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个人情的社会!

穿越1862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个人情的社会!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6 来源:笔趣阁

“皇上,这就是北京站谋策的直隶义勇分布图。±UU小说,uu234呈人字布局,西北、西南两条线路。西北至张家口,西南至广昌。大小一共十三处,可信兵力五千余人。若是加上了包裹,还可增两倍之兵力。”

侍从详细的为刘暹介绍着北京站呈来的秘密图纸。上面从蓟州开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点,就代表着一处处人数多少不同的义勇军。

“清廷大队人马已经进至怀来,可以确定满清是以西北线路至张家口,然后再入山西大同。西南线路上的五处义勇军压力不大,北京站准备让他们配合我北上大军,扫荡直隶南部。”

各种行动策划和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北京站足足呈上来了半尺多厚的文本。但刘暹显然不可能全都听一遍。到此为止,他对北京站的工作相当满意,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刘暹接下要认真对付的是多隆阿严守的北京。如果尽可能的不破坏北京诸多建筑,而全取此城,这是个大问题!

刘暹是打算正式定都北京的。大秦一统天下以后,第一个要全力以赴应对的对手就是北面的沙俄,诸多战事的来源也是北面和西面,如果定都南京,离的太远了。

当然,定都南京也有定都南京的好处。那里江南物产丰富,不像北京,短期内还需要粮食输运,而且将来的华夏版图是必定包裹南洋的,南京正好处于帝国中心。

这两个地方各有各的好。最后还是要看刘暹的态度,而他的态度无疑是倾向于北京!

这并非说经过元明清三朝。北京为华夏国度的定位已经深入人心了。而是因为‘北京是首都’这五个字,跟‘北京**’这五个字已经深入刘暹的人心了。

只要一想定都南京。他就觉得别扭。而且定都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寓意不好,总感觉是偏安南国。

在满清西去。在北京站策划义勇军的这几天日子里,秦军部队已经得到了休息。但还说不上休整,因为后方的弹药运送来的还不够充足。

天津一战,两个小时的急速射,打去了太多的炮弹。

上海《字林西报》就说:“中**队在天津打出了比欧洲战场还要猛烈、强大的炮火轰炸。天空被炮弹的爆炸染红,就像清**队的流出的血一样。轰鸣的响亮声传出好几十里远,炮弹摧毁了战场上的一切……”

两个小时的炮击,两万发炮弹被打了出去。更别提那比小山都高的迫击炮弹了。

秦军要发动起对防御更加坚固的北京进攻,真的要等下一批船只抵到天津。运来足够多的炮弹以后才行!

而且对北京城,刘暹并不认为只有打才是办法!

只需要让西去的满清大部队遭受大难,慈禧等辈必招多隆阿到跟前来,甚至是让多隆阿领军退出北京,转自宣化等地,节节防御。而如何方能让满清大部队感到大难,就要看北京站和山西大同站的本事了!

“方大猷近期如何?都已经是中校副站长了。这两年做的不错嘛!”

整个北京站,就是站长杜德贵也没方大猷给刘暹留下的印象深。何况方大猷好歹也是他的远房亲戚。

事情了吧,他就招来北京站前来送分布图的情报科科长。问到起方大猷来。

穿越已经十七年了,刘暹久处上位,一些事情看的多了也就明了了。方大猷年纪小小,一入军情处就在高起点上。不两年便登上副站长之位,名头上顶的自家亲戚光环肯定起到了大用。如果自己了及北京站,不谈一两句方大猷。下面的人免不了要胡想八糟了。

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

情报科是军情处分站最重要的一个课室,这位科长本身就挂着中校衔。名义上比方大猷低了一等,实际上权利更胜方大猷这个排名最后的副站长。

但这科长对于方大猷历来是毕恭毕敬。现在听到刘暹嘴里冒出这个熟悉的名字。是不敢有半句叵测的话,为方大猷美言了再美言。内心只一个劲的得意,自己眼睛明亮,两三年来半点没触过方大猷的霉头!

……

蓟州上仓店镇。

午饭过后,方文东求见方大猷。

“大人,蓟州城方面我等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做了通透!蓟州知州陈大人是个灵剔人,愿弃暗就明。”说罢,方文东就是把一份文书呈了上来。整个那陈荃芝的亲笔手书。

方大猷看了会心一笑。就在昨日,上仓店镇把邦均店的一百来蒙古骑兵给杀的一个不剩,陈荃芝怕是胆寒了。

可惜他这封降书来的太晚,哪有蓟州通判爽快,直接用蒙古人的命来纳了投名状。

“大人,州城已经妥当,如果……,咱们下午就能去了蓟州城。”

“那本官就去见一见陈荃芝。”方大猷笑着看着手中的书信。

六月底,蓟州、昌平、涿州、密云等等北直隶十三个州县暴起了义勇军的旗号出来。这些义勇军兵力不多,但却都是地方豪商大户,根基深重之辈。这些人一旦动起,那地方上也就乱了。

与此同时,刘暹整顿大军过武清,进攻通州。

整个北直隶都因为秦军的动作和各地义勇军的暴起而沸沸扬扬,即便是外国的洋人,目光在看着刘暹大部队动作的同时,另一只眼睛也在看着那些所谓的义勇军。

有枪有炮有手榴弹,这武备完全可以跟清军最精锐的部队一较高下。要说这些武器弹药是这些土财主自己找门路买的,鬼都不会信哦。

所以,所有人更相信这些人都是秦军埋下的暗子。

诸多躲入租界和香港的满清遗老,以此为依据撰文痛骂刘暹狼子野心,早已经居心不良。再一次从根本上否认刘暹是满清‘逼反’的‘事实’!

虽然这些文章会引来一些腐儒的附和之声,但根本伤不了刘暹皮毛。

眼下吸引全国目光更多的还是满清的‘西巡’,和秦军多路大军的攻城掠地,与刘暹在北京跟多隆阿即将展开的对决,再则是向发席卷辽南,兵锋直指盛京!

这些才是关乎整个国家民运的大事!

遵化是京畿地区很重要的一个城市,素来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境内埋有清东陵,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帝王。

顺治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康熙、乾隆在满清历史上的地位更不需说了,何况这里埋得还有咸丰,原时空中慈安、慈禧也会埋葬在这!

所以,这里对于清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满清在遵化也一直驻扎有重兵。即使所有的八旗兵都改头换面成了八旗新军,满清在这里也屯驻着两个营的步兵和一个营的马队。接近两千人!

现下满清败落,这两千步骑当然不会还留在遵化,被抽调去了一千多人,但遵化这里还有一个步兵营在。并且通过吸纳地方民壮和游民,将自我兵力恢复到了一千人以上。

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即使秦军天津登陆,打赢了多隆阿,遵化也始终安定。可是这几天遵化州城内的百姓发现,城内驻扎的那营旗兵似乎乱了起来。一些士兵被抽调,开始陆续的向城外移动。一些消息不甚灵通的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不是出事了?莫非是这最后一营兵也要抽走?”

当即就有人给他解答:“什么把兵抽走?朝廷早就跑了。这是秦军打过来了!”

“秦军?”还有人不解:“他们连通州都没占呢,北京城还等着他们呢,怎么跑我们遵化来了?”

“这都几天没听报了?蓟州的义勇军已经拿下了蓟州州城,现在一路杀来,都到咱遵化城外了!”

“义勇军?这也不是秦军啊!”

“咳,你这人真是的。啥也不懂啊。这义勇军就是秦军。是刘皇帝在北京眼皮儿地下埋得子儿。现在人家动了,打过来了。这义勇军就是秦军!”这人显然是很关注时局的。对满清也似彻底不报希望了。说着这人又是摸了摸脑后的辫子:“义勇军有几千人,就城里的旗兵,绝对是挡不住。只听说秦军是不留辫的,所到之处全都要剪辫,我估计这辫子是留不住了!”

“不留辫子?”有人被吓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剪掉!”

“得了吧,两百多年前你祖宗要是敢说这话,估计就没你了!”不知谁又打趣道。

不提遵化城内人心惶惶,粮价等生活物资哗啦啦的上涨,且看城外的一个小山包上。身穿着正规军绿色秦军军服,头戴大檐帽的数个蓟州义勇军军官,正举着望远镜向着远方望去,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蓟州义勇军的三个教习和一应就地提拔的队官!

半晌后,这些人才陆续放下望远镜,为首的一人脸色深沉:“看来遵化的旗兵是打定主意要跟咱们拼一拼了!”

此时,身后的一个年轻军官道:“岳教官,遵化的旗兵只有四五百人,剩下的全是就近招募的本地人,战斗意志和作战技能,根本不能同旗兵相比。而旗兵那烂样儿,我就不信他们能挡得住咱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