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鬼才王小波 > 第七章:收录机的妙用

鬼才王小波 第七章:收录机的妙用

作者:二零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9:38 来源:笔趣阁

王小波这几天被任科长父子的恶行弄得心情极差。这事虽然过去快一个星期了,但当初心中忽然冒出来的那个想法还在不时地蠢蠢yù动,挥之不去。还好阳台上种植的香菇、黑木耳密密麻麻的爬满了二块旧木头,长势喜人,给了他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毕竟是自己辛苦所得的劳动成果,与其它收获不可同rì而语啊。

温卫兵始终不见踪影,也不知道在干啥?到是老大李剑锋来找过他一趟,也脸sè极其难看。从闲聊中,可以听出老大与其父亲在一些理念上产生了矛盾,好像是与最近报刊争论较激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听得出老大是持支持态度的,想在报刊上写点东西表示下声援,可他父亲不同意,认为理解、支持甚至在工作上执行都可以,但在报刊上声援就欠妥了。他父亲认为,不要小看这区区理论之争,这是高层的两条路线斗争,作为省委书记的儿子,一在报刊上公开声援,无疑是摆明了他省委书记的态度。在政治上这叫淡定而动,即在争论没明确之前,暂不标明态度,保全自己,免得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省委书记不愧在“五·七”干校待得久了,政治上也更加成熟与圆滑了。王小波想着,也为老大感到无奈,有时还不如他zì yóu自在,赤条条地毫无牵挂。

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他也关注过,持支持态度。王小波心想,老大既然不能写,那就我来吧,反正论文已上交,左右无事,不如搞点事情做做。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学校图书馆,不想,这一扎进去就拔不出来了,连续三天他都在图书馆用功,终于写就了一篇近6000字的政论文。

政论文开宗明义就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明确指出唯伟人之言而行是唯心主义的。文章指出《南湖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得出的“好得很”结论,和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时得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结论,都是马克思唯物论的观点,是通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而那个特殊时期的革命是未经实践前想当然的产物,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的。真理不在少数人或者伟人手里,也不在多数人众口一词上,而在于通过实践证明却行之有效的结果上。

这篇政论文公开否定那个特殊时期是祸国殃民,对伟人也主张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论文观点大胆新颖,颇具时代特sè,显示了他特有的大胆泼辣的一贯文风。写好后,由于观点触到了当时按既定方针办的禁区,怕连累众家兄弟,就没征求他们意见,直接寄给了当时团zhōng yāng举办的《国家青年报》。至于能不能发表他到无所谓,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身轻松。

这一rì,温卫兵却意外地回了宿舍,见王小波正在剪第一茬的香菇和黑木耳,高兴的合不拢嘴,又拉着他往杜八一的卡拉OK厅跑。说是已联系了市供销社系统下一家副食品公司,准备挂靠在这家副食品公司下,成立一家农副产品供销公司。公司拟注册资金5万元,杜八一因为搞这个卡拉OK厅,在银行有贷款,只能抽出2万元,其余3万元由温卫兵出。那时候还没有引进股份制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有限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反正二人合伙注册一家二级法人的公司,每年给副食品公司2000元挂靠费。

温卫兵这趟滨江之行趁有军车之便,将原有的3万多元和那400块银元全部在渔船上购买了收录机和电子表,装了小半车拉回省城,不到一个星期就差不多销光了。现在他手上资金已将近10万,这在1981年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温卫兵如今财大气粗,在省城闹市区租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开始了他的老板生涯。

这天,他拉着王小波在杜八一的卡拉OK厅商量开办公司的细节,最后确定由温卫兵出任公司总经理,负责产供销业务,杜八一出任副总经理,负责工商、税务以及办理外贸许可证等事宜。王小波也与他们详细商量了一下运输方面等问题后,并又在8号包厢里坐了下来,一边吃着卡拉OK厅自制的小点心和啤酒,一边跟温卫兵讲了任科长父子的恶行,还将万龙的200块银元又交给了他。这时,杜八一也不失时机地将小梅叫了进来,一起吃饭。

二人这次再见,也没有了初见时的生疏感,一会儿,便以姐弟相称。温卫兵也见怪不怪,想这老五是心情中人,以后在仕途上混,免不了要和各式女人打交道,有个女人锁住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便故意找借口跑了出去。

这边,二人吃喝了一会,小梅感觉有点热了,便脱掉了外套。她本是风月场所中人,虽然只陪酒,不下水,但也打扮得极其风sāo。雪白的rǔ沟和二只时隐时现的nǎi子,看得王小波心猿意马,直吐口水。但有着扎实的中文底子的王小波,以非礼勿视的中国式的严谨,将恋恋不舍的目光硬是移到了别处。小梅是何等人,对这弟弟又有了新的认识,心中不禁一热:“弟,你说姐好看吗?”

王小波咽了下口水,默默地点了点头:“姐真好看。”

“喜欢吗?”小梅又嗲声嗲气地追问道。

王小波被问得有点尴尬,忙旁顾左右而言它:“姐怎么想到来这工作啦?”

小梅立即脸sè黯然了许多,苦涩地说道:“爸去死得早,妈去年又病了,弟弟还小,我能怎么办?”

是呀,自己家里又何尙不是如此,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真不容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啊。王小波想着,便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就从衣袋里掏出十张10元纸票,共计100元钱递给她说:“不多,一点心意而已。”

小梅这时已知道他也是穷学生,想不要,但看他一脸诚恳,怕伤他自尊心,也在违心地收下了钱的同时,又踮着脚,在他脸上吻了一下,说道:“常来坐坐,姐要想你的。”

王小波脸sè绯红,飞也似跑了出去。心想,得想个办法帮她解决目前的困境。正站在门外抽烟的温卫兵见王小波脸sè绯红地跑了出来,本想开几句玩笑,但又想他爱面子,说出来的话却变成:“五弟,今晚就别回宿舍,去我那儿,有事和你说。”

二人一起来到温卫兵租赁的二室一厅,王小波见里面还放着四台收录机,就高兴地叫了起来:“啊,四哥,还真有收录机呀,我明天拿二台回去,了啦万叔的心事。”

“你拿去吧,不过这200块银元虽然是袁大头,换二台收录机也足足有余了,这样,这一万五千元存折你先拿去,明天去银行拿出1000元给万家,其余你拿着,也许以后种植香菇、黑木耳或许有用。”温卫兵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存折递给他。

王小波刚想推辞,又见温卫兵严肃地说道:“从今以后,我们两兄弟钱财不分家。现在我可以实话告诉你,这段时间,我用你那800块银元做本钱,来回倒腾这些收录机和电子表,如今已赚了快十万元了。后天又有辆军车去滨江,我再跟过去,最后一次搞一票,或许能赚到20万。从此就收手去专心搞公司,以后不管赚到多少钱,其中的一半就是你的,你就别不好意思了。”

话说到这里,王小波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收了存折。这晚二人说了一夜话还意犹未尽,至五更才睡下。

第二天九点多,二人才匆匆起床。王小波向老四要了一盒邓丽君金曲和二盒空白磁带,提着二台收录机回了学校。到了宿舍,王小波对着说明书对收录机进行了一番研究,并熟练地掌握了收录功能。尔而又去了趟银行,取了1000元钱。晚饭后,他提着收录机赶到了胜利新村,在28幢302室门口,他稍稍平定了下心胸,就敲开了任科长的家门。

任科长一见王小波手里拎着收录机站在门口,就立即满脸堆笑,那张胖胖的脸显得更加扁平,本就淡淡的眉毛和笑眯成线的眼睛犹如画在脸上的“=”符号。

“这个——这个——同学来了,请进,请进。”任科长才不会刻意去记王小波姓啥名谁,叫不出名字无妨,认得收录机就行。

王小波假装拘谨地叫了声“任科长”,恭恭敬敬地将收录机捧上,小心地说道:“任科长,要不我来试一下。”说着,拿出电源插头,询问似地看着他。

“好的,好的,试试也好。”任科长说着将收录机插上电源,王小波按下开关,邓丽君《小城故事多》的歌声就舒缓地释放了出来。任科长仰着头、闭着眼,一只手还不时地拍打着沙发扶手,不知是在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还是在夸奖收录机的音响:“嗯,好——好——。”

王小波站在收录机旁,见他得意样,忍不住想笑,忙按了二下按钮,邓丽君的歌曲戛然而止,随即回到沙发边,对任科长说道:“这款是最新cháo的四个喇叭收录机,市面价格起码在千元以上,不知任科长是否满意?”

“嗯,满意,满意。”任科长一听价钱要千元以上,不知怎么回答,只是傻傻地看着他。

王小波也傻乎乎地笑着:“哈——,任科长,我就直说了吧,我也是受人之托啊,你要是满意,这收录机就送你啦,就是万龙的儿子万宏伟提副工长之事,烦请大领导多关照关照啊。”

任科长一听眉开眼笑地说道:“啊,这个好说,请你转告老万,让他放心,多则一年,少则半年,我明天就去打招呼。”

“也是,还不是你大领导一句话的事情。”王小波跟着捧上一句。“这到也是,凭我老任在三建公司的面子,还真没有办不了的事啊,何况一个区区副工长职务?”任科长到也不谦虚。

“那就好,收录机你收好,我的事也办完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啊!”王小波一语双关。

任科长那有听不懂的道理,连忙又表态道:“好——你告诉老万,我就却之不恭了,他儿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让他放心吧。”说完,两眼又瞄向收录机,一副贪婪像。

王小波见状就站了起来,走到收录机旁,按了下按钮,取出一盒磁带,对任科长说道:“里面还有一盒试带,这一盒是借来的,我去还人家。那,这个,大领导就再见了吧。”

任科长也站了起来,热情地说道:“再见,再见,同学下次再来啊。”到此时他还想不起这同学姓啥?

王小波临出门时,又突然回头笑呵呵地说道:“大领导,你还欠我一袋水果啊,我下次可要来拿的啊。”说完,扬了扬手,大步而去。

王小波坐上公交车后,才如释重负,一脸坏笑,好像做了什么壮举似地,洋洋得意地哼起了样板戏——“壮志凌云写chūn秋”,惹得旁边的小姑娘向他直瞪眼。

刚回到宿舍门口,就见万宏伟站在门外东张西望。王小波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问道:“大哥,找我有事?”

万宏伟还是那一贯大大咧咧的派头,跑到面前就大声地嚷道:“小波,听老头子说,他托你去找任科长那老王八蛋走门路?什么劳什子副工长?我才不稀罕呢。你千万别听他的,老头子老眼昏花啦,这种事也干得出啊。”看来,万宏伟对他父亲行为很是不满,所以一席话说的东一棒头,西一榔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王小波见他不分场合地大声嚷嚷,赶紧摆手制止了他,开了门拉他进宿舍后,才说道:“这个先不说,给你听一段录音。”说着从衣袋里掏出那盒刚从任科长家里拿回来的磁带,放入收录机内,按下播放按钮,里面就清晰地传出了二人的对话。

万宏伟开始莫名其妙地听着,继而又一阵惊讶,最后竟高兴地跳了起来,兴奋的嚷道:“你和任科长的对话?是他受贿的证据?啊!小波,我可是真服了你了。”王小波只笑了笑,又拿出另一盒空白磁带,放入收录机进行转录后,将一盒交给万宏伟告诫道:“这是个证据。根据《刑法》规定,受贿500元以上就得判刑。得选择一个适当时机,把它寄给市建委纪委。”

“适当时机?”万宏伟不懂。

王小波沉思了一会,说道:“我看就以他说的一年为限吧,一年后,你提副工长的事不管成与不成,都寄出去。如果一年内他父子再来找你或嫂子麻烦也可用这磁带jǐng告他一下。”

“我听你的,本来我想大不了辞职单干,也要好好教训任胖子一下,这下你帮我出气了。”万宏伟由衷地叹服了。

王小波一听他说辞职单干,不由得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想想有点不地道,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也许,这一盒磁带还可以派其它用处。对了,哥!你有意辞职单干,这到是一个好主意,想办法在三建公司挂靠一下,成立一家子公司,找几个懂行的关键人物一起干。岭南省浅水湾特区正在大兴建设,我想那里肯定缺少建筑队伍,我老家木匠、泥瓦匠不少,找几十个不成问题,肯定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万宏伟一听惊讶地张大了嘴。毕竟他也是年青人,头脑灵活,胆子也大,又不安于现状,也有点动心了,当即表态:“行!我回去和兄弟们商量一下,对了,小娟是搞财务的,公司也需要,我们可一起去岭南发展。”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可成立公司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啊,还有三建公司肯让我们挂靠?”

王小波坏笑道:“资金我来想办法,至于挂靠的事,我看还是落在这一盒磁带上,请任科长帮忙,不至于办不成吧?”

万宏伟会意地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