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男儿行 > 第二十七章 基业

男儿行 第二十七章 基业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0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十七章基业(上)

结合了阿拉伯三角帆船与中国福船双方优点的新式淮战舰,在海上走得很快。离开福州才十余日光景,已经进入了长江口,扬州港遥遥在望。

比战舰更快的,则是用来传递消息和发布命令的飞星船。因为采用了大纵横比例和横纵复合帆,并且没加装任何火炮,平均每日夜能跑到二百五十里以上。提前四天,就将大总管关于北伐的各项准备安排,传达到了坐镇扬州的苏明哲、逯鲁曾等人之手。(注1)对于这一天,苏、禄二人盼望已久。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三院与各局留守于扬州的正副主事,将具体任务以最快速度传达了下去。转眼间,淮扬大总管府治下各级衙门,淮安军中各大军团,淮扬商号下面各大商行,还有讲武堂、大学、府学、百工技校、扬州商校等与大总管府密切相关的机构,全都高速运转了起来。

时隔小半年,各府城兵科衙门口,再一次排起了长队。上回没赶上报名参加辅兵选拔当地百姓,还有下半年刚刚从黄河以北逃难过来的青壮流民,个个挺胸拔背,将胳膊上的腱子肉鼓起老高。唯恐没等参加测试,就被提前涮了下去。失去了接受训练成为战兵,然后直接获取十五亩良田的机会。

的确,十五亩地不算多,位置也大都在徐州、睢阳一带,甚至远在长江以南的新辟疆土。但是手里有了这十五亩,就意味着很多人从居无定所的苦力汉,一跃变成了有宅有田的良家子。只要今后侥幸不死在战场上,哪怕缺胳膊少了腿儿,退役后下半生仍旧衣食无忧。

而淮安军的战斗力,又是天下第一。这一趟远征江南,大多数战兵连毫毛都没伤到半根儿,就又立下了数级新功。每一级功劳,都意味着他们在原有十五亩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片良田。非但自己这辈子饿不着了,下两代人里头只要不出败家子,也能富足终生。

老百姓们是最淳朴的,同时也是最狡猾的。长时间的艰难生活里,令他们掌握了足够的生存智慧。几乎不用太费力气,就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和家人最好。在他们眼里,官府的口号喊得再动听,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几斗稻谷和半亩地。而士绅们叫喊的声音再大,只要拿不出足够的真金白银,别甭指望能忽悠着他们去当炮灰!

对,炮灰,这是一个新鲜词。但只要见过淮安军操演的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最标准解释。那一炮下去,甭管对面是目不识丁的莽汉,还是咬文嚼字的秀才,全都会被轰得尸骨无存。所以想要造朱屠户的反,你们自己带头往上冲,千万别光指着一张嘴巴啥忽悠!这年头,谁比谁傻多少啊?!

与普通百姓一样兴奋的,是各级学校里的学子。除了讲武堂之外,以前府学的学子想要出仕,要么参加科举,要么最近两年在学校里的各次测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否则,就只能从县城各曹的小吏干起,慢慢地一级级往上熬。而商校和技校更难为官,基本断绝了出仕的门路,只能去各家工坊和商行做匠师和襄理。

现在,好机会找上门来了。按照学政施大人的最新谕示,无论是大学、府学、技校还是商校,凡符合下列四个条件者,皆可以到大总管府应募。一旦被录用,便会成为大总管府的直属文职。来年开春后随着罗本大人一道北上,从淮安军手中接管新光复之地。

四个条件都很简单,白纸黑字在各家学校门口贴着。第一,年龄要高于十七岁,除大学之外,其他学校皆读到了最后一年。第二,身体健康,无眼睛、耳朵或者四肢上的残疾。第三,识字超过了两千,能算百以内加减乘除,并且能通读并解释淮扬目前的各项律法。第四,有志于振兴华夏,纵百死而不旋踵。

至于学子的出身、籍贯、父母所从事行业、家族中是否有人曾与大总管府为敌等,则一概没有列入大总管府的考虑范围之内。反倒在告示底部郑重标明,各级衙门和校方不得因为学生出身而阻碍他去大总管报名,否则,必追究到底。

这一条注释看似画蛇添足,却令很多年青人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华夏民族自汉代以来形成的传统,就是通过当官出仕来证明一个人是否优秀。所以,除了极少数志向高洁的隐士之外,基本没有读书人愿意长期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白身。而商校和府学当中,特别是前者里头,有很多学子都是因为其长辈曾经站在了大总管府的对立面,导致这辈子已经失去了出仕的希望。猛然间发现,大总管府居然“饥不择食”了,当然要牢牢地将机会把握住。

在他们的影响下,扬州、淮安、高邮和集庆等地的一些旧院落里,暗暗形成了除了青壮和适龄学子外,第三股兴奋的潮流。

“淮安军要北伐了!”

“大元朝的气数真的尽了!”

“皇上和皇后、太子三个,夫妻反目,父子相残。自己非要往绝路上走。这老天爷,岂不是真的给朱屠户开了后门儿么?”

“真天子自有气运在。想当年,汉高祖不过是一个地痞!天下照样姓刘四百余载。”

“唉,造化弄人啊。早知道天命在他,大伙.....嗨!”

曾经为了名教正统而战的士林翘楚们,曾经恨不得元军将“红巾贼”犁庭扫穴的地方土豪们,还有一些被抄没本钱,却侥幸留下性命的前盐枭们,看着自家晚辈收拾起书本,兴致勃勃地准备去大总管府应募的举动,此刻眼睛里的期许,居然多过了愤懑和不甘。

改朝换代么,常见的事情,唉!朱屠户已经露出了真龙天子之气了,难道大伙还能继续跟他对着干?那样的话,非但耽误了自己,而且耽误了晚辈们的前程。所以,与其执着于过去的仇恨,不如放开眼界往前看。毕竟除了失去了一些旧有的特权之外,这几年,大伙的日子还算过得去。而朱总管所推行的平等之政,也没像大伙先前想得那么可怕。只要你不试图螳臂当车,大多数情况下,新朝比蒙元还要跟更讲道理一些,至少不会动辄闯进家里来杀人,动辄将你给抄家灭族。

注1:明代文献《使琉球录》嘉靖、万历出使琉球的记录,从福建到首里(即现在的那霸)需要七昼夜,慢则十日可达,可以推算航速大约在一昼夜行八十多公里到一百二十公里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