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 第八章、办书院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第八章、办书院

作者:深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6:30 来源:笔趣阁

(感谢书友“圣灵飞羽”打赏,新一周求票~)

“什么?”蔡邕怪叫了一声,犹自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吕布,而那目光让吕布感觉象是被当成一个白痴被看着一样。

没错,在如今的蔡邕看来,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想法的吕布,第一反应就是被认定为一个白痴,一个大白痴。

什么想法呢?办书院,但如果仅仅是如此,也还不至于令蔡邕吃惊,但吕布的想法却是要办一个如孔子的私学一般所谓不分贵贱的书院。

虽说自从汉武帝时董仲舒上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开始渐渐朝着文化主流的位置上靠,但孔子的地位显然还是不像后来那样,直接被推到了圣人的高度,不过也是因为汉朝以儒家治国,所以儒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儒家的思想更为人所熟悉,而作为创始人的孔子其事迹也是广为流传。

蔡邕其实也算是一个儒生,因为他涉猎最深的一门学问,正是儒家的《春秋》经义,也是为此才令他为编史而做出了诸般努力,对于孔子曾经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自然不会感到陌生,但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不说他自己的态度,对于时局的认识,也使他很清楚这种事情的难度。

阻力毫无疑问地会很大,毕竟自光武中兴近三百年来,汉朝已经再难以回复到武帝时期驱逐匈奴、封狼居胥的功业了,而这几百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不是其政治体制,不是其经济水平,也并非在于文化上,反而是在各大地方家族垄断这一方面,由于相对安稳的天下大势,那些原本的功勋之后亦或者是借势而起的地方豪强们,都纷纷发展壮大,如果说在几百年前他们或许还都是暴发户,但经过了数百年的优胜劣汰、此消彼长,真正从中崛起地,都是真正有实力有底蕴的家族势力,他们牢牢把持着地方政经尤其是天下文化、一旦联合起来的可怕能量就是朝廷官府也不敢小觑。

而这些世家势力经过了起起伏伏到现在依然能够掌握着这个天下间大部分的权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来自于他们本身对于学院、对于文化的垄断。

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也是取决于现在的科技水平,虽说自从蔡伦开始纸质被改造后,呈现了一种取代竹简、律刻等而成为书籍载体的主流的趋势,但一来这种纸质量并非那么好,其制造技术更是被世家所控制,没有谁会愿意将自己赖以生存甚至是强大的根基随便放出去,难道去培养别人来挑战自己的地位?

而且因为印刷术还未被创造出来,因而现在书籍的传播也是以抄录为主,而这种事情总需要读书人才能够做得了,一般平民根本就没有读过书识过字,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

再加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所谓文人相轻,自己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好拿出来地,除非如蔡邕这样著书编史,或者是郑玄注解经义、卢植收徒授业之类,流传度被大大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在往复循环之后,世家出身的人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接触到文化层面的东西,寒门子弟想要出头除非是被人所看重,世家、亦或者名士,百里渡是野路子就不用说了,路粹也是因为和蔡邕的交集。

所以从这种种因素看起来,吕布的这个设想不只是没有实际操作可能,更有点异想天开,毕竟世家绵延下来靠的就是这些,如果说董卓还只是令他们不满,再加上因其势大还能够忍耐,那吕布这可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他们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但吕布似乎并没有将这放在心上,他甚至将蔡邕的反应都考虑到了,所幸并不算出乎意料,对于他会这么吃惊,吕布也有心理准备,甚至自己都找好了解释,“蔡师且先莫惊,且听布慢慢道来……”

蔡邕毕竟是个风度绝佳之人,所以很快调整过来,虽然犹自惊异不信,甚至还起了劝解吕布的心思,但听到吕布这么一说,还是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吕布轻咳一声,开口便道:“蔡师或许觉得布这是在异想天开,毕竟寒门虽也有出如文蔚这般才能,但读书明理多为世家所垄断,其更不会容许布这样做法,等同于挑战他们的地位。其实布也知道此时的确困难,但却觉其也并非不可能,世家之所以控制书院,不过是为了维护各家利益,一则文化、典籍由其掌控,便等于握有天下思想,更兼掌天下喉舌,二则以此便可登堂入室,进而大言天下,为权力中枢,身后世家亦同受益,延续气数。但布此举并非为寒门开路,也非为颠覆世家铺路,更多还是为了自己。想必蔡师都知道布此时境况,若非紧迫必须,也不会提起此议。当然,布也早有言,此时与蔡师说起,只是参详参详,若着实事不可为,布自然还另有所计较。”

“这么说……奉先的意思是?”其实吕布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蔡邕对自己的态度一直以来都很不错,有的时候甚至会让他从蔡邕的目光里看到的东西升起慈爱的长辈看待晚辈的错觉——当然后来他就知道这并非是错觉了。

听到蔡邕问题,他笑了笑,继续道:“布对于人才渴求,恐怕蔡师通过这些日子以来,也能了解一二,世家虽说人才辈出,然而却非为我所用,而寒门若非种种局限,或许也能出的不少人才,文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这也是如今布迫于无奈一个主意……”

对于蔡邕,吕布倒也没有隐瞒多少,在这点上的确是实话实说,因为他的最直接目标,的确是通过此举来得到人才,你们世家不是不愿意跟从我么?那我就自己培养我的人才,寒门子弟说不得还更好呢;但他心中真正的那个大计划,却是当然不会和蔡邕说起。

蔡邕是忧国忧民、而且有大志向是不错,但他有一个天然地让吕布不得不回避于他的关系,那就是他的出身,他也是世家出来的,而且也没有什么理由打压世家,至于他会不会看出来吕布却是根本不担心,因为他从来就不怕自己的真正意图被人看出来,问题是看得出来又如何?

和蔡邕讲这些,吕布并不求一定能够打动他,只是希望在这种事情上也能够借助一些他的见识,甚至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用一下其人脉和能量,毕竟真有需要地话,蔡邕在士林间仍然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地,尤其还是这一类的事情,至少那些直接受益的寒门子弟,就会高举大旗赞同。

至于到时候世家的真实态度,吕布会在乎吗?

自己和蔡邕表面上说的是想法,但实际上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这可不是建议,而是计划,是强制性地,和蔡邕说除了真地想要参详,也是为了借此试探一下那些人的底线。

总之,他们可以暗地里动手脚,却不能够不执行,至于动手脚吕布也有办法对付,也是根本不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