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罗二的朝战 > 五百四十三章、下一个粮仓在哪里

罗二的朝战 五百四十三章、下一个粮仓在哪里

作者:俯视的馆主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21:54 来源:笔趣阁

在巴特那盘恒了两天,对于那些掌握在私人囊里的大量粮食储存,他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横扫,而是用手里的药剂进行秘密兑换;一场隐秘的会面后,两位被赏赐了药剂的粮商,在他到达巴特那的深夜,已经提着二十支烧刀子开始了行动。

二百万美刀数额不大,但是这在国际黑市上有价无市的救命药,作为购买粮食的定金,却是在巴特那相当的抢手,尽管印度人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民族特性,也无法阻挡对生命的狂热追索。

而给一张张订单作担保的,是印度国防部后勤部门开具的正式公函,在两个粮商的手里上下挥舞,跟随着药剂的减少,换来了一座座堆满稻米、小麦粮库的使用权。

一支烧刀子,权当五十万吨粮食的定金,后尾按市场价结账依旧是烧刀子药剂,运费另算,激动人心的消息在巴特那凌晨传出不到三小时,那两个外围情报员粮商的住宅外,已经挤满了各式大小的轿车;其中,不乏挂着驻军、政府部门牌照的车辆。

在印度大陆上繁杂、冗官沉重的国度里,效率如此高效的活动,是相当罕见的,为了能够拿到一支救命的药剂,再乐知天命的人物,也免不了要拼搏一把。

明面上所付出的金钱代价,在中上层人物们的眼里,不过尔尔,但随后所引发的祸患,呵呵,那是国家的事情,几个家族商量着来就行了。大不了费些许的钱财税款罢了;不说经济这个大话题,就是在粮食领域里有着长远眼光的,在印度似乎还没有出现。

而躲在酒店里稍事休息的罗二,和张卓文匆匆吃过宵夜,登上一辆重型吉普车,在当地警局干员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直奔郊区的一间监狱。

“长官,你这做生意的速度,也简直太快了,”靠在前座的张卓文。 虽然对罗二玩命般的奔波很疑惑。但也不过是不解罢了,几年来穿梭往返各地的经历,一天里上百公里的转换地点,已经让他习惯了这种走马观花的旅程。

当然。不但是他。保安部里的外派军官、士兵。甚至是指挥着民兵的部落首领们,也早已习惯了。

他嘴里说得汉语,他身旁开车的警官听不懂。但话里那一股调侃的味道,还是让这个消瘦精练的家伙也陪起了笑脸;没办法,这般有着上级再三交代要服侍好的客人,他是万万惹不得的。

相对来说,在印度政府部门里,最有办事效率的,也就是国防部下属的后勤部门了,就在罗二安顿好巴特那购粮事宜,前往新德里的路上,一队队军绿色的车队,缓缓开出了巴特那郊区粮库,沿着北上的公路,开赴尼尔边境。

在那里,一条被拓宽的公路,斜穿过尼尔小国东部高原,正在向科达里山口方向推进。

尽管罗二送粮的手法省时省力,但让他一趟趟地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空,迎风料峭十几分钟,也是太为难了,dilip少将后续的调度行动,罗二还是乐意看到的。

至于dilip少将为此怎样使用药剂,罗二并不追问,一支药剂如果达不到二十万美刀甚至更多的效果,那dilip少将也不值当他看重了。dilip少将能贪墨多少药剂,就看他的能力有多强。

他要的,只是结果,过程任由dilip少将发挥了。罗二现在发愁的,是科达里山口北方大陆境内,到现在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要不是怕引起大陆那边的怒火,在张卓文的怂恿下,他都有了把重型机械开上去修路的计划了。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当科达里山口南侧的两个谷地里,堆起了连绵的一座座粮跺时,印度国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扬,也撬动了国际粮价的浮动。

好在,印度只要洋葱的价格稳定,手里有着活命粮的百姓,并不在乎市场上粮食价格。印度人一般吃的谷类,也就是各种豆子之类,罗二并没有触及。像印度吃的一般的大米、小麦,才是他下手的对象。

至于印度很多地方都没饭吃,低种姓饿死人其实也是经常事,闭塞,封建,饿死人几年都未必有人知道,罗二也不清楚。

和印度有着传统贸易的周边国家,粮食价格应声而涨,而几乎关闭了对外粮食贸易通道的印度,甚至开始了粮食进口,一时间让远在北方的苏联,大为恼火。

短时间内接受了印度粮食进口订单的,不但有美国,保安部辖下的各地港口,一艘艘散装货船,也开始向孟加拉湾的巴拉索尔港口出发。巴拉索尔港口到巴特那,有现成的铁路运输网络。

今年1月31日,美国才将一颗只有18磅重的“探险者一号”送上太空,但随后发射的实验性质的照相卫星,其中的一颗,正在缓慢地移动轨道。

印度洋上空,由于计算失误,卫星堪堪划过大气层,流行般闪耀片刻,坠烧在了印度洋海域。

新德里,罗二在拉姆利拉广场北面的一间普通酒店,舒爽地睡了一晚后,dilip少将陪同着他在狭小的酒店会议室里,和一众政府高层大佬,在温馨的气氛下,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两大朝野党派的骨干大佬,在罗二的见证下,和代表了保安部情报站的akkineni nagarjuna,签署了秘密友好合约;对指挥官的粮食需求,他们也予以了相当的理解,保证了一定额度的供应。

印度情报站的顺利拓展,罗二还算满意,但随后传来的信息,让他不得不尽快赶向科达里山口。处理手头事物。

“小张,保安部在棉兰和巴西兰岛,目前储备了近五十万吨的稻米,这也是极限了,再这么买粮,老子我就要破产了,”颠簸的运输机里,罗二对着张卓文直发牢骚;为了粮食,他把老婆在日本的私人金库都动用了,回去了免不了玛丽要使劲骚扰他了。

保安部里。林涛主管军事。李相是民事,但他身边智囊型的军事,但现在也没捞到一个,一路跌得撞撞的经历。有时候茫然得罗二也是很无奈。

“长官。你已经尽力了。再说印度情报站上缴的五千万美刀,或许明年会更多了,你离破产还远着呐。”嗡嗡作响的机舱里,罗二身边的张卓文,安慰了一句长官,隐蔽地伸手按按胸口的衣袋,里面那张富士银行的现金支票,就妥妥地待在那里。

他身后的座椅上,特战队员们一个个闭眼假寐,处理完科达里山口那里的粮食,大家就和长官一起,要离开印度了。

掏出一张大比例世界地图,张卓文摊开在膝盖上,伸指一点,“长官,这里其实是个好地方,号称苏联的粮仓,那粮食产量不比印度差,”至于价格,他连提都没提,明显是一副要打劫的嘴脸。

斜眼扫了一下,罗二撇撇嘴掏出一根雪茄,“当”地给自己点上,幽幽地吐出一个烟圈,压根就没理会前面军士张望的眼神。

“那里就别想了,粮仓再大也不是咱们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中间还夹着一个外蒙古呢,”无动于衷的话里,张卓文却是听出了淡淡的疲惫,遂脸色一正,“指挥官,假道蒙古,或许咱们还能做点事情,”

“那些背祖忘宗的货色,活着也是浪费粮食,咱们现在缺的可不正是粮食嘛,”张卓文小心地收好地图,也掏出雪茄点上,一边仔细地品着滋味,一边心安理得地劝解着罗二。

“地广人稀,还有苏联驻军,不好办啊,”想想从科达里山口运过去的粮食数量,再加上保安部存储的粮食,罗二否定了张卓文的建议。

费时费力风险极大,他才懒得跑那么远呢。下一个粮仓在哪里,他不知道,还没有计划寻找,也许不用了吧,罗二侥幸地想着。

科达里山口南侧,一处稍加休整的临时停机坪,一架灰白条纹印度空军的米-6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吊钩”(hook),轰鸣着从天而降。

1954年开始研制,1957年试飞,目前米-6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这种可装载41副担架和两名医护人员,或者可运送 65名旅客及随身携带的货物和行李的直升机,印度空军凭着和苏联亲近的渠道,好容易进口了三架,被罗二直接调来了新德里的一架。

罗二看中这架飞机的,正是它机身后部有蛤壳式舱门和液压收放的折迭式踏板,便于装卸车辆和大炮等重型军事设备,还有携带1000千克和2000千克载荷,以330.377公里/小时速度飞行1000公里航线的速度纪录;携带5000千克载荷,以284.354公里/小时平均速度飞行1000公里闭合航线的纪录。

从临时粮库去往山口北侧的空投预定地点,距离有两百公里的山道,而米-6的高原适应性能,完全可以应付频繁的往返任务。

和看守山谷粮库的印边防部队交接手续,再打发走了修路的民众,已经是日落晚饭时分,霞光满天;周广稻带人在外围警戒巡逻,鬼子飞行员保养飞机,罗二则带着张卓文在山道旁的草地上,巡视着一辆辆崭新的苏联制造的重型推土机、压路机、轻型军卡。

这些推土机,是他对北方那些人修路速度不满的结果,赠与给了印度军方的工程兵机械物资,拿来用用也是相当不错的。

“啧啧,真是好东西,北极熊有时候也很大方啊,这些家伙就是保安部里也少见,”带着鹿皮手套,张卓文拍着冰凉的钢铁机械,四下张望片刻,不停地感叹连连,唯有罗二看上去很是郁闷。

苏联给北方大陆的支持,他从情报里也看到了,但免费的赠与,那还真没听说过,一针一线也是要用外汇换回来,和眼前的架势相比,罗二隐约意识到了一些不同。

转了一圈,把医药箱里装满了粮食,罗二带着张卓文,开着一辆轻型军卡,来到了临时停机坪,飞机螺旋桨启动,热机,轰鸣声在山谷里回响,很快再次升空。

“嗡,”不到四十分钟,郑军他们所在的乱石山谷,抹去了徽号的米-6直升机,按照导航图指向,沿着满是积雪的山峰,急匆匆赶了过来,太阳已经没入山峰背后,时间很紧张。

刺耳尖利的警戒哨声响起,山谷一侧十几顶帐篷里一阵骚动,原本要远远避开空投地点的郑军,慌忙跑出帐篷,迎面就看见了一架体型硕大的直升机,在头顶上控呼啸而过,飞机里那驾驶员白色的头盔清晰可见。

“咦,怎么换成直升机了?”正要向高处爬去的郑军,侧脸看见那两名政治部干部,举起了望远镜,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直升机飞过原先惯用的空投地,缓缓降低了高度,在五十米的高度沿着山谷,嗡嗡地转过一个山脚,在众人视线里消失不到十五分钟后,调转方向拔高了机身,很快越过云层向南方飞去。

“快,去看看山脚那边,看那里有没有人,”在一名干部的呼喊声中,携带武器的一个排士兵,沿着泥泞的山路,火速向千米外的山脚跑去。

传回来的消息,让这些整天收集粮食的官兵们,个个脸上红光满面,一袋袋包装完整沉重的粮食,几乎堆满了那个转角山坡;唯一令郑军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那个期盼中的身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