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25 骰子旋风

海上长城 425 骰子旋风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离开新几内亚,李广直接回了大唐岛。

而海抗军第一特混舰队在郑学昌的带领下开始疯狂出击。一路从爪哇,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缅甸沿途轰炸。航空母舰的机动性优势终于被彻底发挥出来,在印度洋上掀起一股海唐旋风。而李广奢侈性的使用了一艘巡洋舰作为补给舰,优势则更加明显,这艘震倭号巡洋舰,利用其自身的高速优势,不断的往返于唐港和舰队之间,完全保证了舰队的补给,人员更易。

本来,郑学昌疯狂了这么一圈,就应该准备锡兰战役了。但是由于计划中的缅甸战役,被英军以无数借口拖延,迟迟无法进入实施阶段。此外,英国人为了堵住美国人的嘴巴,搞了一次虎头蛇尾的实兑(缅甸西海岸)登陆。使得海抗军计划中的登陆地点暴漏,小鬼子有了准备,需要时间重新计划。

缅甸本来算是英国人的地盘。可惜英国人根本不着急,而蒋委员长却急于打通滇缅通道。而且,缅甸现在的局势,海抗军和华军在北部,英军在西北部。没有英军的配合,仅仅华军和海抗军配合想把日军从缅甸赶出去,却是有些难度的。日军在缅甸整整部署了十个陆军师团一个飞行师团。按照蒋委员长的计算,日军一个师团华军就需要一个军的兵力对抗。假如海抗军出兵五万,独自承担两个日军师团,那么华军就要动用八个军。这个数字,委员长还真是不好抽调的。但是如果想让海抗军承担更多的战斗任务,目前状况下,不很现实。海抗军由于陆军新兵比例太高,也无法独自承担一个方向的进攻。所以。尽管蒋委员长着急,却只能一边暗中增加兵力,不得不推迟了战役计划。而海抗军也因此不得不一再的改变计划,准备加大兵力规模,进攻时间也因此被一再推迟。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海抗军第一特混舰队也不可能闲着,竟然有了长达小半年时间的“自由活动”时间。

战争不是只有一条解题思路的,既然不能一口气取得缅甸胜局,那么就消耗日军在缅甸的力量。

海抗军主要打击区域主要是安达曼海沿岸。包括马来半岛和泰国缅甸的广大区域。打击这些地区,一则是为了海抗军将来在缅甸登陆,削弱日军实力。二则,马来亚半岛有和海抗军联系紧密的南洋游击队,缅甸有海抗军的特种小队提供情报支持。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第一特混舰队几乎没有几天在港口休整,大多是在海上航行。战斗。由于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为了保密,也为了使得日军无法推测海抗军舰队动向。郑学昌使用了掷骰子确定袭击目标的办法,因此长达数月的战斗,在战争史上也被称为“骰子旋风”。随着这股旋风的狂吹,印度洋成为海抗军独自表演的舞台。郑学昌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威名远扬,为整个东南亚所知。海抗军第一特混舰队在世界各国的盛名日隆。

战斗中。海抗军不断磨合,提高战术,装备水平。雷达以及通讯设备被改了又改,逐渐臻于完善。在几个月时间里。一支所向披靡的舰队逐渐成形。被李广命名为小圆圈阵的航母战术,日渐成熟。

长达半年的战斗,不仅仅是提高了第一特混舰队的技战术水平,还训练出大量的飞行员,几个月后,海抗军再一艘航母列装时,已经有了足够的熟练飞行员。

而日军在这一串岛链上可是倒了大霉。

什么叫一天两次,节假不休?神马叫早请示晚汇报?

在郑学昌的带领下,海抗军舰队就是这么干的。只要天气允许,海抗军飞行员都会出击。凝固汽油弹和空爆炸弹,集束炸弹,这三种海唐国能生产的炸弹,几乎是如同流水一般的向鬼子头上猛炸。

这样的战斗,消耗是惊人的,也幸亏海唐国发了两笔横财,一笔是电影发行的收益,一笔是航母三大技术的收入,要不然真的支撑不来这样的消耗。这一阶段第一特混舰队的战斗,应当说也算是消耗战的一种了,本来,李广是最不愿意打这种仗的。但是,一支军队,尤其是以航母为中心的舰队,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想达到相当高的作战水平根本不可能。对于陆军,李广穿越以来,虽然精力放的不是很多,但是由于知识面的原因,李广对于陆军战术反倒是有很多见解。比如德军的闪电战,苏军的大纵深,美军的地空协同进军。这些东西,只要有个基本概念,海抗军的参谋们就能摸索出来个差不多,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海抗军陆军的发展一直相当顺利,甚至战斗力超出了李广的预期。但是,李广对于海军战术的了解,除了确信航母必将成为海战的王者。知道一些必将大放异彩的装备,比如雷达。具体战术还真是不懂,他所了解的,学习的其实和这个时代的各国海军差不多。并不能提出某种经过战争验证的突破性战术,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术。而海抗军现在的小圆环阵战术,并不完全属于李广创造,而是官兵们一起创造的战术。一种全新的战术,是需要经过验证的,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而这些完善,除了闭门造车,最主要的来源只能是战场,变化万千的战场。可以说,第一特混舰队在这半年时间内是在练兵,也是在摸索完善这种小圆环阵战术。李广确信,一旦这种战术,真的如同他的期望,那么绝对不是仅仅在二战中发挥作用,有可能成为海唐国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压箱底的战术。因此,即便是开支和消耗巨大,李广仍然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高达两千万美金的军费,对于美国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海唐国来说,两千万美金相等于现有国民一年的生活费。应该说。李广是真的下了血本的。

付出巨大消耗的同时,战果也是异常辉煌的。

仅仅日军的航空兵部队,差不多一个飞行师团就毁在郑学昌手上。郑学昌这种神出鬼没的打击,使得日军至少有上百架战机被白白的摧毁在陆地机场上,而另一半被海抗军在空中击落。尤其是缅甸,日军一个第五飞行师团,本来有三百多架各种战机。在第一特混编队和海抗军战略空军的联手打击之下,已经名存实亡。要知道,海抗军战略空军现在轰炸机虽然还是那宝贝的十二架b17,但是在四二年年初订货的p40战机被美国耽误了一年时间。总算交货。共计六十四架p40也都全部加装了火箭助力,日本陆军本来性能就远不如海军零式战机的一式战机根本不是对手。再加上,海军有几架性能稍差的雷达预警机给了空军,战斗力更增加一筹。经过长时间的消耗战,日军第五飞行师团。即使是经过多次补充,打到最后。战机数目仍然不足一百架。而且随着海抗军越战越勇。小鬼子悲哀的发现,缅甸成了一个无底洞,填进去多少战机,填进去多少飞行员,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灰飞湮灭。日本在四三年的战机产能不算低,据说也达到了每月五百架。但是哪处战场不要战机啊,鬼子终于悲哀的发现,缅甸这个窟窿他们真的填不起了。再后来,第五飞行师团干脆撤出缅甸。在泰国境内远距离支援战场。但是,仍然在海抗军战略空军b17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不得已再远撤。

日本陆军,更是倒霉,在半年中没有大规模战斗,减员就超过了两个师团。而日本海军,损失了包括一艘轻巡洋舰在内的超过三十艘舰船,差不多被干掉了一个根据地舰队(旅团级别),自此再不见踏入印度洋一步。

期初海抗军的战损比例还有些高,但是随着飞行员素质越来越高,海抗军战机和日军战机的交换比迅速降到了一比十以下。在海军飞行员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王牌飞行员,半年时间,海军中已经有了十六位王牌飞行员。而战略空军中的王牌飞行员数量也不少,六名王牌全部在这个时间段诞生。稍有遗憾的是陆军航空兵,由于没有参加这个阶段的战斗,王牌飞行员还是只有一人--大队长屠远超。

海抗军的小圆圈阵战术越来越成熟,舰队本身所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少。日军也不是没有想招数反击,但是几次空战下来,小鬼子发现损失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日军感觉耗不起了,无论是在缅甸战场还是马来亚战场。这是海抗军真正的第一次在物资方面耗过了鬼子,日本的衰弱可见一斑。到了最后,日军战机即便是发现了海抗军舰队,也几乎没有了突破海抗军防御圈机会,以至于海抗军高炮除了训练,根本就没有机会开炮,炮手们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再后来,鬼子干脆放弃了马来半岛临近海岸的许多机场和战略要地。纯粹挨打的战斗,意志力再顽强,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印度洋沿岸,日军重兵集结的六个城市港口几乎是遭受了灭顶之灾,一座座城市,一处处油田被烧成废墟。大量的桥梁铁路建筑被海抗军炸毁,以至于小鬼子别说从这些地区搞到物资运回国内了,很多时间竟然还得从国内向这些地区输送物资。当然,海抗军的打击也是有重点的,要是普遍性打击,海唐国薄弱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的。虽说李广知道后世美军曾经仅仅依靠空中打击就以零伤亡击败了南联盟。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种战术可以想,但是却不可能成功。

航母不仅仅是用来对海作战的,其更大用途将会是对陆地作战。二十一世纪美国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不都是这么玩的?这一点,李广倒是活学活用。

骰子旋风行动,引起的变化还有很多。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使得日军在马来亚的统治力度严重削弱,给了南洋游击队以壮大的机会,经过海抗军多次补给,以海抗军参谋部情报科参谋长林丽丽兄长林谋中为首的南洋游击队发展壮大到一千余人,成为马来亚半岛上最大一支反抗武装,也是一支纯粹华人青年组成的武装力量。而也正是这个时期,一个名字叫做李光要(同音)的二十岁新加坡青年走进了李广的视线。李广并不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未来新加坡的总理。不过现在这个关东后裔的青年人还只是一个情报联络员,据说能力不错,但能否有耀眼的成就,还要看他自身的努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