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58 开罗会议进行时

海上长城 458 开罗会议进行时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一日,开罗会议即将召开。但是,李广却得不到使团的消息了。

这可一点点不奇怪,这次会议高度机密。美英中三国首脑开会,如果泄露消息,被德军飞机或者特工来个一锅端,那就玩笑开大了。因此封锁开罗,限制电报往来,也是情理之中的。

开罗会议,李广筹划多时。但是临到时候了,看不到直播,实在是有点,世界杯停电的那种郁闷。

不过李广也来不及郁闷,有大人物要来海唐了。

麦克阿瑟大帅“莅临”海唐国。用莅临这个词,好像是李广有点狗腿了。

按李广的话,这叫投其所好。给麦大帅面子,麦大帅给的可是里子。

麦大帅乘坐的飞机在海参崴降落,入眼就是整整四千人,齐整整的一个团的仪仗队。李广可是下了本钱,这是海抗军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玄甲团。数千人身着崭新的军服,如同铜浇铁铸一般列成方阵。战场上的雄师,带着一股常胜军的狂傲,历经战火的杀气更添气势。

上千名小学生挥舞鲜花。

数百名记者,几十台摄影机,几百台照相机,一起开火,蔚为壮观。

以李广为首,海唐**政部门的官员数百人尽数到场。

此外,美国在海唐国的外交联络人员也不可或缺,甚至连美国那一帮子大学教授也到场迎接。

本来,麦克阿瑟身为军人,这次并非正式访问,而是有事情和李广商量。但是,李广却不可错过如此大好时机。

拉虎皮当大旗。在国家的形象建设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假如美国总统罗斯福肯到海唐国那么溜一圈,李广甚至会组织十万人。礼仪会更加隆重。

即便麦克阿瑟不是政府人员,但是在他这个级别,其实政治军事很难分的清楚的。

麦克阿瑟的到访,在外人眼中是什么概念?美国海唐国合作紧密,关系融洽。

或许英国人还不大在乎。但是放到其他小国眼中,这就是美国政府的政治倾向。

现实的利益也是有的,比如海唐国想从美国财团银行贷款,麦克阿瑟来这么一趟,就好说的多了。如果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来那么一趟,几乎是标志着美国主流对海唐国的认可。贷款什么的,简直就是坐顺风车。至于海唐国的那些破烂王们和美军进行某种贸易,简直就是小事一桩,不值得一提。

所以,麦克阿瑟虽然本意上不愿意声张。但是李广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然,李广也肯定。麦克阿瑟同学不会生气。

麦克阿瑟即便是曾经贵为菲律宾的太上皇也没有见过如此场面。美国总统访问他国也没有这样的荣耀。见此场景。心中那一点点不快立马烟消云散。

麦大帅有表演欲的,而且是场面越大,越有表演的激-情。所以,演讲是必不可少的。

高台上,李广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开始致欢迎辞:

这是一个美国老兵,四十年未下战场。(吹捧。麦大帅虽然一战上了战场,怎么也没有打四十年仗)

这是一个勇士,他身先士卒。(老麦的确在一战,直接冲锋陷阵。据说还俘虏了一个德国上校。)

这是美国唯一的元帅。(没错,麦克阿瑟是元帅,但是却是菲律宾元帅。在美军中是四星上将,还不是五星上将。美国理论上有元帅军衔,但是除了华盛顿和潘兴没有人得过。)

这是盟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实际上,麦克阿瑟是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不过他自称是总司令,倒是没有人反对。)

他的麾下:

雄兵百万。(数量上的确有,但是是雄兵还是熊兵,不好说。)

战机万架(在册的绝对超过,但是实际能飞的怕是五千架都没有)。

战舰千艘(包括军用小船)。

他指挥盟军在战场上,打的日寇节节败退。(失败就不说了,至于美国海军的战绩,此处忽略。)

他是一个美国英雄。

大英雄,麦克阿瑟元帅。

当李广把令人浑身起毛刺(鸡皮疙瘩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致辞完毕,台下一片欢呼,“大英雄。”

最后,李广还给老麦了一个证书,海唐国第一个名誉市民。这玩意一点不值钱,人家老麦喜欢的是第一个,好听啊。

麦大帅是个演员,是个有文化的演员,演讲不用草稿,这一点比李广强太多了,张口就来,滔滔不绝。

整整喷了二十分钟。

台下欢呼声就那么一句:大英雄。(组织的)

唯大英雄真本色。人家麦大帅已经不是一般演员了,而是本色演出,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爱出风头的人。

表演是表演,正事是正事。麦大帅对于本职工作还是非常认真的,这样级别的将领,离开他的指挥部一天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更何况远程飞到大唐岛,绝对是有重要事情的。

麦克阿瑟和李广的谈话是以:“李,我需要你的全力帮助。”开始的。

老麦的事情比较复杂,根据李广的分析,麦大帅能力超群,这是毋容置疑的,智商极高也是可以确信的(这位在西点军校,所有功课全a,即使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唯一)。但是其情商其实不高,他这种张扬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当政客。这家伙和政界很多人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也不能说他情商不高,应该是政商不高。至少他在军中,深的美军士兵的拥护和爱戴。

麦克阿瑟的事情,如果放到和平时期,简直是再普通不过。那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对他开始攻击。这本来算不得什么,在美国,总统被骂也是家常便饭。他一个将军被骂几句实在寻常。

但是,在大风大浪中折腾几十年的麦克阿瑟却知道:这事并不寻常。

在战争期间,美国的新闻也是管制的,尤其是对麦克阿瑟这样级别的高级将领,为了保证士气,全是一边倒的赞誉之词。战功也是能夸大,绝对不会缩小。

这是世界常例,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尤其是对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惨败的指挥拿出来说事,这就更加不正常了。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惨败,麦克阿瑟的菲律宾部队十多万人被日军五万打的丢盔弃甲。但是实际上真正的美军就那么三万一千人。而且还撤走了一多半,虽然最后投降了,但是战场伤亡的确不大。

按说,以当时美军和日军的对比,输了也是正常。能撑小半年实在不容易。当时美军的武器并不比日军强多少,而且还几乎没有战机。人员素质上。日军是久经沙场的精锐。美军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

说麦克阿瑟非战之过,那是为他开脱。但是换了任何一个美军将领,结局也不会比麦克阿瑟好几分。

故此在美国的宣传中,其实都很默契的不提这么一档子事情,有点伤士气。现在拿这档子事情来恶心麦克阿瑟,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麦克阿瑟有的是人脉。很快就弄清了原因。

第一,打压来自政客,总统罗斯福为首。其实这也怪麦克阿瑟,你一个将军。没鸟事了,竟然在某个时间张口要竞选总统。四四年,美国要大选的,罗斯福不打压你,难道还会继续顶你?

第二,打压来自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军虽然不像日本陆军海军是死对头,但是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互相不买账是正常情况。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国海军打了大胜仗。但是损失也够惨重的,怕是半年打不了大规模战役了。这时候,麦克阿瑟跳出来,陆军加上他麾下的第七舰队要开始攻城略地,当主角。

美国海军方面当然不乐意了,美国海军拼死拼活,打的日本海军现在也是残废。麦克阿瑟此刻跳出来,在美国海军看来这就是捡便宜。

本来,美国海军并不看好麦克阿瑟这种捡便宜的行为。小日本的海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陆军的一帮子土包子,以及已经坐了冷板凳的金凯德中将率领的第七舰队估计是赢不了。

但是,当海唐军一百名飞行员和一百名参谋人员进驻澳大利亚。美国海军方面感觉到真正的危机了。海唐军海军的战斗力可是有目共睹。尤其是麦克阿瑟在帮海唐军要到了埃塞克斯级航母之后,那么海唐军就有三艘航母了(美军不知道加贺号航母已经被修复),战斗力绝对不容忽视。

此时美国海军尼米兹的心态就开始转变了,他手下将领出类拔萃者甚多,很容易分析出,这样一支联合舰队完全有胜利的可能。要是打的顺手,说不定真的能灭了日本海军。

美国陆军把日本海军灭了,还要美国海军干什么?

危机感自此上了心头。

那么,给麦克阿瑟使点绊子,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造麦克阿瑟的舆论还是小事,给太平洋上运输物资也受到了影响。要不然麦克阿瑟为何请海唐国的七船舰队帮忙运输呢?

至于海军用的一些装备,更是卡的死死地。麦克阿瑟除了下手早弄到一百架舰载战斗机,再也挖不到其他装备。甚至连几艘潜艇都调不到,可怜的第七舰队,只有两艘潜艇。

至于其他的竞争,主要来自大西洋战场。这些,麦克阿瑟的能力,还是能解决的。但是有两条,必须和李广协商。

第一,麦克阿瑟受到打压,承诺帮海唐国弄到的贷款,短时间无法完成。

第二,麦克阿瑟决定打菲律宾,而不是跳岛战术所选的硫磺岛。

关于第一条,麦克阿瑟做出了保证。如果是政客的保证,那就是放屁。但是麦克阿瑟的保证,却不一般。麦克阿瑟的人缘不好,但是无论是他的政敌还是敌人,在后世大多攻击的是麦克阿瑟的狂妄。战绩方面能被拿出来攻击的其实只有两个,一是被日军寺内寿一和本间雅晴打的狼狈逃窜,二是被我彭大将军在朝鲜战场上击败。以至于灰溜溜的回国。从未见人攻击麦克阿瑟的信誉有问题的。

对此,李广给予信任。人家麦大帅姿态够低,甚至愿意以自身的资产和信誉担保,先为海唐国搞到几千万美金贷款。李广当然不能这么做,做人嘛,还是要讲究一些的。

所有人,包括罗斯福在内,其实现在都不知道,美国的援助贷款,在战后几乎是全部免了的。李广知道。所以贷款和贷款不是一个概念的。麦克阿瑟保证,只要他的战略目的达成,贷款将会由李广提出的两个亿,变成五个亿。

第二个问题,原因就简单了。同样是跳岛战术。虽说菲律宾距离日本本土远,但是也是第一岛链。对日本的打击丝毫不弱。

而且距离日本本土远。进攻的危险性要小。

还有,也是最最重要的,麦克阿瑟要雪耻。重新踏上菲律宾的土地,才能实现当初他逃离菲律宾后的誓言:“我会回来的。”麦克阿瑟的声望才会再次攀升。

像美国这样的体制,声望也是权力。

李广倒是相信,一旦能够登陆菲律宾。麦克阿瑟的声望肯定是攀升的,也肯定能帮海唐国搞到贷款。

还有一点,麦克阿瑟没有说,但是李广也能猜出来。一旦美军登陆菲律宾。美国不大力向陆军倾斜物资都不可能了。在美国海军和陆军的竞争中,陆军毫无疑问的要占据上风。利益将是无限的。

表面上,麦克阿瑟的方案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李广的问题是:这样的仗,能不能胜利,海唐国海唐军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虽说李广在海唐国是分管军事,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一般来说也是要和政府方面袁总理进行协商分析的,是要征求意见的。

但是,现在根本就联系不上袁总理,只能是李广拿主意。

麦克阿瑟提出的战略方向,实在和李广预计的差的有点远。要知道,在李广给出的谋划中,美军只需要跳岛占领硫磺岛,然后占领冲绳。

这样,战略上,就截断了日本本土和南洋的联系,兵力和物资的。战术上,飞机没事就向日本扔炸弹,到了最后扔两枚核弹,战争就万事大吉了。哦,对了,麦克阿瑟不知道核弹这档子事儿。

麦克阿瑟改换下一步战略的目标,除了自身的报酬雪耻要求,在军事上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李广从各方面情报分析,也搞不清楚日本海军到底还有多少实力。他只是从历史的印象中,知道日本绝对比历史上的四四年要弱,弱得多。

至于美军,其实也很难彻底搞清楚日军的军事实力。

打硫磺岛,是有难度的。硫磺岛距离日本本土近,日军的陆基航空部队实力应当说更加强大。而且日本海军的行动半径小,更容易支援战场。

仅仅这么两条,就让美军缺乏自信了。麦克阿瑟狂是狂,也知道他手下的第七舰队是什么货色,本来第七舰队设立的定位就是支援登陆作战,而不是海战。要不麦克阿瑟拉上海唐军干什么。

麦克阿瑟所言也有道理,他担心即便是加上海抗军,联军也无法和日本本土上的陆基战机以及海军抗衡。

打菲律宾。战略上,一旦拿下该地,美军也能切断日本和南洋之间的联系。而且,作为战争的一部分,消耗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人们经常津津乐道某些决定战争胜负的转折性战役,但是在此之前,无数看似没有明显战略意义的消耗战却是战争不可避免的铺垫。

如果能在菲律宾战场上进一步消耗日军实力,那么转而进攻硫磺岛,冲绳岛,将会更加安全。这就是美军的想法。

而且,攻打菲律宾,美国有许多优势。菲律宾可不像硫磺岛,冲绳岛,美军对那里说一无所知有些过,但是准确详细的地图都没有,军事情报严重匮乏。

美军熟悉菲律宾,麦克阿瑟家族更是两代人都在经营菲律宾,美军中间有六七万菲律宾部队。而这些部队当初在菲律宾败退,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战斗力提高不少。

总之美军打菲律宾,麦克阿瑟认为更有把握,李广所言的进攻硫磺岛,有些冒险。

假如纯粹是美军去打菲律宾,其实对海唐国没有什么影响,对抗日影响也不大,反正都是截断日本本土和南洋的联络,顶多美军多死几个人人而已。但是拉上海抗军,李广就不顺畅了。

不过,李广曾经答应了麦克阿瑟参战,当时计划是用空军不断消耗日军,然后攻占硫磺岛。

仔细想来,对于海抗军海军来说,支援菲律宾战役,面对的日军力量,说不定风险比打硫磺岛还要小。

很明显,麦克阿瑟不熟悉海战。他认为打菲律宾,战役规模大,海战的危险性也大。但是规模大和时间长,并不等于危险性大。

说白了,无论是打菲律宾还是打硫磺岛,都有可能对上日军全部海军力量。

在仔细权衡了眼前的利弊得失,李广下了决心--出兵。而长远一点的影响,李广不是神棍,很难推演清楚。

直觉上,有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