赤德祖赞也现了这个情况,想想,似乎也不难,如果……如果自己那边学着做,到时候是否就不用再害怕大唐了?

有此想法的不只他一个,尤其是日本人,非常有冒险精神地考虑是不是可以乘着孔明灯飞过大海。

还算聪明的可突于刚刚升出回去就制造孔明灯的想法就被自己给否定了,叹息道:“从今往后没有契丹。”

“将军,我们也可以做,不知道要飞到哪?不会飞着飞着突然把我们扔下去吧?”与可突于在一起的幕僚出声说道。

“做与不做再说,向北飞,我也不知要去往何处。”可突于怕被人听到,不再提起。

张小宝和王鹃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往北有一块不小的平原,在渭水的南岸,其实就是渭河平原,那里是最后一站。

孔明灯飞呀飞的,终于是来到平原上空,高度逐渐下降。

这时负责保护周边过家来人的士兵扮演起了导游的角色,给筐中的人讲解。

“陛下邀诸位前来,是让诸位看看我等往后联合起来便不怕更远地方敌人的威胁之根本,有我保护,可探出头去观瞧。”

听到士兵的话,众人忍住对高空的恐惧,强迫自己拿起千里眼朝下看去,只见下面的平地上插有一根根的木头桩子,每个桩子上拴着两头猪,有的猪趴在地上睡觉,有的死劲想要挣脱。

看过,却一时之间没明白是要做什么。

疑惑中,低沉的鼓声传来,心都跟着一跳一跳的。

‘嘭’,一朵烟花在平原东边的一个地方炸响,吸引众人朝那方看去。

“什么也没有啊,不对,有旗帜立起来了,还有,旗帜旁边隐约也有东西,每个旗帜旁边都有一个,一、二、三……估摸着有一百多个,奴奴,你可看到?”

赤德祖赞瞪圆眼睛,怕自己看花,又问金城公主。

“能看到。”金城公主确定地回话。

“那就好,不知是何事物。”赤德祖赞心中一片茫然。

这时鼓声又是一变,变得急促起来,众人再看向那插有旗帜的地方,现那边突然冒出来许多人,在来回跑动,心下同时明了,怪不得看不清楚,原来那么多人的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和周围差不多,头上也戴有白色的帽子。

跑动中,一张张的白布被掀开,露出下面的东西,一个个斜放的圆柱子,柱子中间是大窟窿,旁边摆有箱子,有人从箱子中往外搬东西。

等了半刻钟,好像一切准备就绪,鼓声跟着再次变动,连续的几声重锤,嘎然而止。

筐中的李隆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一百多个东西看,似乎太过激动,抓着千里眼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飘地对高力士说道:“于今天开始,大唐周围将是一片和平的景象。”

“陛下圣明。”高力士已经没闲心说一大堆话来奉承皇上了。

在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地上的东西时,看到有个人手上举起旗帜,隐约听到一声喊。

下面的人于众多眼睛期待中把从箱子中拿出来的东西推到了带有大窟窿的管子中。

突然间,带窟窿的管子上有火光闪过,接着便是‘嗖嗖’的声音传来,还未等众人想明白怎么回事儿,那绑着猪的所在也相继有火光闪过,还有浓浓的烟雾。

‘轰轰……。’‘嗖嗖……。’

两种声音,伴随着不停闪过的光芒和农烟交替出现,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积利州无敌炮舰!”一个从渤海都督府来的人大声喊道,又被轰隆声所掩盖。

火炮在轰鸣,硝烟在弥漫。

不知道什么时候,声音停止了。

筐中的人依旧是那副傻呆呆的模样,耳边萦绕着的嗡嗡声好像在述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北地崇山峻岭中野鸡扑腾翅膀时的动静,海边海浪冲刷岩石的声音,草原上汹汹烈火中柴火噼啪响起,雪山上滚滚潮流的咆哮,在这一刻都已远去。

曾经的骄傲与荣耀,被黑色的浓烟遮盖,筐后面的螺旋桨转呀转,好象是牧羊人的鞭子在甩动。

“找处平坦的地方落吧,别落到下面,或许有没响的。”王鹃把耳朵中塞的棉花团抠出来,对敲鼓的人吩咐道。

打鼓的人看了眼王鹃,同样抠抠耳朵“小娘子是说回家?”

“找个地方落,等明天让人来看看,千万小心,能吃的猪肉拿回去分了,使点劲敲。”王鹃看了眼下面被炸出来的一个个坑,心疼不已。

全是钱啊,比放鞭炮贵多了,显摆一次,至少用去一个上县一年的租税。

嗵嗵的鼓声把处在各自思绪中的人重新拉回到现实。

用千里眼朝被炸的地方看过去,所有的木桩全坏,黑色的土,褐色的土,白色的雪,红色的血,没有死掉还在挣扎的猪,交织在一起。

还有两只躲过了灾难的猪疯狂地来回奔跑。

再向铁筒子那里看看,每个铁筒子旁边都有六匹马,身上套着绳索,费力地拖动带有轱辘的‘车’,朝着一个方向缓缓行去。

大号的孔明灯一个接一个落在渭水河畔,河面上漂浮着细碎的冰茬,一艘大船停泊在河边。

有人从船上抱下来一捆又一捆的木柴,燃起篝火,各种适合烧烤的食物摆放在一排桌子上,成坛的酒还没有去掉泥封。

船上传来呜咽的胡笳声和马头琴苍凉的瑟鸣,几节过后,有男人的歌声响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诸卿,赐座。”李隆基没有别人那么多一切成空的感慨,吩咐众人坐下,接着又道:“此番华山论剑,诸卿都论论吧,看看这剑应该怎么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