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田园大唐 > 外八章 也玩逆天幸银州

田园大唐 外八章 也玩逆天幸银州

作者:田园如梦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9:10 来源:笔趣阁

水云间三楼的大包间十分宽敞,摆了三个大桌子,还留有富余的空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方宥善所坐的一桌紧邻窗户,从落地的玻璃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房屋,以及房屋上的雪,还有天上灰蒙蒙的颜色。

若非是银州刺史,方宥善十分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温上酒,与几个好友边喝边聊。

但显然,他不敢去做,甚至想一下都觉得恐惧。他来赴宴是忧心州中的富商出了事情,准确地说是儒林县中的商人们出问题。

作为州治所,儒林县既是县衙门的所在,又是州衙门的办公地点,算是银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商人们喜欢聚集的地方。

儒林县的县令没来,他的地位不够,他很悲催,他属于传说中上辈子没做好事的那种,附郭,有‘前生作恶,今生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的说法。

如张小宝和王鹃曾经那时的省会城市的市一级官员,本来市里应该他们最大,但省委省政府也在那里办公。

方宥善作为银州最高官员,过得还算不错,今天看商人们一个个严峻的面孔,心里不由得惴惴不安,思忖着‘莫非已无东西可卖?’

方宥善思考的时候菜被端上来,一盘溜豆腐、一盘凉拌猪皮、一大盆白菜、粉条炖五花肉、一盘猪大肠、一盘豆芽拌干豆腐、一份香菇炒里脊、一个清蒸肘子、一堆带肉骨头。

算是八个菜,什么鲍鱼、鱼翅、海参、熊掌、鹿肉等等东西根本看不到。

方宥善长出口气,他真怕商人们点那些菜,那样他马上就得起身离开,否则一个刺史在受灾的时候跑水云间吃那个,真算活腻味了。

即便如此,方宥善看向上菜伙计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的,嘴上不停地说着‘多了,多了,吃不完’等话。

“刺史大人别和我等客气,今天的酒菜不会让州里出钱,一会儿还有个猪脚汤,八个菜一个汤,不多,您看,一大桌十二个人,全能吃掉,总不好吃个半饱,您说呢?”

坐在方宥善坐下手的一人热情开口。

方宥善认识对方,银州商会会长米仓满,是个能够表达幸福愿望的名字。除了他还有两个副会长祁淼、杜尧,加上一帮理事,皆为银州各个行业的翘楚,说银州的商品受他们控制也不为过。

看一眼窗外仍旧飘落的小雪,再扫一遍桌子上热气腾腾的菜,方宥善说道:“酒,似乎不必了吧?”

“当喝,方大人,今天的酒无论如何您都要陪我等喝上一回,只因事关重大。”米仓满继续笑脸相劝。

伙计端来温酒的器皿,浓浓的白酒香气扑鼻而来,常喝酒的人只须一闻,便可清楚此酒最少有五十度。

祁淼马上接到手,往方宥善面前三钱的酒盅里倒,将将满时停下来,又给别人倒。

“方大人,今日您能赏脸前来,我等心中感激不尽,来来来,如此雪景相衬,当浮一大白。”米仓满端起自己的酒,起身对方宥善相敬,不等对方出声,先仰头喝掉一盅,慢慢呼出口气,赞道:“好酒。”

其他人纷纷跟着学。

见此,方宥善只好端起酒盅在嘴边轻轻民一下,大概有一钱的酒被他喝到口中,轻轻吧嗒两下,再回味一番,点头,承认是好酒。

米仓满连忙把酒盅给刺史大人满上,荐菜:“大人您吃,我是最喜欢吃水云间的大骨头,比拆骨肉好吃,之前不懂为何,后来琢磨着,许是这肉啊,自己努力,吃到嘴里才香。”

说话的时候他还真拿起个大骨头棒子啃两口,蹭一嘴油。

旁人同样拿起骨头啃,对别的菜根本不关注。

方宥善疑惑‘骨头真的很好吃’,如是猜着,他伸出筷子夹到一根看上去肉好弄下来的肋排,用牙撕着吃到嘴里,略微咀嚼,眉头便皱了起来。

‘水云间的骨头?水云间要是把骨头煮成这个味道那就不叫水云间,除了盐似乎什么也没放,而且还没煮烂,瞧骨头上白色的浮沫子,应该连一遍热水都没过。’

方宥善很诧异,他不相信水云间做出来的菜会是这个味道。

带着怀疑,方宥善又去夹别的菜,之后满意了,其他七个菜味道好,不愧是水云间,响当当的招牌。

停下筷子,端起酒盅,方宥善去看米仓满。

米仓满正在龇牙,表情痛苦,见刺史望过来,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油乎乎的手抓起酒盅:“大人,喝。”

方宥善再陪喝一口,开始左右瞧,一个个表情似乎都痛苦,问:“不好吃?”

“回大人的话,塞牙了,我之前说过,煮满满一大锅跟用小锅煮不同,他们不信,果然,煮了好一会儿,还是没熟透。”副会长杜尧抱怨着。

“再煮。”米仓满用手在牙上抠捏着,模糊地吐出两个字。

方宥善真茫然了,拿起桌上的牙签盒推过去,问:“盐放的早了吧?”

“对。”米仓满使劲一拍手,说道:“果真,都说煮骨头后放盐,而且骨头要尽量敲开缝儿,肉烂的快,大人,您厉害,我敬您。”

方宥善端起酒盅又喝,他今天倒要看看一帮人找他是想干什么。

米仓满使劲哈出口酒气,裹两下嘴儿,笑着对方宥善说道:“大人,不瞒您说,今天我等把您请来,是有要事相商。”

“好说好说。”方宥善微笑着回应。

“大人,想必您知道,银州大雪,平的地方快没过腰,厚的地方有一人来高。我们呢,昨天半夜时开了个会,决定跟大人您商量,咱银州的常平仓是不是就不用开了?”

米仓满说话的时候给方宥善添满酒,话音落,他托着酒盅再敬。

方宥善愣了,接着突然满脸愤怒,眼睛蹬得溜圆,但少顷,他又面带笑容,不是冷笑,很放松的那种,身体向后倚在椅子靠背上,把酒盅举到嘴边,一仰头喝尽,闭上眼睛回味。

又一会儿,方宥善才睁开眼,笑眯眯地说道:“好酒,都喝。”

“喝,喝。”众人依言相随。

“米东家,米会长。”方宥善和气地对米仓满说话。

“还有诸位会长、理事,不是我方某人不给你们面子,实在是你们过分啊。银州大雪,尔等不让官府开仓放粮,我不说我银州的驻军能不能把你们的家全抄了,我只说,即使你们安排好了在军队中的人手,你们认为你们能发多大的财?

在发财的时候你们能封锁多长时间的消息?而后你们带着钱财朝哪个方向跑?小贝他们多长时间可知道,追你们又需要几许工夫?吃菜。”

方宥善说到这里停住话,开始夹菜。

这下换成商人们愣了,稍后他们互相看看,纷纷露出笑容。

副会长祁淼端起酒盅:“大人,我敬您,您是好官。”

方宥善没动。

祁淼自己把酒喝了,重新倒满,再次托到手上:“回大人您方才的话,小贝他们的护苗队就在银州,若知晓儒林县有商人发灾难财,最多,最多三天便会有前锋部队赶来,从他们之前说出来的驻扎的地方到儒林,不过二百六十余里。

虽大雪封路,但他们三天之内必到,若是派出来的是贴身保护他们的那一小拨精锐,明天这个时候之前,我等绝对是人头落地,二百六十余里,动了杀心的小贝他们,不会让我等活过十二个时辰,我们从不怀疑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说完,他把酒干掉。

“哦?怕?”方宥善笑着问,还是没喝。

“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祁淼还倒酒,端着:“大人之前误会了,怪我们没解释清楚。”

“对,怪我们。”米仓满跟着说,其他人纷纷附和。

祁淼又道:“大人知道,银州的常平仓里只有粮食,不比京城,京城有长期冷冻的肉、有油、有布帛,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您打开常平仓也没多大用。

我们呢,虽为贱商,却也晓得关键的时候要出把力气。世人都道,天道无情。咱们商会的人呢……就从未指望过老天爷,老天爷死活与我等有甚关系?

说天作孽,有可违,所以呢,咱们决定试试。大人清楚,每逢大灾,受灾之地百姓俱是苦难重重,我们商会的人就想啊,凭什么?凭它苍天一怒?呸!

苍天怒过了,如何?开光县的人还不是被小贝他们接走了,我不知道现在那边怎样,可我相信,他们一定没问题,小贝会把他们安置好。

平日里咱们商会的人都非常闲,眼下正好有事情做,咱们就合计着,也玩把逆天吧。于是找来大人您商量,常平仓不开,银州剩下的三个县,我们管。

您应该看出来了,桌子上的菜大部分都是猪肉,丁锷丁理事家是全州最大的生猪供应商,除开光县外,在其他三个县皆有养殖基地,他已发出电报,让另两个县配合杀猪,从明早开始,免费供应猪骨头汤,同时每刀猪肉价格降一文。”

丁锷随着话站起来,对方宥善抱拳。

祁淼继续说:“我家是卖植物油的,从明天开始,每一提豆油降价一文。杜副会长家是卖粮的,每斗米降价两文,十斤装的面每袋降价三文。会长家出售细绵和成衣,明天一早,棉布一匹降两文,成衣打五折。

还有其他各位理事所管产业,除奢侈品外,都是从明天开始下调银州三县物价。同时从明天开始,一直到道路可供通行之间的日子里,每天早上都有免费的包子、粥、汤、饼等早餐供应,每天中午有免费的骨头汤喝,每天晚上乡亲都可以参加烧烤晚会、看节目。

当然,白天的时候他们得干活,尽快把三县坏掉的房子修好,还有清理积雪。这一切烦请大人安排。

我等商会的人就想在受灾的时候让人老天看看,让它看到一个过节一样的银州,让它看到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让它看看冰冷的大雪中人心有多么火热。大人,拜托了。”

一盅酒又被祁淼喝到肚子里,夸道:“真好喝。”

方宥善此时是满脸震惊之色,听着祁淼说,眼睛在一个个商人的脸上看过,等祁淼喝完酒,他也连忙站起来,对着周围拱了一圈手,拿起小酒壶,也不往酒盅里倒了。

对众人说道:“诸位,你们都是良善啊,是本官想岔了,本官深感愧疚,我敬诸位,诸位是我银州之忠士,是我大唐之脊梁,干。”

他面前的酒壶是四两的,刚才他喝了点,里面还有三两多,他一口气全给干了,比三钱的小酒盅过瘾多了。

“干。”众人同时举盅。

“大人,吃菜,压压酒。”米仓满忙劝菜。

方宥善却扔下筷子,抓起根猪大骨,咬住开始往下撕,边吃边点头,嘴里模糊地说好吃。

其实骨头就放了点盐,还没有熟透,甚至上面还有沫子,但方宥善认为这才是最美味的东西。

他相信从明天开始,所有的银州人都会称赞这个骨头。

他从未想过今天到来会是这样,他甚至没敢想过,他只以为大雪了,需要开常平仓放粮,把突然暴涨的粮价压下去,只要有了吃的,百姓就能坚持。

他考虑过,如果各种商品价格高得过分,他就找商会的人说,说你们难道想惹怒小宝?说你们赚一次钱之后打算倾家荡产?

想来能够吓唬住商会的人,能让银州的物价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等路通以后就好了,大量的救援物资涌进来,价格再也涨不上去。

可是从现在开始,方宥善觉得自己不用再考虑用小宝吓唬谁了,他只要回衙门开始做动员,动员百姓团结起来干活便好,接着是配合商会的人调动各种物资。

再然后呢,还得写一封表彰送到朝廷,实话实说就行。

这是银州的商人,这是银州雪灾时刻的商人。明天的百姓一定会被吓到,他们绝对想不出来,在受灾的时候,银州的物价不仅没有任何的上涨,反而是全面下跌,并且早、中、晚有免费的食物,还有娱乐项目。

老天爷的压迫下,大人不会绝望、老人依旧慈祥、孩子还是那么快乐,不,不应该这么想,应该是大人对为来的生活尤有希望、老人逾发的慈祥、孩子更加快乐。

只不过骨头上的肉真没烂。

塞到牙的方宥善用手抠几下,对周围的人说:“还得继续煮啊,最好是在汤上面加点香菜沫和葱花。”

“大人说的是,我等还会准备好胡椒粉和姜沫,有需要的自己添加,以供驱寒。”米仓满附和着说,还补充了一点。

方宥善满意地点头:“很好,想得周到,回去我会写奏表,到时呈送朝廷,电报要先把消息传过去,让朝廷无须着急,从而更好地调配物资,一会儿把你们的名字告诉我。”

“多谢大人。”米仓满笑得眼睛眯眯在一起:“我们也这么想的,希望朝廷能在报纸上夸我们几句。”

“会的,会的。”方宥善肯定。

于是宾主尽欢,把桌子上的菜全部吃掉,众人到楼下分别,各自回去安排事情。

******

依旧扎营在黄河边的护苗队忙碌着。

他们需要圈画出空投的地点,很大的一个范围,还要有一条明显的粗线,用树枝堆出来的,有人在那不时地清理落下来的雪,给天上的人一个跟其他地方不同的视觉差,过了线就可以投,不用非要精准到几十米之内。

合河津的人很快与开光县的人融洽起来,大人不累的就找事情做,孩子泡个澡后去休息,即使是一直想和小贝玩的囡囡也没有精神了,躺在褥子上,把自己圈成个团,很快就睡着了。

“我也睡,飞机来了叫我。”跟着担心、忙碌了一上午的小贝挺不住了,把外面的大衣一脱,穿着毛衣就钻进被窝,脑袋一蒙,睡觉。

“都睡,都睡。”小远更没心思傻等,估计还得有会时间飞机才能过来,跟小贝学,和衣而卧。

小远几个更不会硬挺着,一个个找地方去休息。

护苗队的人依旧按照平时训练的样子行事,一部分人完全放松,一部分人处在小憩的状态,一部分人干着轻松的活,一部分人在忙碌。

如此调整的话,可以随时保持有一部分人能够以全盛的状态,投入到突发事件当中,属于最平常的三级战备。

眼下的大雪还不值得护苗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下,所以他们很轻松,明暗哨每隔一小时一换,后厨全天二十四个小时不停提供吃食,检修帐篷,清理积雪,对护苗队来是太过平常。

可是在开光县和合河津的百姓眼里,现在的护苗队是在很紧张的状态下,护苗队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忙碌着,暗哨把自己藏在雪下,明哨站着一动不动,流动哨趟着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还有医护人员在给自己这样的百姓检查身体,有人领着孩子上课,做饭的师傅们每隔段时间要来问一声是否饿了、想吃什么的问题,还有人在做防火、防潮、防塌的检查。

实在是太忙了,会把人累坏的。

有人看不下去了,认为护苗队是为了自己等人才如此操劳,于是找到孙冒,跟其商量,是不是应该多给自己等人安排点活,别让护苗队的人累趴下了。

孙冒真去找人说了,结果回来的时候却是满脸笑容,对十几个最担心的人招招手,把他们领出去。

十五个跟随的人纳闷,与孙冒来到一个帐篷的外面,看着孙冒轻轻把帐篷的帘子挑开个缝,并示意他们去看,他们就一个个像作贼一样凑到那里。

帐篷里是拼凑的床,共有十个,每张床上睡个人,姿势各不同,在床头的地方放着枪,还有叠好的、脱下来的衣服,透过缝隙没闻到汗泥味,更不曾有脚臭味,反而是有种淡淡的花香,给人的感觉是帐篷里干净、整洁,护苗队的人睡的舒适、安稳。

等十五个人看过,孙冒领着他们一个一个帐篷走,这些全是休息的那部分人,走了几十个帐篷,孙冒停下来,对跟来的人说道:“看到没?还有很多人在睡觉,跟我接着看。”

孙冒又换了几排帐篷,挑开帐篷帘子让人看,里面的人也在睡觉,只是没脱衣服,而且抱着枪,似乎感应到了有人往里看,对着帘子的人睁开眼睛看过来,笑了笑,又眯起来。

如是看了十几个帐篷,孙冒说道:“他们也不忙,跟我来。”

十五个人继续跟随,这回来到的帐篷外面已经能够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有的人在小声地唱歌,有的人在讲笑话,还有人嘟嘟囔囔地背诵着什么。

正当孙冒要挑开一个缝隙时,里面的人说话了。

“我去外面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回来谁想下象棋把棋拿出来。”声音传来的时候门帘被人从里面掀开,走出个拿着本子和笔的人,见到孙冒等人,先是一愣,接着说道:“孙县令,来下棋?”

“不下,就是看看,好奇。”孙冒连忙回话。

“看吧看吧,随便看,有不明白过来问,大家闲着也是闲着,记得别带着明火挨个帐篷进,有的里面有军火和油料,一不小心咱就都上天了。”这人说着话走了。

跟着孙冒的十五个人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合河津的关津令皇甫耶滠跟旁边的夏侯屹嘀咕:“原来人家没当回事儿啊,我还以为遇到这么大的雪,他们会很紧张、很劳累,居然想岔了。”

“可不是么,要不是雪还在下,之前走过不少路,我还以为咱们是在那叫啥来着?哦,渡假,看上去跟旅游一样。但你看他们人员巡视的密集程度,比起咱们之前见到的其他正规地方部队强度还要大,反差真大。”夏侯屹蹙着眉头纳闷地说道。

旁边的孙冒插句嘴:“还能是怎么回事儿,强呗,护苗队低强度布置就是其他地方部队高强度的安排。有人与我说过,护苗队的人作事效率非常高,单兵素质强,团队配合默契,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懂得统筹学。

他们做事情并非只听从上面长官的命令,他们每个人都会知道队伍的整体欲设目标,接着是营目标,然后是队目标,他们在做自己的事情时会随时调整,以配合其他人的工作。

比如说有十个人的小队做事情,有两个人突然有事情离开,其他八个人马上会自己调整,把离开的两个人的事情分担好,等他们回来再重新回到各自的位置,而不是等着队长发现情况再想办法安排下命令。

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都知道战略意图,明白战术安排,他们随时可以辅助其他人员,他们又能瞬间变成指挥中心,要是遇到突发事情,整体阵形被冲乱的话……”

“他们会马上组成新的阵形。”皇甫耶滠吃惊地接过话。

“那岂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具备营长以上的指挥能力?”夏侯屹跟着惊讶。

“难道不应该?”孙冒笑着问。又道:“没两下子敢进护苗队?有人跟我说,他们不是单纯的战斗人员,他们可以组成国家框架。我们都知道护苗队是大唐最厉害的队伍,只是以前没有具体地了解过,百姓们不曾有知道护苗队全部事情的想法,只需要清楚他们无所不能就行,对不?”

夏侯屹点头:“对,你一说我还真是这种感觉,仔细琢磨,发现护苗队竟然是最熟悉而又最神秘的队伍,熟悉是知道护苗队是最坚实的依靠,神秘是不晓得他们内部如何运作的,想想我才觉得,很有意思呀,你们难道不纳闷?为什么会这样?”

他一说,所有人都沉思起来,真的如他所说那般,护苗队似乎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小孩子玩打仗的游戏时总会有人抢着扮演护苗队,却从未有任何一个孩子专门想着去了解护苗队具体的分工情况,每个孩子皆有自己对护苗队的理解,但究竟护苗队怎样,谁具体追问过吗?

护苗队的内部运作与协调方法,竟然就这样被所有人选择性地遗忘了,太不可思议了,哪里出了问题?

众人想着的时候,有的人突然感觉到浑身发冷,好像自己的思想被人控制了一般,让自己忘记一些事情。

“不,不对。”一个声音突然在众人身后响起,把大家吓一跳,不由得回过头来看。

徐依珑来了,他睡不着,正好有几个问题不会,打算过来找护苗队中的出策之人学习一下,就溜达到了此地,能在护苗队出计谋的人学问都不差。

孙冒松口气,介绍道:“他叫徐依珑,祖父在集贤院很有地位,之前他告诉我不少事情,比小贝他们大几岁,跟着小贝他们,一边陪同玩耍,一边学习。”

“哦~!”众人表示明白。

徐依珑不着急找人问问题,而是对众人说道:“你们想的角度不对,护苗队一直不神秘,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浪费时间了解,在大家眼中,护苗队不是一个战斗队伍,是一个升华了的安稳与幸福,是雨雪天中的伞,是烈日下的遮凉棚。

有护苗队出现的地方,大家可以安心睡觉,能够放心吃饭,不再惧怕任何的东西,仔细想想,这是什么?

这是家,是父母,可以说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都是熟悉的,但有多少人专门针对父母进行心理和行为的理性分析?很多孩子玩过家家的时候都在模仿父亲、母亲,可谁能把父母动作与心理完全映射出来?

大家仔细想想,你们真的了解你们的父母吗?反正我是不能,我每当想要作个记录,把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填在表格里,然后套用行为心理学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别扭,那会让我跟父母之间变得陌生,我从心里反感和抵制。

换到护苗队上来说也是一样,大家不是不能去了解,而是不愿意去,潜意识当中让我们自己本身拒绝分析和解剖护苗队的详细情况,我们更愿意想的是,护苗队是跟我最亲近的,是最强大的,是我的依靠,我的避风港。

别人不可以骂护苗队,别人不准贬低护苗队,否则的话就是侮辱我,就跟谁骂我的父母一样。明白了吧,很简单的道理。你们忙着,我要去问几个问题。”

徐依珑剖析一番,对孙冒等人挥挥手,钻到帐篷里。

孙冒十六个人面面相觑。

“果然有学问。”皇甫耶滠感慨道。

“他说的没错,琢磨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呵呵!”夏侯屹不再感到害怕了。

“原来护苗队在我心中一直是这个位置?”孙冒搓搓手。

剩下的人都点头,话说开了似乎真的很简单,在面对护苗队的时候,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孩子了,不过这不丢人,护苗队这个家长做的很好,从未让人失望过,正如现在大雪未休但自己却没有丝毫恐惧一样。

“还继续看吗?”孙冒问。

众人想想,都摇头,没什么可看的,知道护苗队不累就行。

“要不……去厨房看看?晚上吃什么?”夏侯屹提议。

孙冒赞同:“也行,能有红烧排骨就好了,上回吃还是一个月前。”

“你吃的那个跟人家护苗队的能一样么。”皇甫耶滠打趣。

一个开光县的人哈哈笑两声,说道:“一样,张王两家派人到我们县里帮着致富,里面有厨子,你说一样不一样?”

“为什么我那没有?”皇甫耶滠羡慕地问。

“因为你没发电报。”另一个开光县的人笑着回答。

皇甫耶滠看向孙冒,问:“发电报他们就来?”

“当然,孩子救助了,当父母的怎会不管?那时我头年年末发的,第二年开春他们就来了,眼看要有好日子过,结果一场大雪下来,牲口和家禽都赶这来了,就送给护苗队吧,回头咱们县重新再来,都熟悉了,简单。”

孙冒似乎是安慰自己,又似乎是说给开光县的人听。

开光县的人觉得很可惜,但想想自己活了,而且已经知道怎么养殖,多费点力气没啥。

大家说着话,绕来绕去的,快要绕迷糊了,问了几个站岗的人,终于找到一个做饭的地方。

二十多个大灶里面有几个火没有熄灭,上面架着锅,有的里面烧开水,有的熬汤。

旁边还有几个人在分解刚杀的猪,有几个厨子坐在棚子下的桌子旁吃东西,看上去似乎还有酒。

孙冒等人到来,还没说话,桌子边的一个厨子站起来,热情地招呼:“孙县令,来啦?正要让人去找你,到这边,把合同签了。”

说话时厨子拉住孙冒往桌子边走。

一摞纸摆在桌子上,孙冒没去看,不解地问:“什么合同?”

“买卖合同,开光县带来不少的活禽和牲口,我们买了。其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成年牲口和家禽,我们直接付钱,另一部分是崽子,估计是没办法活着带回去了,我们也杀掉,等雪停下,我们补充给你们崽子,你们继续养,就当卖一批出栏的家禽和牲口。”

厨子边说边递给孙冒笔,让他签字,还有印泥,好按手印或者是县令的印章。

孙冒往后使劲躲:“不不不,不卖,送给护苗队,这钱我哪能要?你们想陷我于何地?”

其他开光县的人猛点头,支持县令。

皇甫耶滠和夏侯屹也认为不应该要钱,在人家的营帐里又吃又住,而且还是人家去救的,怎么好意思还收钱?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啥了吧!”厨子瞪孙冒一眼:“不是我们护苗队买,按照朝廷的政策,受灾地方百姓的损失由朝廷负责,在灾后补偿给百姓,当地的百姓好继续发展,比起大唐付出的补偿来说,能够继续稳定发展的百姓所创造的财富要更多,不是怜悯,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个厨子帮腔:“你们开光县受灾了,如果没有救援,还要死人,现在就是损失的牲口与家禽。补偿给你们钱,你们能够去买生活用品,补偿给你们崽子和家禽苗,你们就不会有闲置劳动力浪费。

我们护苗队吃算是白吃,因为这部分牲口和家禽是按照损失来计算的,走补贴的账,而不是未损失,走我们自己的账。”

皇甫耶滠似乎懂了,问道:“是说护苗队在作假账骗朝廷财政?”

“哪是假的?牲口和家禽真无法活着带出去,即使雪停了,现在路难通,开光县的人回去还要重新修房子,怎么照顾?所以损失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给吃了而已,并不是扔到雪里冻着。打个比方,家禽和牲口没带出来,扔在县里,现在是不是全冻死了?应该补偿吧?回去县里的人是不是还要把冻的拿出来吃?”厨子解释。

皇甫耶滠又觉得很有道理,回应着:“听你一说,似乎真是哦。”

“对嘛,我们还占了便宜,不然东西都是开光县自己吃掉,然后他们还能拿到补贴。”厨子又深入地说一下。

“一样么?”夏侯屹总觉得哪地方不对。

孙冒也是,思忖下,说:“我们不也在你们这里吃东西了么?而且你们还给我们看病。”

“孙县令你没转过弯来,看病一直是免费的,对不?”厨子问。

孙冒点头,厨子又说:“你看,看病是大唐的政策,并不是我们额外地付出,接下来是吃东西,正常我们路过开光县,你们会不会把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然后我们也给你们留下一些东西,通常价值要高过你们给的东西,是护苗队常规行为对不?”

“也是,大唐百姓全知道,你们路过,百姓们请你们吃东西,你们留下东西,大家就当是一起聚会,然后还占你们点便宜。但,牲口不是我们给你们的,是国家补贴,你们现在是白给我们。”孙冒强调一下。

“怎么是白给呢,牲口不带出来会冻死,然后你们回去就吃了,我们现在吃的是你们应该吃的冻死的牲口,还不是你们给的?朝廷会要你们冻死的牲口吗?”厨子翻来覆去地辩论。

孙冒皱眉头:“可是朝廷要是不收冻死的东西,必然会给我们折算一部分,然后补贴中扣了,因为我们吃着肉也是提高了生活水平啊,以前朝廷就这样。”

“但你们的牲口被我们吃了,你们没自己吃,朝廷当然要补贴了。”厨子说。

皇甫耶滠加一句:“那不是说你们护苗队占便宜了吗?朝廷全额补贴,结果东西让你们吃了,开光县是没有任何损失,你们呢?”

“我们不是也提供给开光县的百姓东西吃了么?跟以前一样啊,我们占什么便宜了?”厨子解释。

“不对,这里头有问题,我总觉得少点什么,让我想想啊,差哪?”皇甫耶滠很痛苦,伸手揪着头发,使劲地琢磨。

徐依珑此时晃悠过来,饿了,想烤一个抹辣椒酱的饼,正好溜达到这个厨房,没到别的厨房,很巧合。

他也恰好听到皇甫耶滠和厨子说的话,笑着帮忙:“别算了,护苗队的人其实是把朝廷的东西给吃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钱是护苗队出,很多官员都知道,朝廷不会给张王两家一文钱,无论张王两家付出了多少钱。

他们的官服是自己做,俸禄自己发,福利自己补,甚至连官印居然也能自己做,所以小贝他们的衣服总是逾制,当然,府兵更逾制,只不过没有人去理会。”

“那我开光县不能要钱。”孙冒一听不干了。

厨子又说:“你傻呀,这个钱不是我家出,是朝廷出。虽然说朝廷不给我家钱,但我家有一部分钱是属于朝廷的,准确地说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小贝他们给大唐孩子提供的,有税收优惠交换,一部分是家中针对其他百姓的,有朝廷给予的旅游地点管理权弥补。

这笔钱我们家不会动用,就是给你们的,你们不从我们手里拿,我们上交朝廷,朝廷再给你们,转一圈,何必呢。”

“有吗?”皇甫耶滠、夏侯屹,还有孙冒一同问徐依珑。

徐依珑证明:“有,可是张王两家与朝廷交换的时候一直是吃亏来着,他们总会拿出来一部分额外的钱财补贴给百姓,以前是打着朝廷的名义,现在无所谓了。

哎呀,别想这些,给你们你们就用,好好养殖,加快县里的经济发展速度,让每家都过上好日子,钱多了,交的税也多。小宝哥哥跟鹃鹃姐姐不在乎那点钱,还有别人捐款,他们管着,又没给朝廷入账。”

“好吧。”孙冒很感动:“小宝和鹃鹃损失真多。”

“他们也得到了,不是谁都能让大唐家家户户给立长生牌位的,从未有人敢如此想。”徐依珑不无羡慕地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小宝、鹃鹃不能没了。”孙冒连连说道。

“签字。”厨子把合同推过来,就算是朝廷灾害补贴。

“贵了贵了,价钱贵了。”孙冒一看就又反对。

“没贵,还有修房子和修路,算是溢价,就不再给你们其他补贴。”厨子讲解。

孙冒‘哦’了一声,拿起笔签字,又从怀中掏出个官印盖上章,接过一摞纸币,回头他再挨家分,不敢私留。

徐依珑得到一个面饼,抹上辣酱在火上翻烤。

******

申初四刻的时候,天边终于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大唐的运输机飞了三个多小时,这才跟着水云一家来到地方。

天上的雪果然如水云说的那样,变小了,但天还是很暗。

护苗队和百姓都来到帐篷外,排成醒目形状的等照着天上。

飞行员降低高度,终于是能隐约看到地上的光亮图案,十六家飞机盘旋两圈,再一次压低高度,于风雪中扔下一个个降落伞,被水云一家引导着又飞走了。

开光县与合河津的百姓还在仰头观望,从未见过飞机的他们对能在天上飞的大家伙充满了敬畏。

小孩子们欢呼地喊着、叫着,大人则是挺起胸膛,这一刻他们无比骄傲,这是大唐,他们的祖国,在道路无法通行的情况下,从天上飞过来,把东西送到。

无视距离、无视环境。

这是一种坚决,这是一个意志,属于大唐的意志。

“还有什么是咱大唐做不到的?”孙冒舔舔嘴唇,微笑着说道。

“飞机送东西真方便。”一个小孩子总结。

“所以你长大了千万不能背叛大唐,不然扔下来的就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而是夺命的炸弹。”小贝在旁边对小孩子说。

小娃娃严肃地点头:“知道的,为什么要背叛呢,大唐多好,原来飞机还能扔炸弹,可以扔玩具吗?”

“绝对能,还有蛋糕,等以后飞机多了,我就买几架,专门给你们运玩具和蛋糕。”小贝说着,其实心里也是如此想的。

“好啊。”小娃娃希冀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