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田园大唐 > 第七百二十三章 战事不停拼消耗

田园大唐 第七百二十三章 战事不停拼消耗

作者:田园如梦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6:05 来源:笔趣阁

李隆基高高兴兴地前去召开即时电报会议,张小宝和王鹃则是继续陪弟弟妹妹们玩耍。

调配后勤物资的事情,二人丝毫不着急。

从对方的动作上看,多食并不想直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大唐人的眼皮子底下集结部队,而且还是两千人。

对此,张小宝和王鹃非常自信,那里的环境和地形,可不是谁想发动一场人数众多的战争都行的。

真如此简单,两个人便不需要在原来突厥的地方练一年的兵了,直接冲过去多方便。

按王鹃的话来说就是,曾经小高去打了一次,最后在多种原因的因素影响下,输掉了战争,但赢了战争的多食人并不曾一口气打到大唐的领土中。

同样的,即使那个时期,小高胜利了,他也无法带着兵冲进去太多的距离,气候的不适应,军队补给的线路过长,都是关键的因素。

那个时候的多食要比现在更厉害一点,只少在政治上的统治比现在更稳固,那种情况都没打进来,更何况是眼下了。

王鹃估计是多食看到了自己一方在吐蕃增兵,打着救灾的借口,但灾害没有了,兵却未撤回来,所以有点着急,更确切地说是害怕了。

那么自然要做点什么事情,好让大唐延缓或者是终止打过去的行动计划,摆出来两千人的规模,是在展现一种态度。

一是多食要通过此种手段告诉大唐,我多食不会光等着挨打而不还手,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战士。

二是说,我们并不是要打你们,我们不打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是想保护自己的位置,不是挑衅,是无奈。

就是服软了,但不是直接说自己不行,而是通过一个行动来表明。

“我都能想到,一旦我们的兵过去,多食马上会派人与我们过去的人进行联络,准确地说是质问我们为什么派了兵到他们的地方附近。”

张小宝在阻止了妹妹小贝要换衣服跳下去游泳的行为,坐在甲板上,交给弟弟妹妹一个收拾鱼的任务之后,与王鹃说道。

王鹃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我琢磨着也差不多,他们质问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质问的手段让我们过去的人提起江南道出现的事情,对他们多食人的行为指责或者是询问。

只要我们的人开了口,他们马上就会做出一副‘真的如此吗’的样子,然后说他们不知情,是有人打着多食的名义来搞破坏,yù家伙给他们,或者是说他们已经在那边把捣乱的人给杀了。

甚至是送来一堆多食人的人头给我们看,说是这部分人的责任,但其实,送来的人头却是多食人主和派的,也就是说他们内部清理掉的人。”

“他们还有可能过来进贡呢。”无法下去游泳,蹲在哥哥姐姐旁边收拾鱼的小贝,心思一直没放在鱼的身上,不时地看一眼哥哥和姐姐,并听两个人说话,此刻插了一嘴。

张小宝微微一笑,夸道:“看咱家的小贝都知道,更何况是多食人了。”

经哥哥一夸,小贝兴奋起来,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说道:“他们耍的小心思我都知道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先开口问他们江南道的事情,而是直接问他们为什么陈兵在我大唐的国土之上。

然后让他们退出去,他们不退,就拿炮炸他们,天上地下一同进攻,把水云也叫着,负责管侦察,好不好?”

“好,好,好主意,到时候咱家的小贝就以自己的名义问他们。”张小宝笑着mōmō妹妹的头说道。

说出来的话自然是有着一点敷衍,过去的人不可能提谁的领土的问题,真要提了,多食人一定会转移话题,开始围绕着这个领土的事情来跟大唐扯皮。

大唐可没有工夫在嘴皮子上跟多食玩,过去兵的目的就是打仗,练兵,别看平时训练的时候很好,打固定靶和移动靶上靶率都很高。

但真遇到了现实中的情况,敌人可不是傻子,呆在那里给你当各种靶子,人家吃过几次亏之后,也会躲的,两边的人都算是一种训练了,只不过一边只非常被动的。

小贝高兴地又去继续收拾鱼。

等着快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中午随便对付了一点东西吃的李隆基这才结束即时电报会议,脸上带着疲惫的神sè找到张小宝和王鹃。

给自己倒了杯葡萄酒,在酒中加了不少的冰块,一副我想喝的是融化的冰而不是酒的架势,仰头灌进口中两口酒,嚼碎了一个冰块,这才享受般的长出口气,对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问道:

“后勤安排的如何了?可不能等着战士们跑到了前面,结果没有子弹用了,也没有饭吃吧。”

“商量好了,我和鹃鹃打算把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剑南道和山南道那里的物流集团,以招标的形式来找人,谁的表现的好,提供的条件好,我们就用谁。”

张小宝根本就没有跟王鹃说过任何关于后勤的事情,李隆基问出来,他随口便答。

王鹃还是配合着点头,似乎两个人真的考虑了很长时间才有的决定。

李隆基微微一顿,诧异地看着张小宝,又问:“为何不是你们家的人手,或者是朝廷的人手?即使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练练兵也好啊,后勤兵也是兵,不比在前方征战的士兵差。”

“我们家和朝廷的人手出动,事情就大了,会给多食一个我们想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意思,使他们变得警惕,影响我们轮流练兵。

派当地的集团出动的话便会给他们一个假象,我们家在吐蕃地区的兵不出动,我们的后勤也不出动,会让多食的人以为,我们过去与他们打,是为了给大唐的百姓做样子看,而不是真的想把战争打得多惨烈。

我们的人还有别的事情做,比如,修铁路的时候,帮着运运建筑材料,组织伙食什么的,抽不出人手,我们要大力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

张小宝对李隆基解释着,他前面说的话,李隆基听了之后,觉得还有点道理,可是后面的说出来,李隆基觉得张小宝是说梦话呢。

什么叫大力发展国家基础建设,抽不出人手,莫说是多食人,即便自己也不相信。

知道张小宝又开始一环环算计上了,所以李隆基不打算上当,跟着张小宝的话题来走,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王鹃的身上。

王鹃也处在发愣的境况当中,先前又没有商量过,突然提出来的事情,她得好好想想。

如是,过了一会儿,王鹃才考虑到一部分内容,之所以是一部分,是因为她也不清楚张小宝究竟要干什么。

对等在那里,一副我不是很着急模样的李隆基说道:“小宝的意思是,我们和朝廷方面的后勤部队,确实要用到修铁路方面,不仅仅是要运输,而且在不是很危险的路段中,我们的人也要加入到铺设铁路的事情中去。

甚至是在运输的过程中,把向铁路线输送物资的路也修一修,并且速度一定要快,质量也得过得去,把后勤兵负责的路基工程训练提高上去,也就是说,加强一下工兵方面的锻炼。”

王鹃说完,看向张小宝,张小宝回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那是为什么呢?”李隆基猜测不出来了,准确地说,他的心思没完全放在现在的话题上,他还处在先前的电报会议的状态当中。

同样跟多来的王琚却想到了一些,说道:“陛下,臣以为,小宝和鹃鹃是为了以后打多食的时候更方便才如此做的,此刻与多食的摩擦,是小规模的战斗,不需要路况太好,尤其是现在与多食接触的地方,路已经修的差不多了。

毕竟小宝和鹃鹃把那里算成我大唐的领土,让两个地方的物流集团负责现在的后勤补给任务,即使出点纰漏也无所谓。

但将来打多食的时候,后勤必须得跟上,路是首要条件,现在让小宝他们家的人手与朝廷的人配合着来做,在节省了其他人手方面的花消的时候,又起到了练兵的作用。”

“哦,对,朕,方才考虑着开会的事情,一时mí糊了。”李隆基眨动两下眼睛,终于从刚才的状态xxx来了,很自然地承认了先前不够投入。

随后接着说道:“既如此,便依小宝和鹃鹃的打算做,让民间物流的人过去帮忙,费用……小宝你说费用怎么算?”

“什么费用?东西全是我们来买,不需要物流的人管,他们只要做好运输就行。”张小宝答道。

“朕说的就是运输的费用,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李隆基说道,同时瞪了张小宝一眼,意思是你别给我绕圈子,我不相信你没懂我的意思。

被瞪了一下,张小宝懂了,连忙说道:“费用的问题好解决,他们把东西运到地方,回来的话,一般来说是空车,或者是空着的马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装点东西回来。

那边有什么东西,他们就装什么,装完了,运回来,东西我们也不要,他们自己拿出去卖,不管卖多少钱,都归他们自己,算是运输费用,甚至是他们如果肯花钱的话,我们还可以把抓来的多食人奴隶用低廉的价钱卖给他们。

以后修路什么的,让他们把奴隶派上来,我们给他们一部钱,算是雇佣,这不是很好嘛。”

“哦,你是没打算给钱?也好,给钱的话,数量不好衡量,多了少了的,让人心中总想着,用东西来抵,他们自己就会考虑合算不合算了,不合算的话自然不去接这个活。”

李隆基认同了张小宝的方法,平时商人过去的话,也一样做买卖,去的时候装上货,回来的时候同样不空跑,但在那边买东西,需要成本,现在就是用去的时候的费用顶成本,获得与付出,商人自己心中有一笔账。

李隆基想明白了,王琚这个曾经当过户部尚书的人却是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

见皇上知道了,就对着张小宝问道:“小宝,要是打的时间长了,只是让原来的两个地方的物流的人负责,他们赚的多了,别的人会不会有意见?也要加入进来。

但等着他们组成了联合的阵容,打算大力投入的时候,你们又打完了,对两个地方的物流行业会产生冲击,至少也是人心浮动,该如何解决?”

王琚考虑的还算全面,知道自己的这个外孙子不会拒绝后来的人加入,否则的话,会使先前家入的两家独大,不利于平衡。

随便一个朝中的人,基本上都会考虑到这点,怕就怕,人家一加入进来,然后战争结束了,毕竟对方仅仅有两千人,躲躲藏藏地打,也不需要太久。

“鹃鹃你来说,我去做饭,快要到吃饭的时候了。”张小宝看看天sè,觉得还是吃饭为大,回答问题全是小事情,交代了一声,对自己的外公又笑了笑,起身去船上的厨房了。

王鹃只好把任务接过来,对着王琚说道:“外祖父,您不需担心,因为战争不可能结束,别看现在多食只有两千人集结,后面还有他们的人呢。

我们的军队同样是轮流着过去与他们打,目的是练兵,规模不大,就是几百人几百人地上到前面,训练一下搜索,再训练气候的适应,以及在此气候之下的射击与指挥。

每一都不需要打得多么惨烈,取得了一点成果,身体和精神进入到疲劳期就换下来,下一拨的人上去接替,换岗。

同样,多食即使是总处在弱势的位置,他们也要不停地派兵过来轮换,除非他们的人是缺心眼,等着两千人全部死掉,就不管了。”

“他们明明不停地损失,为何还要派兵?”王琚没想通。

高力士却考虑到原因了,对王琚讲解道:“很简单啊,多食人也要练兵,哪怕他们有损失,也不可以停下来,否则的话,我大唐又可以继续向前推进,使他们内部的人感到恐惧。

两千人,估计死到一半的时候,或者是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们就会撤下去,换一批新人上来,尽量守住那个位置。

而换下去的人,等回到了他们的地方,要负责给其他的人讲战斗时候的场面,比如说在什么样的地形中比较好,当敌人冲锋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如此种种,当然,我们过去练的兵估计也会出现伤亡的情况,毕竟是没有真正打过仗的兵,得有一个适应期,不同的是,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小,十比一的比例都用不上。”

李隆基跟着分析道:“如果指挥官不贪功冒进的话,损失的比例应该在二十到三十比一之间,就是对方死二十多个人,我们能出现一个死亡或者是受伤的人,毕竟我们有医务兵跟着,而他们没有。”

王琚听过了高力士和李隆基础的话,一时没出声,自己在那里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想通了之后,说道:

“一个人换他们二十个,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点重,鹃鹃你要想办法跟过去的指挥官提一提,怎样才能避免大量的伤亡出现,最好是一比一百的比例来交换,甚至是多开炮,少让人向前冲。

你的意思是说,就这么打着,一直不停,等着你和小宝准备妥当之后,再来一次最后的大规模战争,解决到多食,是不是?

可是,真到了那个时候,多食估计也同样训练出了不少适应我们进攻方式的老兵,你们再想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可就不容易了,伤亡会增加。”

“伤亡不会增加。”王鹃微微摇头,她很清楚张小宝的意思,真等着打到了大规模战役的时候,自己一方的伤亡反而会减小。

不等别人追问,王鹃又说道:“现在跟多食大,其实我们会一边大一边慢慢增加兵力,迫使多食也跟着增加人手,每一次增加个几百人,打上十来天,等着一年以后,就变成了上万人的规模了。

跟多食打添油战术,迫使他们想不打都不行,可是战场离我们这边近,离着多食的地方远,他们过来属于长途作战。

他们死的人,被我们抓的人会多,打上几个月,他们觉得老兵的数量够了的话,就又会派到前线,所以,现在我们尽量少开炮,等着他们的老兵换上来,打他们一个真正的措手不及。

何况,我们慢慢打,拖着打,不仅仅是消耗他们的兵力,更是与他们比谁的后勤更好,他们的运输需要人手和牲畜,我们的也需要,但我们可以不停地把不同的物流集团顶上去。

我们国内的分工非常明确,做运输的就是做运输,种地的人也只是负责种地,无论运输方面需要的牲口和人多到什么程度,也只是一个行业本身的需求,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但多食不一样,他们得吃饭,得养牲口,然后还要让牲口帮着运补给,我们需要武器,他们同样需要武器,但我们的基础雄厚,他们的就不行了,他们的冶炼技术比我们差远了。

加上我们还有研究部门不时研究出来的新的武器,通过战争,可以拿出来试验,收集数据之后,回去再进行更新与改良。

把每一个局部的小的经典的战斗记录下来,哪怕是做的不好的也同记下来,当成教材教给其他的人。

我相信,多食人绝对没有我们在战争的过程中收获的多,他们只能不停地付出,等我和小宝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他们那时已经无力组织更好的反抗了。”

王鹃说完,又无奈地叹息一声。

她不喜欢总打仗,虽然她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但打仗必然会死人,无论武器多么先进,都会有伤亡存在,甚至有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发生。

但这个世界,绝对与和平二字扯不上任何的关系,商业手段也不是万能呢,人家就是不让你去采矿,你说出花来也不行,那么必然需要通过武力解决。

现在多去侵略别人,多弄回来资源,发展技术,以后付出的就会少,没有人愿意死,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平时还有冒着生命危险犯罪的人呢,更何况这种杀人不犯法的战争了。

趁着现在大唐占有绝对的优势,不多占点好处,难道等着别人也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再付出更大的代价去争夺资源?

王鹃如此想着,李隆基等人却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按照王鹃说的去思考,在自己的心中分析,判断一下,如此打的话,对方会怎么消耗,消耗到何种程度。

三个人对战争也不陌生,更知道经济方面的事情,以前没少打过,但不同的是,跟现在的有了差别,以前打仗,几乎是一直在付出,得到的物资方面的收获远远小于地位方面的。

打吐蕃,一次又一次的,结果呢,只是名义上吐蕃臣服了,实际上,突然的地方,还是人家吐蕃的,甚至是越大,人家的统治越稳固,双方都死了不少人,结果却没改变。

同时每一次战争过去,国内的经济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粮食方面,不仅仅是战争的消耗,也要包括打仗打死了人,那个家庭缺少劳动力所带来的后果。

可是现在似乎并不需要担心国内的经济会出现大的动dàng,战争消耗掉的物资,对现在的大唐来说仅仅是一小部分,真正消耗最大的是钢铁。

钢铁很重要,大唐开采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制造武器和铁轨上了,民生方面有的地方甚至是耕地的时候还在使用木头的工具。

但这并不是说大唐没有钢铁了,新占的那片岛子上,小宝和鹃鹃可是让人加大开采力度,也不清楚他们两个怎么就那么厉害,说的那样准,说什么地方下面有铁矿,下面必然就有。

估计等着打完多食,即使不能马上让多食亡国,也可以逼迫着他们让出来土地,到时候想是小宝和鹃鹃,又能够马上说出人家多食现在占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好矿了。

所以,现在大唐根本不在乎与别人拼消耗,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想跟大唐拼这个,最终的结果都是把自己的国家给拖垮了。

三个人估算了一下消耗,开始为多食感到悲哀。

“朕若是多食的皇上,现在就马上把所有的人撤回去,并且放弃大部分的土地给大唐来占,好把人手组织起来,继续向别的方向推进,总好过跟大唐拼消耗,拼武器,然后别的地方又要趁机于他们的另几个方向攻击。

可惜,他们的野心太大了,但又没有实力来支撑,估计呀,用不了几年,多食这个以宗教为根基的国家就完了。”

李隆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样子说道,看他的意思,是带着指点江山的骄傲,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悲天悯人。

王琚和高力士也跟着点头,两个人同样明白最终的结果,小宝和鹃鹃的模式是,战争,掠夺,建造,发展,技术改进,继续战争。

如果实在是铺的太大,那么就在武力的保障之下,与对方合作,贸易,算计,拖垮政权这一套模式。

反正不管是哪一套模式,都是一直向着外面扩张,尤其是小宝的在武力保障之下的非武力手段,明明是在算计别人,别人或许也知道是被算计了,但却无法拒绝,就好像是掺了蜂mì的毒药一样,一边吃一边中毒,饮鸩止渴。

“鹃鹃,你与小宝还有其他的打算?”高力士觉得两个人想出来一套计策,不可能如此简单,所以有问了一下,即使没有,他觉得也够了,只是带了一丝的侥幸。

他一问,王鹃便点头,回道:“有啊,战争不是目的,战争只是手段,目的上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不然谁打仗玩呀,眼下大唐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

准确地说就是因为大唐应用在民事方面的技术已经落后了,而且新的还没有完全出现,大唐虽然也在进行着生产关系方面的转变,但是转变的速度跟不上百姓对物资和文化方面的追求速度。

所以,矛盾马上就要爆发出来,这个时期先爆发的绝对是物资方面的,因为我们的电影还没有弄出来,宣传教育跟不上,但是各种物资的出现,却让百姓们看到了还有更好的生活。

同样的,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们的教育、生育、医疗和养老可以免费,百姓会少付出一部分钱,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随着消息传递的渠道的越发完善,让百姓了解到了更多的外面的情况的事实。

了解的多了,自然就会比较,有了比较,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追求吧,追求这个词好听点,比攀比强。

如此,金钱变得重要了,而其他方面就开始逐渐地让步,好在并不会特别严重,至少还有一个好的皇帝,还有我和小宝压着,站在很高的道德角度来压着。

但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收入自然不一样,生产技术少,无法完全转化成生产力,于是,国家内部的矛盾会被逐渐jī化,即使没有人造反,也要埋下一个隐患。

那么怎么办呢?就是战争,打仗了,百姓就会暂时放下跟周围人的比较,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存亡方面,哪怕是去欺负人,百姓也会很重视。

同时战争的过程中,又带动了很都产业,相关产业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或者是需要更多的产业作坊,人的收入就会增加,工作的位置也会增加。

人多了,自然有人可以想到其他的主意来提高生产力,于是,新的生产技术出现了,不仅仅可以应用到本产业,甚至是能够通用在更多的产业方面。

然后这不就是生产技术跟上了百姓对物资的需求了嘛。”

一套听着像绕口令似的话说出来之后,王鹃呼呼喘息了两想,看样子她也很累。

李隆基和高力士听了之后,猛点头,他们已经听过张小宝和王鹃谈论过部分相关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两个人要发动战争,选择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避免国内百姓的情绪不好而做出的。

王琚也听了,然后则是震惊,毕竟他了解的少,没想到别人都不愿意发动的战争,怕劳民伤财,自己的外孙子和外孙媳fù却是为了协调国内的百姓的生活。

太有学问了,这战与不战,什么时候战,居然还有如此多的讲究。

“鹃鹃,照你的意思来说,是不是只要打下去,就永远不用担心国内的百姓会造反?”王琚问了一句。

王鹃摇摇头,说道:“总进行大规模的征战不行,需要配合着小宝的经济掠夺,不时地反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容易控制,而且还总能胜利才可以,同时伤亡的人一定要少,要很少很少,不然死掉士兵的家人会逐渐反感战争。

还有,每一次战争,我们都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是专门让国内百姓看的借口,让他们觉得我大唐这么厉害,如此地爱好和平,居然还有人xxx,必须要教训才可以。

比如现在打多食,我们不可能短短的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内灭掉多食,可以灭掉他的权力政治体系,但无法杀光所有的人,同时占领全部的土地。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达到了我们的战略意图,然后让多食分裂成一个个小国家,相互之间要矛盾重重,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打他们了,而是打他们周围的国家,有资源的国家。

怎么打呢?就跟百姓说,我们在与多食奋战的时候,那个国家居然不配合,而且还总想着在背后捅一刀,有好几次,我方都差点因此而损失很多好男儿,对我大唐威胁太大了,说不定也会学着多食的样子,过来搞破坏。

要不要打一下,从而把危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呃!”王琚愣了一下,随后点头:“是的是的,要打,必须打,不打资源怎么来?不打,万一他们以为我们软弱,该回来害死更多的我大唐的百姓。

好,我也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唐的百姓到外面我们没有攻打的国家去,去旅游了,去玩了,或者是到那里买点特产什么的。

然后,事情就好办了,人和人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冲突,尤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只要我们的人在那边受了一点委屈,我们就有借口出征了,如何?”

“外祖父果然厉害。”王鹃配合着说道。

说着话的时候,也到了吃饭的时间,船依旧在航行着,今天晚上也到不了有着沙滩的岛子,得明天中午才行,这还是风向好,船的速度快。

吃饭的时候,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也不需要保持沉默什么的,小贝等人叽叽喳喳地说着关于鱼的事情,还有明天玩什么。

李隆基则是吃了几口之后,停下来,对张小宝和王鹃说道:“朕在跟朝中的众臣商议事情的时候,发现电报真好用,速度快,离着京城这么远,来回传递一次消息,用不上半个时辰,准确地说是,三刻钟多一点。

比起曾经的八百里急报要快上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即使水云也比不了这个速度,打仗的时候,用电报的话,来回传递消息,想是最慢一刻钟也过去,在是神仙般的速度啊。”

李隆基感叹着,今天他一直觉得开这个电报会议是最好玩的事情。

张小宝面无表情地点下头,意思是说,对,神仙般的速度,王鹃忍着笑,低头吃东西。

“小宝,你说如此快的速度,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的?”李隆基又问道,只不过他的语气让张小宝听了之后,明白他什么意思,他并不是询问自己,而是用的反问,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比这再快了。

所以张小宝继续点头:“现在或许是没有了。”

言下之意是以后可能有,而且还用了一个不确定的词来回答。

但张小宝心中却腹诽着,真要是这种电报好用的话,那自己和王鹃那时何必还要用卫星电话?

从这里给京城发报,居然用了三刻钟,换成那时,真要是打仗,三刻钟,足够人家一个空袭过来,并且是有伞兵落下,突袭、营救、报复、撤退一套动作都做完了,并且坐着飞机跑出去好几百里。

就是这种速度,不要有丝毫的怀疑,人家能做到的。

“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李隆基发现了张小宝敷衍的态度,觉得自己也确实有点自大,于是虚心地问道。

“以后会有这边说话,京城的人听着的时候,感觉到没有任何延迟的时间,甚至是能够从这边看到京城的人,就像看电影一样。

如果我们大唐有一批的天才,我和鹃鹃把大概的理论教给他的话,他在不走弯路的情况之下,有生之年还是可以看到的,但,同样,需要一种线,就像有线电报一样,如果不用线的话,那么也得跟电报差不多,每隔一段距离,修一个中间接受和传递的地方。

至于说不需要线和地面中间转换的地方,而是直接通过另一种转换的渠道,估计活到那个时候很难啊。”

张小宝想了想,有选择地说了出来。

“哎~!”李隆基叹息一声,他很想看到更多的先进技术,却也知道岁月不等人啊,如果让小宝和鹃鹃,单独去研究某个一项技术的话,或许开始的时候能很快。

但等着需要其他技术辅助的时候又会慢起来,同时两个人也没有工夫去研究技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走。

“朕不指望能看到人的那种了,朕希望朕活着的时候,有一点能够看到大唐的百姓,每一家都能用上比现在电报更省时间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有线的也行啊,不要线的估计太难。”

李隆基把自己的要求降低了,显得很伤感,似乎明天就会失去生命似的。

他一说起来,除了小贝和张小宝、王鹃,其他的人也同时lù出伤感的神sè,谁不想活久一点,多看看这个世界。

“小宝,没有长生不老的办法吗?”王琚声音很低沉地向张小宝问道。

“长生不老啊?或许有吧,科学的发展,永远都是否定,而不是承认,承认是暂时的,否定才是永恒,但否定并不是未知,而是已知的事情,现在说起来还太早,太早太早。”

张小宝无法给出更肯定的答案,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儿,这就是科学的发展,知道的越多,越发现自己无知。

“吃饭,不说了,不说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李隆基用这个话结束了让他觉得沉闷的话题,发正活着一天就享受一天好了,总是担心地活着,到最后死的时候却没享受到,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xxxxxx

翌日的午后,在一个面积有三平方公里的岛上,李隆基等人换过了泳装,在海边晒起了太阳。

他终于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大海沙滩的舒适,至于能不能被晒暴皮,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了。

这可比他在京城的时候,呆在那个人造的海中和沙滩上强多了。

小贝等人却很聪明地让人给撑起来个棚子,他们进到棚子下面呆着,在积利州的时候,他们不只一次受过一次伤了,虽然说有办法不受伤,比如天天晒,像海边的渔民一样,自然就习惯了。

但他们在看到了渔民的又黑又粗糙的皮肤的时候,决定在家中研究出防晒霜之前,还是尽量躲一躲大大的太阳。

张小宝和王鹃也同样躲起来,他们可不想到时候浑身都疼,李隆基要是疼了,有药啊,抹上去很清凉的药,或许可以缓解一下疼痛。

王皇后和武惠妃则是陪在李隆基的身边,两个人上面各有一把伞,旁边放着桌子,上面有水果和酒,她们两个也怕被晒。

李隆基在躺椅上呆了一会儿,拿起望远镜开始看向海面,他是打算下去游泳,换完了衣服之后,他还没下水呢,他担心这里有鲨鱼的存在。

虽然说有船停在海上,可能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但他依旧是担心。

过了好一会儿,小贝等人都下去游了一番,李隆基终于是鼓起勇气,对着张小宝招招手:“小宝,朕陪你下去畅游一番。”

张小宝正在那里吃东西呢,听到李隆基的招呼,显得很无奈,他知道李隆基是害怕鲨鱼,总是担心水面之下的危险。

见人家招呼过来,别看说法如何,自己都得下去。

一前一后,张小宝和李隆基进到了水中,同样跟着下去的时候周围的一圈人,有的拿着长矛,有的提着弩,弩箭很细很细的,看上去跟筷子似的。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李隆基游的舒服一些,不那么担心。

海边的水有浪,但是却不大,一拨拨的起来落下的,让人在水中觉得很自在。

李隆基游了半刻钟,突然踩着水凑到了张小宝的身边,一手扶着张小宝的膀子,一手在水中轻轻划动,对张小宝说道:“小宝,你最好是想一个办法,朕觉得这里不错,以后可以当成一个旅游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有钱人过来,把钱花在此地,来一次,花一百贯,朕觉得都是便宜的,此处不仅仅是水好,而且景sè也秀美,浮力同样不小,下面还有小鱼,更仙境一样,你说呢?”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底气很足,声音平稳,丝毫没有一般人游泳在水中说话稍微有点费力的感觉,似乎跟他说的浮力不小有关。

张小宝的身子此刻比李隆基矮了一截,仅仅是把锁骨之上的部位lù出水面,没办法,作为浮力的一部分,他自然要被压下去。

听到李隆基的提议,张小宝想了想,又摇摇头,说道:“岛子上行,太小,而且还容易打扰到灯塔里面守塔的人休息,但换一个地方行,就是天涯海角那边,等着陛下在这里呆够了,咱们就去天涯海角。”

“哦,也行,那里有鲨鱼吗?”李隆基问道。

“理论上有,但是不多,不比其他一些个专门鲨鱼多的地方。”张小宝答道,他没弄明白李隆基究竟是什么意思。

“朕考考你,可不可以让鲨鱼无法接近呢?在不需要很多人手保护的情况下,不然别人去游玩,你总不能派出去大量的人到海中围个大圈吧?”

李隆基说起鲨鱼,眼睛有警惕地看了远处一圈,甭管能不能看到,反正是图的心理安慰。

张小宝这个时候懂了,李隆基是想要找一个防止鲨鱼咬他的办法,他好畅快地游一下,主要是与王皇后两个人一起游,否则旁边全是人在那看着,怪不舒服的。

结果他不直接说,而是打着为自己想办法的名义来问。R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