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310章 不必回避,亦可同行

重生之超级强国 310章 不必回避,亦可同行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这个不可能,不是有句湿吗,叫霜叶(月)红于二月花吗?现在才五月(叶)啊。”要论嘴仗,李苹肯定不是赵无极的对手,当然,那方面也不是赵无极的对手。

这确实是一个红红的五月。

各路仙神此次齐聚凤山,虽然各有目的,但对凤山乡zhèng fǔ来说都是好事。

平原军区,此次到凤山是举行“凤山基地”、“凤山实验学校”奠基仪式和“凤(山)卢(江)公路”开工仪式;米国客人来,是现场查看“卢江民间工艺博物园”落成地址以及敲定最终的施工图纸。

凤山的特种部队基地,对外宣称的是平原军区“凤山基地”,部队在哪儿建基地,虽然并不在公开媒体上报道,但无论怎样,都避不过当地百姓。

譬如,老百姓总要问:为什么把基地建在这山高林密的荒郊野外呢?他们这样问,是因为他们担心部队的介入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因此,赵无极为这个基地找了一个说辞,那就是凤山这个地方山高林密,人口相对稀少,特别适合训练侦察部队,也即是说,这是一个侦察部队的训练基地。大家难道没看过《林海雪原》吗?就是训练的那种部队。

“凤山实验学校”也因为建在山沟里,挡不住民间的悠悠之口,那么大的工程,想要对外界保密是永远不可能的。那么,也只有一个理由:凤山实验学校将要推行一种新的实验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需要远离城市,但又必须山青水秀,因此,顺便就选在了凤山。

关于这两个基地。这样对凤山的老百姓说。有错吗?没有错。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当老百姓要进一步打听其秘密时,那完全就是保密纪律的问题了。

也就是因为赵无极为军方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后,军部和平原军区稍一分析。觉得搞一个有限范围的开工仪式,有利于基地建设的开展,以及有利于基地后期运行期间与当地民众cāo持融洽(那时,和谐两字用得少哈)的关系。

“陈处长。最近要辛苦你们了。”赵无极拿出一包烟来,给身边的一名上校发了一支,然后自己点上一支。赵无极给大家发烟,那是顺其自然的。有时,见烟民一支,有时又只给身边的人一支。

这位陈处长,名叫陈明远,是平原军区后勤部基建处的副处长,军衔上校。此时,除了凤山乡一系的干部外。他亦带着几名中校和少校,也与赵无极等人一起站在路边。

此时。军地关系已经搞得很熟。赵无极邀请军队干部与乡干部们在胡汉三的馆子里“联欢”了一次,虽然人民军的战斗力十分强劲,但凤山乡干部的战斗力也不弱,最后喝得人民军高挂免战牌,这关系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至于普通的人民军士兵,赵无极让徐庭放同志买了一头肥猪、数百斤蔬菜以及两件“凤山特酿”早就去“劳军”过了。

赵无极这种迎接领导的方式,与费仁强时代有明显不同,那家伙,恨不得把全乡的人都弄到路口上来,那种情形,其实是给领导增加了压力,只要是稍有水平的领导,都会反感那种排场。因为,那些人毕竟与领导无关。

但是,不迎接也不行,领导的车如果到了你的地盘,连人花花都见不到一个,内心里难免有“冷落”之感,因此,恰到好处的迎接,包括恰到好处的接待,是为官的学问之一。

两个基地的项目之所以启动得如此之快,赵无极的功劳当推第一。历来,华夏搞建设,拆迁都是一件难事,主要是补偿款一直摆不平。

但这次的事件,赵无极将拆迁与农民新村结合到一起。农民得到的补偿款虽然比原房屋价值要高一些,但择地另建,也最多就是原来是5间房的农民,最多也只能建到7间房左右,也因为这样,一些农民可能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

但是,赵无极推出的农民新村,虽然是以原来的面积为准,可过去却是土墙围成的房子,现在是用砖头混泥土修建的房子,与城里人一样,还是二层楼房,而且,农民基本上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入住新房,这对于农民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了。

乡村两级,基本上要为农民补偿40%至50%的款项,而且这还是在地基不要钱,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购买材料的基础上的造价,如果农民拿的那点补偿款,想自己建一套与农民新村一模一样的房子,不是加一倍的钱,而是要加两倍的钱。

农民都是会算账的,这样一算下来,谁还计较呢。而且,赵无极也不是一个善人。赵无极在农民新村政策出台后,只给了农民三天时间考虑,三天时间必须把字签完,如果不签,要么拿到钱自己去修房,要么zhèng fǔ直接给你修建一个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房子。

后世在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钉子户。在赵无极看来,钉子房本是不该存在的。因为,在任何意义上,建设方都是把钱给够了的。

只是,这笔钱到了zhèng fǔ的账上后,zhèng fǔ返给农民或居民的款项实在太低,并不一定能保证民众原来的利益;此外,有些地方zhèng fǔ为了省事,便把拆迁事项直接包给某个施工单位,或者把拆迁事项直接委托给开发单位即建设单位执行,这一下子,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省钱,为了赶工期,各种手段就层出不穷了。

可以说,在2000年以前,在城市里,被拆掉旧房的居民大多受到了损失,虽然面积不一定受损失,但居民原来的房子可是在城中心,现在zhèng fǔ却把他们赶到了城外,这二者,能比吗?因为这个补偿根本就没有算“地差”。

直到赵无极穿越前,华夏才出台了一个最新规定。凡占据农民之土地。每亩补偿到农民手上的钱最低不得低于35万元一亩。但在这之前,农民一直享受着5万元一亩的补偿。

在赵无极看来,只要把民众的利益考虑到位,民众还是听从指挥的。华夏的民众。从古至今都是顺民良民,道德品质如此高的民众,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将其逼成“钉子户”呢?

军事基地如此重要的事,米国人怎么也跟着来了?这一点。别人不觉得问题,可赵无极却觉得其中肯定有个说道。

因此,在场镇口接到军区、省市一行领导以及米国客人后,赵无极把最近在平原与凤山来来去去的李立扬拉来问个明白。

“米国人名义上与我们一路,实际上是不一路的。她们在与承建方签订施工协议,现场查看拍照之后,就会在省外事办的陪同下离开。此前,军区和省zhèng fǔ决定今天来凤山,但省外事办突然接到米国客人也要来凤山的外事函,外办立即向省zhèng fǔ反映。军区得到消息后,立即向军部作了汇报。军部指示:不必回避,亦可同行。”李立扬解释了一句。

“呵呵,好一个不必回避,亦可同行!”赵无极一听这八个字,就知道是首长的大智慧。

不必回避,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做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呢,你米国人看到军人去了凤山,难道还能说三道四?这显示了华夏作为一个大国的气派。

亦可同行,表明华夏在你米国人面前,并不会刻意隐藏什么,不会刻意针对什么,华夏人是愿意与米国和全世界交朋友的。

而且,这八个字还有第三层意思,那就是不止你们米国认识到了赵无极的价值,邀请其到米国访问、演出神马的;华夏亦认识到了赵无极的价值,赵无极所力主的项目,华夏zhèng fǔ也好,军方也好,都在举全力推行!

而这一层意思,隐藏得非常深刻,基本上,除了说出这八个字的人外,其他人并没有想到这一层。

而把这三层意思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华夏也在借此偶然同路事件,向米国传递着一种友好信息。想到这里的赵无极,立即问道:“陆副司令员是否要出席民间工艺博物园项目的承建签字仪式?”

“不知道,好像没有这个安排。”李立扬说道。

“你立即去找陆副司令员,如果没有这个程序,我建议他出席这个签字仪式,如果他个人不能决定,你们立即请示军区党委,并上报军部。”赵无极急切地说道。

“好,我就去。”李立扬虽然没明白过来赵无极这样做的意义,但他知道赵无极每说一句话里,都隐藏着一些东西。

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华夏和米国之间自建交之后,其几十年间的关系可以说五味杂陈。说是朋友吧,很多时候又是针尖对麦芒;说是敌人吧,很多时候在国际上又能同声共援;而在民间关系与经济贸易方面,虽然一路瞌瞌碰碰,但贸易量却突飞猛进,用一句华夏的词来说,有点像“欢喜冤家”。

用军事术语来描述两国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国在战略上是对手,但又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两国在战术上完全就是互为敌人和朋友。

虽然米国一直居于两国关系的主导地位,但华夏的意见米方也不敢忽视。到了赵无极重生前夕,华夏一跃而成世界第二经济体,让米国在考虑国际政策时,不得不首先考虑到华夏人的态度。

只是,结局虽然不错,但这个过程却太漫长了,华夏为之做出的让步和牺牲也不少。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东西方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华夏与米国之间很难取得“互信”,政治互信与军事互信。

政治方面可能还好办一些,毕竟华夏也是对外开放的,华夏的政治态势并没有刻意保密,任何国家的观察员、研究者都是可以观察和研究的。

但是,华夏的军事力量却自成一统,高度保密,让国际社会看起来如云遮雾障,军费开支啦,尖端武器啦,各类猜测层出不穷,最后就汇成了一个“华夏威胁论”。

这个“华夏威胁论”,到赵无极重生前,也没有在西方一些政治家的头脑中消除。

华夏一直致力于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而且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21世纪后又着力改善民生,这些行动本身就表明了华夏无意于争霸世界,但是,以米国为首的西方人,似乎就不相信华夏的善意,一有风吹草动,就举起“制裁”、“反倾销”之剑,让华夏人不得不费力地陪着西方人“斗一斗”。

赵无极想到这些,就觉得华夏其实也是犯了一些错误的,很有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味道。因为华夏交给世界的答案是“和平”二字,但西方人不认识华文,总要将其解读为“争霸”二字。这不是蚀把米又是什么呢?

其实,回过头来看华夏几十年的保密国策,军事上要说对国内民众的保密还是做得很不错,因为大家只有猜测嘛;但当地球上空卫星满天飞之后,这种保密对米国及西方国家的作用并不大。

譬如某年阅兵,华夏展示了巨大的运载火箭模型,华夏老百姓惊呼:“好大啊,好雄壮啊!”而米国的专家立即分析出:华夏的推进器不行,材料不行,燃料不行,否则,是不会这么大的!

果然,在事隔很久之后的另一次阅兵展示上,华夏的火箭变小了,颜sè也由白sè变成了深绿sè。民众又搞不懂了:“怎么变小了呢?”于是,有半懂不懂的出来说:“变小了,是因为我们技术进步了,形体变小了,推力更强劲了,威力更大了!”

赵无极提出建议的半个小时后,军部回电:“陆天放可以代表军方参加卢江民间工艺博物园签字等相关仪式。”

这一行到凤山已经到差不多10点了,米方三人与随行技术人员,在赵无极陪同下观看了民间工艺博物园的选址,然后又看了凤山场镇规划图,米方感觉到非常满意,因为,卢江民间工艺博物园在凤山场镇的规划中,正处于场镇的中心位置,也即在镇zhèng fǔ的正对面。

中午就餐,陆天放中将代表军方起身向米方客人敬酒,参谋部主任李立扬趁机将陆中将下午将要出席米方与凤山承建方的签字仪式告知了米方客人。

“赵,陆将军要出席签字仪式,可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的德芙娜本能地反问道。

“尊敬的领事夫人,这个消息是真的。是陆将军亲口告诉我们的。”赵无极客气地用英语说道。

“哎呀,太令人意外了!”德芙娜顺手兴奋地将翻译李阳给搂在怀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