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五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悟道天龙 第五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对别人负责,也是在对自己负责。改变乔峰,也是在改变自己。

灵魂是不像**一样实实在在,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而在灵魂。

北冥神功的核心不在三十六路经脉穴道图上,而在心法上。在还未见识过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秦朝就很用心地研究过北冥神功,在实验中假设过各种可能性。明知虚构是很可笑,失败了更是可笑,但如果人类连创造北冥神功的想法都不敢有,北冥神功还如何正式诞生?

也别说什么三十六路,最难的还是第一路。

有其一就有其二。

在见识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天龙八部》的几个版本都被秦朝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地思考和摸索书中的武功体系,尽力将之完善。那并非都是在做无用功,至少可以添入‘天龙悟道’,改善游戏中的武学设计,增加可玩性,使玩家玩得更爽快。

金派武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内功,内功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北冥神功。

小无相功在绝招上兼纳百家,北冥神功在内力上容纳百家。

内力为本,招式为末。北冥神功为本,小无相功为末。

这就是逍遥派的武学宗旨。

小无相功无论最怎么厉害都脱离不了内功,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而内功最怎么厉害都脱离不了北冥神功,就像江河最大最终还是流入了大海之中,使大海有望无限扩大。

积小而成大,积少而成多。

最小都得有个起点,最成熟的武学思想都离不开最初的天真幼稚。

最终如果连修炼道家第一内功北冥神功都避免不了死亡,又不肯学书中无涯子一样甘做别人嫁衣,将一身内力与逍遥派掌门之位都传给了少林普通弟子虚竹,又或想象一下无涯子的师父逍遥子是否也一样不肯,死了都只会更加地浪费。

虽然死亡也是在回归天地,回报天地,但人活着难道就不再是天地的一份子,不再可以对天地有所回报吗?

别的武功也不是不可以继承和发扬,但北冥神功明显更厉害——下一代掌门得了上一代掌门的功力,更容易造就更厉害的下一代,一代比一代更逍遥自在。甚至连天赋和资质的高低都无法阻止,可以用大量内力来强行逆转,大改特改。

道家最顶尖的内功北冥神功从吸人内力开始,最终却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传说中魔门最顶尖的魔功‘道心种魔**’,却是从助人一臂之力开始,最终要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道与魔一体两面。

不管是道家的利人,还是魔门的利已,都是利益循环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简单地说,这与男女循环、阴阳循环、生死循环是一个道理,缺了谁都循环不了。做人是要有原则,但秦朝仍觉得习武之人不必执着于这种表面的道与魔、善与恶。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是循环中的一部分,也都缺一不可,执着于任何一方都将走入恶性循环。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也是如此,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偏一不可。

至人完美无缺与真人有血有肉是有冲突,但不是非美即丑、非善即恶,非对即错的冲突,就像左脚配合右脚走路。

大道至简。

小说中、游戏中的假人假事突破都成为了现实,原来的真人真事不知都变成了什么?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父母不在,网友不在,红颜不在,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

不分真人假人都还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一个脑袋两只脚,表面上没什么大变化,甚至还不如武学上的变化大。

秦朝和原来世界的人一样习惯用研究科学的思维和态度来研究武学,很快就发现了北冥神功存在有一个极大隐患:吸入功力越是深厚,各门各派各种内力越多越杂,相互之间的冲突越大,解决起来越是艰难。一旦与实力相近的人交战,越用功越危险。那时候一个芝麻大小的小害都有无穷危害,随时要人命,更别说随功力提升而增加的潜在大害。但若不提升功力,大害自除,还急得做梦都想修炼北冥神功干嘛!

这么分析,逍遥派的另一大神功‘小无相功’,应该是对症下药的一味主药,而且得修炼越早越易化解内危。但‘小无相功’的化解能力最如何强大都并非无限,不然书中吐蕃国师鸠摩智不会在为修炼太多‘少林七十二绝技’而自毁,一身功力都便宜了段誉。当时段誉连‘小无相功’都没修炼,却没被‘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功力毁掉。

按理说,‘小无相功’都化解不了的时候北冥神功更无力化解,但北冥神功不用化解也可以包容各门各派的内力,更何况少林一家的绝学。

包容本身也是一种化解,却又不等于化解;化解本身也是一种包容,却又不等于包容。

聪不聪明都懂祸福相依的道理,但秦朝明知其中潜在有大害无穷,却还是拒绝不了想修炼北冥神功,就像鸠摩智最高智慧都拒绝不了要修炼‘小无相功’。拒绝得了都不想拒绝,不到黄河心不死。因此也别再笑话他,笑话无涯子和逍遥子,笑话段誉和虚竹。

至于理由?

想一想读书读多了的近视,便知道习武的理由是多么容易寻找,一找一大堆。

至少走在路上欣赏漂亮mm的时候,不用凑近了老是被人喊非礼,摸了也白摸。

想想木婉清,想想王语嫣,想想李沧海,是男人谁不热血沸腾,单身汉更加一等。

习武的好处数之不尽,坏处也是。免不了要担心,但最担心都没用。武功越厉害,害人也越厉害,不对敌人就对自己,这很合理。就算像传说中的《葵花宝典》,第一步必须自宫,相信也多得是人抢着修炼,不然古今天下的太监不会前仆后继有那么多。

太监中一再出现有厉害非常之人,也是响当当的事实。

非常人行非常之事,也是非常地无奈。

秦朝将秘笈上的文字全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还在硬背。按图上一个一个穴道用手指点住存想,牢牢记住至不用图都不出半点错还在牢记。这也是原来考试常拿高分的一个主要秘诀。

减小冒险,加大保险。

事在人为。

秦朝原以为凌波微步最难记,将之放在最后。不料在牢窂记记住《易经》正反六十四卦的方位之后,一步一步边走边记,不但可以使脚步配合大脑更易记牢,还可以顺便修习凌波微步。

卷轴上步法甚怪,有时走了上一步后,无法接到下一步,直至想到须得凭空转一个身,这才极巧妙自然的接上了;有时则须跃前纵后、左窜右闪,方合于卷上的步法。

秦朝先是十步一停,熟了再继续钻研和修炼。百步后改为百步一停,千步后又改成千步一停。时快时慢,至第七天完成最后一步,将卷轴上的步法全部牢记在心。走路都自然而然用上凌波微步,身体一天比一天明显更轻盈灵活。

一个立定跳远都跳了一丈来远,与原来的奥运冠军都有得一比,而这才不过修炼了七天凌波微步而已。

北冥神功还在关门之外,要借助别的内力破关而入。这使得秦朝更加认为,原来的内力很有可能被外力吃了。

从这些天对凌波微步的修炼来观察,如果不是用内力养壮了外力,不该进步如此快还不见有一丝内力。

唉!

要是能回家替国家争光抢夺奥运荣誉,一个人都可以连抢一大串金牌回国,那可就……

别害得世界大战又爆发,那可就功大于过了。

别害得家门老被媒婆踏破,那可就更对不起父母兄弟。

而在这里,就这水平,怕是连三品都算不上。要知道,书中天龙寺牟尼堂的那几位高僧都还在一阳指的四品徘徊。

这儿当然不是小说,也不是游戏,但很多地方和小说、游戏中有太多相似。

这是好还是坏?不用说都知道有很多好处,前提是要有命来享受。坏的最多都不用多说,武功修炼得越高越易应付。

武功的修炼是一回事,武学的领悟是另一回事。凌波微步中蕴藏了无穷奥妙,秦朝却像小孩子背文章一般,背熟了便算及格。七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说练成不如说及格更恰当。

秦朝更加认可原来对武功的推测——聪明人不一定成绩高,笨人不一定武功低。

这么一来,不管自己是愚蠢还是聪明,都不缺通往武林高手之路,关键是能否抓得住。

听说脑袋聪明的人杂念比较多,这又怎么说?

难怪还怪爹妈不成!

哈哈……

秦朝想笑又不敢大声笑,昨天晚上一时放纵,笑得剑湖宫内外一阵大乱,引来不少无量剑弟子的搜索,不引以为戒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如果不是修炼凌波微步增加了不少底气,吃穿都仍是大问题,拉个屎都得担心被突然冒出来的毒蛇一口咬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