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四百九十四章 远东最强大的炮兵集群

穿越1862 第四百九十四章 远东最强大的炮兵集群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20 来源:笔趣阁

当秦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北京城的八旗权贵和与子瓜葛深重的富户巨贾们会不会跑?甚至是一些宫里的太监宫女,会不会卷着宫中的字画珍宝逃之夭夭?这完全是不需要问的一个问题。~UU小说,uu234

那么,秦军就放任他们带着数以百万贯的家产离开吗?

这可都是秦军的财产!刘暹已经着手制定的第一个全国五年计划,上百个重要项目,耗资数亿银元,指望的就是这里的银子。

所以这些人绝对是要尽可能地拦下的。

刘暹在今年三月时候,下令北京站组建行动科,袁大头为什么会在里面坐上一个别动小组组长的位置呢?那是因为他老叔袁保恒在杭州降了秦军,已经被刘暹任命为浙江的巡抚了。袁世凯打两年前在河南乡试不第,就一直居于老家陈州,还跟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结交甚笃,两人拜为金兰。

河南为秦军拿下之后,徐世昌就在陈州府做起了小官,袁世凯则不一样,袁家是官宦世家,袁世凯心又大,看不上那芝麻小官。而且那时候他老叔袁保恒还在杭州城里,没坐上新朝的浙江巡抚呢。袁世凯就闭门在家,直到袁保恒摇身一变成了大秦的重臣,袁世凯才打算背起包裹去投袁保恒。

此人志向远大。十三岁时就做出了: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的对联。居于陈州时,也曾作诗《感事》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不说文采如何。只言志向,那是可见一番的。结果袁世凯人还没走呢。袁保恒的书信就到了,信里头有对袁世凯的安排。袁保恒给出了三个选择:第一、进政治培养学校,出来虽然也是从基层坐起,但算是新朝的嫡系了,跟袁保恒这样的投效之臣就不一样了;第二、进军校。但这要靠袁世凯自己来考,袁保恒顶多只能早老师来针对的对袁世凯进行培养。能否考上全看自己本事。这军校比河南开的政治培养学校是难进的太多了。第三、进军情处。这个比较容易,因为军情处各地的站长自主权利比较大,只要袁世凯愿意来,袁保恒跟杭州站的人打个招呼,袁世凯人也就进去了。但袁保恒认为军情处这条路太窄。而且级别不高!并且认为随着战事的结束,军情处的作用大大降低,将来对之必然会有一场大整顿,风险不低。

可这时的袁世凯还并非二十年后的老谋深算,城府深重。他还有不小的纨绔作风的。当文官,从芝麻小官干起,他做不来。当军官,要凭自己靠军校,袁世凯很有心理阴影。所以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军情处这条路。并且随着北京站组建行动科一事的启动。内部交流到了北京,成了北京站刚成立不久的行动科下属诸多别动小组之一的组长。

今个是袁世凯小组启动的第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北京四大恒里头的恒兴钱庄。

这四大恒别看老板都是浙江宁波人,但他们专门结交官僚富商。存放的款项大部分是内务府和各旗籍官员的财产。是主要为高官显贵、富商服务的银号,跟满清牵扯深重,已经是分不开了的了。

现在这恒兴钱庄要转移资金。不往南面去,而往西边跑。自然就被北京站给盯上了。

袁世凯内心激动。浑身热血翻腾。志向远大的他要打响这第一炮,要恒兴钱庄成为自己飞黄腾达的垫脚石。

而远在塘沽的刘暹虽然虚拟地图里也能看到北京的动静。但他的眼光还是更多的瞅准了天津,看着多隆阿的一举一动。

刘暹现在已经有些不理解多隆阿的想法了。天津开打到现在,多隆阿给刘暹的印象就不是在打硬仗。不管是常星阿在大沽,还是成保在北塘,还是之前多军的那次反击,都更像是见招拆招,应付差事!

如果不是知道多隆阿对满清忠心耿耿,这时候刘暹都想派人去联系他反正了。

秦军拿下了大沽,军粮城也握在了手中,天津城向东就再无阻碍。只待把白河口【上文写做了海河】的铁闸、木排系数拆个干净,随军的多艘炮艇和两艘吃水最浅的炮舰已经可以顺河而上了。

两天过后,秦军大部队从南面逼近了天津。清秦两军的战场赫然就是在刘暹记忆里有着深重一笔的八里台。

就是原时空中,聂士成战死的地方。

清军以八里台、六里台这片区域为阵地,接近七千的骑兵留在了战线后的海光寺。这才是刘暹必须盯紧的对象。秦军受困于运输能力,并没将骑兵运来,在快速机动这一块是弱于清军的。

反倒是八里台战场的正面,三万清军并不被刘暹看在眼里。

多隆阿手中只有六十来门火炮,其中超过100mm口径的重炮更是只有八门,对比秦军的炮火力量,差距太大。

如果没有七千骑兵,就天津城外这坦荡之地,刘暹绝对敢平推了当面之敌。

“集中火力,地毯式轰炸。”

刘暹的行营里,中军大帐的背景墙上悬挂着一副大大的京津地图。刘暹手中的指挥棒在八里台清军防线的正中心,重重的敲打着。

“这一战,咱们消耗的不是人命,而是工业!数不清的弹药,用之不尽的弹药就是工业发展的成果,就是我们比满清最占优势的地方!”

二百三十多门大炮,100mm口径以上重炮超过八十门。七百门以上的迫击炮,其中中大口径迫击炮有二百门。

多隆阿虽然抓了无数丁壮,这些日子里都化身成了工程兵,每天的任务就是扛着铁锹挖挖挖。天津城是滨海平原,土地平坦,一马平川,好端端的平原被他们挖得支离破碎。堑壕、鹿砦、交通壕、防炮工事修得层层密密,除了没有铁丝网,防炮工事和战壕结构不如秦军的棒,其他的一切可都在水准以上的。

刘暹曾乘坐热气球在空中俯瞰,看到八里台至六里台这之间的土地上,几条堑壕彼此交织,简直是一张大眼的渔网。待到真正研究进攻布置的时候,刘暹靠着虚拟地图,感觉清军的阵地除了没有设置弹药仓库,和收治伤员的地下医院外,连厨房多隆阿都想到了。

多隆阿很不容易。

可这一切都是白费作用。

秦军递到八里台战场的第二天夜。在完全漆黑一片的夜空当中,突然闪过了一片暴风似的闪光!几百个、上千个爆炎好像闪电一样将黑暗暂时驱散干净,接着就是大地剧烈的颤抖,还有闷雷一样的轰响!

这是强大的秦军重炮集群在发出怒吼!这个重炮集群之下的是在整个亚洲里都可数在第一位的重炮力量。

巨大的轰鸣声已经响成了一片,在战场上形成了飓风刮过一般的呼啸声音。大地在剧烈地颤抖。火炮发射的暴风混杂着尘土直上云霄。战争之神的怒火让哲理的一切一切都在颤抖。

从天津先头折返回上海的轮船,运载着大批的军火弹药抵到天津。秦军不可能一直这样的打仗,但只天津城外这一战,却是能够支撑的。

这样的威力,就是象征着远东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而这种力量,现在就掌握在他刘暹的手中!

数里外的天津城,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瑟瑟发抖,耳朵里被闷雷一样的滚滚炮声充斥着,堵都堵不住!

清军的阵地上面腾起了一片片爆炸的火光。炸点几百个上千个的同时出现。大大小小的闪光完全没有丝毫的间隔,真正地跟暴雨一样在清军阵地上面爆发。犹如无数的流星从九天之上突然落下。将多隆阿苦心设计、修筑的阵地完全淹没在火海当中!

土木工事被炸上了天,辛辛苦苦布置的鹿砦和小部分雷区也被炮火巨大的威力扫荡得所剩无几。最惨的还是蜷缩在一线战壕当中的清军官兵。

清军的战壕可跟秦军那故意修得弯弯曲曲的战壕不一样,而是直通通的一条直线,一枚炮弹落入其中,就能造成极大的伤亡!不过以往的战争中,由于炮兵火力密度不足,因此并没有让这种形制的堑壕的不足充分暴露出来。清军甚至是欧美的战地观察团们,也没有太过注意到这一点。

可今天不一样。高密度的炮兵轰炸,就跟不要钱的一样的炮弹密雨,直线堑壕就再也不是士兵们的安全栖身之所。往往一枚80mm迫击炮弹就能给南北十几米范围内的清兵造成重大杀伤!

残肢断臂四下飞舞,武器被炸成了零件状态。

打成火墙一样的炮火在清军阵地上面反复的耕犁。炮弹的破片好似死神的镰刀,四下挥动着不停的收割着生命!

清军当头就被这样强大的火力给打懵了。无数清兵曲卷着身子躲在战壕中,被炮弹巨大的爆炸声吓得像小鸡仔一样瑟瑟发抖。却还免不了自己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悲惨命运。

150mm重炮、120mm重炮,仗着自己强大的射程在轰击着清军的炮兵阵地,轰击着清军阵地后方的兵力集结点,秦军的远程火力之强大完全超乎预料!

战线后头,无数的清兵像受了惊的鸭子一样在声嘶力竭地喊叫着,在四下寻找可以隐蔽的地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