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十四章 温饱难施粥赵九

悟道天龙 第十四章 温饱难施粥赵九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主要是秦朝不推荐,怕出现书中鸠摩智那惨况,虽然他是学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后再学《易经筋》,不是学了丐帮‘降龙二十八掌’后再学‘打狗棒法’,道理却相近。

即便不存在无名老僧说的武学障,只看普通财宝都隐藏有灾难,便知祸福相依,事实收不收都一样隐藏有福有祸。小宝小福小祸,大宝大福大祸。无宝无祸,无祸非福。

收还是不收?

这问题在一般人眼里很可笑,在秦朝看来却性命攸关。书中有吐蕃国师鸠摩智的例子,现实中有‘天下第一总镖头’汤城的例子。秦朝最大胆都只敢自己试,不敢叫王闰之试。

‘打狗棒法’能名列‘降龙二十八掌’之上这么多年,不是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朝不好再笑话鸠摩智和汤城,这类劫难隐藏太深,积累太慢,爆发太猛!要发现不难,但只见冰山一角。除非有亲身体会,如汤城一般,却已经晚了。

最怎么深知内情,要没这亲身体会,要没这错误教训,随便别人怎么说都还是忍不住贪多。不然便像秦朝过去玩游戏一样,只一套基本剑术就够学上许多年,风雨不改。

那还是情况特殊——在拟真游戏的高级虚拟空间中,时间获得了十倍以上的加速。

由此可见,二十三世纪末的科技有多发达,《天龙八部》却是成书于二十世纪中。

十一月十一日,养生堂前多出个粥棚,天刚朦朦亮就开始施粥,一个小时一大桶特制养生粥,一共十桶,过者不侯。这是秦朝亲口定下的规矩,众女都有些不解。却不敢多问。

苏晓晓问向问闲:“公子爷行善从不吝惜金钱,这施粥花不了多少钱,何不多施些?”

“你会不知道!”向问闲笑道,“正因为这与治病救人不同:一个成本大,损失大,收益小;一个成本小,损失小,收益大。所以经常有人当咱们是傻瓜,看咱们笑话。”

苏晓晓道:“施粥也是舍已为人,能有什么大的收益?”

向问闲指了指天上。小声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施粥成本虽小,受益者却众,最容易收买人心。”

苏晓晓“哦!”了一声,旋即皱眉道:“不对呀!这天子脚下,这里可真是真正地天子脚下,眼皮底下,公子爷竟还敢施粥收买人心,这,这……”张口说不出话来。

向问闲一脸骄傲道:“咱们主子是何等人物。怎会害怕这些!只是与人为善,不想欺负人。不然的话,别说十桶粥,就算一天一百桶。天天都施,年年都施,也丝毫不成问题。”

门外突然传来主人那无比熟悉的高磁力男中音:“就算一天一百桶,天天都施。年年都施,也解决不了老百姓的温饱难,只会生出大量的懒人。扰乱正常的秩序。”

跟着传来个很陌生却能与主人媲美的女音:“请问,大宋立国百余年,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都算是明君,为何老百姓温饱难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男声哈哈一笑,道:“九公主这问题是考状元,还是考驸马?”

苏晓晓和向问闲轻轻跑过去,只见一个年青貌美不在木婉清之下的女尼与秦朝并肩而行,看那女尼一身简朴打扮,丝毫不像是一位公主,两女却丝毫不怀疑她是。

只看那气质就知道。

至少比木婉清像多了。

很奇怪:现任皇帝不是前任皇帝的第六子吗?现任皇帝才十四五岁,九公主的年龄怎么看都比皇帝大?难道她是前任皇帝的妹妹,现任皇帝的小姑?或者她不是大宋的公主?

别说两女看不懂,就连秦朝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好奇她的来历。

九公主现在名‘赵九’,表面上是宋哲宗赵煦的姑妈,暗底下是哲宗幕后最有力的保护者之一。秦朝怀疑她也是个穿越者,不好说是不是哲宗的亲姑妈。

秦朝猜测:她和哲宗之间主要是合作关系,没什么亲情。原因与九仙女的修行有关,道理如自己现在经营养生堂,若不是道行相近,谁能猜到养生堂背后的主要目的?

多半将自己当成是另一个秦龙,或姜太公钓鱼,想攀高枝,找机会大干一场!知道这瞒不过赵九,她想得必然更多。

秦朝紧盯着她,也被她毫不示弱地紧盯着……

突然听她叹息道:“你现在勉强够资格娶我,但我知道你不会那么做。”

两女都觉得赵九的话太自大,但想到眼前是一位高贵的公主,不知道自家主人厉害,便觉说出这些话也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很谦虚,不过这种谦虚显得很可笑,也很气人。

秦朝沉默了片刻,“你还未回答我之前的问题呢!”

赵九道:“状元得通过科举考试。科举取士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驸马不好做,随你挑好了,相信你也不喜欢。这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让我说!”最后一句的语气微微有些责怪。

秦朝笑道:“比起你给我出的难题,这算什么啊?”

“这倒也是!”赵九点头道,“这么难的题目,平白无故,你能给出最有力的答案?”

考虑了一会,笑道:“有了。如果你给出的答案能让我满意,也就能让皇上,让太后,让满朝文武,让全天下人满意,最怎么重赏也不为过。你若不能,便只能给一块御赐金匾。”

秦朝知道她已经看出养生堂与自己的修行有关,顺手给养生堂正名,这虽然早在意料之中,却还是控制不住心动,叹道:“不管怎么算,最后都是你最占便宜。”

赵九嫣然一笑,道:“那是当然,小尼向来不喜欢吃亏。”

秦朝道:“我的答案肯定不能让你满意,御赐金匾最稀罕也还是留着赏给别的功臣好。”一本正经地道:“你们若喜欢,我绝不吝啬多赐你们几块金匾,再多几十几百都行。”

这时,苏晓晓已经离开,向问闲却还一直在偷听,听了主人这话,再也忍不住扑哧一笑,喃喃细语道:“以前别人向苏大才女讨个签名,甚至跪下来苦苦哀求而不得。”

“那是不得不硬起心肠,不得才越想得到,越难得才越觉得贵重,否则一人一次一万个签名都没用。相比之下,主人随手就是几块金匾,确实大方,就不知别人是否懂得感激?”

这话虽说很刺人,但相对于心中所想已相当委婉。而且这也关系主人的名声,不然别人见了会怎么想,会不误会自家主人口是心非?误解主人很稀罕很贪图那御踢金匾!

向问闲心想:“别人赐给皇帝金匾最好,皇帝也会觉得那是在侮辱他。同样的道理,主人毫不稀罕你们的御赐金匾。与你们相比,主人却大方得多,不介意多赏赐你们几十几百块。”

在一旁服侍的赵大丫见了,所思所想便与向问闲大不相同,可说是两个极端。

在赵大丫心中,御赐金匾乃无上荣耀,立下最多汗马功劳都极少有机会得到。

主人却一口拒绝!

就算真不稀罕,收下来转赐给奴婢都自知承受不起。但若真的不吝啬,主人自己的金匾多赐给奴婢几块,倒是不会不敢收。最重最多也不用担心承受不起,不如御赐金匾万一。

赵九白了秦朝一眼,道:“你不需要,你身边之人也不需要吗?”

秦朝不想再争辩这些,微微点头道:“那就赐给向问闲好了。”赵九道:“就不知别人是否懂得感激?”向问闲之前说话虽然很小声,赵九却一字不漏,听得很清楚。

她现在用原话反击,向问闲以为她很在意。她越在意,向问闲心中越快意,却也越担心她报复,担心给主人惹上麻烦,因此心里虽然有一大堆话回击,却开始保持沉默。

不接话,便等于答应接受御赐金匾。

如此一来,她之前讥讽御赐金匾的话,自然便成了对她自己的讥讽。像是有中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自己伤害自己,大不得也小不得——大了更受伤,小了更受辱。

赵九随口一句不经意的话,向问闲就抵挡不住。秦朝见了,心中感慨颇多,想起自己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空有满腹才华,对向问闲的争强好胜更多了份理解。

刚刚秦朝因御赐金匾而心动,对象却不是御赐金匾,而是赵九。但不是赵九这人,而是她一言一行。这么说还是有许多不对,应该说赵九是另一个贾大儒,事实偏偏不是。

贾大儒最多是半个道友,贾小静连半个都不是,却比赵九这真正地修行中人更道友。这当然是对秦朝来说,赵九距离最近都不如贾小静近。

也不如贾大儒近,不如黄蓉近。

说来话长,时间却没过去多久。

秦朝念头一转,回归正题,朗声道:“宋太祖陈桥驿发动兵变,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大宋,平定十国之乱,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社会秩序和经济逐渐恢复。太祖和太宗为确保大宋国的长治久安,皆着重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方面的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弱化地方军权,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使大宋初期社会发展比较安定,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祸事,却也使军事上越来越软弱,空耗军饷。这些不必多说,最主要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