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富足不是剩出来的

穿越1862 第七百五十八章 富足不是剩出来的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6 来源:笔趣阁

五月里,刘暹连去了南苑三次,每次都是轻车简行,一共在里面呆了七天。外面一个字的信息都没有透漏出去,谁也不知道皇帝和埋头南苑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太子殿下,究竟在做什么,看什么。

这消息是不可能出现在公开报纸上的,但私下里却没办法禁止官民们的议论。各种说法都有,声音最大的是——新式武器。南苑又有新的新式武器。联想到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的作为,无数人都相信中国在飞艇制造上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进步!

一架还很简单的双翼飞机翱翔在半空中,它离地只有一二百米,它还非常脆弱,可能在上面加载一挺机枪就能将整个飞机震散,它飞行的时间很短暂,多次试验没有一次超过20分钟的。可它意味着航空史上崭新的一页。

“父皇,飞机前景之优越,确实非飞艇可攀比。只是来日要试验飞机,区区南苑就太小了。”

太子不知道自家老爹的一番作为是否会让欧洲的眼睛全都盯上飞艇,但他此刻对飞机这一脆弱的新生事物有着无比的信心。只要给他两年的时间,他就能让现如今的空中霸主变得不堪一击。

“未来的天空属于飞机。这个新事物我们可以隐藏到新疆、外蒙,可以隔绝大部分人探视的目光,可要想保守全部的秘密,是不可能的。”

国家地位不同了。现今的新秦可不是之前的中国,作为块头上的世界第一大国,新秦的一举一动都莫不受到西方列强的注视。尤其是武器上面!

前车之签后事之师。吃过大亏的西方人是不会在一个坑里栽两次跟头的。

而且中国也不可能彻底的杜绝汉奸、卖国贼的存在。不是中国人素质低劣,没有爱国心。而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的杜绝背叛者。法国人且不去说他,英德两国在中国国内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它们国家的洋行、企业在华曾经拥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员工,同时跟官场不少官员有过亲密接触,这些都是‘背叛者’的潜在人群。飞机这东西要完全保密,太不现实了。

不过,刘暹对自己儿子还是很满意的。他似乎生就在航空方面就有才能和运气,这才多久?飞机就造出来了。刘暹一点都不介意这个时候的飞机性能差,他再历史小白也知道,飞机诞生之初的那些年头里,其性能提升的有多么的快。两翼飞机可不是单翼飞机。提升它的性能对于眼下拥有不俗科技力量的中国来说,完全是一件小儿科问题。

全力以赴下,三五年里中国就可以拥有原时空一战中后期水准的战机。笨重的飞艇在这些灵活的小蜻蜓面前,就像待宰的猪羊,会变得不堪一击。

刘暹已经没有别的‘新式武器’可供发明了。除了飞机这东西外,就只有战列巡洋舰和无畏舰的理念还藏在他心底,但制造无畏舰必须拥有先制造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的能力和疾速。中国还在积累!

刘暹转回zn海才五天的时间,国安部就上折子报告说抓到了三个在南苑边上鬼头鬼脑的家伙。刘暹知道这才是开始。今后紧张的反间谍战不仅会发生在军方,还会发生在全国各个方面。

内阁正在进行紧张的夏粮统计。刘暹在等着全国夏粮的汇报。现在的内阁数据统计,不止限于国内,北美、南洋和燕赵两国,即使往来通讯比先前方便了很多。耗时却更见长了。

同时内阁要交到刘暹手中的还有全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总结,中国这半年时间的恢复是肉眼可见的。别的地方不说,只京津地区。工业园就新开了三个,注册资本十万元以上的新增小型企业就有一千多家。注册资本上亿的大中型企业有三十多家。从生产烟酒火柴,到副食品、自行车、机械零配件、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以及投资巨大的远洋捕捞和运输公司等等,是百花齐放,让人看着欣喜不已。

国内各类的工业制品是连续降价,以家家必备的菜刀和铁锅来讲,两项商品的市场价格较之去年普遍降低了20%。而且战争时期布匹价格的上升似乎催促了短衣短裤在中国真正的大众化,用布甚多的汉服,工艺复杂的传统服饰在两三年的时间中一点点从社会上消退,就跟男人头上的头发一样,慢慢的留短发变成了社会大众现象。

短衣短裤的二度普及也让成衣制造业有了新的发展。即使战争结束后,汉服穿着率又有了一次反扑,短衣短裤在中国社会也彻底占据了主体。各种号码的成衣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小摊和商店里,专门出售成衣的专卖店也有很多,这是中国服装业的一次大爆发期,全国注册品牌的服装公司有一百三十五家。尽管这些成衣服装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非常的简陋寒酸。衣服的款式也非常简单。汗衫、t恤、长袖、短裤,相继面世。但成衣主要的销售对象还是男人和孩子,女子服饰占有比率很低。

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因为战争,罐头、饼干、火腿肠这些方便食品和糖果,这四种产业发展迅速。不管是口味还是密封,比之战前都有很大的进步。

本来中国的炼糖业都有些自给不足,东北的甜菜种植业还没形成规模,但现在中国有了南洋,大片的甘蔗种植园为中国提供了海量的干蔗糖。国内高水准的制糖厂再用这些原糖制造出洁白的白砂糖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糖、奶糖、红糖、冰糖。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糖类消耗是很恐怖的,即使人均比不得欧美白人,总数也可以晃花人眼。以至于甘蔗种植园迅速的成为了南洋继橡胶种植园和水稻种植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整个糖类各种产品的价格都在哗哗的向下掉,但丰厚的利润还是让甘蔗种植园主们赚翻了。

刘暹四月的时候收到过柳州糖业公司敬献过来的一箱贡品,就全是各种各样的糖果。

各种口味的水果硬糖和奶糖、巧克力糖,以及柳州糖业公司最新的一项新发明——水果软糖。

水果软糖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土耳其软糖几百年前就在欧洲享有盛名。在中国软糖也早有出现,可它之前更多是作为一种甜品,出现在饭桌宴会上,而不是作为商品。柳州糖业公司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很不错的财富之路。

刘暹一直等到六月上旬,才拿到了全国夏粮统计表。说起来这是一个表,实际上这是一本厚厚的大册子,里面记载着全国各地以县为单位的粮食产量对照书。今年、去年、前年,一应俱全。就是哪个县的粮食产量降低了,也把原因附录上。

今年中国的夏粮总收益是万吨,也就是2400多亿斤,全国人均口粮大概在400斤上下。比去年的数据增长了11%。接下来一年三熟的南洋还会有大笔的收获,然后是秋粮,农业部粮食署预计,今年的人均口粮应该会达到700斤。等到明年移民们开垦出的土地也收获起粮食,中国人均口粮超越1000斤,指日可待!

饥荒离中国渐行渐远了!

接到这份统计表的当天,刘暹喝的有点微醺。

他怀里搂着禧妃,刘暹后宫中最年轻的一个妃子,还没有育儿育女。年纪刚刚二十二岁。

“朕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华夏称雄世界。让太平洋成为我中华之内海,让英法德俄美,让整个西方匍匐在朕的脚下。”

“两次鸦、片战争之耻辱,朕痛心疾首。奇耻大辱,日后必令英法偿之。”

“所以朕自建国以来,屡屡兴兵。就是为了争雄于地球。可是朕也不愿意看到国内黎民困苦,穷兵黩武非朕所望也。”

“朕的国家要是地球第一强国,朕的子民也当时地球最富庶的国民。”

“这要一点一点来。朕知道。所以朕兴修水利,开垦东北、西北,就是要首先让朕的子民吃饱肚子。让饥荒远离我华夏大地。”

禧妃的一双漂亮大眼睛充满着崇敬的目光看着刘暹,眼睛眨啊眨啊,眼睫毛就像两把小扇子一样一开一合。“陛下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伪清康熙,给陛下提鞋都不配。”

刘暹哈哈大笑。女人的崇敬和爱慕真的是会让男人肾上腺飙升的。不过禧妃这话,他喜欢。搂住了就是一阵猛亲。亲亲我我的好一阵,刘暹才继续把话进行下去。

“爱妃知道丁戊奇荒吗?朕那么容易夺取天下,满清无能是第一位的,丁戊奇荒也大有作用。”

“妾身知道。皇后娘娘多次以丁戊奇荒告诫宫中姐妹,自简节约,不得挥霍浪费。”

“你们再自简节约又能简朴到哪儿去?不过是少几道菜,少几件衣服首饰罢了。没经历过饥荒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粮食的重要的。”

“朕没经历过饥荒,也不算真正的节俭。待过上两年,朕还准备把圆明园修复起来。那里节俭了?”

“天下富足靠的是国朝,是施政,不是剩出来的。你们内宫女人,做做样子罢了。以皇后之贤惠,你还真以为她会相信自己一番话,就让你们自简节约了?哈哈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