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风流鬼医 > 第九十二章 论方症

风流鬼医 第九十二章 论方症

作者:大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8:41 来源:笔趣阁

其实这件事情张晓凡完全可以自己cāo作,然而现在他身在尚德堂中,无论怎样他都会把尚德堂这块金字招牌给抹黑。万一要是让两位老爷子知道,以后的事情就变得越发复杂化,很有可能没有帮上严静的忙,反而让自己深陷其中,这样的事情张晓凡是不屑去干的。

反之,让张晓堂出马,这件事便可以水到渠成,还很有可能收到奇效,哪怕事后让人发现也不会闹出多大的乱子,因为张晓堂干过骗人的勾当不是一次两次了,名声什么的对他来讲就是摔碎了的铜板,一文不值。

一个上午的时间,张晓凡看过的病人有三四十位,除了个别几位慢xìng病患者,其余的几乎都是重症抱恙,在医院吊瓶吃药不见效的,才来到尚德堂找中医治疗。现在这个社会有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生病了先到大医院找西医看,花了大把的金钱和时间,又是挂水又是来回做检查的,恨得不把DNA都一块儿化验出来。有些人见到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是根本没有起到什么效果,这时候才在家人或是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中医治疗。

不可否认,中医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病找到中医都能治,在古代医学最为巅峰的时期,要数汉唐宋这三朝,那时已经有许多不治之症的存在;比如现在的晚期癌症,本来已经没几天可活了,再被化疗这么一折腾,全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神仙也没辙啊;你早干嘛去了,那怕是不做化疗也比做了强,至少能有一线生机。

张晓凡在坐诊的过程中有个女孩,二十左右的年纪,面容憔悴,咳得十分厉害,还时不时的拿着纸巾擦抹鼻涕。

“大夫,我这病会不会死?”女孩带着沉重的鼻言,十分担心的问道。

张晓凡正在帮她把脉,听到她的话也有些奇怪,问道:“好好的怎么会说这话?”

女孩有些难过的说道:“我昨天去医院看病,做检查和开药花了九百多块钱,医生说我这情况比较严重,属于重症,他建议我接受住院治疗。咳……”

张晓凡打量了女孩一番,见她面容姣好,气质穿戴皆是不俗,应该是个有钱人家的女孩。不得不佩服那个主治医生的眼力劲很高。若是换成个非主流的少女,也许直接就让她去打吊瓶了。

他轻轻地笑了笑,示意道:“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待女孩吐出舌头,舌苔已经被染成粉sè,口中带有清凉的薄荷味道。

张晓凡眉头轻皱,问道:“你是不是吃了什么润喉含片之类的东西?”

“对呀,我几天前就感觉嗓子有点难受,就吃了润喉片,咳……大夫,你不说还真没感觉,这润喉片越吃我嗓子越痛,最后咳嗽发烧这些都来了,浑身难受的厉害。这是不是吃润喉片吃出来的原因?”

“口渴不渴?”

“不会,我这两天都没怎么喝水。”

张晓凡闻言缓缓点头,提笔书写起来药方,同时解释道:“你这是本为寒症,很可能是因为天热吃冷饮,或是体表受寒造成的原因,病情比较严重……”说到这里,他也笑了起来,解释道:“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让你去住院。”

女孩也被他逗乐了,捂嘴轻笑。

张晓凡边写边说道:“你以后要注意一下,这些润喉片都是寒凉之物,如果是热症引起咽干咽痛,吃这些含片倒是无妨,可以起到不俗的效果;但若是寒症引起的病症,无异于火上浇油,越吃病情越重。”

严热的夏季发病率不低,千万别以为夏天生病大多都是热症,冬天里生病多是寒症,其实不然。

“那、那现在没关系吧?”女孩有些担心道。

“药服三剂,应该可以痊愈,只是不能再吃寒凉的东西,像这类的含片也不要再吃了。”

女孩说道:“谢谢大夫。咳……”她在临走的时候又问道:“大夫,我看病的地方也有中医,为什么他说这个病不好治,属于重症感冒,如果吃中药的话治疗的时间很长,因为我近期有急事去外地出差,所以才选择来这里看病。”

张晓凡自信地说道:“感冒症状,用药三剂之内痊愈,或是一剂之下立愈也是常事,要是有人和你说十天才能治好感冒的话,你让他再回去看看医书来的好。”

女孩见到他满怀信心的模样,再加上俊俏的脸庞,眼睛里满是小星星,若不是身体实在难受,她必会问清他的电话号码,约他出来吃饭。

今天上午曾全荣出诊去了,并没有来到尚德堂里坐诊,严静正在抄录药方,待女孩去抓药后便问道:“晓凡,她这是重症感冒吧?”

“西医是这样的说法,怎么了?”

“我看你的药方里有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等等药材,这些应该没有错,但为什么要加味30g的附子呢?《伤寒论》里的小青龙汤原方可没有附子这味药呀?”

张晓凡笑道:“你能够说出这番话,也证明这些天的书没白看,书中原方道: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服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是这样的吧?”

严静点头道:“嗯,书上是这样说的。”

“这些都是《伤寒论》里记录的,但医圣仲景的原著早就失传了,留下来的书也是经过后人改动居多,要说流传最早的版本应该是桂林古本《伤寒论》。可我认为这里面记录的也恐非医圣的原意。”

严静来了兴趣,忙打起jīng神,仔细的听他讲解。

张晓凡见外头人已不多,解释道:“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里,小青龙汤有加减一说。我们举个例子,‘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病诊中的渴,是由于水饮阻滞,气化失司,水津难于布散而至,而栝蒌根可治津/液亡失的燥渴,而不可治水不化气的渴。随后有‘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这句话就有些问题。本方是‘伤寒表不解’,去掉解表症的麻黄,又怎么能够解表?所以很有人都认为这方子后面的加减不可信。但小青龙汤的确可以加减,可加附子、加石膏都行。”

“附子,乃天下第一补阳之药,可补十二经之阳,其身剧毒无比,却又有效之极。小青龙汤去病可以但扶正之力稍显不足,加附子的话可加速病情好转,就像刚才那女孩明显伤到阳气,若当用小青龙汤治之当然也可以,但就略少了些经方的弘大之气。”

“那加石膏呢?石膏可是大寒之物,怎么能用在方子里?”

张晓凡笑道:“你这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病人为寒症无疑,但如果病人胸肺中有热,故见不汗出而烦躁,则应下石膏除其肺热,达到平喘定咳之功效。这些《金匮要略》里面也有讲述,你难道忘了?”

严静摇头不迭,尴尬道:“这本书我还没看,而且《伤寒论》里记载的好多东西我都不懂,文言文看得十分吃力,有时候把笔记带给曾爷爷让他帮我讲解,学习的进度很慢的。所以《金匮要略》直到现在都没有碰。”

见她有些懊悔的表情,忙安慰道:“没关系,等回东海之后有空我会教你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找我便是。”

“啊,你也要回东海?”严静轻呼道,眼中带着些许惊喜,但喜sè明显多于惊。

“嗯,大约十天左右我就要回去了,这次回家主要是看看家里人,还有准备回东海开设尚德堂分店的事宜,这些都需要二位老爷子的首肯。”张晓凡想了想,接着说道:“静姐,等会儿中午别回去了,就在家里吃顿便饭,我有点事情想和你谈下。”

严静眨了眨大眼睛,虽然很想答应下来,可是又怕引起两位老爷子的不满,有些羞赧地说道:“这、这怕是不太方便吧?”

“没关系,两位老爷子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只是他们气势太盛,所以让人误解而以。”

话还没有说完,便见到陈言芳和陈泉两人跑上前来,一副刚刚睡醒的模样。

“大师,大师……求求您救救我们吧,我们错了,真错了……”两人连哭带闹,引来旁人不住侧目。

张晓凡脸sè当场变得yīn沉,喝道:“住口!这里是什么地方,怎得容你们聒噪!”他内力深厚,这声暴喝犹如雷音般滚向二人耳中,震得他们两脚发软,差点没跪在地上。

这时,不远处的池定邦过来劝解道:“晓凡,不要吵闹,如果真有急事那就先看也无妨。”

池定邦是尚德堂中的老好人,也是张晓凡的二师兄,年纪也到了五十多岁,见到他过来劝解这个面子不能不给,颔首道:“二师兄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池定邦含笑点头,对这个师弟很是满意,可以说张家第三代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秉xìng知根知底,都是良善之辈;当然,张晓堂属于异类。

“说吧,哪里不舒服?”张晓凡接过他们的病历和号牌随口问道。

PS:最近收藏涨的有些慢,希望大家能够顺手点个:加入书架,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