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朝鲜高宗中国见闻录(二)

“这样的城市比北京都要繁华。UU小说,uu234”站在李熙身旁的金玉均说道。这位朝鲜开化派的首领人物,乃是安东金氏子弟。青年时代受朝鲜国内实学思想的影响,也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政治主张激进,力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因为偌大的开化派,其成员几乎都是两班名门出身的贵族子弟。如金玉均本人出身安东金氏,出身南阳洪氏的领议政洪淳穆之子洪英植;朝鲜哲宗的驸马、潘南朴氏出身的朴泳孝;重臣尹雄烈之子尹致昊;闵妃的侄子闵泳翊;领议政李最应(李熙伯父)之子李载兢;出身达城(大邱)徐氏的徐光范和徐载弼等。

这群人看到了日本明治维新对上层阶级的冲击,也看到了明治维新确立以后,日本上层阶级地位之稳固,更看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王权被维新元老所压倒的现实,这群出身名门的贵族子弟明白朝鲜如果不变革,将来必会落后于世界,却又渴望维系自己、自己家族的权势,那么还有什么比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好的选择呢?

中国的变革模式也算自上而下的,但与朝鲜的现实差距太大,而结果也绝对不是他们所取的!

朝鲜开化派在原时空中叫开化党,主要构成人物与现下的开化派差不多,金玉均在那个时代里也是开化派的首领。

朝鲜开化党跟日本人的关系很好,因为许多开化党人物都是到了日本‘参观’,见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伟大‘成果’以后。而‘开化’了自己的思想的。而日本人为什么支持原时空中的开化党,则是因为朝鲜开化党的教条是:倡导开化思想。主张“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

不要因为‘联日排清,脱离中国’而另一个眼色看待开化党,也不要因为‘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而对开化党的情怀产生感触。这一切都是要从实际利益出发!

原时空中,1875年朝鲜就被日本打开了国门。让朝鲜上下皆认识到,不改变似乎是不行了。

那么如何改变呢?如何分配蛋糕呢?朝鲜权利的基本盘就那么大。谁多吃一口。别家就要少吃一口。

去看看开化党那帮人是什么出身吧?他们,他们的家族要在这场蛋糕的重新分配中夺取最大限度的利益,那自然的就要压缩王权。这世界上压缩王权的‘口号’,还有什么比‘君主立宪’更深入人心的呢?

而当时的大环境下,满清还如同一座高山压在朝鲜的头顶,朝鲜不先把满清这座高山抛弃,还谈什么君主立宪?

所以谁也别为谁感动,谁也别鄙视谁,乌鸦别笑猪黑。都是为了利益!

在现时空就不一样了。

给开化派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打出‘联日排清,脱离中国,朝鲜独立’的口号来。那样的话,不用朝鲜王室动手。这些人的老爹长辈就会先掐死了他们。

“这样的一座城市,伯温【金玉均字】觉得会有多少人?”李熙问及金玉均。

金玉均用一种带着**的声音说:“至少有一百万人吧?”

而实际上现下整个上海府的居住人口已经超出了五百万!

刘暹本来打算看了上海就去看广州,但在上海看了一日后他决定改变日程。先在上海以及上海附近的城市参观一下。看看究竟是只此一例,还是普遍现象。

长江下游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镇江等城市相隔不远。由这些大小城市组成了一个城市群,可以说是中国长江流域的精华几乎都集结在这里了。如果顺江而山。过了南京就是芜湖、安庆、武汉,也是中国的繁荣之地。

并且决定改变行程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熙和他的随从都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事情全都是真的。他们都很怀疑这是天朝搞出来的面子工程,把重要的上海搞的富丽堂皇,用以装点门面。

于是李熙就带着随从开始了一场江南之游。半个月里周边了大小十多个城市。作为中国的精华之地,在大十字架计划开动的同时间,刘暹也在宁沪杭三角洲构筑起了铁路网。各个城市之间都修了铁路,交通甚为方便。这才能让李熙只花了十五天把上海到南京之间的城市群给逛了一遍。

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镇江的美食,南京的名胜古迹,这些本都是赏心悦目的东西,更不用说江南的风景本来就好,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显得死寂。但是李熙一行人的内心却丝毫没有放在这些往日会让他们流连忘返的景物上,他们看的是这些城市的发展,是这些城市的面貌。

明明是寒冬时节,江南阴冷阴冷,李熙等人的心里面却都感受到如同岩浆在沸腾。

他们沿途见到以及调查的结果证明,上海,包括江南,绝对不是中国朝廷装点门面装出来的繁荣。这些城市中一个接一个的大富大贵之人,应接不暇,是看不到一个缺衣少食一无所有的乞讨之人。后者在李熙等人看来未免是太稀奇了。

人口如此密集的地方,竟然连一个乞丐都没有。中国真的富庶到这个地步了吗?

当然了,他们也见过一些穿着破烂,脏兮兮的中国人。可一瞅就是个人或工作原因,因为这些人脸上没有忍饥挨饿导致的气色问题。倒是有些家伙,黑眼圈,气色不怎么好,非常像是工作太辛苦熬夜导致的问题,与挨饿没半点关系。

白天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下午下班之后整座城市更是热闹的都要沸腾起来。春节将至,商铺买卖兴隆,晚上**点钟一些店铺都有在开张,有太多的人赶着晚上来置办年货了。

这在李熙看来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奇迹!

而且晚上这些城市还全都灯火通明,至少每一条主街的路灯都是亮着的。

从南京到杭州,李熙半个月游历的面积至少有朝鲜的一半大。这里的安定富裕证明中国这片膏腴之地比起朝鲜来强的太多了。仅仅是这片土地上的工业农业实力就超过了朝鲜全国不知道几倍!

当然,人口也是朝鲜总人口的几倍。

“殿下,这都是开化的力量啊。”金玉均趁热打铁。游历当中不停为李熙诉说着朝鲜如果变成眼前的模样之后,将会怎么怎么着。说的李熙胸潮澎湃。

“寡人听说天朝钢铁产量一年高达一千五百万担,当我朝鲜百年,还以为乃是笑话。但看这一路上诸多城市工地。那些城市建筑都是钢筋水泥,护架也都是钢管。更不用说街上的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和那江上一艘艘的火轮船。此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以及足够的钢铁加工能力。寡人是真的相信那一千五百万担钢铁所言非虚了。”

李熙的话音就跟当初金玉均回答上海会有多少人一样带着三分虚幻。

他不是后世的21世纪人,一提到19世纪20世纪前半业的钢铁产量,就下意识的感觉着那就代表着国力。但李熙也不是笨蛋,他也能想到这些钢铁现在会变成脚手架、自行车、钢筋,那么也就能变成武器。

这一点上朝鲜跟中国的差距太大太大。远远大过了李熙潜意识中估量的中朝差距!

就好比,本来认为自己是个馒头的,猛一下变成豆干了!

离开了南京北上,城市就没有江南那么的漂亮和富饶了。这并没有让李熙感到失望。广袤的黄淮大平原上一望无际,看不到头的农田。远远看去,农田中一排排的树木整齐的仿佛用尺子量出来的一样。虽然这些树木很可能还只是一颗颗不怎么高大的树苗,但那么大平原上的田地也令李熙感到敬畏。

农业在传统的东方国度里是再好不过的衡量国力的尺标了!

无农不稳!对于一个真正地大国,这四个字永远离不开。

广阔的大平原明显经过严格规划,灌溉体系覆盖了整个平原地区,其产量可想而知。

……

新秦五年的春节,朝鲜过的很是闹心。他们的国王病重了,而王太子李坧刚刚七岁。

李熙游历中国,闵妃当然是与大院君,自己的老公爹沟通过的。两人联手镇压政局,再加上诸多知情的重臣大佬,朝鲜别看民间忧心忡忡,朝廷是稳当的很。

他们唯一觉得难以应对的就是大秦驻华大使,后者提议从北京请名医来给李熙瞧病,让闵妃和大院君心里有苦说不出。这个春节大使馆上下过的很是舒怡。朝鲜朝野对大使馆比去年‘奉承’地太多了。

李熙是在元宵节前回到的汉城。沿途路上,袁世凯保镖任务做的很好。

而刘暹在看到国安部为李熙安排的保镖头子是袁世凯的时候,内心的好笑和感慨是一样多的。那原时空里,袁世凯跟李熙可是十多年打下的老交情啊。甚至传闻里的闵妃跟袁大头都有一腿!

现在袁世凯不需要在朝鲜为中国的利益保驾护航了,却要在中国为李熙的个人安全,鞍前马后!

人生就是这么有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