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280章 增效不减员

重生之超级强国 280章 增效不减员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赵无极回到卢江的这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所谓“雨生百谷”,淅沥的chūn雨摧动着小chūn最后的灌浆生长,沿途的农田里,到处可见农民们正在田土里劳动,他们或播种移苗,或埯瓜点豆,这正是“chūn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之季,但愿不要出现“万里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景象。

西川的农业,虽然有千年水利工程的灌溉之便,有上千河流的水利之便,但西川农业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农业欠收是常事,颗粒无收的情况也曾有过。

卢江,虽同样有江河水利之便,但由于缺少相关水利设施,一遇干旱天气,深丘及山区的农作物就会大面积减产。

赵无极在凤山的农民家里调查时,就得知两年前卢江大旱,凤山有近半农户需要国家的“返销粮”救济。所谓“反销粮”,顾名思义,就是农民卖给国家粮库的粮食,在农民欠收或缺粮的时候,国家又返卖给农民。“反销粮”就是“救命粮”,有了这个,农民才不会被饿死。

好在赵无极的运气不错,自他到凤山后,基本上风调雨顺。去年秋天的大chūn作物获得了大丰收,玉米、红薯、稻谷这三大主要农作物都获得了较往年更好的收成,此外,黄豆、花生、棉花等产量亦与往年持平。从现在的天气看,今年小chūn的小麦、油菜籽、豌豆、胡豆等,不出意外也将获得丰收。

实际上,80年代的农民,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在生产上还得接受zhèng fǔ的“指挥”,譬如要求你们家必须种1亩油菜籽或半亩棉花什么的。

这种行政命令。事实上并不利于农民的增收。譬如。西川丘陵地带的棉花。后来都被取消了,农民也不种它了。因为西川大多数地方的rì照时间并不充足,并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即便收获上来的棉花。其质量也赶不上西疆省出产的棉花。

西川的绝大部分地方,最适合的农作物,大chūn是水稻,此外就是玉米、红薯。小chūn则是小麦和油菜,后来也基本就是这几个品种,至于花生或其他农作物也有,但种植面积都不大。一些农民种两分地的花生,主要是用于自用自吃。

……

赵无极告别两个县领导后,便找到古小雅,告诉他准备去接梓州的“牵白化妆”的生意。

“无极哥哥,牵白化妆也是你的生意?”古小雅可是听过“牵白”大名的,那个面积不大的小店,总有一些连在平原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至于卢江,则是想都不要想了。

“什么也是我的生意?你去接手后。你就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我们的生意不都是这样的吗?”。

“无极哥哥,我说错了不行吗?”。古小雅也学到了李馨欣的招数,只要赵无极一严肃,立即给赵无极卖个萌,装可怜。

“行了,你今天就办手续辞职,明天就去梓州,先适应两天,然后就准备接手。”这时,各地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一个“辞职下海”的高峰,1992年之后又是另一个高峰,但1998年之后,用人制度一改革,这股风就停止了,而且想去单位上班还去不了。

“那个,童姐姐又去接什么生意啊?”古小雅也是知道童紫馨的,李馨欣觉得,除了那一层最隐密的关系外,其他的都可以公开。

“她与李秀琴、毛文礼和仇亮四人,要去香城港。”赵无极说道。

“香城港?听说那里很好玩呢。”古小雅有些羡慕地说道。

“很好玩,你去不去啊?”赵无极问道。

“我,就不去了。我听无极哥哥的安排。”跟随赵无极的这些男男女女,对赵无极几乎有一种盲目的服从。

……

田杰负责的凤山中药厂,推出的“凤山卤料”,其产品上市时间比“凤山特酿”还要早。但因为其产品一来保质期更长,二来销售市场更加广泛,再加上属于“小众”产品。因此,在其产品出来之后,赵无极就让其将产品送到平原荷花池钱小枫的“平原商贸部”去。

这种商品,钱小枫也不可能收货就给钱,因为,卤料这种产品销量小,销路慢,回款也非常慢。如果销售商要垫支本钱,不太现实。

好在赵无极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再加上“凤山卤料”的成本比“凤山特酿”还要低,便给田杰提供了一个“半年周期”的产销方案: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半年内收回销售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为按月滚动。

赵无极刚一回到凤山,田杰也喜孜孜地跑来报喜了。原来,“凤山卤料”一个月前运到平原的1万元货物,已经销售完毕,钱小枫打电话让他去拿钱,同时再给他送一批货去。

“乡长,我第二批货是不是多送一点啊?”田杰的心思也很活泛。

“不急。你应该知道,第一批货之所以走完了,是各地的商家买去铺货的,至于到底销售情况如何,还要等两个月,因此,你这一个月还是送1万块钱货过去就行了。”

“凤山卤料”赵无极给它设计了两类包装,一类是大包,是卤肉店用的,一次xìng可以卤20斤各类肉菜;另一类是小包,家庭用的,一次可卤2斤肉菜。

“凤山卤料”,在配料上虽然没有加入赵无极从系统中兑换的特殊药料,但也是系统出品的配方。另外在加工工艺上也颇为特殊,只要有人买过第一次,一般都会买第二次。但是,如果田杰不注意加工工艺保密的话,也很容易被别人山寨。

凤山中药厂,目前是尽量恢复元气,待走上正轨之后,赵无极准备将其搞成合资医药企业,主打中成药产品。不过,目前还不到时候。

后世,华夏的制药业也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地位,进出口额相当大,但是,华夏在一些高端、特效药产品方面,依然受制于人,出口亦以原料药为主,至少占70%以上;华夏的中成药虽然规模庞大,但进入国际市场十分困难。

华夏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制药业的地位与资源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

……

赵无极回到凤山时,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卢江县委批复了《凤山乡党政机构内部改革试点方案》,这是赵无极梦寐以求的文件。

有了这个东西,赵无极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卢江县委之所以能够批复这个方案,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赵无极越来越受到高层的重视,再加上赵无极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县委如果不再批复,从面子上说不过去。

另一个原因则更为重要。那就是赵无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增效不减员!

华夏的改革,说起来还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它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明末崇祯皇帝裁减驿卒,让我们的农民领袖李自成同志失业,引发了江山易主,从而上华夏陷入了近三百年的黑暗时代。因此,那种动不动就喊出“减员增效”口号,是非常危险的。

华夏的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世界第一,如果每个单位都喊“减员”,这些人口往哪儿摆?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虽然让一些国企起死复生,但代价却非常巨大,事实上,zhèng fǔ在这个问题上是当了“恶人”的,也从那时起,zhèng fǔ的威信呈直线下降趋势。

赵无极以为,既然已经触及到“体制”问题,当时的改革完全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把企业负责人与企业命运完全捆绑到一起,企业死,企业负责人下课;企业活,企业负责人奖金、荣誉什么的,该给就给,但绝不能动不动就让工人下岗。

如果按赵无极的思路,他宁愿给政策,也不愿意给钱;但当时的zhèng fǔ却选择了宁愿给钱安抚下岗工人,也不愿意给政策让企业活起来。

这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整体经济政策并不开放。并不像后世那么明白,譬如彻底放开竞争xìng行业。

凤山乡虽然吃“皇粮”的有近300人,但在凤山财政吃饭的人,并不太多,只有59人,这些人数,凤山乡是完全可以消化的。

赵无极为了让县委通过他的内部机构改革方案,在“增效不减员”的总原则下,还提出了三条针对“七站八所”的方案:

第一,凡是人事关系在上级、工资关系在上级的,原则不动,其机构成活以上级的决定为主,譬如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

第二,由上级与凤山乡共管的站所,如果上级愿意在人事、工资上解决其出路,其管理将以上级管理为主,凤山做好协助;

第三,站所虽然是上级设立的,上级又管着的,但又不解决人事、工资关系的,则改由凤山管理为主,上级管理为辅,其人事、工资收归凤山乡,而凤山乡zhèng fǔ则有权对其机构进行关停并转,其上级要求的业务,由凤山乡安排专人负责。

如上级需要保留其单位称号的,譬如国土所,凤山亦将保留其签章,但凤山极有可能不会成立国土所,而只设一个国土专员。

不减员,不误工作,又以上级意见为主,这样的改革方案,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啊。(未完待续。)

ps: 今天星辰拼一拼五更吧,免得说俺欠了一更。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