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355章 出访准备(热烈祝贺无聊来看SHU成为本书舵主!)

那些张口闭口说主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赵无极的对手。如果是前世,赵无极的理解自然不会这么深,他虽然是学的经济,但后来一辈子也没研究过经济。

但重生后的赵无极,对经济学的研究早就是“宗师”级的水平了,可以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谁也没有他这样“通泰”。或许,在某一方面,他不一定强于其他人,但就一般经济理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说到底,华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幼稚的一代人,既与所泊来的理论并不成熟有关,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

后世的华夏就慢慢地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一切的说教都是虚的,惟有真金白银是实在的。只是,华夏明白这个道理时比较晚,再加上政府对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与经济一同发展的,还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华夏的经济是发展了,但社会问题并没有减少。

赵无极这一番话后,反对“股份制”的声音便消失了。但是,如何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又成了一个拦路虎,因为卢江没有这个经验啊。

于是,众人又再次望向赵无极,希望他能够为大家解惑。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清产核资’的原因。一个企业的资产有多少,这是改制的前提啊。”赵无极先说了这么一句。

最近,关于“清产核资”的反对意见很多,有的企业反映到县委,说县委这样做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干涉了企业的正常经常活动。赵无极不得不为自己先正一个名。

“企业的改革,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譬如承包。就是一种浅表性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但显然,这种浅表性的改革,不足以焕发机械厂的活力。因此,对机械厂产权进行改革,一步到位股份制,才是最终的出路!”

“而股份制的改革,目前国内成功的经验不多,各地都刚开始试点。我这里有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第一。股份制改革,必须考虑到工人的利益。因为一旦进行股份制改革,原来工人作为国家正式工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而企业为了利益,也不可能养那么多闲人、无用之人;

第二,就是企业级别与干部级别的问题,也将同样消失,股份制企业中,可以有党组织。但企业并不会承担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除非是国有控投企业。第三,则是政府的定位,政府管股份制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行政命令,只能通过工商、税收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对其进行线束。第四,则是退休工人的问题。股份制企业,肯定不会承担退休工人的工资以及医药费什么的,而这项负担。则只有政府承担起来了。”

“关于工人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给工人一定的虚拟股份,如果工人退出了企业,他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别人,从而得到一笔现金,当然,工人也可不转让股份,手持股份每年分红。”

赵无极之所以强调工人的利益,就是不想让工人在改制中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些工人手上拿着几千上万元的“原始股”,假如企业的股票最终能够上市,工人们也可小发一笔,即便不能上市,其“原始股”也是比较值钱的。

“胡书记,我建议机械厂的改制问题,就全权交给赵无极同志具体操办,这些问题,说实在的,我们也不太懂。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真诚希望赵无极同志能够为卢江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路来!”县长安福林说道,安福林,在当这个县长之前,一直是机关干部,对经济那还真是不懂。

“对,这事儿,就交给赵无极同志吧。”安福林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尼媒,这企业改制,可也是权力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无极同志,你怎么看?”胡永生现在,几乎把赵无极当成了“智囊”,有问题,找无极。

“胡书记,安县长,各位,这项工作,就这样交给我,是不合适的。我们不是成立了一个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吗?把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问题就解决了。”赵无极事情可以做,但不是这种做法,改革,不是个人行为,而必须是组织行为。

再说,尼媒成立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时,每个人削尖了脑袋都往里钻,现在遇到麻烦,就想当甩手掌柜,这世界上的事,哪有那么便宜的。

众人又听里会忘记有个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事,只是,在这个小组里,包括安福林在内,看到赵无极泡制出的那些文件,就有如云里雾里,搞不懂啊。譬如刚才谈的“股份制”,如果不是赵无极进一步解释,搞不懂的东西,谁敢轻易表态啊。

很明显,这些县太爷们,因为要捞政绩,想绑上企业改革这个战车,但问题来了又没有多少办法。

“对啊,无极同志,你是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这个责任,你就担起来吧。大家说,这样好不好?”胡永生也觉得,这些“头痛”的事交给赵无极办最好。

或许,在胡永生看来,企业改革也不应该如此复杂,譬如“股份制”,虽然卢江没有经验,但平原正在改啊,派一个学习团去平原取经不就得了。但是,很明显的是,赵无极的改制,似乎不屑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而且赵无极的改制,似乎比平原的改制还要复杂得多。

而这些,也正是包括胡永生在内,想要从中抽身的原因。麻烦的事情由赵无极做吧,俺们,就在侧面敲敲边鼓,总结总结经验就行了。

其实,在赵无极看来,国有企业即便不引入所谓的外资,也未必就没有前途。这个,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譬如,如果能真正发挥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让工人自己选举厂长,一般面言,要让企业活出来是没问题的。譬如,企业的分配制度,在确保基本的按劳分配制度前提下,适度引入其他分配制度,以激励员工的首创精神和企业的发展,也未必没有效果。

当然,这个分配制度里,同样要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边界。不能企业搞好了,利润国家全部收走,或者始终坚持所谓的“国家拿大头”。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国家有通盘考虑,华夏的国有企业未必就没有新生。只是,后世的华夏,终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在竞争型行业,大多是民营、外商的天下,而国有企业,只能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固守几大垄断领域,以分食垄断利润为生。

这个常委会,赵无极最终成了“清洁员”,来收拾其他人收拾不了的残局。

次日,赵无极带着常务副县长李江林,与理想国际的何廉臣展开关于卢江机械厂的谈判。自然,赵无极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廉臣原则上都答应了下来。

三天后,关于卢江机械厂引入港资的签字仪式在县委会议室举行。

理想国际投资1388万米元,全面接管卢江机械厂,占有新组建的“理想国际(卢江)机械公司”53%的股份。

理想国际将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将卢江机械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大中型机械企业;对原机械厂的员工,理想国际将充分尊重企业员工意见,符合退休规定的,尽快办理退休手续;不到退休年龄的,理想国际将对员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根据员工培训成绩安排合适的工作。

理想国际将从国风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卢江机械公司进行管理;原卢江机械厂总工程师周兴厚,将继续担任总工程师一职。

这个安排,是赵无极一手促成的。赵无极找周兴厚谈了一个晚上,在那次谈话中,赵无极展示了他雄厚的机械设计知识,以及超前的机械工业理念,并且,赵无极当场向周兴厚出示了几份机械设计草图,一下子就征服了周兴厚这个50年代的机械专业毕业生。

时间进入六月下旬,理想国际的两大制药公司选址及相关的谈判工作终于全部结束,在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相关的投资协议后,理想国际从香城港调来了一个总人数达120人的管理团队,这120人中,其中三分之一为米国人和欧洲人。

最终,因为与理想国际理念的分歧,卢江想要“合资”的愿望并没有达成,而是拿到了差不多1.2亿华夏币的土地出让金我,让卢江县的财政,一下子变得有钱了。

只是,卢江看起来发了一笔财,但在一年之后,力主拿钱的县长安福林就受到了上级领导的点名批评,因为卢江如果不拿这个1.2亿,再加上为理想国际的配套服务,卢江在“回春堂”项目中,可以占有7%的股份,只是,当时卢江要求的股份是12%,双方诉求差距较大。也就是这个7%,在一年后,可以让卢江财政轻松拿到3000万米金。

不过,理想国际的管理团队到达卢江之时,赵无极已经离开了卢江,他作为“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已经到了京都,正在京都紧锣密鼓地做着出访米国的准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