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82 蝴蝶之六月六日 3

海上长城 482 蝴蝶之六月六日 3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一九四四年的六月六日,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事情。李广如果能对照一下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会发现主战场之外有三件事影响深远。

第一件事发生在挪威,一艘德军运输核工业所需的重水运输船,安然无恙的奔向德国本土。

历史上,由于生产重水需要巨量的电力,而挪威水电发达,德国把重水生产工厂设在了挪威。后来在运输重水的过程中,船只被挪威反抗军炸沉。

但是,在这个时空。由于德军在苏联北方的战局发生了改变,德军完全占领了苏联北方重镇圣彼得堡,当时叫列宁格勒。以至于整个波罗的海成为了德国的内湖。

在这种情况之下,运输和交通更加便利,德国对北欧三国挪威,瑞典,芬兰的控制都得到了加强。以至于挪威反抗军力量极为薄弱,无力完成炸沉运输重水船只的任务。

另一件事,也与原子弹有关。希特勒在这一天收到的不仅仅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他同时还得到了一份关于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情报。

这事儿,李广很想说不管他的事。表面上也的确不管海唐的事情,但是起因却是和李广有不小关系。

当初,德国女间谍拉吉丽因为“水土不服”,勾引海唐军情报参谋长林丽丽的男友,结果漏出马脚。不过,李广做不出那种辣手摧花的事情,于是废物利用了一把。请拉吉丽拍了部电影。又把这位妖艳女谍送到了美国。意思很简单:祸害美国去吧。

人,在适合的环境才能有所作为。这个美艳女谍在海唐由于东西方习俗差距混的实在不怎么样,但是在美国却混的风生水起。在美国。拉吉丽根本就没有联系人,也就无所谓什么任务。她整日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与各种男人周旋于灯红酒绿之中,仿佛忘记了自己本来的身份。

不过间谍毕竟是间谍,德国的培训没有白费。拉吉丽仍然记得自己的任务。拉吉丽本来是打算偷窃海唐制造凝固汽油弹的技术秘密的,结果被李广一下子甩到了美国。于是乎,她只能在美国重打锣另开张。

她发挥了一个称职间谍的能量。在她的知名度帮助下,再加之她的犹太身份,接近了不少科学家。

拉吉丽的工作卓有成效。甚至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她没有搞到什么关于凝固汽油弹的技术,却无意中接触了不少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拉吉丽可是顶着犹太人和波兰人两重身份的,而偏偏在美国曼哈顿工程中犹太科学家和波兰科学家不在少数。身为名演员,拉吉丽经常出席一些犹太人的组织或者会议。也会来往与波兰后裔的反法西斯团体。

美国的体制。向来在科技研发方面自由。而且这种大工程要求的科技人员数量极多,美国情报机构根本不可能一一排查参与者,也不可能全部监视这些科学家。当然了,科学家们虽然有自觉的觉悟,却也非常反对限制自由的行为,这也是美国无法采取绝对保密手段的原因。

这就造成了研发原子弹保密等级高,但是实际保密并不严密,甚至不少并没有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都知道此事。

拉吉丽凭借她职业间谍的敏锐触觉。意识到这个所谓的曼哈顿工程比起凝固汽油弹的技术秘密来,要更有价值。经过一年多的刺探。她搞到了不少关于曼哈顿工程的信息,她甚至搞清了美国一两处研发原子弹的工厂所在。

苦于缺少联系人,拉吉丽几经周折,直到六月六日,德国情报部门才真正的收到了这份情报,因此这份情报就传到了希特勒的案头。在这份情报中,拉吉丽展示了她超常的分析能力,竟然从有限的情报中得出一个结论:美国很可能在四五年中期原子弹研制成功。

战后,拉吉丽在一次电影拍摄中,因为“意外”丧生,玉殒香消。这位堪称二战中最成功的德国女谍,年轻的一生画上了句号,留下一声感叹无数谜团。

普通人不知道原子弹,但是希特勒却非常清楚。在希特勒的亲自指派下,德国特种部队对美国核工厂进行了几次行动,但是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只是稍稍的拖延了美国的原子弹研发进程。

美国方面,却从德国的几次行动中嗅到了一种可能:德国纳粹也在研发原子弹。因此,为了阻止德国的核弹研发,盟军战略上有不少异于历史的调整,其中加强对德国的空中打击力度最为明显。

但是,希特勒德国却因此加大了对原子弹研发的投入,这却不是李广所期望看到的。

在这个极为特别的日子,还有一件事情发生,实实在在的好处却落在了海唐国头上。

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虽然都是轴心国,但是合作其实不多。但是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日本方面急需得到德国武器和技术,妄图挽回其失败的命运。当然,德国对日本也不是无所求,双方各取所需,进行了一些合作。

但是两国远隔重洋,要想往来,除了潜艇再无其他合适的交通工具。北冰洋航线,德国虽然能做到穿越,但是一年中只有一次机会,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传统航线,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再回到太平洋就成了必选的路线。而海唐,现在就掐在这条航线的中间。

1944年3月16日德国u-181和u-195潜艇离开法国波尔多。

u-181潜艇载有运往日本的物资,其中有水银、石墨、钢材、未经切割的光学玻璃、铝及其德国武器装备的图纸和模型。

由xb型布雷潜艇改装成运输潜艇的ixd型潜艇u-195载有运往日本的12枚v-2火箭。除此之外该潜艇还载有前往日本的德国空军联络官乌尔里克.基斯勒将军、科学家海因茨.施利克博士、1名v-2火箭专家和2名日本技术军官等人。

更重要的是,这艘潜艇上还装有大约550公斤的氧化铀和2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散件)。

这两艘潜艇刚出海,就被英国情报机构获知,但是由于这两艘潜艇都有通气管装置,加上艇员都算得上百战老兵,因此竟然冲破了层层阻截,顺利的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德国海军有近一年时间都没有进入印度洋了,根本就不了解海唐军在印度洋上的反潜部署。德国潜艇如同以往,小心翼翼的白天潜水航行躲避飞机或者舰船搜索,晚上才浮出水面航行。在德国人看来,这已经是非常小心了,但是在莫桑比克海峡,这一招完全失效。要知道,海唐在五六百公里宽的莫桑比克海峡,足足部署了三十艘巡逻艇和几百个无线声呐浮标。加上英国方面的提醒,早已严阵以待。

因此,德国潜艇刚刚进入莫桑比克海峡,就被海唐军发现。六月六日中午,两艘德国潜艇就被海唐军足足二十艘舰船围了起来,随即就是一顿乱炸。加上海唐军有着特有的心理战术,莫尔斯码四处传播::“还记得乌拉圭的美酒美食吗?”

这句莫尔斯码,在德国潜艇兵中传播甚广,加上海唐在几年的战争中一直没有正面和德国发生冲突。因此,这种小手段还是有些作用的。在德军潜艇官兵内部,有一个传言,如果主动投降海唐军,不仅不会受到虐待,还有大大的好处,美酒美食倒是小事,更有乌拉圭的豪宅在等着他们享受呢。

这一点倒不是空穴来风,海唐军私下的确向德国部分潜艇官兵宣传过。

事情的解决相当顺利,下午天色尚早,两艘德国潜艇上浮投降。

海唐得了大大的便宜,李广渴望的几项技术,尤其是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和火箭技术轻松到手。五百多公斤氧化铀,虽说只能提取一两公斤放射性铀238,但是也值得欢呼一把。由此,李广也初步对德国的原子弹研发有了大致的评估。

对于这些德军俘虏,海唐军没有失信。技术人员,包括两个日军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番“劝告”,全部高薪留任。而军人,则全部送到了乌拉圭,每人都得到一套住宅,并且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这样做,看似付出不少,但是口碑效应一旦发酵,未来的好处就太大了。别说潜艇上搭载的物资,就是潜艇本身的价值,也远远超过几十套住宅的价格。李广指示:好的传统要继续发扬。

------

李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六月六日这一天,他收到了不少消息,但是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消息却一条也没有。一直等到准备睡觉时,才收到海唐在英国的外交武官传来的消息--盟军经过激战,诺曼底登陆成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