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083章 比想像的要难

重生之超级强国 083章 比想像的要难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赵德正同志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见到领导不心慌,一般都能做到不卑不亢。因此,他在见到胡书记后,首先对胡书记能来领导卢江县委和卢江人民建设四化等等表示由衷地欢迎;其次,赵德正则从自己原来分管的工作谈了卢江的农业与交通;再次,则是对组织上让他暂时主持县zhèng fǔ工作感到惶恐,希望胡书记多多帮助他(这话说得漂亮)。

“老赵,你对卢江的整体发展,有什么看法?”胡永生关心的是这个。

这个问题,过去的赵德正基本没思考过,好在儿子赵无极晚饭前给他提了个醒,刚才他在书房里也思考过一个多小时,腹稿已经打好,正准备提笔以书面的材料交给胡书记呢。

“呵呵,胡书记,这个问题,我本来准备以书面材料的方向面呈,并请你指正呢。既然书记问到了,那我就说说。”赵德正此时也是非常自信,有如魔王附体,开始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地讲了起来。

这一讲,就是半个小时,中途,他连胡书记亲自给他斟茶,都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如果赵无极在场,肯定会大叹:赵老爸呢,你不累,难道书记也不累?

末了,胡书记发自内心地勉励了赵德正同志几句,将他送出了门。当然,赵德正同志走之前也没忘了把一小盒茶叶放在胡书记的桌子上。小礼物,表示个礼貌罢了。

“这是个人才啊,可是,这是一个有缺陷的人才!”胡永生立即想起在梓州的那晚何克礼给他讲的卢江的干部们的情况。

一般这种汇报,要谈问题,只谈主要的一点就行,你什么都谈完了,那要领导干什么?一个人,太聪明了太实在了也不太好。

这个夜晚,卢江睡不着的人很多。蔡国安和唐保安被“协助调查”,让很多区乡干部顿时失去了靠山,也让更多的干部看到了官场的残酷!明明前一分钟还在主席台上,后一分钟则成了阶下之囚;明明前一分钟还是人上之人,后一分钟则变成了一条落水狗。

人生际遇反差之大,莫过于此。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机会。在官场上,要想上位,仅靠自己打拼是永远不可能的,得上面有人提拔,同时还得有空位。只要稍稍懂点官场学问的人,就知道此次卢江空出来的位置绝对不只是一个或两个,那些被jǐng察传讯的局长、副局长们空出来的位置就不说了,即便是县级领导的位置,也不只那个数。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想“上位”,譬如费仁强,此时就想不到那儿,而是在想如何“保位”,如何与赵德正同志改善关系。

这个夜晚,睡不着的人也不会是因为“上位”或“保位”,譬如小美女古丽雅,就是因为思念一个人而睡不着,古丽雅思念的这个对象就是赵无极。

古丽雅比赵无极小两岁,从小就跟在无极哥哥屁股后面玩的发小。此前,古丽雅对赵无极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哥哥,但是,最近她的脑海里却经常浮现出赵无极的影子,而只要有机会,她也会躲在暗处,偷偷地看赵无极的背影。

“我会不会是爱上他了?”古丽雅有些弄不明白自己的情愫到底属于哪一种!

想着想着,古丽雅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

这个夜晚,赵无极将老爸赶出书房后,就躲在自己的房间内,埋头于他的大计了。他计划写的《凤山奇观》系列文章,并没有一个总标题,都是单独成篇;至于文章体裁,他自然选择了散文或美文的笔法,这样的文章,报纸副刊往往比较喜欢。

但是,当他坐在模拟空间的电脑边时,却发现这文章并不好写。连续开了几个头,赵无极都不甚满意,直接赵无极在系统中抽完五支烟后,他才明白症结所在。前世,他压根就没写过文艺类文章,没一点文学积淀;而重生之后,因为系统的原因,他到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虽然才堪堪达到“jīng通”,但就这个水平,也比很多所谓的教授强多了,因为系统评价的“jīng通”,那是真正的jīng通,而不是世俗理解的那种jīng通。譬如,他阅读的古代典籍,就远超这个时代普通教授的阅读量,而且,他还读到了很多已经失传了的典籍。

也恰恰因为这个因素,造成了赵无极眼光很高,看文章入木三分的境界,但他实际的动手能力即写作能力,却几乎完全接近于零。

“眼高手低啊!”当赵无极发现自己的毛病之后,他的心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骄傲,心态渐渐地平和下来。一篇千字文都搞不定,还说成为什么文学大家、著名作家?这不是扯蛋吗!

当又一支烟从赵无极的手上燃尽之后,他并没有立即码字,而是将记忆系统的有关内容调出来,反复地观看、体会、感悟。

木雕与竹编,是赵无极准备先写的两篇文章,而两方面的资料他此前也准备得特别丰富,这些资料,并不只是文字资料,甚至文字资料特少,主要是一些现场采访在调查时的音像资料,包括各类彩sè照片,而且,系统在记忆时,根据赵无极眼神与心绪的变化,还时而加入一些特写镜头,譬如赵无极慈祥一尊观音像时,那木雕观音就会靠近镜头,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栩栩如生,最特别的还不在这儿,而是这些音像资料都是“全景式”的,即赵无极在欣赏这些资料时,相当于再次“身临其境”。

赵无极反复地观看着这些资料,全然不在乎每5个小时要消耗1点积分的事实。终于,在他反复观看之后,终于有所感悟。

这种感悟,首先并不是木雕本身,而是系统给他提供的一种“记忆方法”。理论上讲,系统记忆与人脑记忆应该一样或一致,但系统的功能却远超人的记忆能力。譬如,系统的记忆更富有逻辑xìng,即便是一个老艺人在那里雕刻一块木头,赵无极也能看出其中隐含的逻辑关联;譬如,系统的记忆更强调重点与特点,人的记忆,之所以容易“忘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的记忆是本能的、原始的,与个人的好恶有很大关系,但系统的记忆却要理xìng得多,赵无极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在观察一些木雕作品时,意识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一些特别,但在系统“复述”出来后,那种特点就凸显出来了,让赵无极又有了新的发现。

换一种说法,那就是赵无极通过系统整理出来的记忆,所看到的已经远越了木雕工艺本身,他看到了树木长在森林里的情形,他看到了老木雕师手把手地教导自己的后代,他看到了一件jīng美的艺术品被雕刻出来后,艺人们脸上那满足的神情。

其次,才是关于木雕本身的艺术价值与赏玩价值。这一个方面,此前赵无极也思考得多,一直难以下笔或一直把握不住的原因就在于,他只看到了这种静态的美,而没有看到木雕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历史。

说实话,在五棵松和大碑石村,木雕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好处,一些年轻人,可能更热衷于打猎、采摘山珍,但是,在一些中老年人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对木雕情有独钟。

如果是过去,赵无极对此可能没什么感悟,但通过对系统资料的反复阅读,赵无极却发现了这种生活背后的意义。这种意义,用后世时髦的话说,就叫文化。但他真正的意义却在于人的jīng神,可以说,木雕对于五棵松和大碑石的村民而言,就是一种jīng神,一种寄托。有如一个不喜欢钓鱼的人,永远也不懂钓鱼的乐趣一样,他们乐在其中,情有独钟,无不是他们契入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一种jīng神。

而人类生活的意义,也正在于这种生活与jīng神的丰富xìng。只是,华夏的后来,只奉信一种主义,那就是金钱主义,只奉信一种力量,那就是权力的力量。

感悟到这个程度,赵无极再也不纠结于文章如何开头,而是从一个老艺人正在劳作的场景开始写起,然后写他的作品,写他技艺的传承以及左邻右舍的师兄弟,写他所在的村庄,写他背靠的大山与森林……在最后,赵无极才写到了木雕工艺品“着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

当然也少不了赵无极这个作者对这一切的感悟。

敲打上最后一个句号后,赵无极对自己的“处/女作”又进行了反复地修改、润sè,直到自己比较满意没有明显的瑕玭为止,此后,赵无极又用电脑,打印了几张彩sè照片,装进一个信封,他准备把长达3500字的这篇名叫《凤山木雕,一种难以言说的美》的文章寄给省报副刊。

前世,赵无极闲暇无事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报纸,省报副刊上的那些文字,曾经相伴过他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这也算得上另外一种“情有独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