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 > 第九六九章 美国人的“马歇尔计划”

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再过几个月就到了年底,翻过年就是1945年了,轴心国败局已定,大战结束后是全世界各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浪潮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深知再靠殖民统治已经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殖民地扶持代理人,由代理人传达他们的声音,原本的历史中,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做得最为成功,英国人也不差,德国和日本是战败国,能保住本土就不错了,原来拥有的殖民地全被同盟国瓜分。

东方霸深知战后冷战阶段的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极为残酷,军备竞赛尤为激烈,特别是核弹的生产和研究以及存储数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经济和货币战争,在国际事务中,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政治,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

华泰国基本上没有殖民地,如何能在其他国家扶持代理人,又如何在其他国家政治事务上施加影响力呢?在这一点上,东方霸早有考虑,趁着现在亚欧两场血战正在进行时,他找来了陆无涯。

陆无涯赶到的时候,东方霸正在马场骑马奔驰。见陆无涯到了,东方霸策马过来跳下将马交给马夫。

“大哥!”陆无涯打了个招呼。

东方霸擦了一把汗,招手道:“无涯啊,来,这边来说!”

两人走到休息区坐下,等工作人员上了茶水。东方霸挥手让周围的人都离去,便对陆无涯说:“无涯,离战争结束已经不远了,最多明年夏天就会结束所有战事,对于战后我国对其他各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态度和保持什么样的立场,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陆无涯沉吟一会说:“以我国现在的国力来说在世界强国之林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各种国际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声音,对于与我国意识形态完全不同,同时敌视我国的国家。我们要在各方面对其进行打压。并联系其他国家对其进行孤立;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妨碍我国发展的西方列强,我认为在经济上可以合作,双方可以有正常的商贸往来。但是在政治上绝不能妥协。凡是涉及到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的事情。我们都不能退让,甚至还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对于西方列强的那些殖民地势力。我认为我们可以支持他们独立,帮组他们发展,帮他们就是帮我们自己,没有了这些殖民地,西方列强的实力就会大减,这对于我国是有利的!”

东方霸点头道:“看来你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列强们一直在东方搞风搞雨,这回咱们也去西方搞几下,搞得他们焦头烂额,轴心国成员罗马利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已经顶不住了,只要他们的领导人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就应该向同盟国投降,赶紧和德国撇清干系,在对德国裁决之前,提前和盟军方面达成协议,早一天投降和晚一天投降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我想我们的外交部是不是要派人去分别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联系,给他们指条明路,和他们在其他国家之前达成某些协议,比如驻军权、矿产资源的合作开发等等商业项目都是可行的,你说呢?”

陆无涯笑着补充道:“是的,我觉得我们还以支持这些国家的某个政党,以保护我国在这些国家的商业利益,而且经过这次大战,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大国也是完全乱了套,他们国内政局极其复杂,为了以后能在欧洲地区传达我们的声音,我觉得还可以在这两个国家培养扶持我们的代言人!”

战后,法国和意大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政治都非常复杂,可以说是波云诡谲也不为过,经常闹大罢工、大游行、各方政治势力在执政台上粉末登场,又匆匆下台。

鉴于在二战中一败涂地,连国家政权都不能保证,二战结束后,法国政治体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角逐。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维护传统的议会制度,还是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在这场政治角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战后法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问题,各派政治力量意见分歧:以法国g党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订一院制的民主宪法;戴高乐派要求削弱议会,加强总统权力;以人民共和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坚持恢复第三共和国时期的议会制度。迫于形势,1946年1月戴高乐不得不辞职下野。1946年10月通过第四共和国宪法,宣告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基本上保留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通过几个复兴计划完成了设备更新。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在对外关系上,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法国与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建立了西欧六国共同市场。1959年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1966年法**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布鲁塞尔。1981年5月,社会党人f.m.m.密特朗当选总统。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直至二十世纪末期,法国的政治局面才趋于稳定,但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虽然法国的政治局面一直动荡不安。但是民间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干扰。

意大利在战后的前15年之间因为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美国人帮村着,政治上还算比较稳定,经济恢复的速度也很好。不过进入六十年代之后。意大利就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及社会动荡。恐怖活动也时有所闻。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的领袖意大利总理阿尔多?莫罗在1978年被左翼恐怖组织所杀害,并导致基督教民主党和意大利g党之间的历史性和解随之结束。在1980年代,意大利出现两位非天主教民主党的总理。分别是共和党的乔瓦尼?斯帕多利尼与意大利社会党的贝蒂诺?克拉克西来担任。

二战结束后几年内,美国利用这一时期在欧洲很多国家驻扎了军队,并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这一切都得益于“马歇尔计划”。

欧洲各国想在战后得到援助迅速恢复经济,就必须接受“马歇尔计划”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其中法国、意大利就是其中的成员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就连地跨亚欧两个大陆的土耳其都加入其中,成为遏制苏联黑海舰队的主力。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的称呼是“欧洲复兴计划”,战后欧洲各国都是满目疮痍,急需外部资金注入增加经济活力,当美国人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时候,并在一系列运作下,很多国家都相继同意了,没办法不同意,因为各国政府都没钱,甚至有些国家连政府公务员的薪水都发不下去。

想到得到援助,肯定要失去一些经济主权,甚至是政治上的利益,这都是无法避免的,当时苏联也受到了邀请,但是美国人提出的条件令苏联无法接受,因此苏联代表莫洛托夫拒绝了援助计划,离开了巴黎。

“马歇尔计划”的可怕之处就是明知道它是一个坑,欧洲各国也不得不往里面跳,战争结束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

战火遍及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所涉及的地域面积远大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的轰炸使绝大多数大城市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它们的工业生产。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地区与经济生产相关的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虽然外援使1944年的荷兰饥荒有所缓解,但战争对农业的破坏还是导致了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饥饿,而1946-1947年欧洲西北部罕见的寒冬又使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所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交通运输设施,战争中铁路、桥梁以及道路都成为了对方空袭的目标,而进行运输的商船也常常被击沉。西欧的中小城镇和村庄所受的毁坏程度基本上较轻,但交通运输的破坏还是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与外界的联系几近断绝。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耗费大量财力,而此时大多数陷入战争的国家的国库已被消耗殆尽了,为了尽快扭转局势,以免因为大饥荒引发暴乱、甚至是政权动荡,欧洲各国不得不忍痛接受了美国人的“马歇尔计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