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国足救世主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挥金如土

国足救世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挥金如土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21:42:20 来源:笔趣阁

这样遴选下来,符合条件的其实已经不多,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出国后的学习还会再刷掉一大批人,高军只负责提供最多三年(当小学教师的是一年)的学习和基本生活费用,如果还没学成的话,他就不再负责了。当然,如果自费学成了,并且通过高军的检验,那他一样不胜欢迎。

虽然早就知道中国足球人才匮乏,但是高军实施这个计划之后,他才充分意识到国内足球人才已经匮乏到了何种地步。第一期参加该计划到欧洲学习的人数是之后十年里最多的了,但总数也不满50个,其中最终成为青训教练或者小学足球体育教师的不到20个人,而按照高军的设想,一所小学就需要五个足球体育教师,而足球学校所需的青训教练数量就更多了。因此这个计划还没正式启动,高军就已经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国外,仅靠国内的足球人才来振兴中国足球,恐怕真的要几代人的努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军一开始曾经想过直接捐建一所“足球希望小学”作为试点,但经过仔细了解之后却发现这个想法根本行不通。政策和审批方面的麻烦姑且不论,关键是希望小学必定是建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如今已经是2005年底了,此时的中国完全不缺钱来办教育,希望工程的意义也由当初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变成了弥补工作的缺漏,因此绝不可能做再有人口稠密地区建希望小学的事了,因此希望小学的学生人数自然也不会太多。

经高军的了解,现在新建的希望小学里面规模最大的也就四五百人,去掉女生和身体有问题不能剧烈运动的,就只剩不到两百人了,基数才这么点,其中能够喜欢上踢球的能有多少?而且青少年球员年龄差两岁就是很大的差距,不可能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跟小学六年级的同场踢球,所以一所小学的足球部至少得要分成两个梯队、最好是三个梯队,这么一分,人就更不够了......

因此高军很快就意识到,只有找那些学生总数超过一千人、最好是两千人的中心小学投资才行,这样的小学在东部沿海地区是很多的,但是高军却不想先在东部进行试验。一是因为东部的学校经济状况普遍较好,未必在乎他捐助的那些人员和设备,又因为长期以来的传统,过于重视文化教育,除了大连和青岛等少数城市外,学生踢球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很可能会拒绝加入他的计划;二是东部的孩子生活较为优裕,其中能够吃得了训练之苦的肯定要少很多,影响他投资的收效......

所以高军最终将目光移向了相对贫穷的西部,而在西部诸省当中,他选择了似乎并不起眼的贵州。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现在这具新身体是贵州人氏,虽然如今恐怕已经没人认得出来,但是给贵州做点好事,对那个消逝了的孩子也总是个安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军当年执教贵州队时对这里的球迷印象很好,这里虽然还很缺乏足球传统,但是喜爱足球的人却同样很多,因此这里更加需要“扶贫”。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高军砸钱虽然只是说先试验一下,但心底里还是期盼着能够发现几个人才的,而贵州虽然不是足球传统强省,踢球的孩子不算太多,历史上却出过不少优秀的球员,比如堪称是中国克洛泽(徐根保的原话是“黎兵什么天赋都没有”,但最终他却靠着刻苦和自律成为了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好的球员之一,外战尤强。)的黎兵,从成才率来看,很可能是中国各省里面最高的,也不知道是当地水土还是风俗习惯的原因,这也成了高军选择从这里起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资助一所小学搞校园足球比直接捐建一所搞校园足球的小学便宜一些,但是一块好的草皮加上维护,费用就相当高了,而且还有一些训练器材的费用和同样为数不菲的人员薪水,一次性投入几百万人民币、然后每年花费上百万是至少的,而高军可不准备只是捐助一所小学,因为他还打算设立一个小范围内的小学足球赛事,因此至少得捐助好几所才行,而赛事本身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需要准备奖金......

而与捐助小学搞校园足球相比,足球学校的花费就更是巨大,崇明基地将费用尽可能地压缩后也需要给每个学员每年贴补2万块人民币,而高军构思中的足校的人员和设施标准则更高,因此需要贴补的金钱自然比崇明基地还要多得多,而且他计划中的招生规模是当初崇明基地初办时的5倍以上,每年的开销可想而知。

如果算上那些国内人员出国学习和国外青训教练的高额薪水,高军以后每年所需付出的金钱达到上亿人民币也不是全无可能,如果他准备扩大计划的,那就会更加惊人,完全称得上是挥金如土了。

估算出这样的数字之后,就连门德斯也被吓住了,“你不是真的只是因为爱中国足球才这么做的吧?你一定有更深的想法是不是?一定是的,那可是每年一千万欧元啊!适当地做些好事对你的形象是有益的,可是也不必做到这种程度吧?”

“你别急嘛,我又不是将自己的钱全部砸进去,至少你的佣金不会少半分钱,开个玩笑,别介意。”,高军开了个玩笑调节气氛之后,面色稍稍一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钱看着很多,但是真正大投入的时候得等国内国外的第一批人培训完毕,也就是说至少要等到一年之后,而为了避免造成大的浪费,一开始肯定是先捐助一所小学进行试点,最快也要到来年才能全面铺开,那就已经是第三年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