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342章 非暴力不合作?(1更到)

重生之超级强国 342章 非暴力不合作?(1更到)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你的企业改制方案里充满着悲悯的情怀,心里面有国家,更有人民!”首长的这个评价,是真正读懂了赵无极的改革方案的。

作为重生者,对于国企改制这一块,赵无极最怕的是重蹈平行时空覆辙,一是数万亿国有资产被贱卖,二是数千万下岗职工陷入生活的绝境。

或许,站在历史的高度看,赵无极的改制方案,除了这两条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外,其他的内容,譬如操作层面的一些东西,与平行时空的改革也大同小异。

有些观念,赵无极此时还没有提出,譬如“国退民进”,因为一个县域的企业改制,与这种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

……

有了中央的“尚方宝剑”,卢江县委和赵无极的动作都快了起来。

5月24日,星期天,卢江县委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体县委常委、非常委的副县长以及县委办主任陈立德、政府办主任宋克非、县人大主任尤轶农、县政协主席关儒林等人。

会上,胡永生传达了中央关于设立卢江县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通知,同时向会议报告了赵无极撰写的《卢江县企业改制暨工业发展方案(草案)》。

胡永生首先强调,这个方案,中央已经批准(向会议出示了中央首长批示的复印件),因此,常委们就不要议论要不要实施这个方案了,而是要将思维的重点放在如何实施这个方案,全县干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指挥。

但是,“兴高采烈”的胡永生没有想到,当他把“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指挥”两句话讲出来后,立即就遭到了与会者的“质疑”。

他们“质疑”的,不是“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本身,也不是“企业改制方案”本身,而是为什么中央会专门对卢江作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他们这种“质疑”的语气是委婉的,语调是温柔的,但在胡永生听来,却有如“晴天霹雳”!因为他有些“得意忘形”了,他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先与县人大、政协以及委常委们通气,然后再上报中央。

而赵无极在听到“质疑”声后,也猛然想起所谓“组织程序”的问题,胡永生此举,显然是不太讲规矩了。

经过艰难的挣扎和考虑,胡永生只得承认是他自己的“过失”。他说,赵无极同志在写出企业改制方案后,他的本意是拿到省里以私人身份请求省里专家和省委领导提意见的,谁知省委领导看到方案后。很高兴地就拉着他到了京都,直接去请示中央,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看了改制方案后,也非常赞同。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果。

胡永生这样一解释,众人的气也就差不多消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那么,中央此举有没有违反组织程序呢?当然没有!一国之最高政权。有权对领土内的任务事项作出直接指示或命令,其责任则由最高政权承担。

如果最高权力机关有一个命令,必须层层传达。才算符合什么,那么这个国家就永远谈不上“快速反应”。

胡永生承认了错误,承担了责任,但赵无极却知道,这些人的“质疑”并不是针对胡永生去的,而是针对赵无极来的。

不过,赵无极也没表示什么。该他说的话他才说,不该他说的话他又何必说。是骡子是马,先溜溜再说。这些人的“质疑”,有可能看不惯赵无极火箭式的上升,有可能看不惯要“挖社会主义墙角”,甚至也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企业的影响。

赵无极对那32家企业的《建议书》,同样保持着“质疑”,他觉得,内在的原因不会那么简单。

在“中央”二字的压迫之下,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了两个“决定”和成立了两个“机构”。两个决定是:《卢江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精神努力发展卢江经济的决定》和《卢江县委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的决定》。

两个机构,一是“卢江县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

卢江县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胡永生;副组长:安福林、赵无极(常务);成员:尤轶农、关儒林、李江林、刘昌平、袁永庆、赵历法、陈文敏、吴宗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陈立德。

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胡永生;副组长:安福林、赵无极(常务);成员:郑丹强、许蜀康、张圣元、李江林、李苹、刘昌平、孟恩远、袁永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袁永庆(兼)。

两个决定,争议不大,但两个“机构”却引发了争论甚至争吵。

这两个机构的人员组成名单,之所以引发“争吵”,在于赵无极最初拿出的名单,并不是这样子的。在赵无极看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县委挂帅没问题,但成员应以县政府方面的领导为主,再加上县计委、县工业局、县轻工局、二轻局、县财政局等相关职能局即可;而“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因为涉及到的问题更深一些,赵无极拟就的名单里包括县人大、县政协领导,以及县计委、县警察局、县工业局等相关职能局。

但是,“职能局”领导进入领导小组,当即遭到了否定,理由只有一个:级别不够。补充意见是,这些职能局可以进入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另外,在企业改革名单中,人大尤轶龙、政协关儒林两人,却表示不愿意担任相关职务。他们的理由是:改革是个新事物,他们并不是很懂。

最后就变成了上面,而且人员几乎“膨胀”了近一倍的名单。赵无极也只得同意,他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华夏的体制以及办事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扭转的。

在两个机构中,胡永生和安福林两人,虽然是“组长”和“副组长”,但实际上是不管事的,真正负责的是赵无极。但加进来这么多人,赵无极在有一个想法后,必须先在“领导小组”内部做通工作,然后才能形成方案。

做人的思想工作,赵无极并不怕。但这样的体制放在其他地方,谁有赵无极那逆天的能力,以及直通中央的背景?

或许,从这小小的“人员名单”上,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华夏改革几十年,人们真正记得住的却只有“包产到户”、“下岗工人”等少数几个词汇,前者是农民的首创,后者是一个时代的伤痛。

……

常委(扩大)会议是是“政治会议”和“组织会议”,这个会议后,就是正股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的“全县干部大会”,这个大会,就叫“动员大会”。

根据赵无极的想法,在“动员大会”之前,应该召开一个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征求会”,但遭到了胡永生的否定;在“动员大会”之后,还应该有几个专门性的工作会议,即按照赵无极最初给胡永生说的那些,譬如调查研究,譬如建言献策等,在调查研究里还有“清产核资”项目,那需要用到相当多的财会人员和监察人员,抽调哪些人员,也确实需要研究,并要与主管部门领导通气。

动员大会的召开,代表东风吹,战鼓擂,事情就可开干了!于是,赵无极便以“常务副组长”的身份提议,召开一个“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以便确定抽调各单位人员。但是,除胡永生、安福林表示同意外,郑丹强、许蜀康、张圣元、刘昌平、孟恩远等人都表示,“赵书记,些许小事,你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发个文就是,没必要再开一个会议了吧?”

赵无极想了想也对,便炮制了一个文件,抽调包括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工业局、轻工局,以及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以及县纪委的工作人员,拟组成至少5个调查组,深入各企业清产核资。

纪委的工作人员非常积极,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了县委会议室报到,等待分组;其他部门的人员也来得不慢,在接到电话之后的半个小时内也赶到了会议室。

由于赵无极对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人员并不清楚,因此来的这些人,赵无极觉得他们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两位同志明显身体有病,但他并没有深思,还以为各单位的人员构成本来就是这样的。

根据赵无极的计划,这些人到了会议室后,要填一张昨时借调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表格,这个表格,自然是赵无极设计的,需要填写的项目并不多,但大多集中在学历、所学专业、原单位所从事工作以及年限等。

当办公室工作人员,即赵无极自己的通讯员文达把各单位派来人员填写完的表格,汇总到一张表格上交给赵无极时,赵无极连续发出了几声冷笑:尼媒,这就是国内的“非暴力不合作”?(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 因故,前天欠一更,昨天断更,特别致歉。今日争取5更,把损失夺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