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网游之三国时代 > 第1435章 阻击战

网游之三国时代 第1435章 阻击战

作者:张浩古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21:17:24 来源:笔趣阁

我们这一方,甘宁还是战场的主帅。不过第一战,甘宁并没有派出主力,只派出了一个军的兵力,作为试探。战场环境还是一样,只要一个军的兵力守在前方,就可以暂时挡住敌军。而我恰好就在甘宁派出的这一个军中。尽管照理说应该把私属兵力放在后方,以防不测,但同样是以防不测的原因,我还是愿意把所有的私属兵力都带到前方,如果对方实在太牛,好歹也可以掩护我逃跑。同时,这个前锋可是很有讲究的,对方的实力不会太高,可以多搞定几个,到时候给自己的私属兵力提升一下军衔,同时也给我带来军功,何乐而不为。

一个队的npc,四个伍的私属兵力,都被我组在了队中。不过队伍中不能组更多的人了,毕竟在这种【快乐组队】的形势下,我只能组自己的直系部属。但这个55人的大队伍在目前的战场来说也算得上比较庞大了。其实虽然是前锋,但面对的敌人同样只有一个军,对方明显也没有打算一开始就进行强攻,也存在试探之心。

既然是这样就好办,首先我军处于防守的优势,中间有一个安全攻击的抛shè地带。只要在这个地带有人被我抛shè命中,我的54个下属就能够全部升到10级。到时候即使近战,除非碰到对方的牛人,我军也不需惧怕了。而且现在npc的等级最多有8级,血条不会超过10万,一旦我军向敌军npc高级军官集火抛shè,搞定对方的npc高端军官不成问题。只要把一个曲的高端军官搞定,后面的彪长以下的npc军官和普通npc就不放在话下了。

尽管我在玩家遭遇战中得到的军功比较少,但战果却是最辉煌的。玩家排名的积分还是最高,所以npc战中的玩家首领还是我,到时候战场玩家还是全部接受我的指挥。所以不存在玩家各行其是的问题,到时候只要我发出命令,玩家就要完全接受指挥。毕竟80%的玩家都是老中国玩家,以往的战斗早已证明了一切。而20%的澳洲咆哮玩家,在这种时候也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听指挥的话,挂出战场就杯具了。

虽然只是倭寇的试探部队,但打法也还是跟倭寇的通常战法一样,直接集群冲锋。这种办法的好处是,能够一直集中兵力对对方造成压力,当然,缺点也是显著的,那就是太容易成为远程攻击的靶子了,抛shè的时候根本不用瞄准。而奉命发动第一波冲锋的列国玩家,立刻一个个面sè惨白。只要是在这个战区打过仗的,谁不知道倭寇的自杀式攻击方式。这时候打前锋,基本上意味着有去无回。但这时候就算不冲锋,也难逃倭寇后方的npc的惩罚,横竖是一个死,冲锋还有可能活下来,抗命则铁定斩首。所以这些玩家只得硬着头皮冲了上来。

双方的npc兵力都是一个裨帅部,而玩家和准玩家兵力是一个偏帅部,npc兵力和玩家和准玩家兵力基本上都是平均分布,所以双方出动的npc兵力虽然是一个军,实际上总兵力都是一个路。只不过倭寇阵营那边,真正的玩家依旧多出我军一倍,达到了五万人。我军这边则只有2.5万。这中间,大多数玩家都是队长甚至伍长,只有少量是曲长,部长以上分到这个军已经没有了。两边的情况都差不多。

看到敌军的冲锋,我军的npc都督像其他npc军官一样,一般都没有远程抛shè的概念。他们没有想到倭寇的冲锋阵型有那么密集,所以总以为抛shè会浪费箭枝。与其如此,他们觉得还不如集中箭枝,等到敌军进入shè程后进行jīng准shè击。不过玩家虽然必须听指挥,在这些具体的作战方式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zì yóu度的,由玩家首领统一指挥,可以跟npc都督的命令不同。但两个命令必须要遵守一个,否则还是会被认为抗命,在这个战区也就走到头了。

我作为玩家首领,当然清楚倭寇的惯常进攻方式,这也是在其他剧本中我军捞取经验和军功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我对所有玩家的命令已经下达,对敌军进行无差别抛shè。

抛shè跟点shè的命中率不可同rì而语,虽然倭寇很密集,但我还是在第三次抛shè的时候,才碰巧搞定了敌军一个小兵。但这已经够了,麾下54人,从白龙那里俘虏的八个人,外加32个npc,全部都是0级,依靠这一箭,却全部升到了10级。这意味着整个队伍的生存可能xìng大增。不过这个军里面基本上没有值得我把我拥有一步登天特权秘密曝光的人,所以我也没有跟其他玩家组队。但想了想,我还是解散了队伍,跟我军的都督、上将和三个统领组了队。这九个人是我军的高端npc,只要等级提升到10级,好歹也可以抵消对方两倍的攻击力产生的影响,毕竟到时候攻击防御一起提升一半,相对于敌军,恐怕还稍占优势。

接下来我连续换了百多次队伍,好歹把我军彪长以上的npc都武装到10级了。这意味着就算是近战,我军的高端npc也可以跟对方硬撼了。当然,我的54人的兵力也不是吃素的。不过暂时也只能如此,因为就在这百多次攻击的中间,敌军已经冲到了面前。倭寇在挨打区损失了一个师,又在互相抛shè区损失了两个师,在抛shè对点shè区损失了三个师,到互相点shè区又损失了四个师,共计损失了两个军,终于冲到了我军面前。而对方的都督、上将、统领、校尉等高端兵力,也已经在这个过程中,被我军全部抛shè消灭。

我军都督见识到集火抛shè的厉害,所以并没有像此前大汉大战区那些npc军官一样,巴巴地带着高端军官上前。因为那样一来,自己就成了对方集火抛shè的靶子。我军是守方,居高临下,只要高端军官不出来显摆,对方想要锁定高端军官还是不容易的。所以都督站在一个非常隐蔽的位置,既可以观察敌军,又不至于暴露自己。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都督还有闲暇派出一个师的兵力对敌军进行阻击,而都督则带着其他四个师徐徐后退,继续构筑新的阵地。

很明显,都督虽然出来时试探敌军实力,但他已经把自己当做前线的主帅,尽量要打赢这一仗。所以他不可能冒进,先要看清楚敌军的实力,才能决定接下来怎么打。不仅是都督,就连奉命阻击敌军的上将,也是同样的心思。原本按照甘宁的思路,我们这个军出来就是送死的,能够打赢最好,不能打赢的话,也只是损失一个军的前线兵力而已。而甘宁惯常认为派出一个都督带队就是一个军的兵力,没有想到这个军的兵力后,总兵力却达到了一个路。所以都督这次出来,就从绝对的试探变成了前线的一次可进可退的战斗。既然如此,都督就有了更多的空间运筹帷幄了。而原本只能指挥一个师的上将,现在却能够指挥相当于一个军的兵力,正好达到了挡住的敌军的目的,让其他四个军在后方重新构筑阵地,发动远程攻击的优势。

而我这一次,再次不幸被编入了送死的这个师,直接接受对方jīng锐兵力的冲击。所幸我军的上将也是一个懂得作战的人,整整一个曲的彪长,被这个上将编成了最jīng锐的箭头,向敌军发动了反冲锋。而彪长之后,则是一个部的部长,外加一个彪的曲长。曲长之后,上将并没有派出队长,而是直接派上了普通兵力。上将、统领、校尉、伍长、队长,外加所有的玩家,都留在队伍后方,随时准备撤离。同时上将还安排了一个营的断后兵力,掩护后方撤退。

上将的思路非常清晰,敌军强横的攻势,非有彪长、部长、曲长不能化解,但接下来,不需要再把队长、伍长这些jīng锐丢在战场上,能够带回多少算是多少。玩家更是丢不得,因为玩家的价值在后期远远超过了npc,单单看现在一个玩家伍长就能够带着两个曲的准玩家兵力,一个玩家队长就能够带着两个部的准玩家兵力,就知道玩家的能量。不仅如此,上将对于那些彪长、部长、曲长,也没有下死命令。只要能够延缓对方的攻势,这些jīng锐可以随时撤回,由断后的准玩家兵力掩护回到后方。总的说来,这一战彪长、部长、曲长的伤亡会非常大,但能够回来的,都是绝对的jīng锐。退回后方的,也不乏大量的队长和伍长,一旦成长起来,也会是jīng锐的兵力。

而我们这些被掩护在后方的伍长、队长、玩家,外加断后的一个营,也都没有闲着,在上将的指挥之下,向前沿阵地拼命抛shè。实际上我军在后方有着两个营的兵力,而战线虽然说是一个军的战线,其实真正能够展开的,只有一个所的兵力。在两个营的抛shè之下,敌军的前线非常密集,又让我军有了巨量的杀伤。这让我军在反冲锋的开始阶段,不但没有处于劣势,反而有着微弱的优势。当然,尚未冲锋到最前方的敌军,也同样可以抛shè到我们。但倭寇有一个不成文的战法,就是战力越强的,就越是应该投入到最前线的冲锋中,所以包括实力强横的玩家在内,现在都已经冲锋到最前方了,后方留下的,不过是普通npc,以及准玩家兵力而已。这种程度的抛shè,只有集火抛shè,才能对我军造成损失。而我军同样是集火抛shè,但抛shè的对象,却是敌军的高端战力。也就是对方彪长、部长、曲长、队长这个层级的主力。

这种抛sh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杀伤敌军的箭头,让原本锋锐的箭头变得钝起来。同时我军的抛shè也不是盲目集火,基本上一个彪的兵力集火一个方向,就可以让这个方向任何我军获得优势。敌军的整个战线出现了125个断点,也就相当于被分断为126个部分。我军的反冲锋并不是为了把敌军打垮,而是为了将敌军撕碎,所以每个断点都没有继续前进,而是转向旁边继续攻击。虽然我军的前线,绝大多数都是由普通npc和准玩家兵力组成,但这些准玩家兵力有着50排的厚度,所有的普通npc和准玩家兵力可能都是被秒杀的材料,但总要让对方停下来砍上一刀。而战线上每隔五人,基本上都有一个曲长以上的高端军官,总是能够在战线被突破的同时,回头向敌军砍上一刀。当然,对方的整个战线都是曲长,这些曲长的生存时间,也基本上只比普通npc和准玩家兵力多挨上一两刀。但每隔25人,我军还有一个部长在,部长跟对方的部长,战力稍逊,但跟对方的曲长相比,战力又稍胜一筹。有这些部长在里面鼓捣,又让对方的曲长rì子比较难过了。对方曲长的后面,就是战力又稍逊一些的队长了。

不过对方的部长,也是我军部长的五倍,一旦我军部长碰到对方部长,战力方面又要吃亏一些。只不过对方的目的在冲锋突破,只管带着身后的人前进,并不会主动找这些部长的麻烦,这就让这些部长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对方的曲长和部长一旦攻得太深入,立刻就会被我军后方的都督发现,都督会及时调动某个彪发动集火抛shè,把突入我军的人搞定,弥补防线的缺口。同时这些冲得靠前的兵力,还有一个天敌,那就是我。对方的部长和曲长,虽然碰到我军的部长和曲长,攻击力更胜一筹,但那是跟部长和曲长比。在等级提升战中,部长和曲长的位置非常尴尬,虽然拼命杀敌,但最终得到的等级提升并不多,大多数也就在三五级。这些兵力在我的55人10级队伍面前,任何人都可以秒杀。至于八个五级武将,更是此刻对面任何人都能够秒杀。我对这些人下达的命令,就是直接瞄准了对方最牛的军官抛shè。

所以此刻敌军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正是最为突前的一个彪的彪长。不仅是因为我军一个部的彪长实力比他们更强,同时也因为我这边八个人的不断秒杀。伴随着我军那些彪长压力的减轻,在他们左冲右突之下,敌军的彪长在不断减少。甚至很多地方,彪长已经断档,我军彪长直接迎上了敌军的部长。而这些部长又在我军后方两个营的抛shè攻击之下。我军两个营的断后兵力,实际上相当于10个营的兵力。每个彪作为一个抛shè单元,一共是125个抛shè单元。这些抛shè单元按照地毯式攻击的方式,发动一次就转一个方向,每转五个方向就会搞定对方一个部长,转40个方向就能搞定对方全部部长、彪长外加第一线的全部曲长。而那些曲长又受到上将带着的四个统领20个校尉以及我带着的46人兵力包括我自己定点抛shè,各自负责一段区域,要么消灭突前的敌军,要么在敌军的前线凿出一个缺口。

最终在第25轮抛shè的时候,敌军的彪长已经被屠戮一空。我军的一个曲的彪长,现在只剩下不到两个队。但这个战果已经非常辉煌。按照上将的安排,这些彪长不再上前冲杀,而是在普通npc和准玩家兵力的接应下回撤。很快不到两个队的彪长就在掩护之下纵马狂奔,安然回到后方。而这时候我军的部长和曲长损失非常惨重。一个部的部长,只剩下了一个曲。而一个彪的曲长,竟然只剩下了两个曲。按照上将的安排,这些部长和曲长也在彪长撤退后,相继回到了后方。现在前线已经只剩下三个彪的普通npc,外加三个所的准玩家兵力。

上将这时候仰天大笑。接下来,仅凭他这个师,他完全可以将对方全部消灭。不过那样一来,他自己的损失也必然很大,弄不好家底都打光了。而这时候都督已经在后方重新结好了阵,已经不需要这个师在前方继续打生打死了。上将当机立断,原本用于断后的两个营,外加所有需要保护的jīng锐,现在全部撤退,只留下前方三个彪来断后。这个结果实在太圆满了。

而看到这个师带着一半的兵力后撤,都督心里也非常满意。原本他是准备接受这个师全军覆没的现实的,没有想到现在竟然还带了半个师的人马回来。这可都是他的嫡系啊,打一个就少一个,谁都是他心头的肉。而现在这个结果,实在是圆满极了。当然,刚刚的战斗都督看得很清楚,我在里面表现得最为抢眼,都督也自然对我打心眼里感激。

大军撤走,断后的三个彪npc外加三个所的准玩家兵力,就全部成了炮灰,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对对方发动攻击,而对方却能够秒杀他们。等到半个师的兵力撤到后方开始休整,这些在最后时刻被确定为断后的兵力也正式全军覆没。不过在这期间,早已养jīng蓄锐的四个师的兵力,又已经发动抛shè了。都督将现在的阵地正好安排在安全抛shè的位置上,可以对对方展开单方面的屠杀。于是在我方三个彪的兵力损失后,敌军也损失了一个师。整场阻击战下来,敌军的战损反而比我军高出了一倍。这又是都督非常开心的。

接下来的战争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时候。现在敌军中间军职最高的指挥官只是部长,命令没有修改的余地,唯有继续冲锋,后方的尸猿肾太郎不会给他们留有回头的空间,无论npc还是玩家,都选择了飞蛾扑火。而我军也毫不客气,又经过一百个回合,敌军在丢下两个军的损失之后,终于成功冲到我军面前。这时候,敌军已经只剩下四个师的兵力。而对方残余的部长,也在冲锋的路上损失殆尽。目前军职最高的曲长,经过此前一战和冲锋之后,也只剩下了30%,也就是不到一个彪的兵力。而我军残余的部长和曲长,因为共计只有三个曲,早已被我带到了10级。此外,还有七个曲的npc队长,也被我提升到10级。在高端战力方面,敌军已经彻底落在下风了。伴随着都督下令冲锋,在都督的带领下,我军一个都督五个上将20个统领100个校尉,外加残存的两个队彪长一个曲部长两个曲曲长,还有我的55人队伍,当先冲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