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鬼才王小波 > 第六十七章:意外的官帽

鬼才王小波 第六十七章:意外的官帽

作者:二零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9:38 来源:笔趣阁

王进宝刚想张嘴说点什么,许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听说这邱一青在北山盖了好大的一幢房子,纪委是不是去查一查。”

王进宝将刚想说出的话,只得艰难地咽了回去。这邱一青有没有在北山盖新房子暂却不说,县长金大朗在城关镇盖新房子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里面还猫腻不少。这话透着重重的威胁,还能听不出来?他和金大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出了问题,谁也跑不了谁。他苦涩地看了金大朗一眼,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许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建议北山乡党委书记邱一青停职检查,待纪委查清问题后再行处理。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北山乡新的党委书记人选。”

一般书记能掌控的常委会,一把手抛出议题后,都是到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一次总结xìng发言。但并不是说他没有态度,他的态度往往体现在会议的第一个发言人身上。譬如,人事问题,组织部长会第一个发言,他会有一个倾向xìng意见,这个意见正是会前书记和组织部长沟通的结果,这叫定调子。这时候,常委会发言的顺序是按排名从上而下发言。

还有一种情况,书记没有把握的议题,他会让排名最后的党办主任首先提一个方案,那叫投石问路,试探与会人员对这个议题的反应。这个时候的发言顺序刚好相反,是似下而上。

今天这个常委会是临时起意,会前根本没有和组织部长做过沟通。许明一说完议题,大家便习惯xìng地将目光移向了组织部长身上。

宣部长根本没有准备,会前也没有和书记沟通过,他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幸亏,他反应快,今天的常委会有点不同寻常,连专署夏书记也来参加,而且会前还特意放了王小波领导抗洪救灾的录像,似乎已经向大家发出了一个信号,提拔王小波势在必行。

于是他孤注一掷,来了一个连许明也膛目结舌的发言:“本来组织部正在考虑解决王小波同志副主任科员待遇问题,上次常委会也已通过。当时组织部考虑他德的情况比较突出,当然,也受了《群众rì报》上的那篇文章影响比较多。所以,准备放到金屏乡任副乡长,去锻炼一下才干。今天看了录像,我认为王小波同志的才干也非常突出,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那么,我们何不让其一次xìng到位,直接提拔为北山乡党委书记,正科待遇。组织条例也有这一条,成绩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提拔麽。”

许明惊呆了,一向以稳重著称的宣部长,今天怎么了?当时提拔王小波为副科时,还犹犹豫豫的,怕不符合组织原则,如今,怎么又跨出了更大的一步?

接下来,应该是县长金大朗发言,可王进宝抢先一步:“我个人很赞成宣部长的意见。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王小波就是人才嘛,我们平时都以伯乐自居,那么,现在千里马就在面前,为什么又不敢举荐了呢?响鼓还得重锤敲,就任命他为北山乡党委书记,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王金宝因为始终在现场,知道这次提拔是势在必行,怕金大朗不合时宜的发言,影响了在夏书记心目中的形象。故先定下发言的基调。

果然,县长金大朗的发言也跟着王进宝跑:“刚刚看了录像,我很受感动,这样的同志,我们如果患得患失,不大胆提拔,试问我们还提拔谁?我个人赞同前面二位同志的意见。”

组织部长和县长都是一个腔调,似乎在传达着一个信息,书记和县长难得地统一了意见,那自己又何必与书记和县长作对呢,于是,接下来的发言,全都是为王小波歌功颂德,赞同组织部长的提议。

该是许明作总结xìng发言了,他能说什么呢?这么一边倒的发言,他还能说别的吗?他也只能高开高走,唱起了高调。从干部的德才兼备谈起,一直到王小波的英雄行为,洋洋洒洒地十足讲了十几分钟。

就这样,常委会以少有的全票通过王小波的任命。一个毕业才一个多月的大学生,凭着几件机缘巧合的事件和他本人的才华,鬼使神差地变成了正科级干部,北山乡党委书记。

接下来,夏治国宣布的一项任命,更使在座的常委大吃一惊:“本来,今天来北山是来宣布一项任命的,刚好,现在大家都在,我就在这里先向大家通报一下吧。经专署党委研究,任命王小波同志兼任北山铜矿党委书记,省委特派员马林任北山铜矿矿长。”

这两项任命也有点不伦不类,按道理北山铜矿是副厅级单位,后面都应该带括号的。譬如,任命王小波同志兼任北山铜矿党委书记(副厅),可文件直接去掉了括号,可能也考虑到他资历不够。

其实,像北山铜矿这两个正职,在丽都专署不知对少人瞄着。这个相当于副专员的位置,有多少处于正处、副处这个档次的官员眼巴巴地盯着,平常那轮得到王小波和马林。

在专署常委会上讨论时,也只有夏治国知道这两个位置非他们俩坐不可,大量的善后工作还需要他们去做,否则,换了其他人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又不能明言,说你们的官帽是王小波他们出生入死换来的,那样不就等于告诉大家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无奈之下,夏治国灵机一动,去掉了括号。这样,一个无任何级别的职务谁会争取?谁愿意来这山沟沟里戴这么一顶虚帽子?当然,常委会上对这项任命也就好无悬念地通过了。

夏治国力促王小波任北山乡党委书记,是事前和省委书记李默然沟通好了的,是为了更方便贩毒案的善后工作,长久地保住这个秘密。刚好,一场狂风暴雨,老百姓将王小波举荐了出来。他也就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将他送上了正科位置。至于马林,他是工程师,相当于副处级别,自然省委组织部会给他一个括号副处。

官帽子就这么yīn差阳错地落到了王小波头上,而且是一顶实实在在的正科帽子,还捎带了一顶潜在的副厅虚职帽子。

对于这些,王小波自然不知道。他现在对付那个新华社记者的穷追猛打还来不齐。

新华社记者姓邵,他本来是根据车老送的北山铜矿隐瞒特大矿难事故材料而来。可到了北山以后,发现省委调查组已经进驻,而当事人矿长茹大海也已经畏罪自杀,也就没了继续采访的兴趣。

这些大牌记者,尤其是新华社记者,都喜欢搞一些独家新闻,过时的,或者拾人牙慧的,他们是绝对不干的,也与他们国内第一媒体身份不符。所以,这个已经被查处了的案子,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

昨天晚上七点,他想最后与省委调查组碰一下头,好回去交差。不想,在办公楼前听到了王小波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尤其是对他的人与财产的说辞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便当机立断改变采访对象。

不想,这一改变,使他如获至宝。何况,前面又有《群众rì报》那篇《寻找外星人》报道的铺垫,这在新闻学上叫追踪报道,更有新闻亮点。而且,这还是一篇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对党报来说更容易见报。

当他在老百姓为他鸣不平时,见到了省委秘书长和夏书记,得悉这位王小波还是民间反对“两个凡是”第一人时,更是欣若狂。新闻的敏感xìng使他这位采访对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这会儿,他七八个问题轮番轰炸着王小波。反正等5W等新闻要素都问遍了,又开始问他对焦裕禄的看法。

王小波只得事实就是地说:“焦裕禄这名字我听说过,但具体事迹恕我直言,不知道。但为官就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能说的具体一点吗?”邵记者一边在采访本上记着,一边问道。

“好了!邵记者,人家已经两天没有睡了,你是不是给他一点休息的时间啊?”如黄莺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多么熟悉的声音啊,王小波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

苏盈盈,对!就是苏盈盈。从香港一别,差不多两个多月没见了,不过梦中倒时常见到她。

她怎么忽然来到这么一个小地方了,他百思不得其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