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十章 东游记二十七页

悟道天龙 第十章 东游记二十七页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苏轼道:“养生堂主说他是世外之人,微臣认为可信度极高。”

高太后沉吟半晌,道:“那你说他这么高调入世求的是什么?”

苏轼道:“微臣认为他和陈抟老祖一样看透了一般名利,所求在名利之上,或者说超脱外利之外。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微臣也很想知道。”

高太后转头盯着赵九。

赵九摇了摇头,道:“硬要说的话,帝王有帝王的道,和尚有和尚的道,尼姑有尼姑的道。说了等于没说,不如不说。”

高太后道:“你们就是不如养生堂主实在。”

赵九冷哼道:“他实在。他实在是个连皇宫都不敢进的怕死鬼。”

酒肉和尚吃喝个不停,忙里偷闲道:“从没见有像他这么怕死的江湖第一人,在长生方面有些独到的见解,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神色似笑非笑。

苏轼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高太后道:“跟你们说话真是浪费光阴,养生堂主一个外人都拿出了真货,你们还在那儿说风凉话。不怕死的人还是人吗?长生都不求,有什么好求?”

苏轼苦笑道:“不是微臣不肯拿出真货,而是实在拿不出来。”

赵九和酒肉和尚依旧各干各的,连客气话都懒得说了。

高太后知道这小小的激将法对他们不管用,懒得再多说,从石桌上抽出第二张纸,一字一句仔仔细细看过,一行一段认认真真琢磨,一正一反前后左右推敲。

原以为能有所帮助就不错,没想每看一遍都有不少新想法,百看不厌,越看越放不下。期望越高。跟它比,《道德经》不够实在,《武经》不够仁慈,《易经》不够简易。

就这一本《养生经》,就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皇宫内,宋哲宗赵煦面前的御桌上同样摆了两张,手里拿了一张,神情与高太后大不相同,似乎对纸上面的内容很不以为然。又似有恼怒隐而不发。

潜伏了这么多年,他还是不上不下,不急都急了。

养生堂书房,秦朝在第四页上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笔,伸了伸懒腰,叹道:“九九八十一页,这得写多久?我的妈呀!半个月下来,绞尽了脑汁。才写了四页。”

旁边钟灵一边给他泡茶,一边笑道:“不是四页,是六页。”

秦朝道:“前后两页是无字天书,非人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慕容阿碧停下弹琴道:“八十一页《养生经》。一年一页不少了。”

秦朝摇头道:“我现在顶多能写三九二十七页,其它只有指望未来有人能补上。”

悠扬的琴声再起……钟灵放低声音道:“那又何必,有时间再自己补上不行吗?”

秦朝摇了摇头,想说没说。二十七页是这世界的极限。是时候离开了。再不离开,说不定就流产了。十月怀胎后,孩子还是离开母体的好。

生在这一方天地。这一方天地不是伟大的母亲是什么?

无数的精子、卵子不是生命是什么?

最终有几个能平安地离开?

一次能离开几个?

秦朝是想多带几个一起离开,但只能是像九仙女那样用卡片带人。其它方法都只能帮忙,不能代替。取代了钟灵,钟灵就没了。代替了慕容阿碧,慕容阿碧也没了。

用卡片带人,是不得已而用之。大部分人连这都做不得,没这不得已,想不得已都成了痴心妄想。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世界。

卡片最低级也是一方世界。

秦朝要离开这方世界,现在的力量还太弱。

母体的保护还太强,这不是没办法克服。

精子可以找卵子合作,秦朝可以找什么?

秦朝还在找。顺手改版《西游记》,又名《东游记》,全名《阿波罗东方神国游记》。主线换成从西方往东方取经,细节也大改特改,《西游记》同人都不像。

《养生经》和洪荒神话都有融入《东游记》,枯燥的修炼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娱乐休闲的小说变得越来越具有内涵。读一遍一个滋味,旧的也还在,越读越有滋有味。

马秀秀有得忙了。

听说她也怀了孕。

孟青竹有得忙了。

《东游记》的内容很明显有宣传反动思想,各国当权者都在第一时间将之列为**,但他们自己着迷的程度却连爱不释手都不足以形容,废寝忘食不夸张,事实如此。

宋哲宗赵煦利用距离秦朝近的优势,天天催更,恨不得他一天就把书写完,又恨不得书写得越长越好,又怕他因为写得太快而降低了质量。想打赏,轻轻不得,重重不得。

高太后觉得,赵煦之所以那么喜欢《东游记》,是因为他太想要自由自在,脱离任何人管制。《东游记》里面的反抗情节写得太热血,太煽动人心,说到所有人心坎里去。

既然连皇上都不能自由自在,世上还有谁可以真正自由自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挑明了最正常不过,只是平日里隐而不显,最大胆直言大不过《东游记》。

御书房,宋哲宗赵煦捧着《东游记》大笑苏轼:“人人都说苏子瞻是当世第一大才子,可有的人连字都写不好,写的书却好了不知多少倍。”

虽然不是当面笑话苏轼,但苏轼与他不过隔了个屏风,每个字都清晰入耳。苏轼怒过之后,心想:“我在文学上的成就众目共睹,别人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吗?大家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是。”

赵煦说了几句,见苏轼无话可说,更加得意洋洋,像打了大胜仗般,大笑道:“苏子瞻的文章确实够美,可惜没什么营养,最美的东西看多了也乏味,不如这个提神,百看不厌。”顿了顿,又道:“不过确实太粗俗了点,高人也会写出如此粗俗的书,有味!”

苏轼低声道:“是雅俗共享。”

赵煦哈哈一笑,道:“你以为朕不知道吗?朕只是在说里面俗的一面。你敢说,这还不够俗吗?”

苏轼道:“百无禁忌,挥洒自如。”

赵煦笑道:“那阿波罗也想在咱东方百无禁忌,挥洒自如。特别是他的大徒弟,一只什么都不懂的毛猴,套了个紧箍咒还不老实,欠揍。”

苏轼道:“那猴子杀性太重。”本来后面还有一句“确实得管管。”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小皇帝最讨厌的就是那个管字,说了没用。

直说更讨打,欠揍,激化矛盾,与人与已与天下皆无利。

这自然不能随便说出口,要说就在肚子里多说几遍,无伤大雅。

赵煦道:“杀性太重不好吗?朕就欣赏他这点,希望那人别把他写着写着写没了。不过,看这势头,猴子那么厉害显然不符合逻辑,接下来捧不上,自然只剩下杀。就算联亲笔写,好像也只能……”

苏轼点头道:“自古以来,有日出便有日落,那是没法子的事情。”

赵煦龙躯一抖,大声道:“朕偏偏不让他落下去。”

苏轼暗叹道:“胡来,瞎搞!这皇上终究还是个小孩子,没长大。”脸上却不露声色,嘴里什么也不说。

赵煦道:“你定是又认为朕做不到是不是?”不等苏轼回答,又道:“别否认。朕不糊涂,一清二楚。”

苏轼心道:“你是不糊涂,是聪明过度。”

赵煦道:“做不做得到另说,但若无这种开天辟地的大勇气,肯定做不出大事业来。”突然想到盘古虽然造福后人,功德无量,但也牺牲了自己,这是特别地值得尊敬,却一点也不值得学习,以牺牲自己来便宜他人。想到这儿,不由气势大弱,忙改口道:“开天辟地当然是夸张了些,但朕那只是形容,你应该明白。”

苏轼心想:“我是明白。若圣上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大智大勇大力大无畏,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圣上你有吗?我就是明白,因此更失望。”旋即发现这样的念头非常危险,未免太得意忘形,非忠良之臣所为。

转念又想:“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有,活到老,学到老。最主要是谦虚、努力、上进。甚至像父亲那样,二十七才开始发愤努力都不迟,何况皇上还如此青春年少。”

却不知赵煦除讨厌被人管外,最讨厌别人以为他年少,因为年少就是幼稚无知,就是缺少经验,就是大堆的不够,就需有老人指点,就不能自己当家做主,就是个傀儡,就样子好看,就一泥菩萨……

从这点上讲,苏轼越是关心赵煦的学习,两人的心反离得越远。

赵煦虽然很讨厌苏轼,却很喜欢王闰之,因为王闰之曾转达过秦朝的话:“一个皇帝根本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东西,只须了解个大概便行。如果皇帝需要学的比百姓多出万倍万倍万万倍,那皇帝岂不是比百姓还痛苦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谁都知道,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学习根本用不上的知识,学习学了又忘的知识,那都很痛苦。”这话赵煦早就想说,只是说不出,听了这话,不由大生知己之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