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261章 农民不是华夏人?

重生之超级强国 261章 农民不是华夏人?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9:10 来源:笔趣阁

“欢迎两位大记者来卢江作客。胡书记,您看,中午是不是由我来安排两位记者,然后请您作陪?”赵无极说道。

赵无极这话,看似在邀请两位美女,但实际上却是在邀请胡永生。

“赵无极,把李馨欣也喊上吧,她是你的女朋友吗?”。胡永生还没答应,可柳晓萱却先答应下来了。赵无极心里格登一下,不会这两个美女记者是要向自己发难吧。

站在稍为侧面的胡永生,双手一摊,表示不是我要吃你赵无极一顿啊,而是美女要打你的秋风,我就勉为其难地舍命陪君子吧。

这时,才上午10点,赵无极本想带两个美女去喝一会儿茶,但胡永生却说,两个记者可能要采访你,因此,直接去县委小会议室吧。

果然有备而来!赵无极有些紧张。

赵无极不是怕记者,而是怕记者不讲理,好像见到任何人都要高人一等,就像那个西川rì报的记者陈熙媛,问的问题简直是有损人格。

县委小会议室,也即常委会议室,赵无极从来没有踏入过这里。看着会议室内简陋的设备,赵无极还是颇有感想,华夏,再不发展经济确实不行了,但还像前世那样发展经济,似乎是同样不行的。

“赵无极同志,你们慢慢谈,我让人去把座位订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就过去。”胡永生安排陈立德把茶杯之类的弄好后,又过来打了一个招呼。

“哎,胡叔叔,您别走呀,我们还要采访您呢。”柳晓萱有些着急地说道。

果然是有备而来!赵无极再次紧张了一下。

“好,我不走。我在办公室看看书。”胡永生也有些郁闷。他与柳晓萱也是多年的关系了。记得。胡永生刚跟柳伯益时。柳晓萱只是一个初二学生,没想到这一晃就差不多十年了,这小妮子,毕业了哪里不可以去。但一门心思要当记者,说要守着啥子“良心”,哎……

“赵无极,你刚才与那些高中初中的美女相谈甚欢。能不能告诉我们,你给她们留下的什么字,让她们那么高兴?”

刚坐下,柳晓萱就问了起来。显然,她们刚才也看到了早晨那一幕。

“你们知道,我是书法家嘛,任意留几个字,她们也会高兴的。”赵无极虚晃了一枪。

“呵呵,我可是看了其中一个学生的软面抄,上面有八个字:天天学习。好好向上。你是怎么想到这句话的,这句话与太祖那句话的区别在哪里?”

尼媒。果然有准备。赵无极想了想,“两位美女,你们没觉得啊,当我们听惯了某句话时,有时换一种说法,岂不是很新颖、别致?”

“我知道新颖别致,我问的是,与太祖那句话的区别。”柳晓萱不依不饶,记者,似乎都是这个德行!

“太祖那八个字,意在对青少年的鼓励、要求,这个没错吧?”赵无极反问道。

“是的,没错。”

“我那八个字,意在劝告!”赵无极终于想到了二者的区别。

“劝告,什么意思?你要劝告谁?”柳晓萱似乎想到了什么。

赵无极没理柳晓萱,而是阐述着他的理论:天天学习,意味着学习就像人每天要吃饭要睡觉要上厕所一样,不能停止,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青年都会说rì新月异这个词,它既指我们的时代,也指华夏之外的世界,不学习,就要落伍。

因此,我在凤山当乡长以后,就主张每个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坚持学习,要成为一个学习型干部。只有当你掌握了丰富的材料之后,你才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只有当你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之后,你才会知道,世界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个样子。

至于好好向上四个字,道理亦同。我们有些人,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喜欢人云亦云,或者投机钻营,总之,就是不好好做事,不好好做人,这个“好好向上”不是一种劝告吗?

“嗯,说得好。”柳晓萱表扬了赵无极一句。可是,接下来她突然没话了。因为她在表扬了赵无极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没弄懂赵无极的意思,而且,赵无极说的那些,能上报纸吗?显然,很困难。

“赵无极同志,你能谈谈你成长的经历吗?”。冯静见有些冷场,出声问道。

“这个,西川rì报有我的资料啊。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差不多。有差别的,可能在于后天的教育,譬如柳小姐,就能受到比较严谨的家庭教育,当然,我的母亲原来是中学老师,对我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至于我父亲,他基本上就不大管我。”

“赵无极,你认为华夏的路在哪里?”柳晓萱缓过气来,但问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无论怎样回答都可能犯错误。

于是,赵无极回答了四个字:“路在脚下。”

“我知道路在脚下,我问的是,譬如米国,或其他国家与华夏的比较,我发现,华夏有很大的问题。这个,你能给我们说说吗?”。

“说什么?问题,还是路?”赵无极装傻道,因为不好说啊。

“问题也说,路也说。”

“好吧。我先说问题。最近半年,我也在看一些报刊上的文章,谈了很多华夏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可是,我不认为那些是问题。”

“那你认为什么才是问题?”

“农民!”

“什么,农民?农民有什么问题?”两个美女同时惊讶地抬起头来。

“我冒昩地问一下,冯小姐,你的父母是干什么的?”赵无极此时,心情突然开朗起来,因为,他想到了教育两个美女的方式。

尼媒,你们这些人,天天这样那样,你们关心过12亿华夏人中的其中8亿人吗?

“她父母是京都钢铁公司的干部。”柳晓萱代替冯静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好吧,我就说说农民的问题吧。试问:华夏有多少人?农民有多少人?”

“这个,都知道啊,还用你问?”柳晓萱有些不解。

“好吧。算我没问。那么,农民是不是华夏人?”

“是啊,怎么不是?”柳晓萱再次表示不解。

“那农民为什么不能像城市人一样生活,每天准时上班,月末领工资,周末还可以休假,退休了还有退休金,生病吃药医药费还可以报销?”赵无极问道。

“这个,他们是农民,自然不能像城里人……”不过,柳晓萱中途打住了,因为,她突然感觉到,她的理由并不成立。

“在京都,我在见到吴冕首长的时候,我就说过,农民非常穷,农民非常苦,有的农民家里,连草篷子都没有,只有住在岩洞里;有的农民家徒四壁,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穿裤子的则起来做事、待客,其他人则窝在被窝里,连人都不敢见……”

“这……怎么会这样?”柳晓萱非常吃惊。

“怎么会这样?当时,我给首长说了,首长也很伤感,说我们胜利都几十年了,怎么还存在这么贫穷的状况!”

“这……”两个美女此时已经有点手脚无措了,是啊,听赵无极这样说,这农民还真是个大问题呢。

“城里人出门,有柏油大马路,有公共汽车,休闲游玩有公园,有花园,孩子有游乐园,晚上在街上散步有路灯,住的是楼房,用的是自来水,洗澡有热水器……可这一切,农民都没有!”

“……”两个国家级报纸的大记者彻底被震住了。

“你们觉得,你们刚才想问的华夏的问题,有这个问题重要吗?”。

“那,赵无极,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哦,我的意思是,国家应该怎么办?”柳晓萱问道。

“你们身在京都,肯定听到过各种议论、观点,譬如有人说米国充满着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很公平的机会。那么,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农民,正是缺少这种机会,如果他们有机会,一定会创造出惊人的艺业!”

“今天那个酒厂的厂长,就是农民,名叫姜学清,但他带领8个人,就生产出了口味、质量不输给那啥液的美酒。凤山佳酿,批发价现在都是11块钱一瓶,就是你们的胡叔叔,也买了几件准备作为礼物带到平原去的呢。”

“这个酒厂,是姜学清承包经营的,他抓住了机会,跟他一起干的人也抓住了机会。此外,在凤山还有约800户农户,大约占全部农户的四分之一弱,正在各个专业合作社里辛勤劳动,他们也算是抓住了机会的人,平均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到60元钱,有了这60元钱,等于是一家人都有了希望。”

“啊,冯静,我们去凤山采访吧,去看看实际情况。”柳晓萱突然说道。

“我欢迎你们去凤山采访,不要过多地把笔触对准这个领导那个名人,农民,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一群人,你们既然采访类似于姜学清、田杰这样比较能干,敢于承包企业经营企业的农民,更要采访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家里一贫如洗的农民,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理解到农民这个概念。”

“因为,农民的命运,就是华夏的命运!”(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推荐票……至于评价票和钱票,嘿嘿,量力而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