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国足救世主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不放人

国足救世主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不放人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21:42:20 来源:笔趣阁

感谢书友“难成的事”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和收藏^_^

这第二个原因呢,蒿骏敏虽然没有说出来,但高军还是隐约猜到了一点。由于这个时空余海与蒿骏敏这一左一右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在国字号都是队友,而且位置又是相对应的,因此很快就有了“左余右蒿”的说法,而这两人之间虽然关系不错,却也因此一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意识。

由于年龄的优势,一开始蒿骏敏是明显要比余海强一些的,但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球技的提高,逐渐具备了身高和速度优势的余海很快赶了上来,但是蒿骏敏先其一步留洋,似乎又走到了余海的前面,可余海在荷兰世青赛上却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国内获得的成长一点不慢,而当他也来到了拜仁之后,后来居上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因此蒿骏敏觉得自己如果回国,等于是主动宣布认输,实在是很不甘心。

其实蒿骏敏自己心底里也已经意识到,因为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上的差距,余海的发展潜力确实要大于自己,可他依然不甘心提前承认失败,除非余海能够将两人的差距拉开到无法追及的程度,不然他是决不会主动认输的,蒿骏敏虽然性格内向,但好胜心却并不比别人差,尤其余海曾经不如自己,让他反超了就更难接受了,说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余海离队后,东方队主力左边锋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本来高军以为这会给至今一直没有表现机会的邓卓祥带来转机,因为他虽然在前腰位置上有着最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传中和射门也还不错,而且如今身材还未长成反而令他的速度不像后来那么慢,因此边前卫或者边锋的位置他也可以胜任,而且两边都可以,在左边以传中为主,在右边则主要是内切射门,其实历史上的邓卓祥最初就是这样踢出名气来的。虽然小邓在边路上的发展潜力不如前腰,但是毕竟没有之前的边后卫那样坑爹,还是有较大锻炼意义的。

然而,与小邓相比,东方队的老板和有实无名的主教练徐根保却更偏爱出自崇明基地的左边锋“小山东”江志鹏,后者是在基地里从小看着长大的、感情更深,而且他的速度更快、身体素质更好(尽管他比小邓还年轻接近半年)、作风也更硬朗,对东方队“抢逼围、接转传”的战术风格理解也更透彻,所以也不能说徐指导的用人不对,只是这样一来,高军对于小邓的歉疚之情就更浓了。

不过,小邓的境况比余海离队之前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江志鹏的体力不足以打满全场,因此小邓替补出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只要有出场机会,是金子总会闪光。

有意思的是,对余海离队最郁闷的恰恰是小邓的“发小”容昊,前面少了补防意识和防守能力都很出色的余海,容昊就不敢向以前那样频繁插上助攻,而必须优先保证后防的稳固。这对攻强守弱的他来说,简直是自曝其短。不过如果往好里想,余海的离开令容昊没了倚赖,只能老老实实地提高自己的防守能力,这从长远来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容昊的表现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他期待中的留洋也因此暂时搁浅了下来,虽然也有球队向东方队报价,但是明显诚意不够,而且球队也大都不怎么样,而失去余海后愈发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容昊也最终决定先不急着出国,一方面跟队友一起拼一拼今年的亚冠,另一方面也利用这段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防守能力。

选择留下的不光是容昊,事实上东方队的球员除了余海因为对方确实很有诚意而在间歇期便离队赴欧之外,其他人(其实也就告林与曾城两个)都没有在这个夏天离开。因为下半年有亚冠这个水平相对较高的平台,大家也就比较能够体谅队里的难度,同意再留半年到一年,等队里的小师弟们成长起来接班,至少得让来年的东方队保级无忧吧?

而他们国青队的队友们则更是普遍遭到了俱乐部的阻挠,没有一个能够立即留洋。之所以国青队员们出国踢球会遭到俱乐部强留,原因很简单,这些球员大多已经在俱乐部踢上了主力,放走他们会明显影响球队的成绩,对那些保级和争冠的队伍来说尤其如此。

说起来,这个时空的85国青比历史上确实强了很多,历史上当时已经在俱乐部踢上主力的才寥寥数人,而且并没有哪个人是在世青赛刚一结束就收到欧洲俱乐部邀请的,冯肖婷、陈韬等人的留洋风波都是世青赛后又过了一两个赛季、他们的球技更加成熟后才有外国人找来引发事件的,而这个时空世青赛前在中超打上主力的国青队员多达八人,另外还有多人已经是所在俱乐部重要的轮换球员。

与东方队主要依靠劝说留人不同,其他的中超俱乐部几乎都是简单粗暴地直接不放,由于中国俱乐部制度的不合理,球员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因此俱乐部普遍态度强硬蛮横,说不放人,就不放人,媒体再怎么呼吁、球迷再怎么期望也没用。

例如,冯肖婷在世青赛后收到了意甲的邀请,一度十分振奋,但是他所在的俱乐部大连实德却开出了500万欧元的天价直接将对方吓退,冯肖婷的性格并不强硬,没敢跟俱乐部死磕,只能默默地等待下一次机会。而比较有性格的毛建卿和陈韬则都因为自己的反抗而遭到了球队的封杀,最终还是被迫服软低头,毕竟他们都到了需要多踢比赛才能快速成长的年龄,而技术意识又尚未巩固,如果长时间没正式比赛可踢,用不了一年便会大幅退步。现在两人的名气又都还不够大,因此终究没敢死撑到底,但是不满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