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七百四十一章 改变——无刻不在

穿越1862 第七百四十一章 改变——无刻不在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6 来源:笔趣阁

早在刘暹启程赶来北美之初,他就在内阁上通过了组建治安军的提案。…≦UU小说,uu234初步招募十万陆军,一万海军或是日本水手。中国会拿出相应的机器和一部分粮食、物品来作为雇佣金,并且中国政府不会同日本治安军产生直接的经济挂钩,后者的薪水和全部开支、耗费是由西南军政府来支付。

私下的协定中,中国还会放开一部分南洋市场以‘养活’西南日本的现代工业。但是,日本治安军在维持治安的过程中的一切行为,也跟中国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是完全没有关系,中国承认有关系,但不是最直接关系。要是治安军变成了大日本蝗军,倒霉的东南亚人民就去怨恨小鬼子去吧。

西乡隆盛等不是傻子,当然看得出那些不对的地方。但他们还是答应了下来。

因为日本必须走出去,因为日本太小了……

这两年西南军政府的压力还算小一些,因为他们抱的粗大腿,彻底牛逼了起来。就算现今西南军政府只有七万海陆正规军,东京日本政府也不敢贸然的兴兵打过来。可是要发展,在弹丸之地的日本本土实在没空间给他们伸展腿脚。日本必须走出去!

历史上日本用战争给自己开拓出一片空间,这个时代自然是不能的,那就只能蝇附骥尾,死死地跟着中国捡剩饭吃了。之前而十多年里,西南军政府勉强沾点小便宜,可挺身队只是挺身队。跟现下受军政府直接控制的治安军是完全两个性质。

治安军靖安南洋,军政府控制着治安军。就等于军政府在中国政府的监督下,实质上控制着南洋的诸多土地。那可搜刮的机会不要太多。

就算这个治安军只有一两年的‘生命’,也足够西南日本吃饱喝足了。

为此,背负一些不伤大雅的罪名,西乡隆盛丁点都不在意。

这个‘治安军’对于广大生活穷困的退伍军人而言,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如果能借此机会在南洋迁移一些侨民,将对军政府的统治力和凝聚力以很大的增幅。

中国对于西南军政府态度一样很友好,甚至可以说比较大方的。日本移民只要不过分,不跟中国移民发生强烈冲突,在造成既定事实之下。中国政府极可能就不会计较。

这是政治、经历、军事三方面交错的利益,军政府根本无发拒绝。

所以,在中国北美远征军开始进攻诺福克地区的时候,第一批规模两万人的日本治安军,也开始登船前往南洋。随行这批运输船的有一支五艘高速巡逻艇和一艘炮舰组成的护卫舰对,领头的日本海军将领就是刚刚被任命为南洋治安军水面第一巡逻队司令的东乡平八郎。他的副手,也是那艘千吨级炮舰的舰长,当然就是东乡平八郎的老朋友日高壮之丞。

“呦西。大日本海军,终于有突破30线的一日了!”日高壮之丞看着港口上送别人潮的汹涌。高兴的大笑着。30线,就是琉球群岛最北端的纬度位置——北纬30°线。琉球国早早的抱上了中国的大腿,琉球王室虽然早就丧失了对国土的控制权,但琉球王室受到了新秦皇室和朝野的厚待。尚家优秀的子孙后人早就融入了中国。现在就是让他们再次回到琉球岛上横行那一亩三地,恐怕尚家人都是不愿意的。

在中国这个‘大海’上遨游过的尚家人,根本看不上琉球这个小窑窝。

而对于南北对峙的日本。东京日本政府的海军是根本不能越过北海道的最北端,西南军政府的海军是根本不能越过琉球群岛边界。这两条线就跟后世的三八线一样,牢牢地将人才济济又雄心勃勃的日本海军禁锢成了今日这番模样。

日高壮之丞今天这么的兴奋。就是因为日本海军终于能光明正大的越过琉球了。即使他们身上披着一层叫做治安军的虎皮,但水面第一巡逻队的所有军官和水兵全是西南日本的正牌海军官兵。

东乡平八郎的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笑。他已经彻底认识到了新秦帝国的强大和对日压倒性的优势了,青年时所有的妄想都一扫而空,快要五十岁的东乡平八郎将自己的理想屈服于了现实脚下。所以,这时候思想已经转变了的东乡平八郎,并不以日本海军外出南洋却披着中国人给出的外皮为耻了。

以他为代表的这批日本维新人杰,就在现实的屡屡打压之下融入了现实当中,也彻底的失去了那股令当年的刘暹深深忌惮的‘威胁’!虽然这一切刘暹都还不知道。

……

乌拉尔河中游,和煦的清风轻轻拂过大地,25°左右的气温在清风的吹拂下,令这里的人丝毫感觉不到夏日的炙热。

青罗江,乌拉尔河的支流之一,两年前它并不叫这个名字,现在很自然的被中国化了。

两岸是蔚为壮观的各色果树林,刚刚从马车里下来的郭怀轻嗅着清新的空气,微微有些陶醉。

周围是大片地势平缓的草原,经过半年时间的蓄势——之前这里是战场,住在这里的哈萨克也好,哥萨克也好,全被国防军给打扫了——青草嫩芽将平坦的地面装扮成了一副绿得炫目的大地毯。在这么一片很美,却略显单调的风景中,偶尔还有一些红色的砖房掩映在绿草蓝天之中,房前几匹马儿在悠闲地吃着野草,几个脸上脏兮兮的蒙古族孩童追逐着一群小羊羔、小马驹,砖房顶上的一支烟囱内正向外徐徐冒着袅袅炊烟。

“猛一看,还以为到了蒙古……”郭怀轻轻呢喃了一句,然后又仔细的检查起了脚下的土地。看得出来,这些土地都是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谈不上多肥沃,但也不差就是了。至少,前几年用来种一种苜蓿、大豆还是相当合适的,足够支撑一定规模的畜牧业。

是的,郭怀今天来青罗江,就是来这里实地考察的。国防军全面占领乌拉尔河流域,经过几个月时间的适应和深入,发现乌拉尔河流域一些农牧业区域划定是相当的不靠谱。俄国人应该是土地太多了,不少本可以耕耘农业的土地都给变成了放牛放马的牧场。

眼前就是很标准的一个例子。一块能够发展农畜混合农业的土地,在俄国人手里完全变成了一片养马的牧场,以至于迁移过来的蒙古人很自然的就被当地政府分到了这片土地。

“关内似如此肥土,只需细细收拾一下的话,不需三年就是一片可传家立业的熟田。”郭怀是本地的正牌县令,弯腰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里细细看着,很是叹气的说。外面的世界很广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华夏屹立东方几千年,称王称霸,唯我独尊,却真的是有点坐井观天了。

乌拉尔河流域就有这么多的闲置肥土,那乌克兰和北美的密西西里河又该是多么的广阔啊?如果中国能早几百年抬头看世界,当年的朱明皇朝也不会豁然倒塌,被一群野猪皮捡了便宜。

不止是一个朱明,前清更是如此。清末局势颓废,除了政局外力因素外,国内也是混乱不堪。太平天国起义为大清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搞得风起云涌,说到底还是无地无业的老百姓太多太多了。要是那时候中国能多出一个乌克兰,一个中亚,甚至满清能正式的开放东北,局势都会大大不同。又何至于因一个可笑的拜上帝教而糜烂于此?

跟随郭怀一起出来的县农畜局局长温平一对上司的感叹很有赶脚。一个中国人,再没有什么比看到大片的土地被‘糟蹋’来的更痛心的了。

所以,这些日子里他跟着郭怀走访地方,就是要迎合县里的要求,全盘归化县里的农牧业。

他们这一个县位于原奥尔斯克至乌拉尔斯克之间,属于乌拉尔河的中游地带,年降水量小于300~400毫米,是森林草原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带。这样的气候不可能成为农业大县,但是单纯的畜牧业就太扯了。可行的话这里还是施行农畜结合的混合农业最有前景。

现今之中国,食用黄油的人口不多,长期食用奶酪的人也不多。可奶粉、奶糖、牛奶饼干、夹心饼干的销售量与日俱增。

再加上一直以来都快速发展毛纺业,其产品毛料在市场上的份额可是不断增长的。

如今不仅蒙古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养羊放牧,就是内地的不少财团和普通百姓,都跑去蒙古大草原上。他们没法做到蒙古人那样的四季游牧,却可以进行定点养殖,搞牧场养殖。青饲料技术已经完全普遍了,让中国畜牧业有了大步发展。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郭怀在来赵国之前,只是一个县里的财政局长,现在一跳成为了一县父母官,做出成绩来是他最渴望也最期盼的事儿。一个畜牧业为主的县和一个农畜混合农业为主的县,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能有个十万人口就谢天谢地了,后者轻轻松松就能有二三十万。而在当今的赵国,所处辖区人口的多寡当然就正面的反映着官员的地位和重要性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