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382章 无知者无畏

重生之超级强国 382章 无知者无畏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9:10 来源:笔趣阁

这次,米国人的议论被那个研究马义和社义的博士戴文完全翻译为华语,而且,是直接反问的陶成蹊。

而我们的陶司长,除了坚定地回答“我会游泳,而且技术很好”外,对是否超过自己的能力,对万一遇到危险之类的问题,陶成蹊也无法自言其说。

双方的座谈,到此进入一个**。因为华夏方面的管作家反问了一句:“你们米国人,在遇到小孩从大桥上落水这种情报时,会怎么办?”

“我们首先会报警,呼叫水上救生队;如果确信自己没有危险,也可以跳下桥去救人!”米国人很自信地答道。

“报警?警察要管这事儿吗?”华夏这方也议论开了。在华夏,警察可是不管这事儿的。当然,如果遇到街上有人行凶,或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警察是有管的,但这事儿,华夏的警察是不会管的。当然,如果警察就在现场,也会管的。只是,如果报警,等警察来了后,那孩子岂不是已经在水中淹死了?

于是,华夏的一位姓高的作家再次反问:“如果这样,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

是啊,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其他人都跟着附和道。显然,他们认为米国人的处理方式不对。

对于华夏人的反问,米国人也找不到更有力的方式反击,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处理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米国人在提问时自己没找好材料,但赵无极却觉得米国人的方式更科学一些,他决定引导一番米国人,让米国青年赢得这个问题的辩论,同时也让华夏青年有一番思考。

不过,就在赵无极准备问米国人时,米国方面的一个叫艾薇尔的一个美女却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街上有人持刀杀人。你们华夏人会怎么办?”

“聪明啊!”赵无极感叹了一句,这个问题,才具有辩论价值,因为刚才那个“孩子落水”的问题,太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了,而且,对于大多数会游泳的人来说,只要不是突涨洪水,一般情况下也是没多少危险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米国方面的处理意见确实稍有点“冷漠”。

“我们会冲上去制止歹徒!”华夏方面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赵无极知道,华夏青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上当了。

果然,艾薇尔听到翻译的英语后,立即反问道:“你们难道都不害怕死亡?”

“不怕!”又是异同声地回答。

完了,完了!赵无极内心哀叹了一句,这个回答,似乎表露了华夏人的勇气,但却同时也表露了华夏青年爱说假话。易于冲动,而且还没有独立思想的弱点。

艾薇尔聪明地抓住了华夏青年“不怕”两个字,继续大做文章:“你们难道没有想过,被歹徒杀死的后果?你们难道就没想过。即便你们制服了歹徒,不惧怕歹徒的同伙报复?”

被歹徒杀死的后果?被歹徒的同伙报复?此时,即便再说“不怕”的人也会沉思一会儿。

好在另一个叫科特的家伙立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升华:“在米国遇到这种歹徒行凶的情况,我们米国人一般还是采取报警的方式。为什么你们华夏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找警察。而是喜欢自己解决呢?要知道,警察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在救护落水儿童。在制止犯罪方面肯定更专业一些。难道,你们华夏人不喜欢警察,或者,没有警察?”

有人说,米国是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而华夏是提倡集体英雄主义的国家,但在具体事务的表现上,似乎华夏人更拥有一种英雄情结。当然,很快地,华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冷漠”,见死不救!

最后,米国人关于华夏青年是否喜欢警察的问题,华夏人并没有给出让米国方面认可的答案。而这个问题,赵无极也同样产生了疑问。

直到在回国的飞机上,赵无极才寻找到一种答案。米国,从它立国之日起,就处于一种法治的状态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保障譬如与警察有关的社会安全保障不断地得到强化,再加上米国警察与香城港的警察一样,警署布置合理,报警后,出警速度非常快,因此,米国人或类似的发达国家的民众在自救或“警救”方面,一般都主张选择后者。

而华夏在这方面明显是短板,在几千年的**社会里,类似于警察的衙役或捕快,大多数时候都站在民众的对立面,因此,民众除非万不得己,不会选择这种官方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选择的是自救方式,如果灾难已经发生,他们也会选择“报仇”的方式。

而在当今的华夏,虽然警察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错,但已经出现了警匪勾结的事件,而且,由于装备、人员的欠缺,警察出警的速度也无法与米国等国家相比,到了后世,警察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差得无限。

也因为如此,华夏便形成了一种“求警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的文化传统;而米国从立国开始,就有了一个好的制度,因此,在米国就形成了“求己不如求警”的理性传统。

当然,在米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歹徒如果持枪入室抢劫杀人,主人是可以反击的,而且是可以开枪的。也就是说,米国的法律决定了,米国人在自己的家里即自己的私人空间里,是安全的。即便是警察,也不能随意推门而入。但在华夏,不论在公众场合或私人空间,都无法寻找到这种安全感。

青年人坐在一起,哪怕是语言不通的青年人,也会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感兴趣,那就是男女关系。

“请问段希文小姐,现在华夏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还讲一个男女授受不亲啊?”戴文因为懂华语,因此提问非常积极,而且他在大声提问之后,又会用英语告诉同伴。

“赵无极,什么叫男女授受不亲啊?”段希文在听到戴文的话后,转过头来问赵无极。

“第一个授,即授予、给予;第二个受字,接受;亲,指亲自接触;这句话的本意是,男女之间,在相互赠送或接受礼物时,不能亲自接触。”

赵无极的回答非常机械、呆板,但也非常准确。其实,这个“男女授受不亲”说起来虽然是所谓的封建礼教,但这句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也需要一定的礼仪、礼节,不能搞成后世的那种动不动就是“一夜情”的情形。即便赵无极已经与三个女人有了关系,但他也认为古代的礼仪有它的道理。

用现代的语言表述,男女授受不亲,应该为:男女之间表达感情或者爱慕之心,不要那么直接,而是委婉一点,含蓄一点,无论是赠予物品的一方或者是接受信物的一方都应保持一定的礼节,尊重对方,不让对方难做,也不让自己难堪。万一对方对你没那个意思,也不好当面说,让你下不来台,这样才算是懂得礼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女授受不亲,确实是男女交往最重要的礼节要求了。

但是,段希文连“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的本意都不清楚,因此,她的回答肯定不可能有这种境界,而没有这种境界,就只有两种答案了,一种是肯定,一种是否定。但无论是肯定或否定,都不是好的答案。毕竟,“男女授受不亲”也属于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内容。

“戴文先生,您是翻的哪一年的老黄历啊?现在的华夏青年,崇尚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这一点上,与你们米国青年是一样的。”

段希文这个回答,看似非常好,就是公孙言大使也不停点头。但是,在赵无极看来,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它割裂了传统与现在的关系,实际上是否定了华夏和传统文化。

赵无极的猜测非常正确,因为戴文马上又问道:“那么,华夏古代在涉及到男女关系的一些现象,譬如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白头偕老等词语,现在都不存在了?”

“这些,肯定还是存在的。譬如白头偕老,别人结婚时,我们也是这样祝福的。”段希文答道。但是,语气中明显有些不自信。

“各位华夏同朋友,我最近看了一些华夏文化方面的书,譬如华夏在有关古代女子的礼仪时,讲到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两个重要的词语,但是,我所看的书上,却没有对这两个词语的解释,有没有哪位朋友,能够帮我解释一下?”戴文状极诚恳地问道。

赵无极觉得,戴文问的这个问题,可能不只是问题本身这样简单,而是有其他所指。但是,赵无极还要想戴文问这个问题的意义时,段希文却冲动地冒了出来:“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我们华夏,现在是新社会了,这些封建社会的糟粕,早就不存在了!”

“戴文先生,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华夏古代的事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并不学这些,这些东西,学来也没用。”一直不说话的李成运,也抢到机会表达了一句自己的观点。(未完待续。。)

ps: 这几天,白天码不成字,哎,害怕停电码不成字,上传不了。明天上传,可能要早一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