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三章 双胞胎换了一双

悟道天龙 第三章 双胞胎换了一双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辛双清早知主人是看在昔日的缘份上,却还是忍不住为了一时的快活,一直在透支那点缘份。若再这么透支下去,主人对自己越好缘份越淡,迟早有一天……

深想下去,身上直冒冷汗。

夜风一吹,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心生清凉,脑袋随之变清醒不少。

“主人,奴婢明白了!奴婢知错了。那约定最多不过三年,不到前几十年单身的十分之一,奴婢一定会坚守到底。”辛双清对着寂静的夜空大叫。

会不会吵着别人?

别人听见后会怎么想?辛双清想都没想,就想痛痛快快喊出来。原本可以在心中祈祷,悄悄地告诉主人,但那样根本表达不了此时异常火热的心情。

秦朝去了慕容阿碧的房外,发现她还没睡,一个人在跳舞。面对这情景,秦朝有束手无策之感。

平日里,慕容阿碧最不让人烦心,跟她在一起最舒心。可她温柔之极的表面下是一颗坚强之极的心,异常听话的表现不过是外在的行为,内在的思想其实极有主见。

最后,秦朝只是和她睡在一起,睡了一觉什么都没做。天亮后一起吃了个早餐,喝了两杯李嬷嬷提供的鲜奶。

每人一杯,是有难为李嬷嬷,但一个人喝实在不是滋味。

最近李嬷嬷很忙,对情报工作忽然兴趣浓厚起来。

玉朱找回来一对替身,替身玉朱跟李嬷嬷似乎天生合得来,关系既像好姐妹又像母女。替身玉朱名义上的亲生母亲还在,但因为早年卖了她们姐妹,感情变了味变不回去。

那一家在替身玉朱、玉紫的帮助下,从村里最穷变作镇里最富的一家,城里买新房,豪华马车配了一辆又一辆。车夫、马夫等仆人都已有上百,还人心不足,添了又添。

以前卖掉两个女儿,现在买回一大群年青漂亮的女仆。

学会了享受,学会了偷懒,洗脚都不用自己动手。

邻居和亲戚都羡慕和嫉妒得很,纷纷以那一家为榜样,卖女变得比嫁女还吃香。因生双胞胎机率太低,大都不过是姐妹同卖。

三姐妹以上,卖得更吃香。价格是涨了又涨。

那一家过去虽然不像乔峰那养父养母那么好,但也不坏,可惜败给了金钱。起初虽然对玉朱、玉紫姐妹有些愧疚,但后来从心底里认为,当年那行为无比正确,没有半点错。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若说有错,那是卖之前对玉朱、玉紫关爱太少,要不然现在收获很可能会大上许多。

李嬷嬷弥补了替身玉朱在母爱方面的缺乏。但替身玉朱已经不怎么相信母爱。或者说。母爱变了味。

原本患难见真情,一般越是贫穷之家越有人情味。但夏天的饭菜很容易变味。某些环境下,事情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越穷越没人情味。只闻铜臭味。

女儿给人家为奴为婢,换回自家的荣华富贵,在邻居、亲戚、朋友面前大肆炫耀,在奴仆面前嚣张霸道。

有钱是大爷。下人不是人。

一鞭又一鞭,鞭子上可以满是倒勾。

替身玉朱那些表兄弟,今天装穷装病向她讨要钱财。明天装弱讨要武功秘笈,后天在青楼、赌场玩疯了,半点愧疚都不见。暗底下还很不满,怪玉朱、玉紫姐妹无情、不孝、小气……

那一家姓王,替身玉朱、玉紫姐妹一直是姓玉,这能有什么不孝?

乔峰至少曾姓乔,越孝顺越不敢对养父养母表现太好。宁可一直背负不孝的骂名,也不敢因对乔三槐夫妇太好而将他们卷入江湖,最怕亲父萧远山报复。

表面要好太容易,表面不好太难做。

或许连乔峰自己都有觉得这是在杞人忧天,唯秦朝不这么觉得。看不看小说,秦朝都不这么觉得。不然便不用这么小心,熬到现在才结婚,越喜欢越不敢对霍青表现太好。

对木婉清那一身武功,一直是提升越多越不放心。

反过头来看,提升的越多,正说明她原来还是太弱。

再说玉朱。

真正的玉朱,婚礼都没参加又走了,看来醋经真不小!

西行又带走大批手下和宝物,显然是跟定了秦夕落。带走的越多,再次跟秦朝划清界线也越清,不然不用这么快找来那两位替身。

秦朝为了方便,给两位替身在名字中加了个‘小’字——替身玉朱改名玉小朱,替身玉紫改名玉小紫。

外人看,这两位替身跟真正的玉朱、玉紫几乎没什么区别。可见大理教坊司在玉朱、玉紫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现在这么用似乎很浪费?又似乎很花得来!

这么用替身,似乎更浪费?又似乎更花得来!

对她们这些出身大理教坊司的女间,秦朝不想再多想。

大理最怎么清平,真要没女间才怪,有女间正常。不用很奇怪,用了很正常。对自己要用,对秦夕落也要用。秦夕落不是原来的秦夕落,一次又一次身价暴增。

玉朱、玉紫不再是原来的玉朱、玉紫,更渴望自由,同时也更渴望获得更多武力和权力。但又希望更多凭自己的能力获取,而不是唾手可得,越来越依赖秦朝。

秦朝和秦夕落都很欣赏,也都很支持。玉朱、玉紫并没有迂腐到不欢迎任何外来支持,不然便不用又一次弄走那么多人手和宝物。秦朝这边是多了,那边是少了,补一补正好。

在琉球,苏轼当仁不让做了实际上的文官之首,陆续从大陆拉来一大批郁郁不得志的年青人。

大宋读书人太多,郁郁不得志的太多。

那些年青人能得苏轼的认可,学识、才智和人品最差不会差到哪里去,缺的主要是经验、城府和资历。他们不像苏轼那么大架子,大半都可以忍受屈居盈盈之下。

苏轼平时自认开明之极,这下却怎么都忍受不了。很清楚盈盈原来的身份很清楚,不过是个下贱的女奴。在内心深处,那是一根怎么都拔除不了的刺。

甚至于,对高太后和秦朝都怨言不小。

苏轼学秦朝,不当官,权力却远比当官还大,而且可以很自由自在。

经济上,钱生钱,不缺钱。

苏轼将琉球看作一块变法强国的实验田,顺便发泄一下对秦朝和高太后的怨气,不顾成败一口气提出十大方略:

第一、高薪养廉

大宋对官员相当优厚,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在物质上优待官员。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

地方州县官员,万户以上大县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 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苏轼在此基础上整整翻上一倍,反正花的是秦朝的钱,不心痛。

若说有痛,那是痛快。

有钱花,痛快花,就是痛快!

苏轼去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只留下五个:钱、米、田、房、职。

在秦朝看来,那就是工资、公粮、私田、公房和公款。

公款的数目变化最大,不好下定论。

另外四项可定下标准。合在一起,折算成钱,最高一级俸禄是一千贯一个月。

折算成二十三世界的人民币,那是几十万月薪,几百万年薪。再算上公款和贪污等收入,年收入近千万。

在此基础上,秦朝加了个琉球王的私房钱,为最高一级俸禄的十倍。

顺便给吴夫人起了个正式的姓名——宋盈盈。

高太后取笑他道:“你还不如直接叫她宋满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秦朝一本正经道:“她原来的小名便是盈盈,又来自大宋,当然是这名字比较好,以示琉球王不忘本,不闹分裂。海峡两岸都是一家人,这还不好吗?”

高太后笑道:“说书先生又开始颠倒黑白。”

语气一转道:“一家人当然很好,问题是谁来当家做主?”

这问题不是那么好说清,秦朝不想再随便争论下去,岔开话题道:“盈盈让阿燕、晓嫣、晓晓和圆圆跟着苏夫人,真是走对了。”

高太后道:“那是。我手下多了四员大将,你家里少了四个包袱。”

秦朝皱眉道:“她们以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不管在哪里都不是包袱。特别是阿燕,我对她的关心太少。”

高太后心道:“还嘴硬。”

嘴上道:“阿燕原来是个渔妇,现在却做得最好,只是武功低了些,但那只是相对我们而言。”

秦朝道:“有忍者和鬼神护身,再加上本身不下于名门大派掌门的武功,当大将早已绰绰有余。现在不过统领几百小兵,跟那些小部落小打小闹,不轻松才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