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聊斋觅仙路 > 第五十章 入主花山

聊斋觅仙路 第五十章 入主花山

作者:雪满林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1:22:58 来源:笔趣阁

原本这些官气神鬼辟易,松娘这个小小的狐狸jīng自然不敢接近这些官气的范围的。但是她现在身上也有着一层白气,那是傅说的白章经箓,现在给了松娘。有着这一层符召护着,也能算是道宫的道官,不会被这层官气所伤。

她忽然悠悠的叹口气,徐王氏口齿伶俐,问道:“夫人,看看大老爷现在这么威风。你还有什么好叹气的!”

那rì徐二终于知道权力的厉害,心里便动了心思,和着自己的浑家商量了,就投靠了傅说门下,做了仆役。也是看傅说孤身上任,手下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松娘又叹口气:“就是官人现在在太过威风了,我才担心啊。”她有些自哀自怜,原本傅说还是那般寒门小户就好了。如今傅说做了县令,整个县城几千号人俯首帖耳,威风八面。若是以后再做了更大的官怎么办?她毕竟只是一个狐狸jīng,连人间出身贫寒的平民女子都不如。甚至不如那些卖笑的乐户,傅说做的官越大,就和她的距离越远。只是这些心事,就不能和别人说了。

“大人,我们本家侄子都有几十个,根本用不着其他家的。就能把衙役给包园了!”杨耆老道。

坐在上首的傅说正悠闲的品着茶,听了这话顿时似笑非笑起来。从各家里抽调人手做衙役,怕的就是一家独大,架空了他这个老爷。这个杨耆老不知道是真糊涂呢,还是居心不良!

不知道已经被傅说暗地里打上居心不良这个标签的杨耆老还要再说,就看见了其他几家的耆老们也都来了,纷纷上来拜见傅说。

这里不是县衙的正堂,而是一处花厅,光线充足,外面正对着一处花园,风景也不错,比那昏昏沉沉的县衙大堂要好的多了。说起来古式建筑什么都考虑了,就是没有考虑采光,足有五六丈深的大堂连个窗子都没有,全凭着从门口照进来的光线。遇上下雨天,即使是大白天的都要电灯!

“你们来的正好!”傅说微笑着说:“正有事和你们商量!”

几个耆老们顿时连道:“不敢,不敢。大人有事吩咐就是,可不敢当商量二字!”

傅说微微一笑,如果说刚来的时候这些耆老们只是因着朝廷的大义名分在,而对他毕恭毕敬的话。那么自从那天傅说立威一战打败了大花鬼僚的麻南之后,这些天又用各种手段让这些耆老们已经对他十分的敬服了。当然了,像是杨耆老这种不知进退的,找机会还是要敲打敲打的好!

“那么都知道,本官一个人前来上任,这衙门里就是一个空架子。原本衙门里有着的六房公事,现在都没有。便是站班衙役们,也都……”

杨耆老道:“大人,我家那些混账小子们已经来了,都在外面候着,随时听从大人吩咐!”

傅说微微一笑,一付风轻云淡的样子,嘴里却道:“衙役这东西,大家也都知道。没有确实不行……”

几个耆老们有会于心,纷纷点头。傅说接道:“但是时间长了呢,那些衙役也是作jiān犯科的多。”

杨耆老连忙站起来道:“不会,不会。我挑选的都是老实忠厚的,绝对不会有着那些人。”其他几个耆老们也是跟着拍胸脯保证。

傅说不置可否,心里根本不会为这些人的保证动摇半分。所谓绝对的权力,会让人绝对的腐化。每一个在傅说以前的世界生活过的都清楚这个道理,甚至能亲身体验。衙役制度本来就不合理,一边是有着随意压榨小民百姓的权力,一边又是被着上官欺压剥削。

甚至在傅说以前世界的明清时候,那些衙役和小吏们能合起伙来,架空上官,鱼肉百姓。所以着傅说压根都没打算在花山县恢复衙役制度。

现在的花山县,山高皇帝远。三十年没有县令了,朝廷都不闻不问,简直是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羁縻之地了。不过,空白图纸好作画,没了上下掣肘,傅说更能按着自己的心思来办。

他是修行中人,来做这一回县令一方面是要累积外功,二来却是要借助万民尊奉的气运来练功。不论那分明,也都要他把花山县这地方治理的妥妥当当的才对!

“话虽如此,但是能防还是要防的。毕竟朝廷流官制度,我在这里也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县令。这些衙役可是代代要相传的!”傅说抿了口茶水,慢条斯理。

和傅说原来世界一样,衙役从唐宋以后都是子孙代代相传的。甚至连改朝换代了,衙门里的衙役也不会更换。这就叫做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这些人代代相传,在衙门之中盘根错节的,潜势力极大。这才能架空主官,欺凌百姓。

“大人,可是全天下间的衙役都是这般啊。不这么做……”

傅说微笑道:“本县的吏职嘛,就不要代代相传了。而且还要由着各位耆老们监督着,若有作jiān犯科的,就禀报上来,直接换人。具体条陈嘛,大家可以看看,这是本县所写的!”

几个耆老们轮流传阅着傅说写的衙门衙役吏员的管理制度,个个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个耆老甚至道:“大人有经纬之才,来治理我们小小的花山县简直是屈才了。不过就是因为委屈了大人,这才有我花山县的福气啊!”

这马屁的拍的绝对够水准,其他几个耆老们反应过来,跟着大拍特拍。

傅说含笑受之,作为上位者来说。有时候,接受下位者的马屁也是一种义务。不过他不会真的昏了头去,他设立的制度参考了后世的一些经验,看起来就完善了许多。

只是傅说清楚,法久弊深。再好的制度出来,也会慢慢的不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变成弊政。总得靠人不断的调整制度,才能顺应形势。这般想起来,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天下间第一蠢人了!

“大人,什么时候封册土地啊!”商议完了衙役的事情,就有人把话题转移到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