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403章 赵无极喜欢的方式

重生之超级强国 403章 赵无极喜欢的方式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9:10 来源:笔趣阁

“这,这……你就不,考虑,考虑?”刘静一没想到赵无极拒绝得如此干脆,语言顿时就结结巴巴起来。

“刘老师,说真的,我对母校也很有感情,但这种特聘教授我真的不能答应。因为我一旦答应了,其他学校来找我怎么办?我的精力毕竟有限啊。”

“老刘,算了吧。赵无极说的也是实情。”副校长郑道元也是一脸失望。或者,这事儿,他们真的还欠考虑。

“对了,郑老师,您老是分管母校科研工作的,您看没看到过,国办发过一份《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以及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赵无极想了想,还是不要拒绝得那么彻底,给他们想一些办法吧。

“我们刚刚领到那份文件,准备开校后好好研究呢。”郑道元说道。

这份文件对于西川师大来说,刚刚收到也是实情,因为赵无极在去米国之前,就去科技部审核过这个文件,而且,赵无极审核签名是单独一栏,也即如果赵无极不同意的话,这份文件有可能就发不下来,或者得重新修改。

自然,这份文件是根据赵无极的那份关于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技工作的建议来写的。

“这份文件,我在京都时,就以科技部高级顾问的身份审核过。但是,这份文件对于西川师大来说,也是一个机遇。”赵无极这话,既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又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众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赵无极这家伙,有货啊。

“啊,无极同志,请说,请说。”刘静一此时哪里不知道。赵无极不能做特聘教授,但“指点”一下母校那是肯定可以的,何况这是在卢江,也不影响赵无极什么,假如要让赵无极到西川师大去搞科研,即便只是去指导一下,也容易给别人抓住机会。

“国家开列的那些高新技术项目,对于母校而言,有两项可以重点考虑,一项是计算机系统技术。未来一定是计算机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个方面,母校的数学系有一定基础,此时重视,必将在未来科技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个是生物技术,母校的生物系科研力量也比较强,现在开始抓,几年后就能见到效果。至于其他的高科技,母校并没有优势。以其全面开花,还不如重点突破。”

“嗯,很好。不知,生物技术应该从哪个方面突破呢?”郑道元原来就是生物系的教授。也有一些不太出名的科研成果。

“食用菌。”赵无极说道。

“食用菌,这个也太偏门了啊。”郑道元有些不理解,西川师大的食用菌研究有些基础,但并不是西川师大的强势项目。

“各位老师。科学研究除了人才外,还需要什么?还需要钱!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产品。这说明市场非常需要食用菌!如果西川师大能够及时地投入到食用菌研究,将很快能见到经济效益,有了钱后,能做什么?就能请到人才,就能购买更多的科研设备!”

“无极同志,仅凭这个,你还无法说服我们。”刘静一知道赵无极有货,也知道食用菌的发展前景看好,但这也只是一个大致预测,譬如目前被看好的研究项目,没有100也有80,到底选择哪一个方面突破却非常艰难。

“第一,食用菌技术研究,门坎低,规模可大可小,经费使用比较灵活,这个,非常适合西川师大这样的单位;第二,一些显性生物技术,譬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以及小麦等,别人已经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西川师大即便介入,也是跟在别人后面,还不如选择少有人问津的食用菌技术;第三,既然一个县上的农业局技术人员就可以研究食用菌,难道西川师大还怀疑研究不出更高级的菌种?

第四,华夏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缺少粮食的危机,至少在未来100年以内无法解决,而华夏拥有大量的山林,开发食用菌正好把这山林利用起来。

譬如我在凤山搞的那个山珍合作社,根据预测,一亩山林用于生产食用菌,扣除成本后的年净收益可以达到500元,而一个拥有基本技术的劳动力至少可以照顾20亩地,即年净收益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其每亩林地所产营养价值不低于平原地区一亩地所产粮食的营养价值。”

赵无极看到过一个资料,后世的华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食用菌大国,年产量达2000万吨以上,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70%。而且,食用菌生产已经从山林自然生产,逐渐过度到了工厂化生产。当然,工厂化生产出来的食用菌,都是大众化的低品质食用菌。

此时,赵无极当然还不会拿出系统中的食用菌技术。在赵无极看来,解决世界粮食危机见效最快的就是食用菌,而且食用菌本身又属于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其产业虽然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同时又符合人们消费增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如果赵无极能够将系统中生物技术全部拿出来,华夏这点人口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什么?凤山的食用菌收入那么高?”刘静一等人被赵无极说的数字吓了一跳,要知道,那是山林,并不是熟田熟土,后者年产500元净收益,随便种点什么都可能,但这是山林啊,此前是一分钱也不出产呢,竟然能出产价值500元的食用菌,即便折算成大米,也是700斤,完全够2人消费1年的粮食呢。

“是的,这次,你们可以去凤山的山珍合作社调查一下,看我说的是不是属实。”赵无极很自信地说道,事实上,凤山的食用菌刚刚起步,通过人工种植的半野生菌,并没有进入市场,但这些山民根据这些半野生食用菌的长势,完全可以预测以后的收入。

“如果真有这样的效果,学校到是可以把食用菌作为重点科技项目研究,毕竟,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啊!”郑道元有些感慨地说道。

其实,这个时代像大学科研院所这种单位,还深深地受着计划经济的影响,其注意力根本就没在类似于食用菌这种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上,另外,虽然他们是研究生物的,但可能更多在于类似于杂交水稻这种新物种的培育上,后世的杂交水稻,完全是一个显性科研,媒体一致看好,官方也不遗余力地支持。

杂交水稻当然好,但其他的科研成果不好吗?如果西川师大能够在食用菌研究方面重大突破,其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会比杂交水稻的研究差。

而且,食用菌也是分种类档次的,有些高端食用菌不但营养价值极高,完全可以作为高端保健食品,就是其经济价值也十分巨大,作为研究者的西川师大完全可以从获得远超杂交水稻研究的经济效益。

“各位老师,除了上面讲的计算机技术和食用菌技术外,母校另两项基础科学的强项,也应该加强,譬如理论物理的研究,数论的研究,我在这些方面也有一些心得。”赵无极说着,就从随身的提包中拿出一份来自国外的权威杂志,指着其中一篇目录说道,“这是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麻烦郑老师带给物理学院的赵碧光老师,请他指正。”

赵无极这篇文章,是论述的理论物理中的一个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国际上争论比较激烈,一直没有定论,而赵无极却是已经有了定论的,因此,赵无极决定向物理学界发表自己的成果。

文章半年前完成的,那时,他已经是物理学的“宗师”,既然要当“宗师”当然要写那么几篇物理学文章才行。

“哎呀,你竟然能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著,不得了,不得了啊!”刘静一看到杂志上的名称,顿时就惊叫起来。这本国际上最为著名的杂志,华夏人平均每年在上面发表不到1篇文章,赵无极能发表一篇,就已经证明他是国家最顶级的科学家了。

“无极同志,虽然你不愿意担任母校的特聘教授,但母校的老师来卢江找你谈谈有关科研的事情,或向你请教某些问题,这应该没问题吧。”郑道元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立即想到了一个主意。

因为赵无极处于这种国内顶尖,甚至国际顶尖的科研水平上,他怎么会在乎一个西川师大的特聘教授呢,没看到别人有个科技部特聘高级顾问吗?但是,赵无极从计算机到信用菌,再到理论物理和数论,都向西川师大漏了底,这说明什么,说明赵无极还是非常愿意帮助母校的,但却不愿或不能以西川师大考虑的那种方式来帮。

“这没问题。你们的人来以前,您们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不过,任何人都得由学校派来,我不接待个人的访问。”因为这是赵无极喜欢的方式。不过,赵无极附加了一个条件,这个时代,或者以后,这些砖家、叫兽的人品非常令人堪忧,赵无极可不想自己不经意之间又培养出几个白眼狼。

“无极同志,这太好了。我们这次回去就组织一批教授过来,请你给他们指点指点。”郑道元见赵无极答应得很爽快,也非常高兴,因为他的猜测没错,赵无极愿意帮助母校提高科研水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