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二十一章 蜈蚣爪升级九阴

悟道天龙 第二十一章 蜈蚣爪升级九阴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只等培养出一条蜈蚣王,秦朝的‘三阴蜈蚣爪’便能大圆满,从另一层面达到百毒不侵。这对他现在作用不大,却也是多多益善,对他身边众女更是多多益善。

大不了做菜吃!

不过蜈蚣肉不像蛇肉,最好吃都没几个男的比女的敢吃。

秦朝现在这‘三阴蜈蚣爪’,早就超出星宿派‘三阴蜈蚣爪’。在星宿派,‘三阴蜈蚣爪’所受重视完全不能跟他这里相比——星宿派弟子多半都还嫌它不够阴毒狠辣。

星宿派武功绝大多数出手没一招留有余地,敌人只要中了非死也必重伤,伤后受尽荼毒,死时也必惨酷异常,师兄弟间除了争夺本门排名高下而性命相搏,从来不相互拆招练拳。

因拆招必分高下,一分高下便有死伤。

相较而言,‘三阴蜈蚣爪’比较正派。

经秦朝几番改造后,‘三阴蜈蚣爪’貌似比原来正派,连名字都升级为‘九阴神爪’,其实阴毒狠辣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能发能收,不像星宿派武功出手不留余地。

星宿派武功,有值得他这么重视吗?

暗中越是关注他,表面越是不解。就算秦朝说他武功不是从一开始就比丁春秋厉害,木婉清都听不入耳,笑他撒谎也不找个好理由。苏颂不这么看,反倒属于例外中的例外。

丁春秋学不到正版‘北冥神功’,自创出化功版‘北冥神功’,降级为‘化功**’。秦朝没学到正版‘三阴蜈蚣爪’,自创出北冥版‘三阴蜈蚣爪’,升级为‘九阴神爪’。

秦朝看不上‘化功**’,是丁春秋的看家宝贝。连丁春秋的弟子都大半看不上‘三阴蜈蚣爪’,却被秦朝拿来左改右改。‘化功**’越练越伤身,‘九阴神爪’越练越强身。

以前看不上化功**不是因为它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从书中得知:‘化功**’经常要将毒蛇毒虫的毒质涂在手掌之上,吸入体内,若是七日不涂,不但功力减退,而且体内蕴积了多年的毒质不得新毒克制,不免渐渐发作,为祸之烈,实是难以形容。丁春秋曾有一名得意弟子,得他传授,修习‘化功**’。颇有成就,岂知后来自恃能耐,对他居然不甚恭顺。丁春秋将他制住后,也不加以刀杖刑罚,只是将他囚禁在一间石屋之中,令他无法捕捉虫豸加毒,结果体内一片片的撕落,呻吟呼号,四十余日方死。丁春秋得意之余。心中颇为戒惧,‘化功**’也不再传授任何门人。

相比丁春秋这个毒药学大师,在毒药学方面很白痴的段誉和游坦之,却分别因‘北冥神功’和《易筋经》。机缘巧合下遇上毒虫之王,不但没被毒死,还稀里糊涂地百毒不侵了。

这也反过来证明丁春秋的毒药学还很不够,和他一身强大的毒功不般配。秦朝近一步推测出另一个原因:丁春秋恐怕是成也神木王鼎。败也神木王鼎。

星宿派三宝之一的神木王鼎天生有一股特异气息,再在鼎中燃烧香料,片刻间便能诱引毒虫到来。方圆十里之内,什么毒虫也抵不住这香气的吸引。

丁春秋有这奇鼎在手,捕捉毒虫不费吹灰之力,‘化功**’越练越深,越练越精。人也越来越骄傲自大,越来越难以静下心钻研毒药学,越来越只注重对毒功威力的提升。

注重威力的提升,有错也没错。只注重威力,没错也错了。而且越错越大,越错越深。如果只注重威力的提升,以秦朝现在的武功,想找一只其它的毒虫之王很难吗?

有时间去寻找毒虫之王,秦朝更宁愿多花些时间治病救人。或拿着别人弱的武功,改成更强的武功送人。以现在的能力,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对别人却能有极大帮助。

不吸人内力,反将自己的真气送人,不是不想往前走,想找死,而是不再只知走直线,不是不知道两点间直线再快。但也不是不知道,在弹簧弹起来之前先压下去的道理。

虽有超出常人的理解,却自有道理在其中。

送了不是毫不心痛,不送更浪费,更心痛。

他还一直在进步,但被局限在一个范围内,进步容易突破难。有些像以前玩游戏,等级高时只见不停地杀怪,获得大量经验值,却老是不升级。经验介于虚和实之间。

有进步,不是幻觉。没突破,不是虚假。这是介于虚实之间的煎熬。水烧成开水,水开之时只是一瞬间,但若没有中间长时间的煎熬,再多几十、几百个瞬间都没用。

李云萝没这认识,不堪忍受浪费了大量时间,却也没白干。秦朝现在知道都难以忍受,但必须忍受,越舍不得越大方。经验值越得越多越难让他升级,随手一抛却可以让别人连升几级。

何乐而不为!

老玩家带一带新玩家,算什么!

仁义无双!!!

第一大方???

‘新北冥神功’借巫行云之手送给逍遥派,假世外第一大派。

‘降龙三十六掌’借黄蓉之手送给丐帮,真天下第一大帮。

‘混元无相功’借王闰之的手送给苏家,中原文坛第一大家。

‘九阴神爪’借苏颂之手送给大宋赵氏,大宋第一大世家。

‘凌波微步’借段誉之手送给大理段氏,大理第一大世家。

秦朝隐约摸索出一种很特别的修行之道,既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也不是佛家,而是一种全新的修行之道。说是摸索出,不如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时期,凭的是感觉。

比如说:上次见别人在炼丹,一时心有所感,试着炼了炼,不料让养生堂从此又多了种招牌丹药——补气丹。

补气丹不管原理还是炼制都不难,比较常见的有十余种,成本都比较低,效果都比较好,想再进一步却都难之又难。

秦朝新炼制出来的新补气丹,药效明显超出其它养气丹一大节。秦朝将之比作苏轼那种大文豪的即兴之大作,既非纯属偶然的偶然,也非纯属必然的必然。

养生堂的补气丹一两银子五十颗,便宜得秦朝都只能店内用。外卖别人一转手,几倍利润都不高。何况养生堂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大,不管卖什么都供不应求。这话没半点夸张。

只说皇宫大内的消耗,就已经远在标准之上。

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有谁不知养生堂丹药的神奇?

就算养生堂不顾得罪官府中人,只外卖给那些穷苦百姓,看似可行,实际上一点也行不通——把价定高了,穷苦百姓买不起;定低了,转手卖给富人的利润及诱惑也越大。

只不过转几次手,穷人便能不再穷。大家有样学样,懒人不越来越多都懒。如此一来,别说补气丹的产量极小,就算产量再大上百倍,秦朝也得减少外卖,宁可送人。

他越是不卖,别人越想买。就连深居宫中的高太后也不例外。高氏可以不在乎其它,却不能不在乎养生。秦朝也十分乐意借王闰之的手将丹药送入宫中,多送些人情给高氏。

接有三位宫中老太医加入,养生堂推出新的‘补血丹’、‘补精丹’和‘补神丹’。这三种丹药都比补气丹容易改进得多,但新出炉的丹药效果之好和成本之低仍然很叫人意外。

成本价:

‘补血丹’一两银子百颗。

‘补精丹’一两银子十颗。

‘补神丹’一两银子一颗。

之所以能这么快成功,与三种丹药在原理上一脉相承有很大的关系。‘补血丹’是‘补精丹’的基础,‘补精丹’又是‘补神丹’的基础。当初十里香、百里香,也是这么升级而来。

修修补补,补补修修。升级,升级,再升级……秦朝最怎么厌倦了也还想多炼几颗‘十全大补丹’,专门用作突破瓶颈之用,眼下这些成功不过是些副产品。

相对于一般丹药,却是极品中的极品。不只太皇太后高氏感兴趣,不少皇妃、公主也同样对它们很感兴趣,下面跟风的数不胜数。

‘补神丹’最是吃香!

高太后在王闰之面前评价它说,论效果十颗‘补神丹’也比不上一颗少林的‘小还丹’,但副作用极极微小,可放心长久服用,日积月累下,价值超出‘小还丹’何止一两倍!

养生堂开业不到半年,不但在京城立稳脚根,还红得发紫。苏夫人因养生堂一跃而成了宫内最红的宫外人,在官场这秘密早就不是秘密,在民间都已传开。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众丫环也跟着水涨船高,名声远扬。每月一到发薪水的时候,众丫头越来越想要的不再是现金现银,而是那些越来越供不应求的丹药。

苏晓嫣和苏晓晓名气太大,原来的身份怎么也掩藏不住,也没掩藏。一个是江南名妓,一个是华山派女侠。向问闲原来的身份也越来越难掩藏,也越来越不用再刻意掩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