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862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政治的智慧

穿越1862 第一百八十四章 政治的智慧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6 来源:笔趣阁

自刘暹阿布河一战得胜后,阻碍新疆完整归回到北京制下的因素,阿古柏已经从头一位降到了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了。

他现在在北京方面眼中的分量都不比乌鲁木齐的妥明重!

沙俄和大英帝国才是如今新疆能否完整收复的最大阻碍因素之二。

如果不是收到刘暹送递的奏折,北京根本想不到远在内陆的新疆,英国人竟然也插进了一手。就像慈禧太后说的那样,上万只洋枪和数十门洋炮,再不知轻重的人也知道英国人对阿古柏有多么的看重了。

当然,除了英国人外,慈禧太后能够清楚看到俄国人的威胁,这眼光在满朝诸公里真是极少有人比的上的。西历1869年的时候,俄国人还没占伊犁呢。

“刘暹能打赢阿布河之战,真得天之幸!”

在这次召对之前,语气感慨的说出这句话的人不只是恭亲王和曾国藩,军机处四位满汉军机和两宫太后本身,也都是如此感叹。

想九年前英法联军杀进北京城的时候,军队总是也才是不足万人。

沙俄是北方的一头饿狼,英国人是东面的猛虎,这两方满清是万万不敢得罪的。尤其是英国人,国力世界第一,更在九年前才把满清打的屁滚尿流,即使开罪了俄国人,在场的八人也不敢得罪英国。

所以刘暹的那道奏折,军机处以外的人除非必要或是地位足够高。很少有人知道里面的内容。

对于英国插手新疆的事宜,他们就权作不知道。

这种‘掩耳盗铃’一样的策略,对于在中亚地带实力还不够的英国人是差不多而已应付的。但是对于沙俄呢?俄国人可是在中亚经营一二百年了。那里一直都是俄国人垂涎欲滴的。他们,满清是再做不知也绕不过去的。

同治三年十月份,满清在沙俄逼迫下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就是最好的一个明证。

在东暖阁一旁,一副新疆的地舆图早早的悬挂在那里。北疆东部的哈密、巴里坤,西部的塔城、乌苏,南疆的和阗、叶尔羌都已经用代表大清的明黄图抹。

阿古柏的印色是红色,覆盖了喀什噶尔、库车、阿克苏等南疆七城余下的五城。不过在喀喇沙尔特意用了浅红色,以表示不同。因为那里有旧土尔扈特南路四旗和和硕特中路三旗。

伊犁用蓝色来表示阿布特拉,余下的北疆用绿色来表示妥明。

一旁还特意标注出浩罕国的位置。以近似红色的橙色表示。再有就是西北方向,后世的巴基斯坦,现在的大印度区,用紫色来表示英国。以及最后的沙俄——囊括了大半新疆边界。用黑色表示。

恭亲王与五人眼神教对。这幅地图倒是将介入新疆的所有势力都标志的清楚。

六个人五双眼睛的目光最后集中到了曾国藩身上。

说真的,不管是恭亲王还是军机处其余的四位大臣,在军略大势上跟曾国藩都差远了。如果今日没有曾国藩到场,只军机处的五人在这里商议,根本就得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五位没在战场上历练过,手中没有掌控兵权,可以说这个原因是军机处未来三十年,从清廷的巅峰人臣位置疾速下降的最大因素。

“禀太后。刘军门打赢了阿布河一战,阿古柏就不足为虑了。虽然刘军门奏折上并没有出大言。但老臣敢为他担保,今年之内征伐军扫平阿古柏不在话下。”

恭亲王眉头不觉得挑了挑。曾国藩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剩下四名满汉军机纷纷向牢曾行注目礼,怎么意思啊这是?是表功还是找茬啊?

上首的慈禧太后默默的抚着手上的护甲套。

不过不给恭亲王、慈禧太后等去细想的机会,曾国藩把话语一转,道:“北疆的妥明兵力虽众,但旗下山头众多,人心散而不齐,否则也不会在伊犁站不住脚。此人又素不与俄人交往,无有外来军火,所部军备如是发匪初起时候的绿营,一应火器非是自己铸造,就是夺取北疆营兵所有,不足为虑。刘军门荡平南疆后,精兵挥师北上,只需五千军力,就能横绝千里。”

“以老臣之间,新疆难处难在伊犁。俄人若要入手新疆,非伊犁河谷之地不可。如是其借口助我朝剿灭乱匪,占据了伊犁,以刘军门手下之兵力,万难与之一敌。

太后倒不若先行拟一道旨意给刘军门,要他若是真遇到此种情景时,万万忍耐。只需先撇开伊犁不提,提师灭了妥明后,再与俄人分说伊犁。”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曾国藩在新疆战局上站位中立,分说的入理,并没有像一开始那样似要刺儿刘暹。

就像今天两宫召见军机处五大臣与曾国藩一样,确确实实在外而言是给曾国藩一个大难堪。但真实对奏的时候,对曾国藩和亲和气,一点没有要打击报复的迹象。

这就是政治的智慧。

曾国藩回到贤良寺,案桌上的请帖已经堆了一尺多高。要在往常,他会基本上是不予理睬,但这次不同。京官最是势利,现今湘淮一系的声名有衰,他就必须出面与京师众多的王公大臣相会,以示湘淮声威不减。

但是他想了想今日对奏时朝廷与刘暹的封赏,心中也挺不是个滋味的。

曾国藩他不是圣贤,这种打脸的事情,能不做他是绝不想做的。

五月中。北京的圣旨已经下到了汉中。刘暹继父亲被追封为中宪大夫,母亲被封为恭人之后,祖父祖母也被追封成了中宪大夫和恭人。

虽然这东西都是虚的,但是在城固这么个小县城里,在汉中整个州府里,可是屈指可数的荣誉了。地方志里都能牢牢记上一笔!

同时陕西、四川、湖北各拨银十万两入汉中。

……

喀什城hui城城外。

汉中的荣誉、实惠短时间里消息还传不到南疆。刘暹这时候关注的依旧是喀什hui城。什么时候能把这个地方攻下,什么时候能把城里的阿古柏捉住,他的心头病就什么时候去掉一块了。

……

有定居的人群,城郭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对喀什古城最早的原始记录,是西汉博望侯张骞所作的。张骞所见到的疏勒城在当时已是颇具规模,俨然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际市场。

随着岁月的流逝,古老的疏勒城早就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如今的喀什,刘暹口中的喀什回城,乃是清初时候阿帕克霍加于塞尔满庄之东北所筑的。城墙不圆不方,周围三里七分余,东西二门,西南两面各一门。面积仅320亩(约0.2平方公里)。直到乾隆年间,满清在新疆的统治彻底得到巩固之后,于城中设立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府。

喀什城作为天山以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由是开始了极快的复兴之路。首先人口激增,城内居民近一万五千人。

到了张格尔之乱被平息之后,满清在喀什噶尔旧城东南的哈喇哈依地方,由喀什噶尔换防总兵官周经莹主持修建一座新的喀什噶尔汉城(即今疏勒县城)。道光皇帝谕旨赐名“恢武”,以满、蒙、汉、土著四种文字缮写。原旧城中的满汉官兵及商人均迁移新城。

此城周环八里六分,高三丈,有炮台二十五座,垛口七百四十五,面积比旧城大两倍多,约1700余亩。新、旧二城虽然分开,但当时都还统称为喀什噶尔。新城以住满汉官民为主,被称为喀什噶尔汉城,当地土著称其为“英纳协海尔”(即“新城”);旧城土著语称“阔纳协海尔”(即“旧城”),其中多住真神教信徒,而又称喀什噶尔hui城。

四年前。阿古柏第一次进攻叶尔羌失利后,着手对付城内已被围困了一年之久的清军官兵。是时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奎英,决定拼死一战。守备何步云却偷偷打开了城门,投降了阿古柏。奎英与一批清军将吏誓死不降,巷战失利后,奎英亲自引爆库存火药,众人赴火**。死难者有奎英妻于氏、子育俊、孙灵景,与协办大臣福珠凌阿及其妻钮氏、子英俊、英敏、英志等数十人。

阿古柏占领汉城,纵兵奸、淫掳掠整整七天,无数满汉官民死于非命。所余的千余名清军官兵和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被迫皈依真神教,才得幸免。为了稳住这些降众,阿古柏不仅给何步云封赐厚赏,以汉城伯克许之,又娶了何步云的女儿与之联姻。

但是何步云这种贪生怕死、色厉内荏的小人,是根本不可能跟着阿古柏一条道走到黑。刘暹还没攻克英吉沙尔的时候,他就派来人联系。在随后阿古柏征召其部入喀什hui城守城的时候,何步云更直接举起了反旗。

喀什新城距离旧城只有十几里,刘暹如果兵马一到喀什,就直接进驻到了这里,可想而知会给旧城造成多大的威胁。更别说在军心士气上的影响力了。

阿古柏大怒,出兵猛攻新城。但是负责防守英吉沙尔的长子伯克.胡里伯克太不给力,何步云举兵不到三日,英吉沙尔被征伐军攻克的消息就传到了喀什。

得知清军即将来临,何步云这次咬着牙没有再投降。率守军八百余人,白天守城,夜晚出袭,直到刘暹轻骑突进喀什,阿古柏被破收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